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 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硕士生
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海报
显意识仅是冰山一角往往藏匿着新大陆:巨大潜意识和浩瀚无意识。我们不能全知全能用线性叙事范式呈现具体可感的物质存在,只能浅尝辄止用貌似全能的能指去反射那些被遮蔽在内里的潜在。法国导演阿仑·雷乃《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以诗意调性介入个体真实内心,打破二元对决的思维模式,把一个探讨式开放口径隐匿在画外去评定。人物被封闭在奢华但凄凉的巴洛克风格的旅馆,锁定他们的回忆想象。主人公身份是谜,如雕塑捆扎在被建构的空间中也许挣扎但无法自拔。人性关怀丧失、道德伦理轻浮,最终导致道德意识冷漠和道德行为艰难。
陌生男子X对年轻少妇A描述去年曾相遇并成功诱惑,X是单恋还是变相自恋抑或妄想症使然?A也许早厌倦金碧辉煌的囚笼,梦想自由自在的癫狂甚至暴雨将至的刺激。A丈夫M一直处于物包围中,几次出场与纸牌、火柴、骨牌等数学游戏对决,思想被它们控制。X不断对A倾述:他们是相爱的恋人,马里昂巴德是见证。或许这是一对男女的暧昧故事,追求与拒绝;或许是一个人的幻象,诱惑与待征服;亦或是幻想编织的情境。影片同時结合一种使我们只喜欢沉醉于梦幻与回忆中的颓废。同这般的爱相处融洽,成为颓废的共谋甚至为了尽可能挽救某些事物而加速颓废……
影像面对情境尤是一般情境,感知触情动情形成冲动后,动作对感知的回应动作往下延伸,再到新的情境中会有新感知新冲动新动作,甚至调动心智机能,心智影像最典型是希区柯克,反映某问题-反映影像,更呈现之间的关系-关系影像,然而给出问题不给答案,表现形态为悬疑,韵味间接呈现,即古典电影。
感知动情之后可能做不出回应,这种断裂后出现两种情况:首先回忆影像,通过原先的记忆碎片和细微末节,对断裂的感知回应链条进行修复,企图回忆,可能呈现回忆、想象、梦境影像,继续往下走做出动作,即古典电影,回到感知回应情境;然而此刻回忆可能失效,启用官能中最后一种即想象—影像,想象现实可能性,调动梦幻甚至白日梦,带来梦幻影像,仍没印象解决不了,只能回到影像本身,纯听纯看讲述纯声光情境故事。当X讲述见过时A断然否认。但X重复强化描述,A渐渐动摇动情但依然反映不过来,开始寻觅印象碎片,这时涉及人记忆与物记忆。当人无法回忆,物(葡萄树、花园)却成为神韵,物记忆不会忘,人作为物不会忘,作为组织好的有机体却会忘,这是巨大讽刺。物具有能指性,某事物刺激后,记忆可能如清泉般喷出。事物这样或那样表象对应于回忆、梦幻或思维的区域:(每一次都会出现某个平面或回圈,而事物便不断地通过无限的平面或回圈,就相当于它所特有的「积层」或说面相)每次都是一个镜头或是一个循环,因此,这个事物经历了无限的镜头或循环,这些镜头或循环对应这个事物本身的“层次”(couches)或表象。[1]但当回忆不起来开始对X的描述想象,想象不可想象的,接续一些纯视听影像一直延伸情况没法回应,客体上说是纯声光影像。它并非事物而是一种即将取代事物的描绘;事物会变成为一种视觉与声效的抽象,并非被具体表明而仅化约为一些特征,使得每个镜头成为取代客体的描绘,然后再衔接到另一个描绘;并不是有组织地描绘某客体而是呈现纯粹描绘,成形后随即渐次散开。此时运动影像构成的感知回应影像转变为纯视听/纯声光影像,运动弱化后呈现出的正好是不可言说的韵味;正好三个层面:过去、当刻、未来,即绵延时间,徳勒兹称其为时间—影像。时间是可分为1/10秒或1/1000秒的段,时间当刻间点反映的是三个面貌的共时性,当刻不停留预示着未来。身体呆滞在身边寻找,反映的是当刻三重面貌的共存。表达出时间系列:颠覆以前再创新,即形成一个建构—解构—建构—解构……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而中间有个问题:真相的秘密,回忆与现实可肆意剪辑。
