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民族理论课程实践教学路径探索

2014-09-27 03:03阿不来提艾合买提
文教资料 2014年12期
关键词:民族宗教教程新疆

阿不来提·艾合买提

(新疆医科大学 人文社科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新疆高校民族理论课程实践教学路径探索

阿不来提·艾合买提

(新疆医科大学 人文社科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实践教学是《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大学生了解新疆历史、国家民族政策、宗教演变和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方式。利用新疆地方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对于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开展《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及基本路径进行了探索,以期为新疆社会的长治久安、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培养更多政治思想合格的各民族人才。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 实践教学 路径探索

为切实有效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教学效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等文件的精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教育厅结合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在疆内所有高等学校开设了具有新疆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教程》以新疆地方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为研究对象[1],各民族大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正确地认识新疆历史的发展过程,了解新疆区情,树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和经济文化观,增强“四个认同”意识(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传统理论讲授很难有效,必须加强利用新疆地方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教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参加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将所学习的理论真正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一、开展《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践为主,采取参观考察、课堂讨论、校园文化、观看纪录片、原著阅读等方式,达到教学目的。《教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公共必修课程,实践教学是本门课程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了解新疆各民族历史与文化和民族风俗习惯,了解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及民族工作的十分重要的方式。同时,实践教学环节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独自或合作开展科学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价值观的形成。《教程》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落实了中央精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指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农工群众去。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2]

二、《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

基于上述实践教学内涵,进行开展《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实践教学必要性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下述五种形式开展实践教学。

(一)参观考察

引导大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育人活动的重要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求老师引导学生认清实践是人们获得真理的重要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利用地方教育资源优势,建立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学习,现场接受教育,增强教育的直观效果。开展实践教学是《教程》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是高等学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从2007年开设《教程》课程以来,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校先后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乌鲁木齐市博物馆、自治区民俗风情一条街等单位建立了固定的实践教学合作关系。高校教师在每学期讲完“新疆地方发展史、新疆民族迁徙史、新疆宗教演变史”内容后,就组织学生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整个博物馆分为《新疆历史文物陈列》、《新疆民族风情陈列》、《新疆干尸陈列》、《永远和祖国在一起》、《西域服饰的记忆》和《新疆三区革命纪念馆》六个陈列展览。通过实地参观博物馆,各民族大学生了解了新疆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欣赏了西域服饰文化的丰富内容,熟悉了新疆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兹别克、达斡尔、满、塔塔尔、俄罗斯13个世居民族的住房、服饰和生活用品等各方面的物质文化。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新疆历史、民族、文化、宗教、民族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给开展《教程》课程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参观结束后,新疆乌市高校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参观心得,分享参观体会。

(二)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课堂讨论的优点在于,首先容易激发学生对要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经常讨论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的灵活性。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 《教程》课程的兴趣,在课堂实践教学中进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热点问题讨论是必要的教学环节。为此,新疆高校把课堂讨论课时纳入课程教学进度计划中。例如教师在讲授完新世纪解决民族问题的主要任务后,就可向学生提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如何?为什么会出现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集中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为什么说发展是新世纪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等等,由于这些问题的现实性很强,与学生当下切身感知较接近,因此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讨论。同时搜集相关资料,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第一课堂以外的文化活动,它通过学校的文化气氛、文化环境、文化活动,以及人们共同的行为方式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形成、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4]。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社团活动、文艺活动、演讲辩论和知识竞赛等,主要功能是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拼搏精神和团队精神,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5]。每年高校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月,定期开展“民族风俗,最美新疆”民族文化园游会。为充分展示我校各民族学生的青春朝气,活动分为“民族文化宣传板展示”、“正视传统民族服装,引领现代文明”大学生模特大赛两个环节。“民族文化宣传板展示”由各个学院手工绘制的13块展板一路展开,居住在新疆的13个主要世居民族的民俗文化映入眼帘,各民族的文化、服饰、饮食、节日等内容,被同学们多彩的画笔渲染得生动有趣。“正视传统民族服装,引领现代文明”大学生模特大赛不仅展现了新疆高校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貌,还体现了大学生对我国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喜爱与认同,对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生活,引领现代民族服饰的潮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了强化学生“四个认同”意识,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传递正能量的和谐音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各族学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信念,新疆各高校纷纷组织观看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影片《真爱》。电影《真爱》以“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新疆首届十大杰出母亲”阿尼帕·阿力马洪的感人故事为原型,讲述了阿勒泰地区精河县食品加工厂退休人阿尼帕·阿力马洪和爱人阿比包几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收养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十个孤儿,加上自己亲生的九个儿女,组合成六个民族180多口人的民族大家庭的故事。通过观看此电影,学生体会到一种跨越民族的感动,感受到什么是真爱无界、大爱无疆。全疆高校各民族学生都“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民族团结果实”。

(四)观看纪录片

根据《教程》特殊的课程性质,在讲解相关章节知识点时,播放新疆历史与文化方面的纪录片也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实践教学模式。在讲授《教程》的过程中,为更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更多新疆历史的背景资料,经常采用多媒体放映一些有关教学的辅助资料,加深学生对新疆过去和现在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产生热爱新疆、建设新疆的美好愿望[6]。如《新丝绸之路》、《一百年前的探险日记》、《美丽的新疆》、《天山魂——包尔汉·沙希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成立》等视频资料。

(五)原著阅读

指导学生开展原著阅读活动,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理论知识,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实现理性思考的实践教学环节。之所以开展原著阅读实践活动,是因为《教程》课程内容丰富,理论性、思想性、政策性、实用性比较强。通观全书,涉及历史(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地方史、专门史)、政治学、民族学、宗教学、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学、法学8门学科[7]。课堂上老师不可能把涉及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过程都详细地讲授一遍,很多内容需要通过学生自己查阅阅读原著理解。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有关新疆历史与文化方面的原著阅读活动。如《新疆简史》、《新疆地方史》、厉声等著的《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刘逊等著的《新疆两千年》、谷苞著的《新疆历史人物》、续西发编的《新疆世居民族》等,要求学生阅读并写出读后感或者课程论文。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开展原著阅读活动,加深学生对《教程》内容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同时,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

总之,新疆高校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实行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教程》理论教学的实效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实践和创新《教程》实践教学活动,才能使《教程》课堂教学效果不断得到强化。

[1]杨发仁,徐玉圻.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07:1.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学政[2005]5号.

[3]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33.

[4]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83.

[5]郑昆亮,罗欣.新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划与实施[J].理论导报,2010(4).

[6]曹立中,司律.少数民族文化视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途径探索——以《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为例[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3(1).

[7]吴恒同,陶小平.《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1).

本文系新疆医科大学校内支撑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50780412#

猜你喜欢
民族宗教教程新疆
杨宁在省民族宗教委调研时强调努力开创我省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
跨国民族宗教因素与丝绸之路的和平共建
《阅读教程》三、四册修辞格分析
习仲勋的民族宗教统战思想探析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
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民族宗教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