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立
摘 要:建设西部资源型省份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创新引领区。立足资源型省区实际,发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的优势,大力降低单位产出能耗,提高资源综合化利用水平,通过循环经济大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优势集中特色鲜明的循环经济发展区、发展带和发展通道,由此构筑“点一线一面”充分衔接的全区循环经济发展大格局,使广西成为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省级先行先试区。
关键词:循环经济;新材料;绿色环保;广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073-04
广西江河东流粤港澳,海湾环接东盟国家,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北部湾开发开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战略地位和生态地位非常重要。未来一个时期,广西将成为中国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沿海经济发展又一新增长极。
我区的企业新材料产业能否抓住机遇,就要看能否提升技术水平,降低成本,否则,难以顺利实现替代进口。有关专家坦言,未来中国的哪种新材料能够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依然很难说,关键是企业要提升创新能力。
从政策层面看,规划重点支持的子行业将扶持有优势的龙头企业,但是扶持资金能否用在刀刃上需要依靠进一步监管和企业的自觉。专家担忧,如果企业不真正做研发,或者不主动将研发成果产业化,即使获得再多的资金扶持也难有作为。企业应当成为创新的主体,这样一来研发的项目符合实际需求,研发的成果也能够迅速产业化。
国内未来以市场、资金换取国外先进技术,将愈发困难甚至不可能,这就需要实现关键高端材料的自主技术突破。高端材料的核心内容在于配方、处理工艺等参数,其技术、工艺壁垒往往只是一层“窗户纸”,只要中国企业往提升创新能力的方向努力,面临的难题并非不能解决。下游需求逐渐增长,中国的新材料产业能否抓住机遇,就要看能否提升技术水平,降低成本,否则,难以顺利实现替代进口。
一、加强新材料研发新技术提升
(一)新型轻合金材料技术
发展高洁净、高均匀性合金冶炼和凝固技术,大规格铸锭均质化半连铸技术,大型材等温挤压、拉伸与校正技术,复杂锻件等温模锻、铝合金板材新型轧制、中厚板(80mm~200mm)固溶淬火、预拉伸与多级时效技术,高性能铸造镁合金及高强韧变形镁合金制备、低成本镁合金大型型材和宽幅板材加工、腐蚀控制及防护技术,钛合金冷床炉熔炼、15吨以上铸锭加工、2吨以上模锻件锻压、型材挤压、异型管棒丝材成型和残料回收技术。
(二)先进高分子材料
特种橡胶。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并举,走精细化、系列化路线,大力开发新产品、新牌号,改善产品质量,努力扩大规模,力争到2015年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70%。扩大丁基橡胶(IIR)、丁腈橡胶(NBR)、乙丙橡胶(EPR)、异戊橡胶(IR)、聚氨酯橡胶、氟橡胶及相关弹性体等生产规模,加快开发丙烯酸酯橡胶及弹性体、卤化丁基橡胶、氢化丁腈橡胶、耐寒氯丁橡胶和高端苯乙烯系弹性体、耐高低温硅橡胶、耐低温氟橡胶等品种,积极发展专用助剂,强化为汽车、高速铁路和高端装备制造配套的高性能密封、阻尼等专用材料开发。
(三)工程塑料
围绕提高宽耐温、高抗冲、抗老化、高耐磨和易加工等性能,加强改性及加工应用技术研发,扩大国内生产,尽快增强高端品种供应能力。加快发展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苯醚(PP0)和聚苯硫醚(PPS)等产品,扩大应用范围,提高自给率。积极开发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新型聚酯、特种环氧树脂和长碳链聚酰胺、耐高温易加工聚酰亚胺等新产品或高端牌号。力争到2015年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
其他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巩固有机硅单体生产优势,大力发展硅橡胶、硅树脂等有机硅聚合物产品。着力调整含氟聚合物产品结构,重点发展聚全氟乙丙烯(FEP)、聚偏氟乙烯(PVDF)及高性能聚四氟乙烯等高端含氟聚合物,积极开发含氟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加快电解用离子交换膜、电池隔膜和光学聚酯膜的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进程,鼓励液体、气体分离膜材料开发、生产及应用。大力发展环保型高性能涂料、长效防污涂料、防水材料、高性能润滑油脂和防火隔音泡沫材料等品种。
二、广西加快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广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为北部湾地区开发开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北部湾地区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中国沿海沿边开放格局。通过建设跨行政区战略通道,加快与周边省份的产业对接和资源整合,使东中西部发展更加紧密更加协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加快提升产业层级,可以创造和延伸出更多围绕生产环节的循环型生产性服务环节,以更少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广西新的产业发展,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尽快提高中国中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水平,实现广西跨越式发展,并带动西部开发开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改变现有以压低自然成本和环境透支为代价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合作的模式,可以改变国内产业转移过程中,环境污染和破坏同步转移的处境,减少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获取更多的东部地区产业转入收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保护广西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更优美的生存、生活条件,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使政府和企业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社会事业中来,提高全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维护中国边疆生态安全。
三、总体思路
(一)发展定位
“十二五”期间,广西循环经济发展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endprint
1.建设省级循环经济发展的先行先试区。系统总结和推广已有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做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各环节的实践创新,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点—线—面”有机结合。以循环经济重大示范性工程为基点,推进循环型产业、循环型企业和循环型园区为代表的循环经济技术和管理创新;以不断创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纽带,构筑多产业立体化集成、园区间跨产业耦合、产业间资源共享、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静脉工程等具有区域资源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不同模式的联系和推广,形成全区内部具有自然地理特色的循环型城市和社会体系。
