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

2014-10-08 22:32王雪芳曾钦志陈礼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联合培养五位一体机制

王雪芳 曾钦志 陈礼辉

摘要: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但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培养机制,致使大部分合作效果不佳、时效不长。为保证合作各方的利益,可以探索建立“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用人单位”五位一体联合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以保障联合培养长期有效进行。具体而言,是建立政府的激励机制、高校的衔接机制、企业的资源条件保障机制、科研的创新机制、学生的动力机制,以及合作的组织保障机制。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联合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9-0026-03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基本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却相差甚远,应届毕业生要经过二次培训才能达到企业用人的需求。然而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愿意投入时间和资金培训毕业生。因此,缺少工作经验、实践动手能力差的应届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依靠新技术获得竞争优势,获取与利用新技术的速度已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依赖高校、科研单位掌握的高新技术来提升自身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跟不上,亟须为员工提供新技术培训。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急需高新技术,两者推动了企业和高校的合作,为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产学研合作三方的利益不同,且无相关的长效机制,致使大部分合作效果不佳、时效不长。课题组探索建立“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用人单位”五位一体联合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把高校和政府、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用人单位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联结体[1]。该模式打破了以往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松散型的弊端,合作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保证合作长期有效的进行。具体是:建立政府的激励机制、高校的衔接机制、企业的资源条件保障机制、科研的创新机制、学生的动力机制以及合作的组织保障机制。

一、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管理功能,建立合作教育的激励机制从国际上产学研合作办学比较好国家的经验看,政府的有力扶持是产学研合作教育能否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外部环境。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且国有企业或国家控股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都决定了政府可以在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中发挥引导和管理功能。首先,政府可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建立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议政府制定《合作教育法》,规范企业和高校等各合作主体在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和义务;对接收学生实践的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资金补助、提高信贷额度等。其次,政府可加大科技投入,在制订的科技计划中设立政产学研用合作的专项资金,支持产学研合作创新,鼓励创新,以及补偿合作创新的风险。政产学研用合作专项计划要根据市场导向,面向企业需求,重点扶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申报的科技项目。然后,政府可利用媒体舆论的影响力,营造合作教育氛围,使企业意识到大学生专业技术实践的重要性,认识到给学生创造锻炼机会是企业的责任。

各级政府应当根据市场经济发展中各合作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立法保障、政策引导、科技投入和舆论导向等办法,建立健全法规和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建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引导和管理功能,促进合作教育长期有效进行。

二、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合作教育的衔接机制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实施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合作教育是否真正融入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2],寻找人才培养计划与政产学研用二者结合的切入点,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优化的核心是: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时间利用率,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科学、合理的层次化、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

层次化: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设置层次递进的实验课程,按照纵向层次化的思路,进行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四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形成从基础到综合、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从传授知识到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3]。同样,在实习课程设置中针对每个年级设置层次递进的实习,构筑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四个层次的实习,形成从了解认识到动手实践、创新实践的实习教学体系。

模块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三个模块,即实验教学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工程设计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包含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与计算机仿真实验;实践教学模块包含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工程设计模块包括课程设计、专业设计;还有科研训练、科技活动、科技竞赛与毕业论文设计等科技创新活动。

建立层次化、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目的是,让学生先经过前期基本技能的规范化训练,再进入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的集成化训练,最后进行科技创新的创新能力训练。企业和科研机构可根据学生掌握技能的层次模块安排实践教学,实现企业和高校、产和学、研和学、学和用的无缝衔接,保证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顺利实施。

三、企业作为政产学研用合作的主体,建立合作教育的资源条件保障机制企业既是合作教育体系的“产”,也是合作教育体系的“用”。企业既是人才的培养场所和需求单位,又是科学研究的最终归宿,因此,企业是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体系的主体。作为合作教育的主体,首先,企业必须由教学科研的配角变为主角,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按照行业的发展需求调整培养计划;还要将企业的生产技术、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其次,企业必须从过去的被动接受学生实践转变为实践教学的主动投资者,企业的生产场所成为学生的实践场地,企业必须配备实践教学工作的管理人员、技术指导人员等,为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优良的教学环境。再次,还必须利用企业自身的生产经验和高校的理论知识共同打造一批同时拥有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用于实践教学的指导和定期给员工进行技术培训。

企业也是技术改革创新的主体。一方面企业应当在生产实践中寻找需要研究解决的新课题,利用高校的技术优势,进行创新研究,共同攻克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企业还必须加大科研项目投资,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提升企业生产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成为政产学研用合作的主体,既能为合作教育体系提供资源条件,又能获得优质人才和先进生产技术,真正实现校企双赢,有力保障了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顺利实施。

四、高校和科研机构紧密结合,建立合作教育的创新机制在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中,将高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企业技术需求,切实进行科研攻关;科研成果通过企业尽快付诸实施应用,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二者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以项目合作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项目研发、生产应用,在项目的研发实施过程中学生了解到最急需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另外,科研要丰富教学,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的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紧密结合为学生搭建一个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平台,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五、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建立合作教育的动力保障机制实施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就是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使其在实践中成长,在劳动中成长,让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同时认识社会。同时,学生在顶岗工作中,必须对自己工作的岗位负责,真实体验到自身的责任,而不仅仅是学习者和接受者,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转向更为积极主动的人生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

采用层次化、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主学习从学生设计性实验开始进行,设计性实验的程序大体包括:查找资料、自行选择项目、调研推证、制定方案、选择仪器设备、设计好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然后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综合分析讨论和论文报告的撰写。通过设计性实验的训练,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素质。学生还可通过各类创新性实验、科技活动、科技竞赛来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比如说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确定选题方向,在充分酝酿论证之后自主申报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自主试验,而后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撰写论文报告。通过实施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实施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可以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吸收者,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动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政产学研用联合教育的培养目标。

六、成立合作各方的协调机构,建立合作教育的组织保障机制成立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体系的协调机构(如图2),由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用人单位的领导和主管部门组成,负责协调处理政产学研用合作中的各类问题,确保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正常进行。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上, 提出 “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联合培养人才模式。高校需要联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用人单位的力量,整合各方的资源优势,构建合作教育的长效机制,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产业链,营造更好的育人环境,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政府为人才培养提供政策、经费支持;企业为人才培养提供校外实践基地,接纳学生实习;高校为人才培养提供实验平台、学术环境;科研院所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工作岗位及人才能力的评估反馈意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参与合作教育的各方平等合作、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弥补高校的硬件和师资的不足,携手共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娜.五位一体的“政产学研用”合作策略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2):97-98.

[2]李国.产学研合作办学对高等学校的意义[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31-136.

[3]王雪芳,邱仁辉.“四模块、四层次”网状工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1):73-76.

[4]刘平,张炼.重视学生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主动作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0,(4):35-36.

猜你喜欢
联合培养五位一体机制
校企高端合作 培养创新型工科博士
浅析《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机器人大脑”双培计划实施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