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传播方式对科技传播功能的影响

2014-10-08 10:30杨磊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3期
关键词:新媒体

杨磊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化传播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科技传播的方式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已经逐渐从传统的媒体向网络及数字化传播方式过渡。传播方式的变革必然会促进传播功能上的改变。通过对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的研究,可以发现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对科技传播的三大主流功能影响巨大,并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公民素质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科技传播功能;新媒体;科技传播方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039-03

引言

伴随着数字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科技传播已经迈入了新媒体时代,或者可以称为数字化传播时代。在对于新媒体概念的辨析上,学术界较多的学者认为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电视、网络报纸、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因其拥有传播速度快、受众面积广、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等特点,使得新时期的科学传播越来越依赖新媒体技术进行科学信息的传播与扩散。研究新媒体时期的科技信息的传播,无论是对于提高科技传播的效率,还是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上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方式

1.科技网站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

网站作为一种应用框架,可以把数据资源和网络资源及应用系统汇集于一身,以信息管理平台的方式以及统一用户界面的形式服务用户[1]。建立在互联网平台的科技网站成为了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主力。我国目前各类科技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它主要是以科学知识和最新的科学成果作为其传播内容,以网络作为传播平台,汇聚大量的知识资源,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服务。与以往的传统媒体相比较起来,科技网站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面积大、传播范围广、储存内容量大等优势。科普网站的兴起和运用加快了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力度,让公众更快速、更便捷的了解科学知识成为了现实。

2.数字电视电子图书的发展

数字电视称为数位电视或数码电视,是指从演播室到发射、传输、接收的所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电视信号或对该系统所有的信号传播都是通过由0、1数字串所构成的二进制数字流来传播的电视类型。相对于传统的模拟信号的电视,数字电视具有信号强、保真度好、内容丰富、可随时点播、更多新的应用、节目指向性更加清晰等特点。随着数字电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科普节目和科教频道将会陆续出现和更新,而且可以在非节目时段为受众提供点播服务,这将极大的方便受众在业余时段收看自己想看的节目。

电子图书又称e-book,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使用,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体。类型有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和软件读物等。与传统书刊相比,电子图书具有方便信息检索、存储介质容量大、成本低、内容更丰富、数字化资料可以包含图文声像等各种资料的优点,增强了可读性;可以以更灵活的方式组织信息,方便读者阅读,降低了工作量。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阅读电子书作为其娱乐的方式之一,甚至在一些公共场所已经超过了传统书刊。面对如此广大的用户市场,如果能将科技信息和科学知识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方式融入到电子书刊中,必将产生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3.微博博客论坛的运用

微博和博客是指为用户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你既可以作为观众在微博上浏览你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作为发布者在微博上发布内容供别人浏览。而论坛全称为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板),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书写,可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这几种传播方式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的传播模式,即信源-渠道-信宿的传播模式。由于加入了双向互动的因素,受众可以随时的反馈信息,使得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这一传播方式有效地弥补了以往科技传播模式死板单一的自上而下现象,能有效地让受传者及时发表自己对一些信息的见解和意见,这样不但能促进科学共同体之间的交流,也能使科学共同体和公众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

4.智能手机已成为第五大传播媒体

自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手机1973年4月在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诞生以来,手机的外观和功能都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如今已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伴随着手机的推陈出新,移动互联网络的运营服务也悄然进入了4G时代。作为信息化时代通信和网络融合形成的移动通信终端,手机逐渐具有媒介的特性,并且与4大传统媒体的融合趋势更加明显。2003年以来,陆续有学者提出手机媒体、第五媒体、移动网络媒体等概念[2]。如今的智能手机可以添加众多的APP应用软件,可以随时随地用这些软件发布和接受信息,使得原来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范围划分已经不再明晰,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也变得模糊不清,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发布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手机凭借着使用数量和便捷的网络服务,继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成为第五大传播媒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新媒体传播方式对于科技传播功能的影响

1.加快传递与扩散科学知识

传递与扩散科学知识可以说是科技传播的最主要的功能,其他的一切功能都是建立在知识流通的基础之上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没被传播之前最初只是个别科学家的所有物,是个人知识的一部分,不传播、不交流,只有科学家个人知道而别人不得而知,那它只会对这位科学家才有用处,而对他人、对社会则毫无用处,因为对他人、对社会这种知识实际并不“存在”[3]。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不仅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还强调“知识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可以看出,科学知识如果不被传播,其本身的价值是非常局限的。只有当科学技术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和创造力。endprint

我们目前的科技传播现状基本是处于这几个部分当中:科学共同体的内部信息传递、专业的学术期刊杂志、大众科技媒体、定期的科技场馆展览。由于信息交流的不及时、课题研究的重复率高、论文的发表速度缓慢、科学普及的效率低,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信息量其实是很有限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众媒体没有及时发挥应有的信息传播功能。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随着数字化传播方式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递无论从广度和深度来所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人,全年新增网民5 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4]。从报告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互联网利用率每年都呈递增的趋势。这对于科学信息的传播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机遇。新媒体拥有的技术优势,解决了传统媒体在科学信息传递上存在的例如播速度慢、周期长、内容有限、资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加快了信息在中间环节的流通速度,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与扩散功能的更好实现。

