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
摘要:
“孤独”是人类的基本处境之一,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现代人的孤独感越来越强烈。早在19世纪,美国作家爱伦·坡就在短篇小说《人群中的人》中就形象的表现了身处孤独的现代人,如何在困境中挣扎。爱伦·坡极具洞见的预言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而弗洛姆提出的现代人“逃避自由”的倾向,则是对这种孤独的一种解释。
关键词:孤独;逃避自由;困境
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作家。他的小说以表现死亡幻灭著称。《人群中的人》是他的小说中最为独特的一篇,也是最具现实性的一篇。爱伦·坡将笔触伸向现代城市生活,表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小說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写了“我”的一次奇遇。“我”久病初愈后在伦敦的一家咖啡馆闲坐,百无聊赖中,通过观察窗外过往的行人打发时间。通过几天观察,一位衣衫褴褛,表情奇异的老人进入我的视线,为了了解老人的秘密所在,“我”尾随其后,但经过二十四小时的跟踪却不得不放弃探寻,因为老人似乎没有什么目的,只是单纯的追逐人群。在十九世纪,工业化的进程刚刚开始,爱伦·坡就极具洞见的表现了现代人的孤独处境。在《人群中的人》这篇小说中,他描写的老人是孤独的人类代表,他在孤独的处境中挣扎,企图通过对人群的追逐来排遣心中的孤独。
一、 西方文学的孤独意识
西方文学作品从古希腊开始就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意识。“孤独”作为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事件,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充分的表达。每一个作家,对孤独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理解。他们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将孤独呈现在读者面前。从古希腊悲剧到现在的小说创作,孤独意识一直或多或少在文学作品中存在着。无论是《俄狄浦斯王》中个人意志与命运的较量,还是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关于生与死的追问,无论是艾略特“荒原意识”的表现,还是卡夫卡关于人异化的描写,其中都存在一种孤独感。可以说孤独是人类众多处境之一。心理学上认为,在人的一生中,始终都受两种相反力量的鞭策:一种力量促使你追求友谊、爱情和任何亲近的关系,即人际追求;另一种力量则驱使你独立、远离人群和自主,即孤独需要。从本质上讲,追求人际是人类依赖性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而孤独需要则是人类独立性的量度。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人依赖性过强,就会被认为不够成熟;但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依念之情,又会被认为有问题。如何认定某个个体是否成熟,这里有一个对人际追求和孤独需要的度的把握问题。一般地,一个人能够与他人建立互相依恋之情,可以证明他在情感上已成熟;缺乏这种能力,就表示他不正常。马尔克斯在创作《百年孤独》后,对孤独做了一番解释,认为孤独是一种爱的能力的缺失。弗洛姆在论及西方现代人逃避自由的倾向时,也提出了用爱来应对西方人的精神危机。而《爱的艺术》一书,主要讲述的就如何培养爱人的能力。孤独作为人类的基本处境之一,有的人享受其中,有的人则不堪忍受。在爱伦·坡的小说《人群中的人》里,主人公无法忍受孤独的处境,不断追逐人群,寻找安慰。他的这种孤独无法简单的归结为某一种原因造成的,爱伦·坡的目的也不是要探究孤独的起因,而是将这样一种人类处境展示在读者面前,促使人们去反思。
二、 不幸源于孤独
正如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所说的那样“出于自利,人类变成群居性的,但是在本能上一直依然非常孤独”。[1]孤独是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宿命,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农业社会和手工业社会的劳动方式,促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产生分离,人们个人化程度不断加深,然而在个人化过程的另一方面,就是“日益的孤独”。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论述了这个过程:“‘原始关系给予安全感,并把个人与外界当做基本的联系。孩童从世界‘脱颖而出,发觉他是孤独的,是一个与他人绝休戚的个体。这种与世界——这个世界与其个人比较起来,是强而有力的,而且常常是具有威胁性和危险的——分离的状态,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只要一个人是此世界的完整的一部分,只要他没有察觉到个人行为的可能性与责任,那么他便不必害怕这个世界。当一个人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时,他便觉得孑然孤立而面对着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2]爱伦·坡生活在19世纪的美国,当时的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但同时也使人面临异化的危险。在人们为了劳动力的解放、生产的进步欢欣鼓舞的时候,爱伦·坡敏锐的察觉到了即将到来的现代化并不总是值得庆贺。而孤独作为人性中固有的原始情感,它在工业革命之后的人类社会更为突显。一方面,现代工业的兴起,加快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但是人们在解除了自然与社会所强加在个人身上的种种束缚的同时,个体也失去了安全感和归宿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人群中的人》的写作背景即是如此。
