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赛璐珞乒乓球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探析

2014-10-10 03:10张明胤徐金陆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球速弧线无缝

张明胤,徐金陆

(天津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三系,天津 300381)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日益发展,国际乒联不断修改并完善着竞赛规则。这些规则或针对运动员、教练员,或针对比赛项目的设置,但更多的还是针对乒乓球器材的改革。器材的改革推动着乒乓球技术的进步,技术的提高也促使着乒乓球项目的发展。可以说,乒乓球器材的改革对整个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遵循“科学与平衡发展”的改革准则,2012年多特蒙德世乒赛期间国际乒联最终决定,于2014年7月1日后启用非赛璐珞制成的乒乓球。一时间,国内外各大媒体争相进行报道,“新型球体”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里,同时各方纷纷猜测新球体将以何种形式面世。就目前市面上的球类分析,新型材质的乒乓球分为:“有缝球”和“无缝球”两种,本论文将主要针对无缝乒乓球演进与发展进行分析与讨论。

1 乒乓球体的演进

诞生期——软木橡胶球。最早人们将软木瓶塞当作球使用,弹跳没有规则性,虽然打起来不是很激烈,但也有一番乐趣。很快人们用一层轻而结实的毛线将橡胶或软木实心球包裹起来,初期的乒乓“球”就诞生了。

定型期——赛璐珞空心软球。大约在1890年,英国人詹姆斯·吉布(James Gibb)在美国游玩时发现了用赛璐珞材料制成的一种空心的玩具软球,并将其带回英国。由于具有弹性好、重量轻的特点,很快就成为了主流,取代了原来的实心软木球和橡胶球,从此赛璐珞被誉为制造乒乓球的不二之选。

发展期——赛璐珞硬球。1926年12月,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在柏林成立,标志着乒乓球真正成为了一项独立的体育运动项目,竞赛规则中出现的问题也得到及时修改。1937年的第1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单决赛呈现了“马拉松”式的比赛状态,最终导致冠军缺失。针对这种现象,国际乒联对器材进行修改,其中一项是将原来的软球改为硬球,球体直径统一确定为38mm,有效地促进了乒乓球运动长久健康的发展。

革命期——40mm大球。伴随着乒乓球运动的迅速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观众对于比赛精彩程度需求的不断提升,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为了打破金牌垄断、缩小强弱差距,国际乒联又一次对比赛用球进行了改革:自2000年10月1日起,乒乓球球体直径增大为40 mm[1]。大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球速、抑制了旋转、增加了回合数量、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

新纪元——无缝乒乓球。新型乒乓球的出现将乒乓球运动推向了绿色循环发展的新世代。它与现有赛璐珞乒乓球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材料的不同,新球的材质不会自燃,在整个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都更为安全;二是工艺的改良,新球采用无缝生产技术,解决了现有乒乓球存在的接缝问题,将乒乓球制作成了真正的“整体”[2]。

2 球体各项指标的差异性对比

2.1 赛璐珞乒乓球的检测标准

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归纳,人们不仅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的赛璐珞乒乓球制作工艺,还对其物理指标及外观质量制定出了十分严格的检测手段和检测标准。2013年3月,国际乒联出台了最新的有关40mm乒乓球的《技术单篇T3》(简称T3标准),针对所有乒乓球的质量指标、总体外观、测量程序、标志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检测标准(表1)。

T3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检测的环境和仪器:整个检测过程需要在室内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50%的状态下稳定至少72小时的时间后,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进行测试。

表1 40mm赛璐珞乒乓球的标准

2.2 无缝乒乓球的测量结果

根据国际乒联T3标准的最新要求,要先标记出50只非赛璐珞无缝乒乓球的虚拟顶点和接缝,再对其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得出以下结果(表2)。

表2 无缝乒乓球的测量结果

通过对表1和表2进行对比,赛璐珞乒乓球和无缝乒乓球是存在差异的,主要体现在球体的弹跳、圆度、硬度等指标。

3 非赛璐珞无缝乒乓球对不同打法类型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分析非赛璐珞无缝乒乓球对不同打法类型的技术影响,在天津地区挑选了不同类型打法的专业运动员,对非赛璐珞无缝乒乓球进行现场试打,并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进行调查,通过整理、归纳和总结,了解各类打法试打运动员的试打体会。

表3中的两所高校都曾获得过天津市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的冠军,被录取的特长生均来自全国各省市乒乓队的退役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运动技能,代表了天津市高等院校乒乓球的总体水平;参加试打的天津乒乓球队运动员均为一线队队员,参加过全国不同级别的专业赛事,代表了天津市专业乒乓球运动员的最高水平,共计50人。

