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改革初探

2014-09-28 01:28韩金瑞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创造审美教育培养

韩金瑞

摘 要 :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联系高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探讨了坚持以人为本,以审美教育为出发点的高中音乐教育改革的具体途径,要求学生主动地来接受音乐,并且自由地放飞情感,这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音乐教育改革;审美教育;培养;创造

《音乐课程标准》是指导广大中小学进行音乐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的纲领性文件。《音乐课程标准》较过去的音乐课程大纲最为明显的差别是,强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对《音乐课程标准》的挑战,高中音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当前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 重知识技能、轻审美熏陶现象严重。

通常,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一堂好的音乐课,其内容与形式总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以简约朴素的音乐形式和深度的知识、境界、审美去刺激学生,再辅以丰富而强烈的音乐信息让学生感到他们的知识很有限,视野很狭窄,促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学习热情自然就提高了。教师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重知识技能、轻审美熏陶现象较为严重。有位教师在上《蓝色多瑙河》时,先介绍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然后讲解什么是圆舞曲,接着逐段分析每一首小圆舞曲的曲式结构,结果等到这位教师将这首音乐的序曲、五首小圆舞曲、庞大的尾奏都用音乐的理论去解剖完时,下课只剩下5分钟了。这是传统的“重知识技能,轻审美体验”的教学观念仍在起主导作用的缘故。关于基本环节与拓展环节的关系,就像树干与树枝一样,应主次分明、拓展有序,切不可喧宾夺主、游离主题、甚至放任自流。

2. 教学理念陈旧,以语言代替音乐。

欣赏时,教师的语言满堂灌,即以语言代替音乐。有些教师认真备课,找了许多有关音乐或音乐家的背景资料,在课堂上喋喋不体、一字不漏地灌输给学生,音乐欣赏课变成了音乐故事课。曾有位教师在上歌剧《白毛女》时,热情、耐心地向学生介绍电影白毛女的故事情节发展,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却不料完全脱离了音乐本体,整整一节课下来,学生对歌剧的了解,对喜儿、杨白劳的音乐形象感受却仍是空白。

也有相当部分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以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音乐,并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他们上课喜欢从标题着眼,把想象中的视觉形象描绘得有声有色。我们知道,音乐是种特殊的艺术,是由音响通过听觉,使听者产生联想、表象、想象等心理活动的过程,绝非确定性很强的文字语言所可以表达的。它诉之于流动的音响中,其艺术形象是非视觉性的,也非语义的,这两项艺术特征决定了音乐欣赏教学应以听赏为主。如我在欣赏得彪西的《水中倒影》时,要求学生们,全神贯注的欣赏之后,运用绘画手段,画出音乐的总体性质,他们能绘出优美的夜景、春天的湖边,水中的涟漪,风景画等,画面虽然各不相同,但对音乐所表达的总体性质一有水样的流动全都表达出来了。我们在音乐课堂中要将音乐的耳朵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各自的聆听中去品评、咀嚼、享受音乐,体验音乐的独特美感 。

二、音乐教学的新理念

首先,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的,作为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门类,音乐的本质同样也是审美的,因此,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审美教育,且只有当音乐教育真正遵循着音乐艺术与艺术教育自身的规律来实施时,音乐教育才能成为审美教育。这就是说,作为审美教育的中学音乐教育,它的各个方面都应该突出音乐的、艺术的或审美的特点,它是审美化、艺术化的音乐教育,是音乐化的音乐教育,而主要不是一种科学知识的或思想道德的非音乐的教育。这是中学音乐教育的第一个规定性。

其次,顾名思义,中学音乐教育,它不是面向少数尖子的专业艺术院校的音乐教育,也不是一种职业培训教育,而是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这就意味着,中学音乐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这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第二个规定性。

根据中学音乐教育的上述两个规定性,在确立中学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与目标时,应该既要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又要突出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特点。为此,我们认为,中学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目标是:

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结合着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生享受音乐、学习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兴趣激发和爱好培养为动力,传受知识、培养才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不竭的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爱好,是促进学生学习音乐,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我在选择教学内容,配置教学媒体,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才艺展示,策划文艺汇演的时候,都把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作为重要目标加以考虑,让孩子们在乐学中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不断完善自我学识。对器乐曲的欣赏教学也同样可以采用同一题材、不同演奏形式来介绍,使同学们感受到不同的演奏形式对于作品的表现差异有多大,提高音乐鉴别力。例如,我让学生按座位分组或以宿舍为单位选歌、唱歌、奏曲并畅谈他们对自己所喜爱的某首歌、某支曲的美誉感受。结果,他们通过弹奏、演唱或磁带、MP3、MP4、手机的播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能从歌词、曲调、旋律等多方面、多角度讲出很有见地的鉴赏观点。这样做,既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又培养了才艺,传授了知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造审美教育培养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