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创新人才培养与建设研究

2014-10-09 15:46张永山汪大洋赵桂峰燕乐纬
大学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高等院校产学研

张永山 汪大洋 赵桂峰 燕乐纬

[摘 要]高校实验室一直是培育优秀创新人才的载体和核心基地,也是创造新技术、新方法的根本源头。针对高校实验室创新人才培养与建设展开研究,探讨当前高校实验室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实验室教学与科研需求、理论与实验课程设置、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三方面的矛盾,提出高校实验室建设应塑造以人为本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只有根据社会需求不断优化实验教学与课程体系,通过共享实验室建设和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才能实现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高等院校 实验室 创新人才 产学研 共享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2.423;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5-0068-02

长期以来,高校实验室一直是培育优秀创新人才的载体和核心基地,也是创造新技术、新方法的根本源头,加强高校实验室的人才培养与建设,不仅对于高等院校的发展及其在国际上的优越竞争力不可或缺,而且也是为社会积累原始技术储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陈作明[1]、温光浩[2]等人针对高等工科院校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指出开放性实验室建设能够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培养;傅秀芬[3]、王红萍[4]阐述了实验教学的诸多优越之处,指出高校应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本文针对高校实验室创新人才培养与建设展开研究,剖析当前高校实验室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实验室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与培养模式,探讨实验室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和创新人才培养评估体系。

一、高校实验室创新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一)实验室教学需求与科研需求存在矛盾

高等院校实验室在满足教学需求和科研需求两方面的矛盾日渐凸显。一方面,高校实验室为谋求更大的发展,拥有良好的管理团队和运作模式,每年不得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和社会服务项目,对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的要求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普遍增长,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实验室将不得不扩大建设规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实际上,各个高等院校每年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的经费有限,无法在教学与科研两方面同时兼顾,且当前的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模式设置并不合理,往往导致实验室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高校实验室在满足教学需求和科研需求的同时,还应综合考虑、统筹兼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制定完善的实验室管理机制,进而有效解决两方面的矛盾。

(二)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设置存在矛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和源泉,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和考验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可靠的东西。实验室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载体和基地,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学到课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能够切身体验到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检验事物真伪,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研发能力。然而,目前高校实验教学基本上依附或穿插于理论教学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仍以理论学习为主,实验教学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準和体系,也很少有专门的实验教学学分,即便开设实验课程,实际上也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其二,由于大部分用于实验学习的仪器设备陈旧,学生所学的实验技术较现有技术而言非常落后,很难用于实际,且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与沟通,每年进行的实验项目基本上都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只要按照固定步骤进行实验即可,可用于学生自主创新性的实验教学项目在诸多高校中非常鲜见。

二、高校实验室创新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建设

(一)塑造以人为本的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

高校培养学生旨在让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第一时间承担起所负责的相关工作和责任。而实际上当前诸多院校的实验设备陈旧、实验操作手段过时、实验课程寥寥无几,很多学生毕业后能够用到所学实验技术的几乎不足10%,难以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到企业后往往需要培养一年左右才能真正适应工作环境,这严重阻碍了个人的发展,也在无形中对企业的利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高校实验室创新人才培养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及时、有序地更新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有组织地培养实验室教师的实验水平和技能,有针对性地安排实践教学课程。一方面,深入工程、企业第一线,调研社会发展需求,掌握各个行业发展的动态,积极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实验技能课程培训,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型创新人才;另一方面,积极为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可以以立项方式鼓励学生申请相关自主实验课题,也可以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方式开展实验工作,鼓励学生查阅文献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兴趣,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培养方案中为学生自主实验或参与实验设置一定的学分。

(二)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扩大实验室共享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实验室都只是满足相关课程教学的要求,即在课程大纲的要求范围内开展必需的学生实验教学,除此之外实验室不对学生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学生对感兴趣问题或课程的学习和探索的需求,学生完全处于“灌输式”的教学氛围之中,教与学不能互动,在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因此,高校实验室有必要探寻共享式实验室的教学理念、制定相关的开放式实验管理制度,让学生在追求高等教育的同时,有机会参与更多的实践教育,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相互配合完成工作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理念,进而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等专业型技能人才。首先,制定完善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人员的工作量计量方式与管理办法,合理计算非必修实验教学课程引起的教学工作量,肯定、奖励开放式实验教学过程中所取得成绩和成果,进而激励实验教师积极投身于开放式实验教学工作;其次,开放式实验室建设无疑对教师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完善实验人员培训体制或计划,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培训,更新知识技能、提高实验水平,以满足开放式实验教学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再次,实验室共享与开放必将大大增加各种实验材料的用量,为保证开放式实验室能够得到有效运行,高校每年都应该为其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工作经费,制定该专项经费的使用办法,不仅能够满足开放式实验教学引起的仪器设备的损耗和维护费用,而且还能使实验人员保持良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质保量地完成开放式实验教学工作。

(三)构建产学研实验教学与研究基地

首先,依托高校的科研实验室,积极吸收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与实验,并作为学习科普基地,让他们步入学术研究的行列,感受尖端科技带来的各种变革和优势,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研究的兴趣,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科研思维;其次,与专业領域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以教学为中心的实习、实训和工程应用研发中心,搭建起企业、教师、学生、工程应用人员相互沟通的桥梁,或开展企业研究课题,或开展学生实训教学技能培训,让学生站在工程研发与应用第一线,将所学知识与工程相结合,既服务于企事业单位,为其提供一般企业所缺少理论与实验方面的帮助,又有助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熟练的实践技能,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富于创新思维的、技术过硬的尖端型高科技人才。高校实验室承载着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实验教学等诸多功能,已成为实践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据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实验室建设应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和宗旨,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不断更新实验室管理和教学理念,积极开展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工作,构建实践教学与科研基地,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基础与可靠保证。

[ 参 考 文 献 ]

[1] 陈作明.高等工科院校开放性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增刊):85-87.

[2] 温光浩,程蕾,周勤.加强实验室开放与共享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支撑[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4):10-12.

[3] 傅秀芬,闻星火,黄乐,李明.加强实践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推进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10):132-136.

[4] 王红萍,瞿桂红.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专辑):367-369.

[5] 黄双华,蒲利春,陈伟,胡洪良.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有效途径[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4):124-126.

[6] 朱方来,刘世林.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培“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教探索,2006(3):78-81.

[责任编辑:覃侣冰]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高等院校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高等院校教育督导职能与任务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