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巍
摘 要: 背诵是学习英语的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但是,背诵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背诵的好习惯,以便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背诵 英语 输入 输出
1.引言
语言大师林语堂先生说:“学习英语的唯一正轨,不出仿效与热诵。”著名语言学家叶蜚声先生说:“学习语言必须多读、多讲、多背。”香港大学教授陈耀南博士也曾说:“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由此可见,背诵在语言学习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绝对不容忽视,对于英语学习尤其如此。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陷入误区。英语教学普遍采用交际法,重理解,而轻背诵。尤其是近年来对“死记硬背”的批判,使得一些英语教师和学生对必要的背诵不屑一顾。英语老师自身没有充分认识到背诵的重要性,学生当然也会对此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毕竟背诵是个苦差事,需要极大的恒心与毅力。但事实是,甚至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数十年的英语,他们仍是听得迷迷糊糊,说得结结巴巴,不知所云,写得错误百出,空洞无物,这就是典型的“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其原因何在呢?还是因为背诵输入太少,导致输出质量低下。
2.背诵输入的理论基础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输入、吸收、输出的过程。这三个过程可谓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了著名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他强调,“外语学习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丰富的目标语料及其有关知识的输入”,也就是说,习得者要有足够的输入量。要习得新的语言结构,仅仅靠几道练习题、几篇短文是不够的,还需要连续不断地通过有内容有趣味的广泛阅读和大量的会话才能奏效。只有大量输入了语言信息,在目标语语料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学习者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输出。而背诵恰恰是有效输入语言信息的好手段,能加深学习者对外语语法的理解,强化他们词汇、句型、固定表达的记忆效果,增加语言积累,从而使得他们的语言输出规范化,养成标准而流利地使用外语的习惯。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是个信息的输入和加工、储存及输出的过程。人们掌握任何系统的知识主要靠有意识记忆,就是指有预定目的并经过努力和极大的耐心而进行的识记。
3.背诵的好处
3.1背诵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
语感是指学习者对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简言之,语感就是对语言感性的反映,即通过直觉对语言领悟和概括的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现象。语感绝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后天培养起来的。
背诵是培养语感的好方法。我们通过反复诵读,能对语言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增强语感。由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语言环境,练习口语的条件受到一定限制,这就特别需要我们背诵一些英语材料。背诵能够加深我们对所学英语语法知识的理解,强化词汇、重点句型、固定表达的记忆效果,增加语言积累,从而最终顺利地进行语言产出。随着背诵输入的不断增加,学生的语感定会不断增强。
3.2背诵有助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背诵是出口成章的前提。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的强弱往往与其掌握目标语材料的多少成正比。目标语输入越大,我们在表达时才越有东西可说,才表达得越流利。古人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詩也会吟。”英语学习也是如此,“熟背英语三千句,不会作写也会讲”。当我们与别人交流时,要做到说话切题,言之有物,语音语调清晰,语速适中,声音洪亮,表达流利。我们可以淋漓尽致地多举例说明,并充分使用自己背诵的成语或典故,为口语话题增辉添色。
3.3背诵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
目前,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汉语负迁移的现象,语法、词汇及其表达方面处处留有汉语干扰的痕迹,严重妨碍了他们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究其根源,还在于学生的语言输入不足。背诵输入对排除母语干扰、克服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起着重要作用。学习任何语言,在初学阶段都有一个模仿过程,而模仿必须先有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如果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进行背诵,那么他们面对英语写作时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必定会洋洋洒洒,信手拈来。
4.背诵需注意的问题
背诵是讲究一定的方法的。为了使英语专业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能有效地进行背诵,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给大家提出如下建议:
4.1理解是背诵的前提
理解对于背诵至关重要。一方面,如果学生对背诵的材料缺乏理解,就难以将它背诵下来。另一方面,对于没有被理解的材料,即使当时通过死记硬背下来,以后也难于加以运用。简单机械的背诵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让人产生厌倦情绪,学习效率较低。因此,学生应对材料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再进行背诵,在背诵过程中可以反过来进一步加深对该材料的理解。
4.2正确、流畅的朗读是背诵的必要准备
背诵应建立在正确发音的基础上,同时要注意句子的语音语调,连读、不完全爆破、停顿和句子重音等语音现象,增强诵读的节奏,强化背诵的效果。否则,背诵不但达不到提高语言能力的目的,反而会使错误的语言习惯,特别是语音形成一种定势,很难得到纠正。
4.3选择合适的背诵内容
英语文章千千万万,是不是每篇都值得背诵呢?当然不是,英语课文里的精彩段落和精彩篇章学生必须背诵。另外,课外老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内容生动、有趣,体裁多样,既具有实用性,又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文章。但是,切忌把眼光仅仅放在名篇佳作上。一旦他们记住了这些语言材料,还务必及时复习,温故知新。
4.4加强背诵的活用练习
背诵必须结合语言环境,只有通过多种活用练习,才能活化语言材料,最终,背诵才不至于成为简单机械的死记硬背。我们精读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课后作业,如让学生复述课文,对课文进行缩写,或是根据课文完成模拟作文。这些都是通过口头和笔头的形式对背诵材料的活用练习。学生通过这些练习,既可以巩固所学的有用的句型和语法知识,又能对背诵的材料进行二次加工。这样不但能提高他们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对英语活学活用。
4.5及时进行背诵检查
如果老师对学生的背诵情况不进行督促检查,则必然会使得背诵最终流于形式。笔者采用如下方式对学生进行检查:一是普查抽查相结合。在班上成立背诵小组,由每个小组长负责检查本组同学的背诵情况,在每堂课开始的前五分钟进行抽查,抽查的结果与平时成绩直接挂钩。二是定期开展背诵比赛。以一个月为限,谁背诵的材料最多,就会被授予“背诵大王”的称号,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实践证明,这些方法确实能够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5.结语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大量背诵,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并加以灵活运用。只要能将背诵坚持到底,就能提升英语水平,最终“出口成章,下笔有神”。
参考文献:
[1]崔丽花.高中英语背诵教学的实施[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2).
[2]何家宁.外语教学中的输入问题[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3).
[3]李雅新.以背诵带动大学英语精读课的革新——Krashen监察理论给我们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