人类处境的孤独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孤独,二是精神上的孤独。在弗洛姆看来,相较于物质孤独,精神孤独更加无法忍受。因为“一个在物质意义上与世隔绝多年的个人可能在观念、价值或至少在社会模式上与外界相连,这些东西给他一种共同感和‘归属感。”[3]而处于精神孤独状态中的人,如果无法在信仰上、价值上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则会陷入缺乏安全感的无力状态中。丧失了与世界交流的途径。《人群中的人》以夸张的表现手法,直观、深刻地展示了工业社会中人们无法拒绝的精神孤独。小说的题记“不能承受孤独是最大的不幸”,道出了工业社会中个人的精神状况。小说中的老人无名无姓,极具代表性。老人年龄大概在65岁到70岁之间,是一个龙钟老翁。在他不短的生活经历里发生了什么我们无从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在那时的特定精神状态下,甚至在那短暂的一瞥中,我也似乎能够读出一段长长的历史”。[4]“我”之所以为老人所吸引,是因为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独一无二的神情,“当我试图在那短暂的一瞥之间分析出其所蕴含的意义时,我的脑海里涌出一大堆混乱而又矛盾的概念:巨大的精神力量、谨慎、拮据、贪婪、冷酷、怨恨、凶残、得意、快乐、过多的恐惧、极度的——完全的绝望。”[5]在这张脸上,似乎包含了人类所有极端的情绪。可以想象出来,老人的生活是不幸的,而这不幸则源于孤独的处境。没有家人,没有同伴,孤独如影随形难以摆脱。孤独意味着他人的缺席,而主体的价值就是通过他人在场才得以确立的。追逐人群,是想要让缺席的他者重新出现在主体的世界中,以达到摆脱孤独的目的。但老人的努力是失败的,因为人群中的其他人完全意识不到老人的存在,老人在他人的世界始终处于不在场的状态中,因而,人群也给不了老人安慰。
三、 无法摆脱的困境
《人群中的人》是一个短篇小说,也是一出现代悲剧。伊格尔顿在《甜蜜的暴力——悲剧的观念》一书中指出,“我们研究表明,悲剧在短篇故事中的运用比在长篇小说中的运用更加自如,这是一种没有那么多装饰的形式……”[6]爱伦·坡用极短的篇幅,精炼的语言,生动的展现了深陷孤独的现代人无望的精神状态。按照威廉斯对现代悲剧的解释,《人群中的人》可以算作是一篇绝望与反抗的悲剧。“最常见的悲剧历史背景是某个重要文化全面崩溃和转型之前的那个时期。它的条件是新旧事物之间的真实冲突,即体现在制度和人们对事物的反应之中的传统信仰与人们最近所生动体验的矛盾和可能性之间的张力。”[7]《人群中的人》用较短的篇幅,描写了处于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变革背景下,人们深陷孤独之中,想要反抗却找不到出路。在“我”的眼中,街上形形色色、神色匆匆的人在或愉快或焦虑的表象下,都经受着孤独的煎熬。人们为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疏离感到绝望,密集的人群不但不能给予任何安慰,反而使人们更觉孤独,就像是在人群中大声呼喊却没有人回应一样。小说中的老人是孤独者的代表。他将自己的时间用在追逐人群上,企图逃避孤独。在获得片刻的安慰时,不得不面对人群散去,孤独再次来袭的处境。于是这种一次又一次的追逐,就像是西绪福斯不停地将石头推向山顶,重复循环做着无意义的事,找不到希望和出路。
老人在人群之中,却时刻在人群外。在小说中,老人的历史对于“我”和读者来说,是一片空白。老人就像“不容许被阅读的书”,他无法与他人与社会进行沟通和交流。他扑向人群,但是又对人群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他“下巴垂到胸前,双眼在紧皱的眉头下乱转,扫视着围在他四周的人群”[8]。老人想在人群中寻求安慰,又对人群中的交流充满恐惧,他处在矛盾中。“一家商店老板在关店门时碰到了那个老人,就在那一刹那我看到老人浑身猛然一阵战栗。”[9]老人仓促的逃走了,与人的正面接触让他感到恐惧。他与外界保持距离,不言不语,不与任何人交流,对外界充满戒心。他隐藏真实的自己,破旧肮脏的衣着实际上是质地精良的亚麻,在二手货的大衣的裂缝之间却掩藏着钻石,而衣服里的匕首随时准备防范着外在的一切。他始终封闭在自我的壳中,这就注定了他的孤独,即使身处人群之中,不愿打开心扉,与人交流,依然打不破与外界的隔绝。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关于老人追逐人群的故事中,还有另一个追逐:“我”追逐老人的脚步。小说中,“我”自称久病初愈,百无聊赖,靠观察窗外的行人打发时间。可见“我”同样处于与隔绝的状态,不愿与他人进行交流。跟随老人追逐人群,一方面是出于好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像老人一样无法排遣孤独情绪。这两种追逐在性质上是相同的。所以在小说中,无论是叙述者还是主人公,他们都深陷孤独,不能自知。老人并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追逐人群,仿佛是出于一种本能的需要。而“我”在反思老人的处境时,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孤独境况。
虽然《人群中的人》这篇小说的基调是压抑的,但并不是完全的绝望。老人追逐人群,是一种想要摆脱孤独困境的努力。他不愿被孤独吞噬,而是积极的寻找逃避孤独的方法,尽管这种方法并不能带给他片刻的安慰。到了二十世纪,对人类孤独处境的探讨并没有停止,无论是对现代社会的批评,还是对孤独隔绝精神状态的呈现,都是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怀,閃烁着人性的光辉。
【注释】
[1]罗素,西方哲学史[M],何兆武、李约瑟,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41
[2][3]弗洛姆,逃避自由[M],刘林海,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4-17
[4][5][8][9]朱振武,泄密的心——爱伦·坡短篇小说(评注本)[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52-253
[6]伊格尔顿,甜蜜的暴力——悲剧的观念[M],方杰、方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96
[7]威廉斯,现代悲剧[M],丁尔苏,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45
【参考文献】
[1]蒋承勇、武跃速等.20世纪西方文学主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王天保.马克思主义文论:文本解读与中西对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加缪.西绪福斯神话[M].郭宏安,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