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日青
摘 要:主要探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解决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够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4-0115-02
前言
随着国家对自主招生的放开,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如何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成为高校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很多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模式滞后、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方法单一,普遍存在着账实不符、资产流失严重以及闲置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也影响了高校的正常发展和运行。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
旧《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为:“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来管理。”
新《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为:“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备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新《会计准则》只是强调“单位价值较高”,没有给出具体的价值判断标准,并突出固定资产持有的目的和实物形态的特征。
财政部和教育部按照固定资产性质将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分为六大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
二、当前中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若干问题
(一)管理理念陈旧
长期以来,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都重视资金投入,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都转化为固定资产的形式,如土地、房屋、仪器设备、一般设备等。高校固定资产由国家拨款购置或无偿调拨,使用国家资产无需承担任何经济责任,人们头脑中很难形成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这种思维定式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长期不被重视的根本原因。这种管理理念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处于“重投轻管”、“重账轻物”现状,往往只关注资产是否入账,账实是否相符,是否登记建卡,账、卡、物是否一致等,忽视对已购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和充分利用,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只重需求,不讲效益。
(二)管理模式滞后
众所周之,高校对固定资产实行的是条块分割、账物分管的分类归口管理模式。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财务部门负责价值核算,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则归口各个职能部门。但固定资产的占有和使用却集中在教学、科研、行政部门,二级单位办理财产增置手续后,几乎没有履行处置清查等其他职责,更谈不上管理监督,这样就形成固定资产财务核算与实物流动、职能部门管理与各部门占有使用相互脱节,造成管理交叉中的管理重叠与管理真空,使得管理处于被动的僵化状态,数据又陈旧,不能及时反映固定资产的存量分布和动态变化。
(三)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有不少高校普遍使用了计算机来辅助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还有不少高校仍然完全依赖于人对固定资产的过程管理。使用计算机管理固定资产的高校所使用的管理软件侧重于统计功能和数据库的管理,忽视了业务流程控制。更大的问题是单个部门独立运行,自成体系,尚未实现数据共享,在校园网已经普及的今天,封闭式管理技术显然不能适应综合性、互通性的信息交流需求,而且与信息化时代对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相去甚远。
(四)管理方法单一
高校固定资产形态多样、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有价值几百元的办公用品,价值几十万上百万的设备,以及造价上千万的房屋建筑。但目前许多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对象不加区分,不论类别,不分重要性,都采取统一的管理方法,从而造成管理人员精力分散,不能有重点的关注固定资产资产使用情况和动态变化,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效果。
(五)资产利用率低
由于高校内部以学院为单位,固定资产购建以各部门为主,利益分配相对独立,“谁购建谁拥有,谁拥有谁使用”,形成了固定资产名义上是学校所有,实际上是使用部门所有的管理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有些部门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较多考虑使用的方便,对资产的配置存在“小而全”、“部门所有”的概念,出现资产重复购置,调剂困难,使用效率不高,未能有效共享,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资产管理专职机构,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各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成立由校领导直接领导的国有资产管理的专职机构,对学校的固定资产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作为资产管理的专职机构,应赋予其权力,明确其职责,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建立科学的资产管理制度,实行对高校各项资产的采购、保管、转让、统计、评估等工作的管理,从而防止流失,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应根据财经法规和有关规定,研究制定一套适合本校情况的资产管理制度和具体实施细则,不断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规可依,违规必究。
(二)健全固定资产的购置制度
资产管理部门要发挥宏观管理作用,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经费预算,制定固定资产的采购和配置标准,编制年度购建计划,按计划购置,以免重置而造成浪费。此外,在购置过程中应积极推行集中采购和公开招标办法,实际操作可采用以下原则:
1.必备固定资产以资产管理部门制定并经学校批准的资产购置计划为依据。
2.临时急需资产由资产管理部门单独提出预算并报学校批准后执行。
3.对于大型或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应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资产管理部门经过论证后批准购置,由学校职能部门采用公开招标形式采购。endprint
4.对长期闲置不用资产,由资产管理部门在全校各部门间进行调剂或转让,使资产得到充分利用。
(三)明确固定资产管理权责
1.加强“非转经”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一要严格审批报告制度,“非转经”必须经过授权部门批准;二要坚持资产评估制度,对“非转经”固定资产要由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以核定经营性资产的价值;三要对经营性资产实行有偿使用,对占用固定资产经营的部门和个人,以核定的资产价值按一定的标准收取资产占用费;四要对“非转经”固定资产进行保值增值考核,对其进行成本收入核算,参与利润的分配。
2.制定和实施固定资产处置制度。固定资产的转让、调出、捐赠、报废等处置涉及到资产的产权转移和价值转销,加上固定资产价值比较大,处置不当会造成比较大的财产损失。因此应执行严格的处置程序,首先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方可实施。
(四)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其专业性、政策性都很强。因此资产管理人员及相关领导要有新意识、新思维,树立资产管理重要性意识,树立资产保值增值的市场经济意识,树立依法管理的意识。此外,可通过学习培训、学历教育、参观考察等方法,掌握新政策、新知识、新技能,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还需引进一些具有高学历、责任心强的专业人才,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较强的资产管理队伍。
(五)建立高校固定资产事务的有效管理机制
固定资产的管理事务是一个多样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配合,必须从学校和各职能部门两个层面建立“管理策划、实施运行、检查与纠错、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的长效管理机制。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事务的指导思想、目标、组织机构、职责、权限、事务流程和制度化的程序做出规定,将策划所确定的方案变成具体的行动,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情况进行审核,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尽快制定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考核指标也是管理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高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固定资产的管理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重视队伍建设,并且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明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直面问题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不断研究和探讨更好的管理方法和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优化管理工作的内容,提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使其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 邓志华,廖开锐,李明磊,章祥敏,古二梅.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1,(1).
[2] 姚永明.构建科学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设想[J].企业家天地,2012,(11).
[3] 徐朝宏.高校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探析[J].会计之友,2012,(2).
[责任编辑 陈凤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