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红
【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客观要求。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从五个方面进行实施。分别是教学设计围绕自主、教学实施体现自主、教学巩固展现自主、教学反思突出自主、教学引申关注自主。只要持之以恒,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语文课堂;自主学习能力;措施
课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据此目标,结合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及自身实践,我们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独立、自主地研究学习对象,达到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并且很好地运用这些知识与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与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他人的成功经验,认为至少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教学设计围绕自主
一堂成功的课,起源于成功的教学设计。在新课改和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在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前提下师生共同研究来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样确定的目标才能得到学生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并能促使学生全力以赴地为实现目标而奋斗;难点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应该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真正难以理解、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想当然脱离自己学生实际照搬教参确定的难点;难点的突破也必须针对学生的疑难之处设计情境、问题、角度、难度、方法等,问题设置力求体现学生在认知、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冲突,并尽可能地吸纳更多学生参与该过程的设计;题目的设计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又要充分考虑学生自主预习过程中暴露出的易混、易错点,使设计的题目保持一定的梯度和区分度。由此可见,教学设计首先要围绕自主预习这个环节,教师要编制好预习案,指导学生自主预习,紧紧围绕学生自主预习中发现的问题来设计教学案。
二、教学实施体现自主
再好的教学设计也必须通过教学实施来贯彻落实,那么如何组织好教学实施环节呢?我认为以下三点缺一不可。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动因,它表现为学生的学习志向和愿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推动力。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兴趣同样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它决定着人对事物的态度、价值取向与选择。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探索,执著地追求。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成绩,提升能力和素质。要使学生对学习有浓厚兴趣,有赖于教师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来激发和培养。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语文自身的特点,苦练本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以情趣横溢、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变痛苦地学为愉悦地学;培养学生成就感,使学生在一次次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中,巩固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变短暂兴趣地学为持久动力地学。
(2)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是思考力的培育者,不是知识的注入者。”新课程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因此,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必须创设让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我的做法是充分地、有选择地、有改进地利用教材,创设突出学生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氛围。一是通过“读一读”,把阅读的机会让给学生。二是通过“议一议”,把议论的时间交给学生。三是通过“说一说”,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四是通过“想一想”,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五是通过“做一做”,把练习的实践交给学生。六是通过“问一问”,把质疑的环节补充给学生。这“六个一”,充分运用了学生的“手、眼、耳、脑、口”等各种器官,兼顾了各种类型的学生,无论哪个“一”,都使学生由“静”变“动”,调动了学生的“思”,激发了学生的“欲”,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巩固展示自主
在课堂教学的阶段性过程训练中,由学生自己作答、评判、纠错、归因;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注意布置的课外作业要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体验政治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成为学科知识的实践者;同时分层次布置作业,注意作业的选择性,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就感;要求学生多阅读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提倡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摘抄本,摘抄自己所学的重点课外知识,定期让学生在课上交流;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并用适当形式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以上做法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自主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展示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风貌和能力,体验到了合作的成功。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新颖的学习方式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个性的主要途径。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表现形式很多,如学生可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等。我在平时的单元复习和期中、期末复习时,布置学生自己出一份考题,学生在自主完成出考题的这项学习任务时,要去看课本,查阅资料,而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他们的主体作用就得到了发挥,学生的个性就得到了体现,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小组合作。合作小组是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业成绩、个性特点、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保证了全班各小组之间开展公平竞争。一般每组四人,有组长,其余三人或记录,或汇报,或检查。新课程倡导的“合作”这一学习方式,它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动的和谐氛围内进行学习,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养成。
(3)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就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合作伙伴。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同学交流的机会。在课堂上的即兴表演、分角色朗读及语文的课外实践活动中,这种学习方式尤其受学生欢迎。我的学生在班级黑板报中。学生自由组合,撰稿的,编辑的,誊写的,插画的各尽其职,他们出的黑板报一次比一次好。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不断被激励去主动地探究。学生的学习不再被限制于教师所讲的范围,而是不断地发现、不断地创新。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雷玲主编.《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