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小伟
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转变,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变为“会学”,即由“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对此,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了指导学法方面的尝试,获得了一些体会。
一、授以阅读文章的方法——“三读法”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给其读书方法。“三读法”就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初读,即以较快的速度通读全篇,通过提炼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把重点内容从全文中区分出来,从而把握全文的中心。初读时,可自我设问:文章写了什么事?谈了什么观点?层次思路是怎样的?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捕捉梗概,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善于捕捉梗概,其目的是为后面的重点研读铺路。精读就是一字一句地对全文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从而把握全文的阅读,这一环节在阅读过程中最重要。如果只是让学生囫囵吞枣地理解,那么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在捕捉大意后应马上顺藤摸瓜,让学生运用圈、点、评、注的方法,对文章的内容及语言进行必要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记住重点、理解难点、剖析疑点。在学生自析的基础上,教師再讲解,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培养了学生细致的阅读分析能力,这一步万万不可忽视。课文教学时数要长,方法要得当,过程要详细。“研读”就是和作者进行讨论,研究如何把所学知识为己所用,形成能力,真正实现知识迁移。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文章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反映主题思想”,“遣词造句有何特点”,“你对文中哪些内容最感兴趣”,然后讨论怎样把这些好的方法运用在作文实践中,甚至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文章的内容、字词、表现手法等有没有不足之处,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方法。总之,初读、精读、研读规范了阅读的步骤和过程,适应了“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授以储存知识的方法——“积累法”
苏东坡在一首诗中说:“学如富贵在博收,仰取俯拾无遗筹。”的确,积累是学有所成的重要途径。事实证明,语文学习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语文教师要着眼于课内,放眼于课外,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积累,养成积累习惯。
教师课内要重视学生能力的积累,因为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以最少的时间提高阅读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个词,它包括多重内容,其中就包含“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这一能力的获得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应提高课内阅读教学质量,教会学生阅读,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切实得到收获。
提高课内阅读的质和量,固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扩大课外阅读的面和量,也不容忽视。课外阅读确实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它有助于学生获取多元信息,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而且能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从而打开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给语文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多读书,鼓励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不要将视眼局限于语文这“一池水”“一片云”,而要放眼知识与生活的“广阔海洋”“广袤天空”,因为只有在这个“广阔海洋”中,学生才有可能撷取更多的知识浪花;只有在这个“广袤天空”中,学生才有可能更加自由地挥翅翱翔。语文教师还应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学生开辟书源,开拓课外阅读空间。如建立班级“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可动员师生献书。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些书籍,发动他们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关心热爱集体的好品德,而且能让书籍发挥更大作用。这样,学生可以尽情地在书海翱翔。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阅读的时空范围。如创建学校的校本电子教材,阅读课上,学生打开电脑,轻轻点击鼠标,进入校园网的校本教材网页,在悠扬的音乐声中,一边阅读优美的文字,一边欣赏美丽的图片。此时,对于学生来说,阅读变成了一种享受。
三、授以求得真知的方法——“质疑法”
学问学问一学二问。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质疑对学习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古人云: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孔子鼓励学生“每事问”。学者黄宗羲指出,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马克思提出要怀疑一切。巴尔扎克认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发现应归功于为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为什么可以做出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问题罢了。”他甚至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认为,学问这两个字,第一个字是“学”,第二个字是“问”,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学怎样问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学问。学就是学习问问题,学怎样问问题。
毋庸置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是一个教学方法、教学技巧问题,而且是一个教学原则、教育观念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与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观念彻底决裂,树立学生主体观念、师生平等观念、学术和教学民主观念,倡导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和学术探讨氛围,支持和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质疑、争论,使学生不但会质疑,敢于质疑,而且善于质疑,习惯质疑,把质疑当做治学的一项基本功;对于那些善于思考、敢于大胆质疑的学生要给予鼓励表扬,即使问错了也不要紧。总之,要把质疑作为改进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举措,使学生养成爱思考、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树立教学相长的观念,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虚心向学生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要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坦诚虚心态度,自己一时不懂的,与学生共同研究切磋,直到弄懂。教师要有宽大的胸怀,对学生热爱老师更热爱真理的举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四、授以增进深度的方法——“比较法”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不妨尝试运用比较法。由于作家的思想素质、文化修养不同,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不同的。为能把握文章的思想特征,领略文章的艺术特色,我们运用比较法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从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上看,运用比较法教学也是必要的。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语文教学在完成“授业”任务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思路宽广,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了尝试,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途径:1.文章标题的比较;2.同单元课文的比较法教学;3.不同体裁课文比较教学;4.思想内容的比较教学;5.课文与学生习作的比较教学;6.文章结构的比较教学;7表现手法的比较教学。
五、授之学以致用的方法——“以读促写法”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语文教改的一个基本思路。扩大阅读量,培养读书习惯,让学生广泛涉猎群书,从名家名篇中汲取营养,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放开手脚,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自己观察生活,领悟创造,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写三篇日记或读后感,两周一次作文。对作文的评价标准改变后,学生的作文显得鲜活有生命力。如学校篮球比赛后,陈燕萍同学就根据自己的观察写出了《难忘的篮球赛》,生动形象地记叙了赛场内外同学的精彩表现。校园歌曲大赛过后,同学们又写出了《一样的青春,不一样的精彩》、《为我们喝彩》、《青春飞扬》等语言优美、行文流畅的好文。
总之,我们要随时随地地教学生学会学习,加强语文学法指导,把学习语文的金钥匙交给学生,授之以渔,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其自主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