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伟
[摘要] 目的 探讨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经阴道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5例早孕期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CSP患者行经阴道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子宫瘢痕修补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良好,均成功治愈,保留子宫。结论 早孕期CSP行经阴道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子宫瘢痕修补术易于暴露病灶,缝合及止血确切,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病率低,体表无瘢痕,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及经济的特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异位妊娠;经阴道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5-0152-03
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是指有剖宫产史孕妇胚胎着床于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为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由于国内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此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目前发病率已达1/2216~1/1800,超过宫颈妊娠的发病率[2]。CSP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首诊误诊率达76%[3],常被误诊为早孕、不全流产、难免流产等误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造成术中术后大流血,或妊娠早期延误诊断和治疗,继续妊娠,可能导致子宫破裂、急性大量失血、急诊切除子宫、患者丧失生育能力,严重者甚至失去生命。近年来随着阴式超声技术的发展,CSP的早期诊断及确诊率逐年提高,有助于CSP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减少或避免CSP可能导致的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但目前早孕期CSP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治疗需个体化,可以采取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等治疗,手术可以利用腔镜、开腹或经阴道。根据各级医院的设备情况及技术水平,各有不同。我院根据自身情况,对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早孕期CSP患者15例,采取经阴道行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子宫瘢痕修补术,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早孕期CSP患者15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7岁,1次剖宫产史13例,2次剖宫产史2例。手术方式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前次剖宫产距离本次妊娠8个月~7年,停经45~70 d。
1.2临床表现及诊断
15例患者均有停经史,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其中10例患者术前阴式超声明确诊断,3例因外院超声宫内妊娠分别行人工流产(2例)及药物流产(1例),术中术后阴道流血超月经量,转我院复查超声后诊断CSP,2例外院诊断CSP,行甲氨蝶呤(MTX)保守治疗后阴道流血增加转我院,患者血HCG(678.47~26430)IU/L,阴式超声提示子宫下段瘢痕处包块2.1~5.3 cm,距浆肌层0.2~0.4 cm。
1.3治疗
15例患者均经阴道行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子宫瘢痕修补术。术前给MTX 50 mg/m2[4],深部肌肉注射1次(患者均无应用MTX禁忌证)。阴道碘伏日两次消毒。麻醉为全麻,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术区碘伏消毒,暴露宫颈,向下牵拉宫颈,于宫颈阴道交界处注射止血水30~40 mL(250 mL生理盐水+肾上腺素0.5 mg),于膀胱横沟上0.2 cm处横行切开阴道黏膜,分离膀胱宫颈间隙,上推膀胱,暴露子宫下段瘢痕,必要时需打开膀胱反折腹膜,术中见子宫下段局部紫蓝色病灶(4例患者病灶凸向子宫浆肌层,肌壁菲薄),切开子宫下段瘢痕(为减少术中出血,病灶周围可注射垂体后叶素:垂体后叶素12 U+生理盐水40 mL),见妊娠组织及血块,清除妊娠病灶,吸刮宫腔,适当修剪瘢痕创面,2-0可吸收线全层连续缝合或分2层缝合浆肌层(术中可置入扩宫棒指引,防止缝合子宫后壁),1-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阴道壁。术后抗炎、缩宫、止血治疗,术后3天复查血HCG,以后每周1次复查至正常水平,术后1周及2周复查彩超。
2结果
15例患者经阴道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35~60 min,平均(45.4±10.3) min,手术出血25~100 mL,平均(60.4±36.4)mL,术后阴道少量流血,持续4~10 d,平均(8.6±2.3)d。术后恢复良,5 d出院。术后石蜡病理子宫瘢痕处肌层内见绒毛组织,术后血HCG下降明显,2周内均恢复正常。13例术后1周复查彩超无异常回声,2例术后1周子宫下段瘢痕处见0.4 cm×0.3 cm及0.3 cm×0.3 cm低回声团影,术后2周复查彩超无异常回声。术后26~45 d月经来潮,无明显异常改变。
3 讨论
CSP是一种少见的剖宫产远期并发症,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瘢痕宽大,或炎症导致瘢痕部位有微小裂孔,当受精卵运行过快或发育迟缓,在通过宫腔时未具种植能力,当抵达瘢痕处时通过微小裂孔进入子宫肌层而着床。Vial[5]等将其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孕囊种植在切口瘢痕上,向子宫峡部或宫腔内生长;另一种是孕囊种植在切口瘢痕的缺损上,向子宫外生长,在孕早期即可发生子宫破裂或出血。对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出现停经、腹痛、阴道异常流血、血尿HCG阳性,必须明确除外瘢痕妊娠,切忌盲目处理。
3.1 阴道超声诊断
CSP的准确率大约为86.4%[6],Godin[7]及Fyhtra[8]总结超声诊断标准:①宫腔内、宫颈管内无妊娠囊;②妊娠囊位于子宫峡部前壁,超声下可见原始心管搏动或仅见混合性回声包块;③膀胱壁和妊娠囊之间缺少正常肌层;④超声影像中未见附件包块及子宫直肠陷凹积液表现,除外子宫破裂。Jurkovic[9]等增加以下诊断标准:①三维多普勒超声中CSP的孕囊血流灌注好。②阴道探头加压时孕囊在内口水平位置无相应移动,称为“滑动器官征”阴性,有助于和宫颈妊娠及流产相鉴别。MRI通过多维图像清楚分辨子宫内膜腔、瘢痕和孕囊关系,进一步明确孕囊位置、子宫肌层的厚度及是否有绒毛侵入临近脏器,可增加诊断的准确性,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10],但价格昂贵,对于超声检查难以确诊的病例可考虑MRI检查。endprint
3.2 CSP的治疗