尤其是,通过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全区的城市化进程,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上水平,进一步发挥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反哺作用,加快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2.建设循环型技术、政策、管理创新与社会参与综合改革示范区。坚持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政策引导、市场基础性作用和公众广泛参与相结合,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技术、政策和管理创新。开展循环经济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着力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投资、财税、金融等政策体系,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统计、评价、考核、物质流核算体系,为国家层面完善循环经济政策体系建设提供经验。
3.形成以循环经济促进质量一效益型增长构筑的连东接西、通江达海的战略通道。广西生态系统优良,人口承载率高,发展潜力巨大。在充分发挥广西连接中国东中西部,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基础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实现地区发展方式转换,以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跨越式迈进,再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更好地发挥北部湾地区在国家新一轮开放中的战略高地作用,使广西成为连东接西、通江达海,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特色增长极。
(二)总体思路
“十二五”期间广西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为:“强优势、重特色,抓工程、构网络,促创新、跃层次”。
1.“强优势、重特色”。进一步发挥循环经济方面已经取得的积极成果,加强现有循环型工业企业、行业和产业链的巩固和提升,尽快打造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知名度的循环型企业、行业和产业链。重工业比重大并不意味着必然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关键是做好产业技术创新和资源化、循环化利用。要突出区域特有的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发展特色,依托山区、半山区林业优势,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以自然物质循环减少化肥使用量,推进特色型循环经济发展。
2.“抓工程、构网络”。循环型工程是全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支点”,“十二五”期间要紧紧抓住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示范性工程不放,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做足做实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园区、循环型产业链。要向前、向后延长已有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强不同循环型产业链间的联系,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产学研合作和相关产业聚集,以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耦合等模式,构建社会化物资回收利用体系,加快循环经济所需要生产型和生活型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循环型城市体系。
3.“促创新、跃层次”。下大力气推进循环经济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推进型循环型发展模式创新,推进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创新推进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管理创新。加快企业、行业内部物质循环,向企业间、园区间、行业间以及城市和社会系统各方面循环发展,最终建立系统、完整、多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以循环经济建设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
四、基本原则
(一)借鉴国内外经验和地区特色相结合
充分学习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和国内有关省份在循环型产业、循环型园区、循环型企业、循环型社会、循环型城市建设方面的经验,把外部发展循环经济好的经验、做法与本区自然条件和区位特点结合起来。在有色金属产业的循环型发展,光、水、热富集条件下生物质能源(主要是沼气)的综合开发,亚热带特色循环型农业发展,有机肥料使用和对化肥的逐步替代,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显示区域发展特色和优势出来。
(二)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坚持从农业、工业、服务业各产业,从企业、园区、城市和社会各层面,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注意发现企业、园区、行业和城市等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新鲜经验和好的做法,及时总结、提炼和推广,实现“典型引路”;特别是对全区发展循环经济具有代表性强、影响面广的环节和方面,要集中优势力量,进行重点攻关,务求取得突破,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比学赶超、整体推进”的循环经济发展局面。
(三)存量改造和增量优化相结合
坚持用循环经济理念对现有城市、园区、企业、产业链和社会性物资利用体系进行循环化改造,对于目前实现循环化发展尚有困难的企业,要加大支持和改造力度。对于新建项目、企业和园区,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各环节,必须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严格进入标准,切实做到“宁缺勿滥”;构筑循环型社会体系,将循环经济原则贯彻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各方面。通过存量改造和增量增加,力争在一个较短时期内,大幅提高循环型经济占全区经济的比重,尽快实现全区经济的基本循环式发展。
(四)政策推动和市场基础性作用相结合
政策规制性管控和市场化引导,是政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手段。对于涉及强制性标准确定、认证、许可证、限额以及责任划分等方面,需要政府以法律或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解决。同时,政府应该更多地通过综合运用规划、投资、产业、价格、财税、金融等政策,培育和创建平等竞争的市场,使企业真正成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实施主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五)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
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通过集中优势资源,推进影响全区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创新,切实减少单位产出的物耗能耗,实现资源由低值利用向高值利用转变,由难循环向易循环转变。同时,制定适用不同层级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发展测度、考核、评价体系,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企业、园区、行业和地方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鼓励各类主体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循环经济管理和运行模式,推进微观管理创新。endprint
