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冷饭热炒”现象:以《私人订制》为例

2014-09-29 01:48河北传媒学院影视学院教师
电影评介 2014年5期
关键词:私人订制王朔新意

□文/王 强,河北传媒学院影视学院教师

胡 洋,河北传媒学院影视学院教师

电影《私人订制》海报

笔者是影迷,看电影也爱电影,面对《私人订制》遭受的一些影评人的攻击,本想一笑了之,喜欢不喜欢一部电影本来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事,可是有些所谓的影评实在不靠谱,甚至让人开始怀疑撰写影评的目的。本文不是影评,只是想从类型电影角度出发,结合电影史试图探寻评价一部喜剧片优秀与否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看待当今的这种“冷饭热炒”的电影创作现象。

一、 “冷饭热炒”的也是“热菜”

对《私人订制》的批评很多来自于与之前的《顽主》和《甲方乙方》的对比,三部电影都是冯小刚导演的,葛优参与主演的,其中《顽主》也是王朔的小说改编,《甲方乙方》的编剧工作虽然没有王朔的直接参与,但是也透着同样的王朔“京痞文化”的深刻影响。他们把前两者奉为经典而打压《私人订制》,认为《私人订制》不过是“冷饭热炒”,缺乏新意,甚至调侃为《甲方乙方2.0》或者《顽主3.0》。

既然以前的电影那么优秀了,无法超越,那电影院都放老电影好了,或干脆放《甲方乙方》就是了,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没有看过的,起码没有在电影院看过。可事实恰恰相反,放映老电影的电影院并不多,即使有也多数是艺术院线,大众院线还是不断的放映新电影。因为电影是有时代性的。

二、认清电影是一次性消费商品

人们喜欢“热菜”,是因为电影本身是一种一次性消费的商品。首先,“商品”不同于“产品”,在生产出来之后进行商业销售并进入市场进行“等价交换”之后才叫“商品”,我们会发现很多批评者是抱着“产品”的观念在批评“商品”,电影的创作者只负责“生产”的观念显然是落后的,我国电影为这个错误观念交的学费已经很多了,除了少数人以外,大部分人都明白电影本身是一个“商品”,是一次性消费的“商品”,不断的有新的电影拍摄出来,进入电影院放映,电影院放映过的电影则下架进入别的营销渠道,比如发行DVD和电视网络等等,如此循环反复来维持庞大的电影产业,大部分的观众只会观看一次某部电影。

电影《私人订制》剧照

一次性消费商品由于需求量极大,所以全球经常闹“剧本荒”,自然也经常出现“冷饭热炒”现象,这非常正常。

三、“冷饭热炒”现象古已有之

纵观整个电影历史,类似的情况很常见,甚至很多被奉为经典,《洛奇》系列每次都是一个不同的对手罢了,模式几乎没有太大变化,类似的系列电影还有很多。决定有没有下一部该系列电影的绝对不是所谓的“新意”还剩下多少,而是市场还能不能接受,只要观众接受就会有下一部,有市场就说明观众需要和喜欢,那为什么不继续下去?完全没有停下来的理由。所以“冷饭热炒”现象并不奇怪,是否应该继续“炒”下去,那就放手交给市场来决定。

四、 “冷饭热炒”成功与否,取决于观众和市场的反应

任何电影中所谓的“新意”最终都会变成没有“新意”,但是决定权并不是我和你,而是市场,“冷饭热炒”这是电影市场成熟之后的一种正常现象。《顽主》有新意,《甲方乙方》更是有新意,并且创造了票房奇迹,开创了贺岁电影的先河,到了第三部《私人订制》可能“新意”确实不多了,但是票房证明它还有,有人买票去看,有人还在笑,那不就证明它还有“新意”和价值吗?如果观众喜欢看自然就会出现第三部甚至第四部,观众不喜欢看自然它会被市场淘汰,而在观众完全厌烦这个系列电影、这种模式之前,我们应该榨干这一系列电影、这一模式电影的全部“新意”,这才是运用我国目前有限的电影资源的最佳手段。某些自恃高深的人觉得已经无“新意”,但并不影响在更多的人眼中还有“新意”的事实,票房已经做出了回答,电影大众文化的本性决定了它是给大众看的。

愚人总是用现在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或者用过去的眼光评判当前现象。我们不可能用2014年的现状和思维质疑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和功绩,我们必须有基本的历史观,任何电影都要放回到它所处的时代来看才可以进行评判,所以上述三部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虽然模式相似,可以联系比较,但不能作为优劣的评判标准,最起码不是唯一标准。

诚然,新兴的中国电影市场还有一点幼稚,成熟的观众群体还没有成熟壮大,难免会出现很多水准欠佳的“黑马”,不能实至名归的“票房奇迹”,但是成熟的市场和观众都是慢慢成长起来的,应当将权利交到市场和观众手中,让他们以买票入场这种“投票”形式行使自己的权利,市场和观众终究会成熟壮大起来。

猜你喜欢
私人订制王朔新意
经典款也能穿出新意
新意
在柏林收到“私人订制”礼物
当二锅头VS彝家米酒——王朔玩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