表3 试打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3.1 进攻型反胶打法的试打体会

进攻型反胶打法的运动员共有33人,占总人数的66%。以持拍手和握拍进行分类,分为右手横拍22人、右手直拍5人、左手横拍5人、左手直拍1人,比例分别为67%、15%、15%和3%。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当代乒乓球的主流打法是右手横拍两面反胶打法[3]。试打运动员认为,无缝乒乓球的出现虽然会对自身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所有的影响都是双向的,只要找出规律,积极做出应对,依然可以占据主动。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发球、拉球及小路球方面。无缝乒乓球的前冲力明显减弱,即使加力拉球也是“见高不见远”,拉球质量大打折扣;此外,在进行中远台对拉对打时,赛璐珞乒乓球时常出现突然弹起或下落的现象,运动员必须集中精力判断来球,使用新球时“忽高忽低”的现象明显减少,球员能够准确找到合适的击球点并充分发力还击。

3.1.1 无缝乒乓球对速度的影响

图1 进攻型反胶打法的速度变化情况

通过图1可以看出,球整体速度呈减慢的趋势。多数球员认为发球速度会直接影响发球的质量,导致发球抢攻的威胁下降。有人大胆提出,待正式实施新球后,较量重点更多将转向相持段。球员会感觉速度变快的原因是个人击球时间存在差异。同等的受力条件下,两种乒乓球在一定范围内运行速度会出现改变,由于新球本身的材质特性,导致落台后的初速度较快,但又因结构和直径的变化,导致球在空中的运行阻力增大,速度就会慢下来。此外,运动员指出拉下旋球速度明显变慢。尤其在拉前冲弧圈球的时候更为突出,前冲力的减弱影响到拉球的整体质量。

3.1.2 无缝乒乓球对弧线的影响

通过图2可以看出,球整体弧线呈升高的趋势。运动员指出发球的弧线确实变高,但影响并非绝对。其原因主要是发球是所有技术中唯一不受外因干扰的,所以如果想要发出较低弧线的球,必须改变原有击球习惯,如用力方向、触球部位等,从而达到理想效果。对于上旋球而言,弧线变高使得接球难度降低,增加了回合数量,女运动员更为突出。下旋技术受影响的是搓球,部分球员强调搓球时,如果按照之前的击球习惯,易搓出弧线较高的球。

图2 进攻型反胶打法的弧线变化情况

3.1.3 无缝乒乓球对旋转的影响

图3 进攻型反胶打法的旋转变化情况

通过图3可以看出,球整体旋转呈减弱的趋势。有88%的人表示旋转降低对自己造成了影响。同球速一样,若想克服影响需要及时改变原有的摩擦部位,加大摩擦位置和面积,以便发出较高质量的球。无缝乒乓球虽然减弱了拉球的旋转,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种变化有利于增强防守方的主动防御意识,使比赛更具有观赏性。

3.2 进攻型颗粒打法的试打体会

进攻型颗粒打法的运动员共有11人,占总人数的22%。以每人反手使用的胶皮性能进行分类为正胶与生胶各5人,长胶1人,比例为45%、45%和10%。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有限的条件下,挑选的颗粒打法运动员虽然人数较少,却已涵盖了颗粒的所有种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此类打法的真实体会。通过试打无缝乒乓球,颗粒打法的运动员认为,速度变慢,旋转减弱,运行弧线平稳,球弹起较高但不往前走,非常适合自身“撞多摩少”的打法特点。

3.2.1 无缝乒乓球对速度的影响

图4 进攻型颗粒打法的速度变化情况

通过图4可以看出,球整体速度呈减慢的趋势。75%的人认为发球速度变慢。这样的变化有利于自身找到合适的击球点,进行正手突击或反手弹击,命中率得到明显提高,这一点对颗粒打法的选手来说尤为重要;一些正胶快攻选手提出,快本来是自己特点,球速的减慢势必对自身造成影响。

3.2.2 无缝乒乓球对弧线的影响

图5 进攻型颗粒打法的弧线变化情况

通过图5可以看出,球整体弧线呈升高的趋势。对于发球弧线的变化,每个人的体会与自己在发球时的击球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很强的主观特性。长胶打法的运动员指出,弧线变高导致自己打过去的球不够低而下沉,个人特点不再突出,新球对于自己来说定是弊大于利。55%的运动员选择下旋球的弧线没有变化,表明对于颗粒打法而言,新球对弧线的影响并不明显,随着运动员对无缝乒乓球的逐渐适应,这种影响也会消失。

3.2.3 无缝乒乓球对旋转的影响

图6 进攻型颗粒打法的旋转变化情况

通过图6可以看出,球整体旋转呈减弱的趋势,运动员强调在发球旋转方面出现变化,认为在摩擦瞬间,球很容易打滑,不能完全吃住球,导致发过去的加旋球质量不高。证明无缝乒乓球确实对发球的旋转方面造成一些影响。对于颗粒打法来说,旋转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运动员接触球感觉,大多数人表示旋转的降低有利于防守的稳定性。颗粒本身的特点就是不易吃旋转,尤其在下旋球的处理上,因此旋转的下降有利于颗粒选手更好地控制对方的来球。但在搓球时会感觉很难控制,尤其是在摆短以及搓加转的时候。