早孕期CSP一经诊断必须住院治疗,治疗方案的选择无统一标准,根据患者病情、CSP分型及是否有生育要求等谨慎选择,多考虑微创,控制出血,排除妊娠病灶及保留生育功能,忌盲目清宫,以免给患者造成大出血、子宫损伤甚至切除子宫,丧失生育能力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清宫术、手术行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子宫瘢痕修补术。药物治疗主要有甲氨蝶呤、米非司酮、5-氟尿嘧啶等全身或局部用药或联合用药。现药物治疗多用于术前辅助治疗及术后血HCG下降不满意的补充治疗。单纯药物治疗或单纯子宫动脉栓塞,不能彻底清除病灶,阴道流血时间长,易导致宫腔感染、宫腔粘连、盆腔感染、月经紊乱甚至不孕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随时存在大出血、子宫破裂的风险,遗留瘢痕有再次CSP的风险。子宫动脉MTX灌注栓塞术+清宫术通过栓塞子宫动脉造成胚胎组织缺血缺氧,促进胚胎及滋养细胞坏死、萎缩,同时阻断子宫血流达到止血目的,经子宫动脉MTX灌注提高局部血药浓度,增强杀胚作用,使清宫时出血少,避免开腹手术,保留了子宫[11],在CSP治疗中的作用已得到国内外妇产科医生的广泛认可。但子宫动脉栓塞术对设备及技术要求均较高,价格昂贵,栓塞术后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膀胱、输尿管等坏死,卵巢早衰,栓塞后感染,甚至肺栓塞等并发症。患者依从性差,基层医疗单位难以开展。清宫术仅用于孕囊小(≤3.0cm)、向宫腔方向生长、距离浆膜层≥2 mm、经药物或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血HCG低水平(≤100IU/L)、病灶血流信号不丰富的患者[12],一般在超声或腹腔镜监视下或宫腔镜下清宫。手术治疗能够完全清除病灶,同时修补瘢痕,降低日后再次CSP的风险,治疗效果确切。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腔镜手术及阴式手术。开腹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患者难于接受。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其微创的优势为更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正逐渐取代开腹手术。当然在急腹症、腹腔大出血、盆腔严重粘连时开腹手术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基层医院由于设备及技术水平的不足,在CSP治疗上有其局限性。我院近3年采取经阴道行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子宫瘢痕修补术治疗早孕期CSP,术前酌情给MTX 50 mg/m2深部肌肉注射1次,15例患者均获成功。经阴道手术易于暴露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病灶,直视下修补子宫瘢痕,切口对合好,缝合及止血确切,降低了再次CSP的风险。手术时间短,对肠道干扰少,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病率低,体表无瘢痕,满足了患者微创的要求,且无需重大昂贵的设备,手术费用低,患者能够承受,易于基层医院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技术推广。当然并不是所有CSP患者均适合经阴道手术,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如果患者阴道狭窄、阴道炎症、盆腔粘连严重、前次剖宫产子宫与腹壁粘连致宫颈延长、宫颈暴露困难、附件区有肿物要慎重选择阴式手术[13],以免造成手术困难、副损伤及异常出血而被迫中转开腹,或由微创变巨创。
总之,临床医生通过加强对CSP的认识,对高危人群重点筛查,尽早明确诊断,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CSP严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当然没有一种治疗方式适合所有患者,CSP的治疗各有利弊,手术方式各有特色,治疗强调个体化。我院经阴道行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子宫瘢痕修补术,暴露病灶清楚,切口缝合及止血确切,手术时间短,对肠道干扰少,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病率低,体表无瘢痕,手术费用低,经济安全,患者易于接受,在基层医院尤其是无介入及腔镜技术的医院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谢幸,苟文丽. 妇产科学[M].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8.
[2] 杨华,李淑英,马哲,等.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部妊娠137例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20(1):42-45.
[3] 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临床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323.
[4] Sadeghi H,Rutherford T. Caesarean scar ectopic pregnancy:casesseri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Am J Perinatol,2010,27(2):111
[5] Vial Y, Petignat P, Hohlfeld P. Pregnancy in a cesarean scar[J]. Ultrassound Obstet Gynecol,2000,16(6):592-593.
[6] Michener C, Dickinson JE. Caesarean scar ectopic pregnancy:a single centre case series[J]. Aust NZJ Obstet Gynaecol, 2009,49(5):451-455.
[7] Godin PA,Baassil S,Donnez J. An ectopic pregnancy developing in a previous caesarian section scar[J]. Fertil Steri,1997,67(2):398-400.
[8] Fyhtra DL. Eetopic pregnancy within a cesarean scar. A review[J]. Obstet Gynecol Surv,2002,57(8):537-543.
[9] Jurkovic D, Hillaby, K,Woelfer B, et al. Fimt-trimeste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regnancies implanted into the lower uterine segment cesarean section scar[J]. Ultrasound Obstet Gyneeol,2003,21(3):220-227.
[10] Ko H,Lee Y,Lee H J,et al. Sonographic and MR findings in 2 cases of intramural pregnancy treated conservatively[J]. J Clin Ulrasound,2006,34(7):356-360.
[11] 由杨,冯迟. 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7):772-775.
[12] 王玉. 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7-9.
[13] 鲁海燕,张文华,单君,等. 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31例临床分析[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 46:917-921.
(收稿日期:2014-04-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