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
摘 要:秦腔具有独特的唱腔、角色丰富、题材新颖等特点,对民族声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秦腔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先对秦腔艺术的发展与特点进行分析,而后重点分析了秦腔对民族声乐的影响,主要包括优化气息运用、加强共鸣运用两个方面,又分析了民族秦腔应用过程中的不足,主要包括借鉴不足、丢失多元化的发展两个方面,最后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秦腔艺术;民族声乐;应用;不足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J61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054-02
秦腔是我国古老的戏剧之一,具有独特的唱腔、角色丰富、题材新颖等特点,逐渐引入到我国民族声乐中,并得到人民的喜爱与认可。我国的戏剧唱腔丰富多样,对整个民族声乐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国内学者对我国传统戏曲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如曹时娟[1]、甘永梅[2]、张晴[3]等,并得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秦腔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根据秦腔的发展与特点,重点研究分析秦腔对民族声乐的影响及在应用过程中的不足,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一、秦腔概述
(一)秦腔的发展
秦腔又称作乱弹,起源于现在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并于秦代发展成熟,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主要包括陕西、青海、新疆等地,其中最为古老的是宝鸡的西府秦腔,保留了大部分古老的发音。
(二)秦腔的特点
秦腔具有独特的唱腔、角色丰富、题材新颖等特点,能充分反映陕甘人民的性格和民风,得到了当地人民的追捧。秦腔的板腔体音乐体制形成较早,能较好的适用于各种情绪的变化,同时秦腔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表演技巧,能较好的表现不同的场景意境。因此,秦腔对各种戏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梆子剧种的形成与发展。而后秦腔逐渐应用于民族声乐中,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秦腔的应用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一)优化气息运用
传统的民族声乐在运用气息过程中的规范化较差,导致民族声乐在演奏时整体感无法较好体现,同时民族声乐在运用共鸣腔体方面也略显不足,导致现场不能达到观众共鸣的整体效果。而秦腔具有独特的唱腔、丰富的伴奏等特点,给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多样的特征元素,对提高民族声乐的气息运用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进一步强调气息的流动积极性,从而使得声音大到均匀、平缓、连贯的效果。
(二)加强共鸣运用
在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中会重点强调局部共鸣,主要运用的技术手法是口腔共鸣。而秦腔是最具有特色的唱腔之一,能丰富的活灵活现地表现各种感情,并且注重局部共鸣和混合共鸣的使用,因此民族声乐引入秦腔能进一步加强混合共鸣的运用,能较好的克服传统民族声乐中挤、卡、压的现象。共鸣腔体的充分运用能进一步促进声音的圆润,同时注重音区变化的应用,从而调节真假声音的使用比例,以达到口咽腔共鸣、头腔共鸣及胸腔共鸣的混合共鸣,进而实现丰富、美化声音色彩的效果。
三、秦腔在民族声乐应用中的不足
(一)借鉴不足
秦腔艺术注重混合共鸣的利用,采用的手法主要有混合共鸣、混合声区等,从而进一步来感染全场。秦腔艺术的唱腔独特,能充分表现“苦音”和“欢音”来渲染各种画面场景;唱词结构也是齐言体,可以表现出循序渐进的节奏,从而将故事层层的推进展开;秦腔利用的乐器变化多样,能使得声音有较好的混合,以产生情感共鸣的效果。秦腔艺术的引入和借鉴对民族声乐起着显著的影响作用,推动了民族声乐的发展,使其达到了更好的共鸣效果。但是民族声乐借鉴的程度不够,对一些共鸣技巧的应用不够娴熟,导致有些画面场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丢失多元化的发展
中国的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就有各自的特点,秦腔具有独特的唱腔、角色丰富、题材新颖等特点,能充分反映陕甘人民慷慨好义的性格和勤劳勇敢的民风,能较好的适用于各种情绪的变化,正是这些特点才使得秦腔的艺术魅力得以充分展现。而民族声乐在借鉴过程中只是生搬硬套秦腔的唱法,而没有将其艺术特点较好的展示在其中,丢失了对秦腔艺术内涵的理解,进而丢失了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机会。
四、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多元化”思想
民族声乐的发展过程是很多代音乐人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所以在以后的发展中只有把这种多元化发展作为主流思想,才会拥有着美好的声乐艺术的未来。我们在积累经验和总结收获的同时,要时刻展望自己的未来,力争把民族声乐全面推向国际舞台,让世界各族人民欣赏学习中国民族唱法,为民族声乐的更进一步的科学发展打下坚定基石。现在的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的上升,必须融合多元化的文化特点,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以使得民族声乐达到更好的发展与传播,进而民族声乐能被更多的人民所接受。
(二)优化演唱技术
民族声乐,是几千年来中国古老艺术文化的结晶,它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精髓瑰宝,更是中国独特的歌唱方法。但是就其具有的歌唱方法、歌唱体系来说,还谈不上是尽善尽美。近年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的民族声乐艺术工作者,不断的兼收并蓄美声唱法的精华,通过对传统声乐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借鉴美声唱法的长处,来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我国民族唱法的歌唱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仍需更多地体现我们的特色,让秦腔艺术为中华民族所用。正确掌握秦腔的演唱技法,将声音的共鸣形象及艺术规格放在审美原则的首位,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声乐作品的发展。
五、结论
民族声乐借鉴秦腔独特的唱腔、角色丰富、题材新颖等特点优势,使其达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本文对秦腔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先对秦腔艺术的发展与特点进行分析,而后重点分析了秦腔对民族声乐的影响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最后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主要包括多元化思想、优化演唱技术,以使得民族声乐能更好的借鉴秦腔的优势特点,使得民族声乐的艺术魅力达到另一个高峰。
参考文献:
[1]曹时娟.漫谈戏曲演唱中新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运用[J].四川戏剧,2010(3):15-18.
[2]甘永梅.民族声乐教学中戏曲唱腔的训练[J] .北方音乐,2012(9):26-30.
[3] 张晴.民生音乐与戏曲唱腔的比较研究[J].四川戏剧,2011(6):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