王嘉良等
摘 要:珠三角制造业处于“微笑曲线”低端,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探讨制造业优化升级,须跳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孤立发展定式,从互动发展角度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制造业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互动发展关系,并从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二者互动的角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珠三角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076-0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珠三角虽已成为中国、世界制造业基地,但产业整体仍呈“小而全,大而全”的现状;低廉劳动力的优势逐渐丧失,其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下降。随电商和客户需求个性化的盛行,以产品为导向已难以适应市场发展趋势。要想突破困境,制造企业须以服务为导向,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学会业务外包理念,充分利用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服务;这利于促进珠三角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①
一、珠三角制造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在过去,珠三角制造业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并终成世界工厂,积累了一定的优势与实力;但在新的世界经济形势和金融环境下,其发展遇到一系列内外部困境,珠三角制造业增长乏力,珠三角制造业虽已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型升级,但实际收效并不理想,导致现今发展困境的原因为:(1)发展模式不合理且不可持续。珠三角制造业采用“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消耗大量资源,以收获低微的经济效益,形成恶性循环。(2)产业结构内部缺陷,产业配套能力不足。相比国外先进制造企业,珠三角制造业科技含量低,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品牌,以贴牌生产为主,利润空间少,同质化严重,中小企业进行价格战,进一步压缩利润,形成恶性竞争;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3)成本不断升高。近年来,随着原材料成本、土地成本及劳动力成本上涨,珠三角昔日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不再,不少企业把工厂转移出去。(4)内外受困,产业布局规划不够合理。在国内,珠三角产业集群面对着长三角、环渤海圈的激励竞争,企业对外出口往往受到国际贸易壁垒的限制;区域分工不清晰,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竞争压力大。(5)相关制度不便于产业转型升级。当前产业转型升级普遍面临着融资难、招商难、用地难等问题,政府积极性不高,办事效率低,造成机会流失。
二、产业波及效果分析
1.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指某一产品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其反映了一个部门发展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影响力系数越大,则说明该产业对国民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拉动力越大;分析不同部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可确定重点行业和优先发展行业,以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从表1中的2002年与2007年九大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可得出:整体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最高,对其他部门产业具有最大的后向推动作用,大力发展制造业可为珠三角经济的全面平稳发展打好基础;在八大生产性服务业中的感应度系数变动趋势:从生产性服务业均值来说,感应度系数从0.6451上升到0.7621,上升趋势较明显,说明八大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对于其他产业的后向推动作用正增大,拿2007年与2002年的数据相比,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这六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有上升趋势,说明这六大产业得到较好发展,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后向推动作用正加强,只有金融业呈下降趋势;整体发展趋势较理想,但随经济快速发展及资本、资产运营的加快,未来的金融业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增加该部门产出可缓解其对国民经济均衡增长的瓶颈制约作用。
三、建议措施
1.加快制造业发展的措施。为适应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珠三角传统制造业应加快企业信息化网络建设,提高经营生产效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重塑企业的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整合企业内部及其上下游企业的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与上下游企业形成供应链战略联盟;专业人才培养,政府须注意培养一大批懂技术、拥有系统化的管理经营理念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建立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加强鼓励人才流动的政策。
2.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措施。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新兴的经济产业,需加快自身发展步伐,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来满足制造业的需求。要想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可从以下着手:制定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发展规划与发展目标;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激励以及管理,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形成公开、公正、公平、有序协调的市场氛围,使生产性服务业走向专业化、规划化、合理化的发展道路,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各种要素的流动速率;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力度;综合性人才培养储备;调整服务产业结构,加强现代综合物流、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新兴的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力度,大力发展现代综合物流便于市场经济的快速运行;促进生产性服务产业的产业集群。
3.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措施。加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紧密程度及需求粘合度,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展,相互协调的目标,可从以下方面推进:提供政策法规制度,促进产业互动发展;构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科学合理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二者信息互动;培养供应链管理思想,学会专业化分工,对上下游资源整合,实现双赢局面;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促进二者产业集群间的合作。
四、结语
珠三角制造业要想成功升级转型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支持,生产性服务业要想得飞快成长,提升产业价值链,同样离不开制造业对专业化服务的巨大需求。二者要想摆脱现状,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两者间的互动发展是最好的途径,互动发展的实现有利于推进珠三角现代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苏开拓.广东省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0.
[2] 廖明球.投入产出及其扩展分析[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21-22.
[3] 王金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4] 李松庆.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战略措施[J].广东科技,2012,(10):43-45.[责任编辑 陈丽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