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晓,吴慧莉,季晶晶,郁 青
(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杭州 310004)
2001年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主观感受,伴有现存和潜在的组织损伤[1],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全球每天至少有500万癌症患者遭受疼痛的折磨,癌症患者中50%有中至重度疼痛,30%是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2]。在我国有61.6%肿瘤患者伴有癌痛[3]。有效控制癌痛、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是医护人员应尽的职责。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本院结合疼痛管理理论和中国临床护理的现状,制定出以护士为主的癌痛规范化管理方法,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本院中西医结合科对105例癌痛患者实施了规范化管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1 对象 本组105例,男62例,女43例;年龄32~85岁。肿瘤原发部位:肺癌56例,胃癌15例,结肠癌12例,肝癌10例,胰腺癌5例,乳腺癌2例,结肠癌1例,宫颈癌1例,食管癌1例,胆囊癌1例,左臀肉瘤1例。住院时间14~31d。
1.2 癌痛规范化管理的方法
1.2.1 成立癌痛规范化管理小组 由主管院长牵头,医务科负责,临床药师、科室主任、护士长、2名疼痛医生、5名疼痛护士参与。疼痛护士负责制定癌痛护理相关的制度、流程;对科内其他护士进行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知识的培训;参与并保障癌痛规范化护理的顺利进行。
1.2.2 制定癌痛规范化管理流程
1.2.2.1 疼痛筛查 护士在患者入院30min内完成癌痛筛查,无痛患者继续观察,有痛患者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4]评估患者癌痛程度,询问癌痛治疗史,并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后续治疗。
1.2.2.2 止痛 遵医嘱给予止痛治疗。未使用阿片类药物患者遵医嘱行阿片类药物剂量滴定,滴定方法遵循《NCCN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2010版)》[5](以下简称《指南》),滴定后予口服奥斯康定或美施康定,或多瑞吉贴皮,神经痛患者加用抗惊厥药加巴喷丁。加巴喷丁常规服用方法为:第1天口服0.3g,1次/d;第2天口服0.3g,2次/d;第3天开始口服0.3g,3次/d。患者出现爆发痛时,遵循《指南》中阿片类药物耐受患者的疼痛处理。
1.2.2.3 评估 疼痛护士或通过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知识培训的责任护士依据常规、量化、动态、全面原则对癌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入院8h内完成全面评估,之后常规每日评估1次,滴定过程中或出现爆发痛时行用药前、用药后评估(口服用药1h后,皮下注射30min后,静脉注射15min后),用药至癌痛降至NRS评分3分以下。评估患者的依从性、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疼痛有无改善或加重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1.2.2.4 护理干预 保持病房环境安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指导家属多与患者交流,加强家庭社会支持;床头放置癌痛标识、癌痛评分方法图示;根据个体差异分别采用闭目休息、冥想、按摩、聆听舒适的音乐、做呼吸放松操等[6]以加强镇痛效果;观察使用阿片类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并积极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1.2.2.5 癌痛教育 规范化疼痛教育由接诊护士、本班护士、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疼痛小组护士为轴线进行反复宣教。宣教方法多样化,采用面对面口头宣教、知识讲座、书面材料、宣传栏、易拉宝等,宣教遵循评估、讲解、反馈、加强、再反馈、强化、评价的流程进行。疼痛教育内容包括讲解疼痛的危害,转变患者惧阿片类药物成瘾的观念,疼痛评估的方法和及时、准确报告疼痛的必要性,癌痛治疗的有效性,阿片类药物的用药方法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处理,非药物止痛方法,自我心理调节等。
1.2.2.6 随访 癌痛患者出院1周、2周、1个月进行电话随访,了解癌痛控制情况,服药依从性,药物剂型及剂量,药物不良反应,近期血生化检验结果等,并进行相应的指导。
1.3 评价方法
1.3.1 疼痛程度评价 采用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疼痛不影响睡眠),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不能入睡或睡眠中痛醒),10分为剧烈疼痛。
1.3.2 疼痛缓解程度评价 分别评估癌痛患者治疗前和规范化治疗第7天的疼痛程度,评价疼痛缓解程度。采用疼痛缓解度(PAR)[7]:疼痛缓解度0度表示未缓解;Ⅰ度为轻度缓解,疼痛减轻约1/4;Ⅱ度为中度缓解,疼痛减轻1/2;Ⅲ度为明显缓解,疼痛缓解约3/4;Ⅳ度为完全缓解,疼痛完全消失。中度及以上缓解为总缓解。
1.3.3 Karnofsky活动状态评价(KPS评分)在癌痛患者治疗前和规范化治疗第7天分别进行KPS评分。肿瘤患者KPS评分标准[8]:明显改善为治疗后KPS评分提高≥20分;改善为KPS评分提高≥10~<20分;稳定为KPS评分变化<10分;降低为KPS评分减少≥10~<20分;明显降低为KPS评分减少≥2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等级资料比较采用x2CMH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依从性高,全部患者均能按时、足量、正确用药,并能及时报告爆发痛和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105例患者癌痛规范化管理实施前后中重度癌痛差异比较见表1。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25例(23.81%),明显缓解68例(64.76%),中度缓解6例(5.71%),轻度缓解4例(3.81%),未缓解2例(1.90%),总缓解率94.29%(99/105)。患者Karnofsky功能明显改善40例(38.10%),改善38例(36.19%),稳定26例(24.76%),评分降低1例(0.95%)。
表1 105例患者癌痛规范花管理实施前后癌痛差异比较 例
疼痛是癌症患者尤其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且重要症状之一,不仅限制患者的活动,降低其食欲,影响患者睡眠,严重者可以导致抑郁、甚至有轻生念头,同时对患者的躯体(包括躯体感觉及躯体功能)、精神心理、社会人际关系均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全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的癌痛管理正处于起步阶段,规范化癌痛管理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本科室经多年临床探索,制定出癌痛规范化管理的方法,规范癌痛筛查、评估、用药、健康教育、出院随访等,以促使医护患良好合作,控制癌痛,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资料显示,癌痛规范化管理实施后,105例癌痛患者经过正确评估,从滴定开始规范用药,系统教育,精心护理,一系列规范管理,患者依从性高,全部能按时、足量、正确用药,并能及时报告爆发痛和不良反应,有92.38%(97/105)的患者降至轻度和无痛,不影响睡眠,中重度癌痛的仅为8例,与治疗前相比=157.87,P<0.01。疼痛总缓解率达94.29%,KPS有所改善,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
[1]Cleve LV,Bossert EA,Savedra MC.Scientific inquiry:cancer pain in children:the selection of a model to guide research[J].Journal for Specialists in Pediatric Nursing,2002,7(4):163-165.
[2]Giovanni A,Oscar B,Augusto C,et al.Pain in cancer.An outcome research project to evaluate the epidemiology,the quality and the effects of pain treatment in cancer patients[J].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2006,4:1186-1477.
[3]Pan HM,Zhang ZY.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oxyc-odone HC1controlled-release tablets on moderate to severecancerpain[J].Clin Drug Invest,2007,27(4):259-267.
[4]张天泽,徐光炜.肿瘤学[M].2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842-2843.
[5]车薛华,梁伟民.NCCN成人癌性疼痛控制指南解读[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3):84-85.
[6]方晓,陈海霞,方爱军,等.老年晚期肺癌196例的姑息护理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1,10(9):772.
[7]阮玫.吗啡控释片与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117.
[8]孙媛媛,彭丽娟,谢军.奥施康定治疗老年晚期中重度慢性癌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安徽医药,2008,12(11):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