3.3 防御型削球打法的试打体会

防御型削球打法的运动员6人,占总人数的12%。以每人反手使用的胶皮性能分类,右手生胶和右手长胶各2人,右手正胶和左手正胶各1人。

通过分析看出,防御型打法多数是右手持拍,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运动员都是右手持拍,如果是左手削球的话,线路会无形增大,跑动范围自然扩大,对运动员的体能也是更大的挑战。削球选手提出,无论使用哪种性能的胶皮,球速和旋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由于前冲力整体下降,对方拉过来的球质量也有所下降,对自己十分有利。万事都是辨证的,有利就会有弊:球会出现落台后冲力下降,十分不利于中远台削球后的上短球,因此削球时不宜退台过远,以保证对方突然放短球时能够及时跑位,对运动员的步法提出更高要求。综合分析,运动员一致认为新球带来的变化对于防御型削球打法而言利大于弊。

3.3.1 无缝乒乓球对速度的影响

图7 防御型削球打法的速度变化情况

通过图7可以看出,球整体速度呈减慢的趋势。运动员表示,发球速度带来的影响是双向的,如从接发球的角度来讲,可以使自己在主动控制方面有所突破。球速下降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找位,去主动控制,因此所有的人都觉得这样的变化有利于自身技术的发挥。根据询问和分析,这种变化对防御型选手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削球通常在中远台进行,跑动范围相对变大,球速的下降,使他们获得更多时间调节位置,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打法优势。

图8 防御型削球打法的弧线变化情况

3.3.2 无缝乒乓球对弧线的影响通过图8可以看出,球整体弧线呈升高的趋势。所有的削球运动员都提出弧线发生了变化。由于每名运动员对于弧线的理解不同,所以不能够肯定无缝乒乓球对于弧线的改变是绝对的。对于削球手而言,控制不合理就容易削出高球,

因此要将注意力放在控制运行高度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试打后很多人反映,削中上短球的时候,球落台前冲力下降,

弧线虽高,却不往前走,增加了削中上短球的难度,需要加快步伐跑动才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击球。

3.3.3 无缝乒乓球对旋转的影响

图9 防御型削球打法的旋转变化情况

通过图9可以看出,球整体旋转呈减弱的趋势。所有运动员一致认为发球的旋转较之前有所下降。根据削球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削球运动员相对两面反胶和颗粒打法运动员对上旋球的旋转变化并不敏感。通过以上三种不同打法运动员的试打体会可以认为,无缝乒乓球的启用使乒乓球的球速下降、弧线升高、旋转减弱,双方运动员的较量将更多地集中在相持阶段,有利于一些以力量见长的欧洲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战术发挥。笔者推测,这样的改变将会一定程度上拉近欧洲运动员与亚洲运动员的实力差距,特别是与中国运动员的实力差距,会提高项目的观赏性,有助于乒乓球运动的良好发展。

4 非赛璐珞时代下乒乓球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非赛璐珞无缝乒乓球的试打,运动员主观认为的球体增大、声音变化、弹跳均匀,将给乒乓球运动带来较为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球速的下降、弧线的升高以及旋转的减弱;由此推断,新球启用后将有利于削球打法和颗粒打法的繁荣发展;同时,由于旋转和前冲力的减弱,也将对反胶打法最擅长的弧圈球技术造成一定的影响。

非赛璐珞乒乓球降低了双方运动员回球的质量,使得回合数量增多,比赛的关注点将会集中在相持阶段,这样的改变将一定程度拉近欧洲选手与中国选手的实力距离,有助于提高项目的观赏性,促进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

一种器材的改革将会带动整个器材产业的发展,使用新球后,包括底板、海绵及胶皮都会根据新球的特点,研制出与其相配套的各类器材,从而使各国运动员能够主动地应对新规则。

5 建议

运动员应注重自我心理的引导。无缝乒乓球的启用势必对运动员的技、战术应用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重要的是心理上积极应对,根据新球的特性,结合自身的打法优势,找到相应的解决手段。

运动员应加强自身的体能训练。运动员应着重增强上、下肢及腰腹部的力量以保证击球时的瞬间爆发,同时配合专项速度与耐力的训练以便应对未来高强度的“持久战”。

[1]胡乐泳.40mm乒乓球击球部位新解[J].体育与科学,2001(5):43-45.

[2]张辉伦.一种整体无缝结构的乒乓球:中国,200910038310.1[P].2009-03-31.

[3]肖丹丹,高建磊.新规则对乒乓球运动员体能的新要求[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3):1-2.

猜你喜欢
球速弧线无缝
You're my eyes
让农民工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
基于上衣袖山吃势分配方法的研究
排球大力跳发中的马格努斯效应
世界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发球速度与拍数关系的研究
——以硬地赛场为例*
影响足球球速诸因素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浅析主变压器消弧线圈的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
曲棍球短角球击球方法与身体姿势对球速影响的研究
“无缝对接”打开国地税合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