2.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战略支撑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状态。发达国家在保持原有的生产领域快速增长的同时,科技创新能力也依然占据着世界前列。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美国康奈尔大学和英士国际商学院(INSEAD)出版的2013年全球创新指数指出,发达国家仍然主宰最具创新力国家榜单。瑞士、瑞典、英国、荷兰、美国、芬兰、中国香港、新加坡、丹麦、爱尔兰这10个国家和地区位列前十。现阶段发达国家无论是在技术储备还是人才资源上都占据着优势。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和改革开发对于科技投入力量的增加,我国的科技创新力也得到快速的提升。我国《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显示,中国的创新力从20上升了一位,主要是归功于我国知识创造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环境的改善[5]。但是,必须认清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现阶段我国创新基础还比较薄弱,科研投入力度还不够大,科技成果向现实转化还比较缓慢。从创新的理论来源上可以看出,国家创新系统研究进路是缘起于新熊彼特主义将创新活动看作是基于知识传播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这一重要观点,即知识传播扩散导致创新结果来源于创新过程中不同种类行动者间复杂的相互作用[6]。因此,在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中,承认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生产与使用是同等重要的。我国对于科技创新力历来一直非常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特别是要把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处于知识时代的今天,能否顺利促进科技知识的传递,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一个关键性的要素。那么,知识的传递所涉及到的关键性要素就是传播速度与传播效率。新媒体时代,由于数字网络媒体的发展给科技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捷,知识的传播不再受到地域及时间的限制,知识的传递在流通的环节加快了传递的速度,使得科学知识能够及时顺利的实现向生产力转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撑。

3.增强我国公民整体科学素养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公民的比例比2005年的1.60%提高了1.67个百分点,比2007年的2.25%提高了1.02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和欧盟(1992年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通过此次调查可得知,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首先是我国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投入力度不够。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由于经济投入不够,一些偏远地区的科学普及工作做得还不到位。但我国公民对科学知识的需求一直没有变,如何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已成为一个全社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科学传播作为提高公民素养的基础性工作,其传播的质量,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方式和范围都直接影响着我国公民的知识接收。我们传统的科学普及工作,主要是依靠科学报刊、传统的科教频道和一些科普展览。科学期刊由于受到发行量和专业性的限制,普通公民对于其中深晦的语言难以理解,覆盖的范围也相当有限,基本上只有与该专业相关的人员才会去购买,对普通民众的科学素养提高起到的作用较少。传统的科教频道受到时效性的影响,必须在某个时间段固定的守候在电视机旁才能收看到。而科普展览又由于受到经费、人员、环境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并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科学知识的传递作用。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引进解决了以往传统科普方式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新媒体的众多传播方式中,仅网站一种,截至2014年6月笔者以“科普网站”作为关键词搜索,就得到百度结果为23100000条记录,单从数量上就是传统科技刊物无法比拟的。新媒体传播的运用极大地解决了传播时效性和地域性的问题。对于公民难以理解的科学问题都能上网站搜索,这将极大地提高公民对于科学的兴趣。科教节目通过数字电视进行播放,在错过播放时间后还可以通过回放来观看,或者通过网络电视进行收看,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捷。从科普展览事业发展来看,唯有致力于信息技术及网络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其服务从实体建筑空间延伸到网络世界。以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为例,该馆利用网站Natural online(自然在线)让全球认识该馆搜藏、研究、展示和教育活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了解该馆幕前和幕后的实务工作,浏览系统化的典藏数字数据,同步收看达尔文中心每天两场的科学讲座。事实证明,利用网络博物馆可以获取更多社会资源(如招募会员、赞助者、标本捐赠者及募款等),从中开发更多服务项目,或与社会甚至全球建立互动关系[7]。新媒体传播方式的运用,产生了以往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效果。目前我国应尽快完善各种新媒体的整合,让各种新兴的传播方式成为一个系统,营造良好的传播环境。这将会大大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学知识普及之间的差距,提高我国公民的整体科学素养。endprint

参考文献:

[1] 严三九.新媒体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22.

[2] 高丽华.新媒体经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07.

[3] 翟杰全.让科技传播跨越时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90.

[4]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

[5]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R],2013.

[6] 曾国屏.国家创新系统视野中的科学传播与普及[J].科普研究,2006,(1).

[7] 魏峰,郑钰.在科学与媒体的接壤中开展的传播研究——浅谈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J].科学与艺术,2008.

Discussion about 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function

YANG Lei

(Marxism college,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31,China)

Abstract:With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new media,digit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technology dissemination way appear a series of changes,has been gradually from traditional media to the network and digital communication mode transition.Changes in the mode of communication is bound to promote the spread of functional changes.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era of new media dissemination way,the impact can be found in the age of new media dissemination way of the three main function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improve the quality of citizens.

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function;new media;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mode

[责任编辑 李 可]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