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改革
——以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为视角

2014-09-27 03:03王大智
文教资料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词汇量英语教学英语

王大智

(中原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刍议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改革
——以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为视角

王大智

(中原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信息化时代,英语成为文化传播的通用语言,各个国家都将英语教育置于重要地位。我国在重视英语教育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突出的是费时低效、对大学生英语词汇量要求偏低、过于偏重西方文化的介绍等。纠正这些偏差要在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地改革英语教学。

信息技术环境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英语教学改革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成为文化传播的通用语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文化的地域性限制已不再存在。网络为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各种文化都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媒介相互接触、交流,而网络以极快的传播速度,增强了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力,迅速影响着现代人的观念和知识的更新。

由于历史的原因,英语迄今为止仍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加之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网络技术)与发达的经济、军事影响力,使英语变成了通用的网络语言,世界上说英语的大约有十五亿人,约有六十多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英语具有垄断性地位。而语言所具有的承载传播信息的功能使英语文化无孔不入,四处推销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形成了文化霸权。这种文化霸权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对弱势文化的强力冲击。弱势文化会因为自己文化的弱小,而孤立丧失自我,否定自我,不加批判地顶礼膜拜欧美文化。文化霸权直接帮助西方国家在全球经济化中为自己国家获取最大化经济利益而巧取豪夺。文化霸权倾销其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本国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利益。

二、我国英语教育现状

由于英语在全世界的垄断地位,各个国家都将英语教育置于重要地位,我国也不例外。中国正在崛起,正在积极地发展,需要大批精干的英语人才。在国内建设中,要学习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需要大量高水准的翻译。在国际交往中,无论是经济贸易还是政治外交都离不开英语。要建立中国新型国际地位,树立良好国家形象,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英语更是举足轻重。

我国英语教育的现状不尽如人意,表现为英语教育费时低效,大学英语对学生词汇量要求偏低,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另外,英语教育过分偏重西方文化的介绍,缺乏对中国文化的导入,导致许多学生偏崇西方文化。因此,有必要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为英语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1.信息环境下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环境下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更加紧密。信息与通信技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从而提高了人民的政治素质,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同样,信息环境下文化和经济更加密不可分。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之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全球经济化的发展进程。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地理位置的远近已不再重要,轻点鼠标,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资金、产品都可以立刻在全球流动。全球经济因而日益紧密联系,互相依存发展。随着技术,信息,资金乃至人才在全球的快速交换流动,经济以空前的速度飞快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厚实的物质基础。一方面,文化产业得到了经济、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文化反过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与智力的帮助,劳动者的素质不断得到提升,产品品质、附加值等不断提高。同时,从属于文化的科学技术被视为第一生产力,正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文化的精神作用和经济的物质作用愈来愈不可分。在全球经济、政治的活动中随处可见文化的影子。参与国际经济、政治活动的人,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教育水平和宗教背景,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因而国际经济、政治活动无疑是文化碰撞与交流的过程。即便是各种产品,管理经验也都体现出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

2.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由于文化对政治经济的重要作用,各个国家纷纷出台了自己的文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文化。十七届六中全会时第一次明确了我国的文化发展战略目标,那就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八大报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1]。根据以上文字,可以将中国文化战略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几点:

(1)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要求我们的文化要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服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积极培养“四有”新人。

(2)扩大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目前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很弱,虽然是文化大国,却不是文化强国,应当加大力度发展文化建设,从而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3)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由于西方国家长期利用现代媒介进行文化扩张,大力宣扬西方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导致少数人对西方文化赞不绝口,开口闭口都是我们怎么不如外国。一些年轻人对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或知之甚少,或以偏概全,或盲目排斥,不屑一顾。因此,我们有必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文化传播,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3.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对英语人才的要求。

现代化的中国不仅要参与各种国际活动,更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争取更大的话语权。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培养服务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外语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发展服务,有效抵御文化帝国主义,大力弘扬传播中国文化。

三、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改革

1.对大学生英语词汇量提高要求。

目前使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生的词汇量要求是4795,而《高中英语课程》规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词汇量应该达到九级,大约4500,由此反映出中国大学对学生英语词汇量要求偏低。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按照美国自然教学法创始人Terrell的说法,词汇学习是言语理解和表达的关键[3]。而美国语言学家Diller认为,外语学习者要想比较顺利阅读中等难度的文章,10000个词汇量是最基本的[4]。因此日本对大学生的外语词汇量要求是13000[5]。而我国大学对大学生词汇量较高要求是6395,更高要求才是7675[6]。这种低要求导致许多学生一看英语书籍就觉得生词满篇,读起来非常吃力。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的词汇量提出更高要求,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出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发展服务的合格人才。

2.提高学习效率,缩短英语学习时间。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目前有4亿人学习英语,每年花掉300亿元进行英语培训。中国人投入大量时间学英语,许多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可以说是全民学英语。这种英语教育的无序状态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英语文化的严重渗透。毫无限制的英语教育,尤其是在学生母语教育尚未完成、民族文化意识尚未确立之前,将会严重影响受教育者民族语言文化包括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健康发展[7]。因此,我国大陆应该向台湾省学习,禁止幼儿园学英语的做法。可喜的是,现在我国已经开始认识到英语过热的不良后果,北京规定从2016年起,英语高考分值由现在的150分降低到100分,而语文高考分值由现在的150分提升至180分,小学三年级前不开设英语课程。这是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角度考虑的。在这种趋势下,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学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效率,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自己学习、终身学习,而不是仅仅依赖老师和学校。

3.在课程内容中加大中国题材文章的比例。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英语语言的学习要地道,要多了解西方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因而选材大多是由英、美人撰写的反映英美文化题材的文章,而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却寥寥无几,造成很多学生谈起西方文化滔滔不绝,一谈中国文化却茫然无声,有的人连十二生肖都说不全,更不要说用英文介绍二十四节气了。适度增加中国题材的文章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有效抵御英语的文化入侵,培养服务中国建设的人才。对内,这些人能够有选择地翻译国外各种文献、介绍国外先进的经验和理念,促进中国的发展。对外,能够译介、宣传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等,让世界了解我们。同时,在跨文化交流中,在涉及中国国家利益的纷争中,能够平等自信,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4.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除了传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外,更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国内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英语学习主要靠机械性的模仿和死记硬背完成。但长期的机械训练会严重抑制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导致人云亦云,没有头脑。一些英语专业的学生思辨能力差,这是重要原因之一。无论是麦当劳还是好莱坞大片,无论是动画还是电视节目、书籍报刊,到处可见英语文化的影子。这些东西使我们在轻松享受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使我们不知不觉地认同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批判性思维是必不可少的。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客观看待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不崇洋媚外,不迷失自我,积极抵御文化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1]十八大报告.

[2]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8.

[3]Terrell.T.D A Natural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nd Acquisition,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7:61.

[4]Diller,K The Language Teaching Controversy.Rowley,Mass:Newburry House Publisher,1978.

[5]汪庆华.关于我国大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初步探讨.外语界,1998(2).

[6]大学英语课程要求,2007.

[7]赵蓉晖.国家战略视角下的外语与外语政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词汇量英语教学英语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词汇量测试对语言水平的预测性的实证研究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元认知策略对阅读词汇量的补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