回忆、想象意味着官能失效,思考不出为什么,只剩下眼耳心,只剩下一具躯体:无器官身体,然而正在无器官身体暴露时为现代导演提出要求:1.身体电影,让人感到一层又一层,永远无法解释,但每层不一样,当一切失效,身体依然坚持着,意味着身体内部力量张显。身体电影代表戈达尔,《筋疲力尽》人物动作多但不是对感知回应,侧重直接让韵味出现,从真运动到假运动。从这个角度说电影从事的是造假,呈现的是艺术本质。当找不到意思所在,所有官能失效时,只有身体在这里坚持。身体—电影一直持续着让你感受到没法回应的。2.大脑电影,需要给我一颗大脑,坚持体会一个又一个情境,坚信会有一个冲动,同时思考,面对不能耳闻视见的,只能思考那不能思考的只能信仰。表达一种我能通过思考回应。《生死恋》人会突然死,你无法回应,而当他活了,巨大的问题包围你:人突然会死。《去年在马里昂巴德》A面对X的闯入,思考在马里昂巴德还是弗里德克斯?是否发生?X有时也记不清或A只是梦中的情人。这可视为拉康意义上的关于一个人和一面镜的故事。镜前戏耍的孩子“我”和一副言听计从的镜像“他”,共同构成某种关于理想自我的想象。[2]
回忆在非线性叙事中形成一种隐匿在安静单纯外的迷乱躁动的视觉风格。将过去当刻未来多个变量结晶一体。时空倒转移置断裂错接对一切秩序和构成的消解,也造成思考的无助。后现代主义大师博尔赫斯昭示:世界是混乱而神秘的迷宫,表面上秩序井然,进入后才发现时间是交叉的,空间是同时共存的,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偶然性和可能性。迷宫更是一个象征性的指涉物,是喻体,它真正影射的是一个形而上的、抽象的“时间”本体。[3]多维时间的根茎,反映在叙事空间上必然呈现暧昧不明的眩晕感。地点常逆转。雕像有时在大路旁台阶上有时面向一池清池有时又背向水波。同时隐射法国计量蒙太奇,重视非画面间而是某电影元素的搭配,装配出涉及到光、水等动感元素,非剪辑而是取镜分镜,来计影像运动的量,达到最大量是目标。现实糟糕打破思维进行一种变革,把光、色彩等元素看成能加强所有的东西,也许这也是法国艺术革命:印象派出现的根源,让所有元素动起来,光、色彩自己解构出来,更直接地让看不见的力量被看见。
弗洛伊德:“人的原始无能变成了一切道德动机的原始源泉。”[4]《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呈现现代人迷惘复杂隐射人类不安全感。电影清晰反映的是真实吗?最真实的是身体,永远跟着我的思考思考不清楚的,只要坚持没有任何依据的感受和思考即原创。任何一个有确定答案的永远不是真实,固定下的一定是人类为某利益设的一个圈子甚至意识形态而圈子里不会进步。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整个转变即如此。康德说:美,想象力去创造,“崇高是:仅仅由于能够思维它,证实了一个超越任何感官尺度的心意能力。”[5]只能动用理智,它停留在现在。但现代时期用理智都理解不了,即是荒诞,乱处境中坚持住的身体、大脑才会去思考,它面向未来。
[1](法)Gilles Deleuze.电影 II:时间——影像[M].谢强等,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72.
[2]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
[3](西)Borges.交叉小径的花园[M].王央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77.
[4](奥)Freud.精神分析学的诞生[M].巴黎:P.U.F,2004:336.
[5](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