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企业可持续增长研究

2014-10-10 10:27黄永娴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2期
关键词:增长速度

黄永娴

摘 要:能源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撑,能源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能源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迫切需要新的能源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可持续增长是公司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长远目标。因此,企业是否实现了可持续增长就成为了企业成长过程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架JamesC .VanHome的可持续增长模型,计算新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分析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的关系,讨论新能源企业是否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增长。选取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中上市的具有代表性的10家公司2007—2010年的财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讨论企业及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增长情况。

关键词:可持续增长模型;增长速度;失控现象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011-05

一、研究意义

目前,中国的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各行各业对能源的需求都在持续增加,但是随着煤炭、石油与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减少以及环境污染的严重加速,能源供需的矛盾却越来越突出。因此,污染少、储量大而且可再生利用的新能源行业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能源产业一方面是可替代传统能源的新的能源,另一方面也指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永续利用,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能源。鼓励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在政策方面,制定了新能源的发展目标或相关政策的国家与地区,从2005年初的55个增加到2010年初的100多个,大多数国家采取了多种激励政策,中国已将新能源列为战略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和推动。2009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投资达346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

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虽然部分技术趋向成熟,但无论从市场扩张速度还是成长前景看,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并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进入成熟期。新能源行业目前投资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要求很高,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短期来看,国家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的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虽然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潜在产能过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但在2020年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均将保持在景气区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即2020年之前新能源行业发展仍将保持高增速。

增长是企业本能的需求。企业的增长不仅要求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保持和增强自身的创新优势,而且也要求财务资源的合理规划与组织,保证在资金上能够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能力。企业可持续增长意味着企业的实际增长必须和自身财务资源相协调,它表达的是一种平衡增长的哲理。增长过快,会引发财务资源的紧张,进而招致企业的财务危机和破产;增长过慢,会使财务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同样会引起企业的生存危机。因此,保持企业长期持续的竞争优势,就成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上市新能源公司是新能源行业的重中之重,因此,上市新能源公司的可持续增长能力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对其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新能源类上市公司的增长状况如何呢?是保持可持续增长,还是增长过度抑或增长不足?造成中国新能源类上市公司增长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在财务方面保障可持续增长?基于上述思考,本文将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二、可持续增长模型的选取

企业可持续增长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资深财务学家Higgins教授首次提出的,被波斯顿咨询集团公司等普及使用。Higgins是从静态的角度对企业的可持续增长问题进行了研究,他将企业可持续增长率(sustainable growth rate,简称SGR)定义为,“可持续增长率是指在不需要耗尽财务资源的情况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其模型基于的基本思想是在公司没有改变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的情况下,一个公司销售的增长取决于公司资产的增加,而公司资产的增加则取决于股东权益的增长率。Van Horne将企业可持续增长率定义为“保持与公司现实和金融市场状况相符合的销售增长率”。

作者对该计算模型中的可持续增长率做出如下的解释:

1.作者认为可持续增长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持续增长率总是基于一定的企业经营水平(指基本获利能力和资产周转能力)和财务政策之上的,由于企业的经营水平和财务政策是可以改变的,因而可持续增长率也是可以随之发生相应的增减变化。

2.可持续增长率反映的是企业现有能力与未来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这里所指的能力与前文所指的含义一致。

3.可持续增长率的概念特别强调了其作为企业未来增长速度的最高上限,是以企业在未来继续保持当前经营水平和财务政策为前提条件的。它表明企业在下一年度并非不能以高于现有(本年度末)可持续增长率的速度增长,只不过如果企业希望在下一年度以高于现有可持续增长率的速度增长应该相应地采取措施提高其经营水平、调整其财务政策,以使企业在下一年度的增长速度与实施措施与之后企业新的经营水平和财务政策下的可持续增长率保持一致。

4.可持续增长率的概念表明在实际中企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其可持续增长率这一上限的情况是完全可能存在的,例如管理者为了追求高利润,盲目地改变资本结构或高额的举债,从而使企业的资源短缺,企业的运作受到阻碍,这样就会危及企业经营安全,使企业的持续增长成为泡影。

5.将销售增长率视为可持续增长率只是计算可持续增长率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为了便于获取财务数据,而不是能否计算可持续增长率的前提条件。因为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一种模型,可以不以销售为基础。因此,即使在假设条件发生变化时,我们仍旧可以计算可持续增长率,只是在这种情况下,可持续增长率不再成为销售增长的上限。endprint

在可持续增长模型的概念提出来之后,很多财务学家也提出了各自具体相应的模型系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和比较完善的是Higgins和Van Horne的理论。本文选取Van Horne的可持续增长模型,Van Horne的可持续增长模型分为稳定增长模型和非均衡条件下增长模型。三、新能源企业可持续增长模型的构架

以新能源企业30强中具有代表性的1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总体,在时间的选取上,采用2007—2010年报数据,计算2007—2010年可持续增长的有关指标变量。然后按年度构架可持续增长模型,并求出可持续增长率。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与企业实际增长进行比较,从而分析企业的增长是否合理可持续,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四、结论

