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初探

2014-09-27 10:59高飞雁胡慧敏
大学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英语专业

高飞雁 胡慧敏

[摘要]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我系应用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相关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对应用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多领域业务技能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3-0141-0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广西对外经济交流活动逐步由传统的贸易向教育、科技、文化、物流、信息交流、资金引进等领域扩展,同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从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人才向外语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转化。为了满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我院外语系不断调整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建立起了一套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主线,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模式。

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实践表明,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1]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我系应用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相关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对应用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多领域业务技能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具体做法如下。

大一学生以英语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主。同时,通过参加 “专业认知” 与“学习策略”系列讲座,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模式,明确大学期间的努力方向,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以及对就业前景的信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的目的。

大二学生以英语基本技能的提高及各行业专业技能的学习为主。此外,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职业发展意向的基础上,通过分组及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形成各种职业发展的团队(如翻译、外贸、会展、文秘、英语培训、旅游与酒店管理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一起收集行业资料、信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每个小组配备一名专业教师指导、监督团队的建设及发展。专业选修课强调“任务型教学”,强调教学的“实用性”及“实践性”。

大三学生以各行业专业技能的提高与实践为主。在专业选修课的基础上,以各个职业发展团队为组织单位,在全系范围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翻译比赛、口译大赛、商务礼仪知识竞赛、模拟商务会谈比赛、模拟展厅促销竞赛、微型英语培训课程大赛、模拟导游现场比赛等),培养学生全面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训练,形成解决专业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安排学生按照自己职业发展的意向到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实训活动,让学生提前了解相关行业的从业要求,增强学生的开口、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改革

(一)课程的改革

马克思在谈到商品时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 可见,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发展的九大产业: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包括海洋运输、海洋化工等产业)、现代服务(包括旅游、会展及金融业)、物流、高新技术,我系开设了一系列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态度。已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有:英语口笔译、文秘英语、旅游英语、酒店英语、会展英语、外贸实务、外贸函电英语、国际营销与谈判、商务礼仪、企划管理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意向选择相关课程。同时,结合专业选修课程的内容和进度,聘请校外的行业专家以讲座、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相关岗位的职业要求,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

(二)教材的改革

由于我系应用英语专业为大专教育,根据高职教育职业性、实践性较强,对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要求不高的特点,我系舍弃了一些理论性较强、内容较陈旧的教材,选择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职业性、实践性较强的教材。例如,选用中国海关出版社出版的侧重案例分析、突出贸易经验、实战技巧的外贸系列丛书,如《外贸七日通》、《外贸英语函电实战》等。此外,密切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的需求,自行编写并出版了具有地方特色、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如《广西应用汉英翻译教程》;选择时代性较强、难度适中又符合广西区情的教材,如《广西口译实务》。或者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内容,例如,在会展实务中增加全球知名商展,尤其是与广西进出口企业有着紧密联系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中国(玉林)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会等相关内容。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复合型人才”并不是英语和另一门专业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思维模式和认知方法的融合。[2]据此,我系改变了过去在应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添加几门专业课程的方式,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把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训理念贯穿于对学生大学三年的教學当中。主讲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实践为依托,使各个教学环节与实训内容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此外,通过在全系范围内开展关于“如何提高教学实用性”的改革讨论会,积极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通过模拟教学的形式,将企事业单位涉外业务流程引入课堂教学,缩小校内外实践教学的差距,基本达到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的目的。例如在文秘英语教学中,通过模拟公司召开关于“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的会议,训练学生撰写“会议通知”“会议议程”“会议纪要”,组织会议及提高会场口译的能力。再如,在讲授外贸单据的制作后,让学生根据某一出口合同制作相应的出口货运托运书、出口发票、装箱单、报关单等。

强调“任务型教学”并倡导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在学习英语商务讲介(business presentation)方法及教师示范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确定要讲介的产品,研究该产品特点、工艺流程、国内外市场行情、模拟撰写公司及产品简介,通过幻灯片用英文呈现给教师及其他学生所扮演的国外客户。

尝试把教学场地由室内搬到室外,给学生提供更真实的职场环境。例如,通过模拟外宾参观校园的方式让学生实地进行口译练习或测试;通过参观校园周边旅游景点的方式让学生用英语进行旅游景点的介绍等。

(四)教学手段的改革

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学校的视听、口语、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进行教学。例如,利用我院新建的多功能录播室录制学生进行商务讲介的过程,通过回放录像进行课堂点评或课后自评,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为适应现代企业对笔译的要求,改变以往笔头翻译的传统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翻译的教学与实践,做到翻译手段的现代化。

(五)考试方法的改革

高校普遍采用的是标准化、规范化的“闭卷、笔试”考试方式。但这种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的传统考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适应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主讲教师,尤其是专业选修课的主讲教师,应依据本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例如,会展英语期末考试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笔试(开卷),主要考核的是本门课程所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在教师上完课后的一周内独立完成并提交给教师。通过虚拟四位学生毕业后开设外贸公司并准备组织员工参加商展的情景,让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为学生树立就业信心。第二部分为幻灯片的准备环节,要求学生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确定公司名及其要销售的产品等信息,然后分工合作进行相关的幻灯片准备工作。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提升。第三部分为幻灯片的展示环节,要求同组的学生分工做好会展现场幻灯片的展示工作及现场促销活动。此部分为互动环节,在现场的其他各组学生扮演交易会的客商,观看各组的幻灯片展示并积极参与现场互动及最后的点评工作。学生绞尽脑汁设计的现场促销活动让整个考试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

(六)实训基地的改革

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训练场所。加强基地的建设,有助于拓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训的内容有机结合。[3]我系应用英语专业十分注重学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近年来,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添置了相关的教学设备,把传统的教室改为多媒体教室,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与研究,大胆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此外,还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多家涉外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实训基地协议。实训的内容涉及:外贸、文秘、会展、旅游、酒店管理等。通过协议单位提供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以及实训总结等形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真理的作用;在实训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优势及不足之处,取长补短,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改革反思

應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套路,需要根据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不断地总结与改进。例如在教学改革的初期,把实训模块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让其独立于日常教学之外,按照“2+0.5+0.5”(两年学校教育+半年校内实训+半年校外实训)的教学模式安排教学与实训。但在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思维与认知模式。这种突击式的实训模式就像给病入膏肓的人下的一味猛药,其效果当然不言而喻。经过不断地探索与总结,我们认为应当把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实训理念,贯穿于对学生大学三年的教学当中,把各个教学环节与实训内容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如何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如何提高专业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实际操作和应用技能等,这些都需要研究者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进行探索与检验,而检验的过程及结果也会成为下一步教改与科研的方向和重点。

四、 结束语

总之,应用英语专业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创新与实践。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用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与高速发展的广西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实际需求。通过不断推进教学改革,通过持续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之间的优势资源互补,实现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为地方涉外企事业单位培养出真正符合其需要、具有多方面专业知识、具备多领域业务技能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程煜.关于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4):35-36.

[2]滕术艺.高职应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初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129-130.

[3]刘宏伟.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194-195.

[责任编辑:黄晓]

猜你喜欢
北部湾经济区英语专业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北部湾的风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