(六)广西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1.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根据国家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广西自身产业发展特点和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建立广西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该体系设置3级指标、6个评价子模块、24个具体评价指标来定位广西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主要指标如下:
2.经济发展指标
经济发展指标包括GDP年平均增长率、人均GDP、万元GDP综合能耗等;经济发展潜力指标包括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等。
3.循环经济特征指标
循环经济特征指标主要有三类指标:一是资源生产率指标,用来综合表示产业和人民生活中有效利用资源情况(资源生产率=GDP/天然资源投入量);二是循环利用率指标,用来表示投入到经济社会的物质总量中循环利用量所占的比例;三是最终处理量指标,用来表示城市废弃物和工业废弃物最终处理量。
4.绿色管理指标
绿色管理指标,如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的地方性的政策法规和文件的制定,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占的比例,工业园区、企业IS014001认证率,循环经济社会认知率,循环经济知识培训等。
5.生态环境保护指标
环境保护指标,如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污染物处理处置量等;环境绩效指标,如万元GDP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有毒有害废物产生量;生态建设指标,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生态环境改善潜力指标,如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等。
(七)广西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内的权重分布
广西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内的权重分布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主要步骤如下:
1.层次分析模型建立
层次分析模型分目标层、准则层和措施层。附录一不仅是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同时也是循环经济评价的层次模型。最上层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为目标层,第二层的经济发展指标、资源消耗指标、资源循环利用指标、绿色管理指标和环境保护指标等6个指标为准则层,其余第三层的地区生产总值等24个指标均为措施层。
2.构造判断矩阵
针对上一层次的指标,对下一层次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相互比较,构造判断矩阵。本规划采用1—9标度对准则层和措施层指标进行两两重要性的相互比较,判断矩阵的个数由目标层和准则层的指标个数决定,共有7个判断矩阵。两两相互比较的资料收集通过专家问卷调查而得,重要程度比较问卷调查与循环经济指标体系问卷调查同时进行。
3.层次排序
根据判断矩阵的重要性比较值,对各判断矩阵进行随机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例用CR表示。当CR<0.1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经过计算得到各项指标权重,经济指标权重、社会指标权重、环境指标权重分别占0.639、0.1005、0.2605。具体如下:
经济发展指标权重为0.1105,其中GDP年平均增长率为0.0332,人均GDP为0.0442,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为0.0111,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为0.0221。
资源产出指标权重为0.1055,其中能源产出率为0.0528,土地产出率为0.0317,水资源产出率为0.0211。
资源消耗指标权重为0.1425,其中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0.0713,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为0.0428,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0285。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权重为0.2805,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为0.112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0.056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为0.042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为0.0701。
绿色管理指标权重为0.1005,其中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占的比例为0.0452,企业IS014001认证率为0.0352,循环经济社会认知率为0.0201。
环境保护指标权重为0.2605,其中人均绿地面积为0.0351,COD排放总量为0.0391,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0.0391,氨氮化物排放总量为0.0354,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0.0356,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为0.0421,单位GDP的CO:排放量为0.0341。
(三)广西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量化与评价
各类循环经济指标目标值:
根据《广西统计年鉴2010》和《广西统计年鉴2011》,结合广西循环经济特点,参考国内相应省份情况,以2010年为基准值,初步确立2015年目标值。
到2015年广西循环经济发展指标如下:
经济发展指标: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0%,人均GDP为30 390元,科 技投入占GDP的比例为1.25%,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为1.12%。
资源产出指标:能源产出率为1.1354亿元/万吨标煤,土地产出率为4.74万元/公顷,水资源产出率为37.34元/立方米。
资源消耗指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0.8807吨标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35立方米/万元,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45%。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为7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75%,城市污水处理率为7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70%。
绿色管理指标: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占的比例为10%,企业IS014001认证率为40%,循环经济社会认知率为60%。
环境保护指标:人均绿地面积为11m2/人,COD排放总量为74.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52.7万吨,氨氮排放总量为7.71万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41.1万吨,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为2.5%,单位GDP的CO:排放量为1.84吨/万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