从以上的数据结果及结论分析中可以看出,从2007—2010年中,新能源企业30强中上市10家公司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不相匹配,其表现为实际增长率远远高于可持续增长率,而且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从2007—2010年四年时间内,新能源企业未实现可持续增长。针对此种情况,作者对新能源企业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出以下建议:

(一)从公司层面上

1.制定实施集团公司新能源发展战略。根据集团公司的发展目标要求,按照“抓住机遇、抢占资源,政策扶持、技术领先,科学论证、突出效益”和“努力突破核电、大力发展风电、关注生物质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发展思路,尽快组织制定新能源发展战略,进行系统比选,按照实事求是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确定发展目标。

2.加强集团公司新能源人才队伍建设。集团公司要重视新能源队伍的建设,以满足集团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需要。新能源人才队伍的建设应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系统外引进、系统选拔与培养等方式,为集团公司新能源产业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储备人才。

3.加快技术进步及产业发展。整合现有可再生能源技术资源,完善技术和产业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加强消化吸收和再创造,尽快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二)从增长管理方面

1.在充分考虑经营效率和各项财务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其销售增长目标,使企业合理地权衡增加收入与控制负债规模之间的关系,提高资产的营运能力。

2.结合企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企业可持续增长率的各影响因素。

3.根据可持续增长率各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企业下一年度的增长目标,并与本年的可持续增长率相比较,确定是超速增长或低速增长。

4.依据比较的结果,事先采取措施,以实现企业的持续增长目标。并且,今后在追求一定的增长速度的同时,要防止为片面追求短期增长速度而回到过去的老路,使产能过剩。

参考文献:

[1] 油晓峰,王志芳.财务可持续增长模型及其应用[J].会计研究,2003,(6):48-50.

[2] Van Horne,James C.Sustainable Growih Modeling[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1988:56-53.

[3] 汤谷良,游尤.可持续增长模型的比较分析与案例验证[J].会计研究,2005,(8):50-55.

[4] 刘斌,黄永红,刘星.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2,(9):150-154.

[5] 刘斌,刘星,黄永红.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主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3,(12):111-116.

[6] 方拥军.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研究[J].财会月刊,2007,(8):86-87.

[7] 李冠众,陆宇建,孙永利.IPO是基于可持续增长的需求吗[J].财贸经济,2004,(4):87-91.

[8] 曹玉珊,张天西.企业可持续增长的财务战略研究[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6,(8):73-79.

[9] 杨瑞瑾.基于可持续增长的企业财务战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7,(12):189-191.

[10] 油晓峰,王志芳.财务可持续增长模型及其应用[J].会计研究,2003,(6):48-50.

[11] 张家强.可持续增长理论及应用研究[J].财会月刊,2005,(10):23-24.

[责任编辑 吴高君]endprint

在可持续增长模型的概念提出来之后,很多财务学家也提出了各自具体相应的模型系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和比较完善的是Higgins和Van Horne的理论。本文选取Van Horne的可持续增长模型,Van Horne的可持续增长模型分为稳定增长模型和非均衡条件下增长模型。三、新能源企业可持续增长模型的构架

以新能源企业30强中具有代表性的1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总体,在时间的选取上,采用2007—2010年报数据,计算2007—2010年可持续增长的有关指标变量。然后按年度构架可持续增长模型,并求出可持续增长率。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与企业实际增长进行比较,从而分析企业的增长是否合理可持续,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四、结论

从以上的数据结果及结论分析中可以看出,从2007—2010年中,新能源企业30强中上市10家公司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不相匹配,其表现为实际增长率远远高于可持续增长率,而且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从2007—2010年四年时间内,新能源企业未实现可持续增长。针对此种情况,作者对新能源企业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出以下建议:

(一)从公司层面上

1.制定实施集团公司新能源发展战略。根据集团公司的发展目标要求,按照“抓住机遇、抢占资源,政策扶持、技术领先,科学论证、突出效益”和“努力突破核电、大力发展风电、关注生物质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发展思路,尽快组织制定新能源发展战略,进行系统比选,按照实事求是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确定发展目标。

2.加强集团公司新能源人才队伍建设。集团公司要重视新能源队伍的建设,以满足集团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需要。新能源人才队伍的建设应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系统外引进、系统选拔与培养等方式,为集团公司新能源产业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储备人才。

3.加快技术进步及产业发展。整合现有可再生能源技术资源,完善技术和产业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加强消化吸收和再创造,尽快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二)从增长管理方面

1.在充分考虑经营效率和各项财务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其销售增长目标,使企业合理地权衡增加收入与控制负债规模之间的关系,提高资产的营运能力。

2.结合企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企业可持续增长率的各影响因素。

3.根据可持续增长率各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企业下一年度的增长目标,并与本年的可持续增长率相比较,确定是超速增长或低速增长。

4.依据比较的结果,事先采取措施,以实现企业的持续增长目标。并且,今后在追求一定的增长速度的同时,要防止为片面追求短期增长速度而回到过去的老路,使产能过剩。

参考文献:

[1] 油晓峰,王志芳.财务可持续增长模型及其应用[J].会计研究,2003,(6):48-50.

