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价值

2014-09-30 06:43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版面设计观者版面

郭 珺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空白,在平面设计中往往是指图形、文字背后的基底空间。这样的空间经常被设计初学者认为是剩余的、毫无用处的。其实不然,只要根据版面需要,合理地运用空白,其将会赋有丰富而多变的运用价值,随之带给观者的视觉感受也会与众不同。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分析一下空白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价值。

一、空白引导视觉流程

视觉流程,即人在观赏、阅读设计作品时,视线随着版面设计元素沿一定轨迹移动的过程。空白引导视觉流程,显著体现在文字较多的版面设计中,比如报纸、杂志、书籍的版面设计。现代版式设计越来越推崇简洁、清晰的版面风格,因此,过去以花哨的边框为分隔版面、引导视觉流程的设计手法正在被空白分隔所取代。与注重情感表达的图像图形设计不同,设计者在编排以文字为主的版面时,更倾向于清晰整洁地布置版面要素,已达到迅速准确传递信息的实用效果。因此,版面信息是否清晰,视觉流程是否合理顺畅就成了评判一个版面设计是否优秀的最基本的衡量标准。下面我们以报纸版式设计为例共同探讨空白是如何引导视觉流程的。

报纸版面设计时设计师通常会视文章的一个段落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编排设计,一个段落看作一个块面,这样,一篇文章就由几个块面组合而成。可以想像,如果没有合理安排,每篇文章都毫无规划的肆意堆砌在一起版面中,我们将面对满目的文字不知从何读起,而在文章之间,段落之间适当留出空白,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图1 《华尔街日报》

图2 视觉流程示意图

以《华尔街日报》为例,我们看到版面被大量文字所占据,但观者并没有因为大量的文字而感到无所适从。相反,整个版面被经营的井井有条,让人感觉舒适整洁,阅读起来丝毫没有障碍。这正是因为设计师在编排版面时已经为读者安排好了最佳的视觉流程路径:首先,空白区域将文字块均匀的分隔为六栏,构建出了自上到下,从左向右的阅读路径,使读者的视线随着空白划分自上到下,从左向右移动;其次,文章与文章之间也留有适当的空白,这里的空白可以帮助读者区分文章并快速找到目标阅读区域,文章之间的位置关系变得更佳清晰明了,版面更加井然有序,读者阅读起来也越发轻松畅快。

另外,虽然空白对规划版面,引导视觉流程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版面设计中也要注意对空白的适度使用原则。因为,无规划而滥用的空白不仅不能有效的引导视觉流程,反而会造成版面凌乱、主次不分,层次不清的负面效果。这同样会影响阅读的速率与流畅度,从而影响了阅读的效果

二、空白激发观者联想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其有关联的另一事物的过程。而空白恰恰有着激发观者联想的神奇魔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空白到底是怎样诱发联想的。

研究表明,人们往往更加容易被造型规整且简洁的形象所吸引,因为这样的图形能使人的视觉和心理产生一定地舒适感。然而,造型完整的图形固然可以使人感到舒服,但久而久之其弊端也会显现出来,那就是此类图形难免会使人感到乏味。为了消除这种由于规则而产生的乏味感,设计师们都会想方设法打破这种秩序。创造“空白”就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阿恩海姆认为:极为规则的图形虽然易于识别与记忆,但大都没有强烈的吸引力。反而是那些稍微偏离、复杂、有所缺失的“不完美”图形更具魅力。因为这些异于常态的图形,更能够刺激观者的好奇心,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人们产生了将“错误”纠正、空白补齐的心理趋势,使图形成为更为符合自己心理或视觉习惯的状态,而纠正与填补的过程其实就是观者产生联想的过程。

另外,美学家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空白,造成了其意义上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得观者有了参与作品意义构建的权利1。观者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想像或是人生经历,自行填补空白,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情感解读,产生与众不同的新奇感受,这样的作品也更容易与观者产生共鸣。

陈放教授创作的一幅名为《胜利》的招贴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V”手势我们经常用到,但只剩两根手指的"胜利"你可曾想过。本来应该有手指的部分被“空白”占据,这种空白极大的刺激着我们的神经,熟悉的情形变得陌生起来。我们猜测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是身残志坚的勇气,还是惨痛代价的胜利,我们是该为这份勇气起立鼓掌,还是该为这种胜利感到凄凉。这一切都留给观者自己去填补,去想像,这就是“空白”的魅力。

三、空白强调主题内容

潘天寿先生曾说:“黑无白不显,白无黑不彰,故水墨之画不能离开白色之底也”2,可见空白基底在绘画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将其引申,用于指导平面设计活动,亦可通用。评判一件平面设计作品的优良,最基本的标准是看其能否迅速、准确的向观者传递所要表达的信息。文字和图形图片是一幅平面设计作品的主要构成要素,承载着作品的主要信息量,如何将它们在作品中凸显出来成为一幅作品成败的关键,而利用空白基底不失为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因为空白可为观赏者创造出一片较为开阔的视觉区域,提升作品主体识别度的同时,也激发了观者的视觉兴奋点,有助于信息的传达。下面我们将分别论述文字及图片的突出应如何留白。

