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六十年

2014-09-27 05:49
文艺争鸣 2014年4期
关键词:黄平古典文学王朔

[王朔研究专辑]

《读〈动物凶猛〉》 程光炜

【摘要】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交集的恍惚间,王朔发表了中篇小说《动物凶猛》,小说就写出了70年代的停滞与灰暗,也写出了50年代这一代人的叛逆与茫然。这篇小说非常不简单地写出了大风暴边缘的“街区一角”,写出粗暴年代人们身上残存的一点点温情。在反映“文革”的小说中,这还是我头遭看到作家用这种叙述方式去塑造复杂独特的少年的形象。《没有笑声的文学史——以王朔为中心》 黄平

【摘要】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末期“痞子论”、90年代初期“人文精神大讨论”(包括“躲避崇高”事件)为对象,分析王朔的形象如何被建构,还原批判王朔的话语逻辑。在此基础上,以多个版本的当代文学史为对象,分析当代文学史以怎样的框架遮蔽王朔。概括地说,本文梳理围绕王朔的各种话语的深层机制,尝试找到重新理解王朔的可能。

《1976年前的王朔》 桂琳

【摘要】王朔出生在军人家庭。王朔的母亲在家里的地位可能比较高,而他父亲则属于“妻管严型”。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对等级制度应该相当敏感。再加上王朔的父亲在这个军队等级序列中又处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所以王朔的心态绝对不是那种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的,很多时候他实际上是将自己摆在一个弱者的位置去抗争,去争取自己的权利。这也是他为了保护自己所做出的一种姿态而已。王朔与父母的关系非常疏离。他对亲情是极度怀疑的,失去了家庭这样一个心灵的栖息地,王朔在心理层面上成了无父无母的人。这种淤积的心理情结,在王朔的一些作品中均有所体现。

主持人:程光炜

主持人语:2005年以来,我们曾经在《当代作家评论》《文艺研究》《南方文坛》等重要杂志上开辟了“重返八十年代”的栏目,对八十年代文学研究的问题、边界和方法做了一些初步性的探讨。这项工作,是当代文学“历史化”的前奏和铺垫。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在八十年代的兴起,逐渐成为一个相对成熟和高水平的学科方向,根本的原因来自它的“古典文学化”。也就是说,不单把现代文学看作是一种活动的历史,同时也把它看成一个可以稳定下来的历史现象,按照研究古典文学的方式,对之进行长时期的资料收集和积累,进行大量丰富的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把现代文学变成一种有历史来路、前后传承和看得清楚(吴福辉教授语)的文学史现象。

在我们看来,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在进行初步的问题、边界和方法的探讨之后,应该向着“现代文学化”的目标前行。中国当代文学虽然具有自身历史的独特性,但是不可能脱离与现代文学、古典文学的血脉联系而存在。在漫长的历史链条上,当代文学也许只是现代文学、古典文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是无尽止的中国文学历史道路的一个小小的驿站。重建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古典文学之间的历史关联,在学理上逐步完成相对完整的叙述,使当代文学不仅是一个可批评的对象,同时也是一门历史脉络和看得清楚的学问,这一长期、繁琐和细致的研究工作,需要当代文学史同仁的共同努力。

本栏目面向海内外,面向所有关心大中华意义上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者,每期采取由相关学者组稿、并以研究专辑的形式陆续推出。栏目前将署上组稿教授的名字,以示对其辛勤工作的尊重和感谢。显而易见,这种试图将当代文学史研究“学问化”的尝试肯定问题不少,难题不少,敬请各位同行给予指导。

本期推出的是“王朔研究专辑”。

组稿人: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黄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黄平古典文学王朔
世界上的月亮
更正说明
贵州黄平重安镇:食用菌种植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安全、环保、可视化的吸热反应实验探究改进
《於于野谈》与中国古典文学关系考察
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意象研究
王朔曾是全托孩子
Kinetic Rate Constant of Liquid Drainage from Colloidal Gas Aphrons*
写在改版之际
当二锅头VS彝家米酒——王朔玩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