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才观视野下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使命

2014-10-09 11:25于慧
大学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人才观特色大学

于慧

[摘 要]人才培养是现代大学最本质的职能。对于国家人才发展观念的深入理解是厘清地方高校使命的基本准备。新人才观下,人才是“第一资源”、力争“行行出状元”、追求“以用为本”,需要重视“人才打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在其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质量特色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自己不懈追求的使命与职责。

[关键词]新人才观 地方高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5-0048-03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人才规划》),是新人才观的集中代表。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如何把《人才规划》提出的人才建设与发展的新理念和新举措化为现实,是地方高校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

一、对新人才观的解读

(一)价值观:人才是第一资源

《人才规划》明确指出,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30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中国从而掀起了一场发展科学技术的革命。科学技术的载体是人,科学技术发挥的程度与效度取决于人才的素质。从价值观的角度把人才作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对科学技术生产力论的继承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观中的重要体现。为此,《人才规划》把“人才优先”作为人才发展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因为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做到“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才能体现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价值所在。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1]把人当成一种社会发展“资源”,表明人的能力是社会财富的源泉之一。而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其内涵就是把人才资源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各种资源的首要位置,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其宗旨就是确立人才资源开发相对于物质资源、环境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开发的优先地位,把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把人才优势作为最需培育、最具潜力、最应依靠的优势。

(二)标准观:行行出状元

既然确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人才。《人才规划》对人才是这样界定的:“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按照这个解释,我们可以看出,作为生产力核心要素的“劳动者”必须具备这两种因素才可以称得上是人才:其一是具备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其二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社会是多层次、多领域、多维度的复杂集合体,因此,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自然也是多领域、多层次和多级别的。我们不能仅仅把那些高尖端、高技术、高学历、贡献卓著的杰出者称之为人才,而需确立一种科学的人才观,凡是为社会做出贡献(无论大小)、具备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劳动者(无论在什么领域、什么层次)都视为人才。正如朱清时先生所指出,人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的是科学家、教授、政治家、首席执行官等高层次人才。从广义上说,在某一个行业里能够做得比别人好就是人才,行行出状元,行行都需要一流的人才。[2]故而《人才规划》指出,要“整体开发。关心人才成长,鼓励和支持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行行出状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以此观点来激发千千万万的人释放潜在才能,鼓励人人做贡献,人人争成才。

(三)理才观:创新管理机制

经济建设时代的人们对“理财”的概念大都已不会陌生,即财富是需要“打理”的,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同样,在人力资源建设的时代,我们认为,人才也是需要“打理”的,就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言,“理才”胜于“理财”。人们常言,一个好的机制(体制)可以把坏人变成好人,一个不良的机制(体制)也可以把好人变成坏人。对于千里马,如果我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得到的结果自然是“天下无马”。人才辈出离不开人才的管理。早在北宋时期,集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改革家于一身的王安石就在其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出了人才管理的“教”、“养”、“取”、“任”之道,可谓是人才“打理”的千古佳作,对今天的人才管理亦即“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的理论与实践仍然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和借鉴之用。人才的“打理”,就是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系列的培养、培育、发现、使用、维护以及管理人才的良性机制。《人才规划》指出,要“创新机制。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為此,《人才规划》提出了许多机制创新的举措,如在人才培养培育方面,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给每一个学生公平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和权力;在人才管理方式上,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在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上,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规范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准入,依法严格管理;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上,建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等等。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形成各类人才作用充分发挥、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的良好制度环境。

(四)效能观:人才“以用为本”

《人才规划》就我国的人才发展提出了24字的指导方针——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其中,“以用为本”是人才发展的核心和纽带。人才培育、培养、发现、开发、引领的根本目的在于使用。人才只有在使用中才能获得成长发展的机会,也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体现出其作为第一资源的价值。提出“以用为本”,就是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和评判人才的根本标准。“以用为本”的指导方针,不仅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的实践性重要内涵之一,也是落实“服务发展”的落脚点。如《人才规划》所指出,“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科学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措施,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同时,“以用为本”也是“创新机制”目的之所在,要以用好用活人才为着力点,改革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各项机制,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观念和制度性障碍,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曾强调指出[4],“人才重在使用,在使用中發现,在使用中成长,在使用中发挥作用,在使用中增长本领”。而且他还明确指出,在人才使用上,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一些陈腐落后观念和违背人才成长规律的现象:一是“武大郎开店”;二是“叶公好龙”;三是不能正确认识到处理引进外来人才与培养、使用本土人才的关系;四是求全责备,只盯缺点、专挑毛病、缺乏包容,不敢放心、放手使用人才;五是论资排辈。因此,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若要真正解决目前在人才使用中存在的不够用、不适用、不被用问题,就要把“以用为本”的理念切实贯彻于人才培养、开发、引进、管理和使用的各个环节,努力使人才学有所用,用其所长,各安其位,用当其时。