1.标题留白。这着重体现在报刊杂志等以文字为主体元素的版式编排设计中。以报纸为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市人对信息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相应地,报纸也由过去的“薄报”时代发展为现在的“厚报”时代,然而版面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人们阅读时间的增长,而是阅读每一版的时间缩短和阅读速度的提高。为了可以顺应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报纸版面设计就必须更加清晰、简洁,可以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要阅读内容。而标题作为提纲挈领总括全文的文字,通常都是读者锁定文章的重要指示标志,自然应置于最为突出显要的位置,对于标题的突出除了我们常常使用的加大字号和加粗字体笔画等方法外,将标题周围适当留出空白也是极为有效的方法。空白将其他文字与标题隔离,减少了文字间的相互干扰,在整个版面中起到了突出标题,引人注意的作用。

2.图片留白。

现代设计中,由于图形图片有着直观、生动等特点,有助于帮助读者快速理解文字内容,因此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对于图形图片的突出,亦可以利用留白来实现:空白将图片包裹,起到了画框的作用,分隔图文,避免干扰,起到了聚拢视线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图文间不同质感的对比,给版面增添的新的活力。

四、空白缓解视觉疲劳

人的阅读是在眼球跳动的间隙时间进行的,持续的观看和阅读会使得眼球不断跳动,相应地也会产生眼部疲劳感。人眼的这种生理特性决定了我们不能长时间观看一个事物,这样不仅会引起视觉疲劳而且还会诱发大脑产生对事物的厌倦感。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设计师们使用在作品中设置适当空白的方法,这样在图底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疏密关系和虚实关系,这样的设计不仅是可以满足审美上的需求,同时也符合人眼部生理需要。将空白穿插在图文之中,版面之间,并不是版面上的浪费,而是使人们在阅读时疲劳的视神经能够在空白处得到舒缓与放松,缓解文字与图片带给读者的心理压迫感,营造出一方轻松舒适的视觉空间。这就好比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小亭,当你感觉疲惫时,可以在此驻足休憩,呼吸几口新鲜的空气,梳理一下凌乱的思绪,片刻休整,以便更好地继续前行。

五、空白展现唯美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指艺术家将所描绘的事物与自我情感相融合,进而产生的意蕴与境界。意境之美在于艺术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植于作品本身的同时又产生了超乎于作品之外的艺术境界,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因此,对作品中意境的探索,是艺术家们孜孜以求的至高目标。

在平面设计中同样需要讲求作品的意境之美。在这点上可以借鉴国画中表现"意境"的技巧。在中国画中,画家们常常会利用“留白”的技法来创造出唯美的意境。“留白”处画境空灵,引人遐想,使观者神游象外。合理规划利用平面设计作品中的空白元素,亦可以使作品产生意境之美。现代设计在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背景下,一部分设计作品趋向于注入更多地情感化元素,原来过分讲求秩序的、理性的设计不再能够打动观者,他们渴望从作品中得到慰藉与力量,以求能从作品中得到情感上的共鸣。而作品中的空白就是催化这种共鸣效应的催化剂。它可以使各个设计元素之间距离化,拉出一个供观者投射情感和想像的空间。让观者能够感受到游弋于作品之外的神韵,作品意境之美自然浮现。因此在设计作品时,根据作品主题需要大胆地“留白”,这样不仅可以为作品平添一份清新雅致的气质,而且可以在寓意表达上得到升华,使作品设计进入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

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就经常在作品中使用空白表现意境。其中有幅名为《美的回响》的作品就是一个例子。作品运用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笔墨浓淡间展现出画面的的虚实空间关系,充满着东方韵味。水墨蜻蜓立于毛笔之端,空白背景空旷静谧,形成一幅自然清新的画面,让人深深感动于自然界中万物相融的和谐美好之境。

六、总结

综上所述,在设计中合理地运用空白元素,可以使作品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内容越发生动饱满,一样的“空白”产生不一样的作用,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因此,设计者尤其是初学者应当给予“空白”足够的关注,根据不同的设计需要,合理加以运用以展现出作品不同寻常的艺术感染力。

[1]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徐建融.潘天寿艺术随笔[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3]凤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格式塔原理[J].池州学院学报,2010,24(8).

[4]韩长生.黑白真世界虚实大文章[J].唐都学刊,2005,21(5).

猜你喜欢
版面设计观者版面
端午节观龙舟赛
报纸版面设计问题探讨
版面撷英
光影行者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论新闻出版中少儿图书的版面设计
心中的景致
浅谈户外大型展示牌的版面设计
版面“三评”看得失
新版面 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