[2] Van Horne,James C.Sustainable Growih Modeling[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1988:56-53.

[3] 汤谷良,游尤.可持续增长模型的比较分析与案例验证[J].会计研究,2005,(8):50-55.

[4] 刘斌,黄永红,刘星.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2,(9):150-154.

[5] 刘斌,刘星,黄永红.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主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3,(12):111-116.

[6] 方拥军.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研究[J].财会月刊,2007,(8):86-87.

[7] 李冠众,陆宇建,孙永利.IPO是基于可持续增长的需求吗[J].财贸经济,2004,(4):87-91.

[8] 曹玉珊,张天西.企业可持续增长的财务战略研究[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6,(8):73-79.

[9] 杨瑞瑾.基于可持续增长的企业财务战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7,(12):189-191.

[10] 油晓峰,王志芳.财务可持续增长模型及其应用[J].会计研究,2003,(6):48-50.

[11] 张家强.可持续增长理论及应用研究[J].财会月刊,2005,(10):23-24.

[责任编辑 吴高君]endprint

在可持续增长模型的概念提出来之后,很多财务学家也提出了各自具体相应的模型系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和比较完善的是Higgins和Van Horne的理论。本文选取Van Horne的可持续增长模型,Van Horne的可持续增长模型分为稳定增长模型和非均衡条件下增长模型。三、新能源企业可持续增长模型的构架

以新能源企业30强中具有代表性的1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总体,在时间的选取上,采用2007—2010年报数据,计算2007—2010年可持续增长的有关指标变量。然后按年度构架可持续增长模型,并求出可持续增长率。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与企业实际增长进行比较,从而分析企业的增长是否合理可持续,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四、结论

从以上的数据结果及结论分析中可以看出,从2007—2010年中,新能源企业30强中上市10家公司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不相匹配,其表现为实际增长率远远高于可持续增长率,而且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从2007—2010年四年时间内,新能源企业未实现可持续增长。针对此种情况,作者对新能源企业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出以下建议:

(一)从公司层面上

1.制定实施集团公司新能源发展战略。根据集团公司的发展目标要求,按照“抓住机遇、抢占资源,政策扶持、技术领先,科学论证、突出效益”和“努力突破核电、大力发展风电、关注生物质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发展思路,尽快组织制定新能源发展战略,进行系统比选,按照实事求是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确定发展目标。

2.加强集团公司新能源人才队伍建设。集团公司要重视新能源队伍的建设,以满足集团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需要。新能源人才队伍的建设应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系统外引进、系统选拔与培养等方式,为集团公司新能源产业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储备人才。

3.加快技术进步及产业发展。整合现有可再生能源技术资源,完善技术和产业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加强消化吸收和再创造,尽快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二)从增长管理方面

1.在充分考虑经营效率和各项财务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其销售增长目标,使企业合理地权衡增加收入与控制负债规模之间的关系,提高资产的营运能力。

2.结合企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企业可持续增长率的各影响因素。

3.根据可持续增长率各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企业下一年度的增长目标,并与本年的可持续增长率相比较,确定是超速增长或低速增长。

4.依据比较的结果,事先采取措施,以实现企业的持续增长目标。并且,今后在追求一定的增长速度的同时,要防止为片面追求短期增长速度而回到过去的老路,使产能过剩。

参考文献:

[1] 油晓峰,王志芳.财务可持续增长模型及其应用[J].会计研究,2003,(6):48-50.

[2] Van Horne,James C.Sustainable Growih Modeling[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1988:56-53.

[3] 汤谷良,游尤.可持续增长模型的比较分析与案例验证[J].会计研究,2005,(8):50-55.

[4] 刘斌,黄永红,刘星.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2,(9):150-154.

[5] 刘斌,刘星,黄永红.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主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3,(12):111-116.

[6] 方拥军.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研究[J].财会月刊,2007,(8):86-87.

[7] 李冠众,陆宇建,孙永利.IPO是基于可持续增长的需求吗[J].财贸经济,2004,(4):87-91.

[8] 曹玉珊,张天西.企业可持续增长的财务战略研究[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6,(8):73-79.

[9] 杨瑞瑾.基于可持续增长的企业财务战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7,(12):189-191.

[10] 油晓峰,王志芳.财务可持续增长模型及其应用[J].会计研究,2003,(6):48-50.

[11] 张家强.可持续增长理论及应用研究[J].财会月刊,2005,(10):23-24.

[责任编辑 吴高君]endprint

猜你喜欢
增长速度
怒族7~17岁学生身体机能生长发育动态分析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不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企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管理问题的分析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不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房地产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人口世代更迭与经济增长速度:兼析新常态下的人口政策选择
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对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趋势性变化的分析
中美民生水平增长速度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