二、基于新人才观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使命

(一)地方高校的首要功能价值: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

大学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英国纽曼崇尚人文、注重理性的大学理想,到德国洪堡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办学思想,再到美国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提出的为社会服务的创新精神,教学、科研和服务便成为现代大学不可推卸的三重使命。尤其是“威斯康星观念”给地方大学带来的启示是:地方高校必须承载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使命。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学跟工业界、实业界有了非常密切的联系,因为人们认识到科技知识能够转化成生产力,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因此得到大大强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前校长克拉克·科尔曾在《大学之用》一书中写道:“今日之大学的主要功能因此不止于教学与研究,并且已经扩展到服务。”[5]他认为,大学与其所处社会的关系,就是一种服务的关系。大学应当及时地就社会的需求做出反应,以满足那些不断变化的需求,并以各种方式对自身进行功能调整。[6]服务于当地经济与文化发展是地方高校必须肩负的首要使命,更是地方高校在发展历程中确定战略思路和自我定位必须参照的价值取向。

(二)地方高校服务当地经济文化的主要手段:培养适合区域发展的人才

哈佛大学荣誉校长Rudenstine指出:“地球上最稀缺的资源是经过人文教育和创新性培训的智力资源。当智力资源对社会的发展比其他资源所起的作用更重要时,智力资源的稀缺性就会表现得尤其明显。”[7]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这也是在另外一个角度充分肯定作为人才生产基地的大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当然,如果大学培养不出适应并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其地位和功能自然无足轻重了。自1999年以来,我国地方高校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到2010年就有262所地方高校纷纷跨入本科院校行列。[8]无论地方高校进行如何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是其不变的历史使命。但服务的主要途径并非与社会的直接对接,而是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发展尽职,从根本上说,输送适应并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人才是地方高校的核心任务。如,广东是一个涉外经济大省,同时也是一个制造业大省,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和背景之下,推动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培养出千千万万个能服务于这种特色经济的应用型、复合型以及技能型的人才——这是广东地方高校不可推卸的使命。地方高校加强对适合地方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就是践行与落实《人才规划》所提出“以用为本”的人才效能观。

(三)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根本体现:培养特色型人才

提高办学质量,走特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高校改革发展的主旋律。《教育规划》指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那么,什么的样办学才是有质量的?大学特色最根本的体现在哪里?什么样的大学才是一流的?……这些问题应该是每一所高校的办学者、研究者必须思考清楚的重要问题。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众多高校在短短几年间迅速地实现了硬件建设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致使它们豪情万丈,纷纷吹响起进军世界一流大学的号角。诸多大学把“综合性、研究性、尖端性”作为发展定位的目标,认为只有这样才符合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然而,当我们冷静下来纵观世界一流大学,诸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斯沃斯摩学院等,他们跻身世界名校,并不在于大和全,而在于能培养出特色人才。大学办学特色的根本在于培养出富有特色的人才,而大量富有特色人才的涌现,又正是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集中体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校长欧内斯特·L·博耶(Ernest L·Boyer)指出,“一所办学有成效的大学,应负有明确的和极其重要的使命。”[9]地方高校在改革发展期间正需要深入地了解地方特定的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对特色人才的需求,根据省情校情,找准自己的特色人才培养定位,从而坚定不移地实现创新发展。

(四)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型人才的培养是地方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而这有赖于特色课程的开发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它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基本培养方式和过程管理的总和,并集中反映在人才的培养方案与管理机制之中。[10]因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应是:注重整体设计,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积极实施学分制;注重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目标出发,改革课程设置,着力提高学生理论应用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社区服务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的积累。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为例,作为一所曾经以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养、培训为特色的地方高校,它在人才的职后培训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可以在人才管理机制创新方面化为宝贵的资源,如实施培养与培训相结合,增强人才培育的实用性;利用实践基地的现场培训,提高人才技能的应用性;重视实践基地导师对人才成长的引领和示范,突出高端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等等。此外,为了充分体现人才“以用为本”的理念,作为一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训为重心的地方高校,还须积极和企业、中小学校以及一些外事部门展开合作培养与培训,构建一个人才培养、培训、使用一体化的快速通道。

[ 注 释 ]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1401.

[2] 新浪网新闻中心.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才观.2006-10-18[EB/OL].http://news.sina.com.cn/z/rencaiguan/.

[3] 韩愈文选.杂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5.

[4] 习近平.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百度文库[EB/OL].http://www.cnr.cn.

[5] 杨玉良.大学智库的使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

[6] 张金辉.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及其功能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19-125.

[7] 冯光伟.论高等师范院校创业教育目标的确立[J].现代教育科学,2011(1):150-153.

[8] 王玉丰.中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困境与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1(1):53-60.

[9] 杨胜才.试论民族院校的特殊使命[J].民族教育研究,2012(1):11-15.

[10] 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6):30-35.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人才观特色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特色种植促增收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视野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龚自珍的人才观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