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伟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热点,也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创新;创设;民主;情境;传统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适时的配合老师回答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全部在教师的掌握之中,学生无任何自主而言,学生的思维被加上了无形的枷锁,没有任何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下面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创新谈几点想法。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挖掘学生内在动力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因。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我们可采用如下方法:揭示矛盾,设疑生趣;故事开场,引发兴趣;制造悬念,激发兴趣等。这些方法都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之中,激发孩子创新思维的兴趣。比如讲《分类》一课,从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切题,让学生谈一谈在超市都看到了什么,那里的东西是如何摆放的,学生回答都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从而引出分类的概念。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面前的商品进行分类,并给自己的柜台命名。任务明确后,至于学生在操作时如何分工,如何将商品进行分类,都由学生自己来决定,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通过”分类”的具体研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在处理分类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或走”弯路”,但这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是有益的,因为是学生自己尝试的结果,在他们的亲身经历中获取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设游戏,优化教学,润物无声
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把数学与故事、游戏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分散教学的重点、难点,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有利于创新思维培养。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数的分解与组合时设计了一个游戏,先告诉学生一共有几个玻璃球,左手有几个,让学生猜猜右手有几个。这样反复进行几次游戏,学生就猜中掌握了数的分解和组成以及加、减法,加深了对数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用数学做好了铺垫。这样一节课学生参与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帮助学生打破传统的权威意识
迷信老师,崇拜老师,绝对相信老师,这些都是束缚学生创新的狭小框架,其后果是使学生失去了自由思考和创新的空间。例如:在教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例题教学:27+7=?若教师按教材上的“看大数,拆小数”的方法去教,学生只能做成(27+3)+4,却没有想到我也可以把27拆成20+(7+7)、24+(3+7)!如果学生只按老师讲的第一种方法去学的话,就很难发挥出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思维。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传授知识的过程做到生动形象,应用课件变静为动的特点,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深入发展。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的环境。
例如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屏幕上出现“应该用几根3厘米长和5厘米长的小棒,才能搭成一个长方形?为什么?”先让学生思考周长的求法和算式,开拓思路。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随着面不断的闪烁,展示了三种不同算式的活动过程:5+3+5+3=16(厘米),5×2+3×2=16(厘米),(5+3)× 2=16(厘米)。从中得出启示,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这样的启发,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鼓励他们猜想,让孩子们想所欲想
人不能为所欲为,但可以想所欲想。学生就应该让自己的思维无拘无束,插上翅膀。教师也要改变观念,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创新,不要把他们的奇思幻想当作是种无聊和乏味的东西。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可以让他们结合长方形面积计算来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可以根据圆柱的体积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如何计算……尽管孩子们有的猜想不切合实际、甚至有些离谱,但这些猜想中都来自学生的点滴思考和创新,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
总的来说,教师只要在教学中只要注意“境”的创设,学生就一定能不断的创新,就能在探索研究中学习到更有价值的数学。相信只要给孩子的思维插上创新的翅膀,孩子们一定会飞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