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管理思想及其对教育管理中的启示

2014-09-27 03:03董凌波
文教资料 2014年12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领导者君子

董凌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儒家管理思想及其对教育管理中的启示

董凌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儒家管理思想包括人本主义管理思想、领导的管理思想、“礼治”的管理思想、人治的管理思想、教化的管理思想和激励的管理思想等。将儒家思想运用到教育管理中,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凸显人本主义精神,教育领导者应具备“君子”的德行和素质,警惕儒家思想的局限对教育管理的不良影响。

儒家管理思想 教育管理 启示

一、儒家管理思想简介

儒家思想作为指导中华民族2000多年发展历史的重要思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深刻影响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至今日,儒家思想中的许多管理思想,依然值得现代组织借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本主义管理思想

儒家人本主义管理思想首先体现在重视人民的作用。孔子曾经在与鲁哀公对话中提到:“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上言论曾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之道。可见,儒家思想十分重视人民的作用,尊重人民。其次,儒家思想主张实行“仁”政。

2.领导的管理思想

儒家思想对于领导管理思想的界定主要是从阐述领导者的素质为出发点的,儒家思想认为,领导者应当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一是君子不器。儒家思想认为,君子不应当满足于获得某一方面的技能,而应该是具有理想人格的人,以寻求“道”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有掌握自然之道、人世之道,才能成为领导国家的佼佼者。领导者不是凡夫俗子,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的重任,掌握天道,才能对内妥善处理各种朝政,对外应对四方,不辱使命,保护和指引国家走向富强。二是举贤任能。领导者应当鼓励举荐贤能者为国家服务,并对贤能者委以重任。“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这一措施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人才的重视,并阐述了举贤任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三是讷言敏行。作为君子,对自己的言行应当保持谨慎,并保持敏锐性。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一思想体现了儒家思想对领导者言行的规定,领导者不仅应当谨言慎行,还应当具有高度的敏锐性,能够迅速掌握事态的发展状况。四是知义、怀德。领导者应当深明大义,具备高尚的道德。在利益面前,君子应当以大局为重,不探求小利,不谋求私利,以社稷和天下作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五是公正不阿。领导者应当公平正直,不曲意逢迎。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即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无所谓亲近厚待,也无所谓冷淡疏远,能够作为标准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义。暗示领导者必须公正不偏私,不能厚此薄彼。

3.“礼治”的管理思想

儒家思想主张以“礼”作为社会规范,用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十分重视“礼治”,认为无论是君子、臣子、百姓均应该遵守礼仪规范,君要以礼待臣、百姓要以礼待人,只有社会处于一定的行为规范中,才能国泰民安。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便是“礼治”思想的重要表征,《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矣。”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认为,君与臣之间、父与子之间、夫与妻之间均有礼仪规范和宗法制度,人们应当遵循这些规范和制度。臣子应当效忠君子,晚辈应当尊重长辈,妻子应当侍从丈夫,但同时,君子对臣子、长辈对晚辈、丈夫对妻子也应当以礼相待,而不是为所欲为。不仅如此,君子、长辈和丈夫还应当宽以待人,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孔子强调:“以约失之者鲜矣。”意思是,如果以礼来约束自己,那么犯错误的机会就变少了。可见,在儒家思想的“礼治”的规范和管理之下,整个国家和社会都能够以礼行事,保持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4.人治的管理思想

由于儒家对人性的认识是“人性本善”,即认为每一个人的本质都是善良的、向上的、可以被改造和教化的,因此,儒家思想十分重视人治,认为只要选拔出贤能的人才对国家和社会进行管理,就可以保持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我国均十分重视人才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中的作用,“精英治国”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例如,在《荀子·君道》中,提出:“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泽村,失其人则亡。”孔子亦提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荀子也提出“有治人,无治法”,“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之”。儒家对培养君子和贤能的看重,导致我国法制建设滞后,法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确立,虽然封建社会在我国已经结束一个多世纪,但我国的法制体系依然十分不健全,整个国家的管理模式依然以来少数的“贤能”和“精英”。

5.教化的管理思想

儒家思想重视教化民众,即重视通过对人民大众施以教育来维护自身的统治。孔子认为,教育作为众多管理手段中最重要的一种管理手段,其意义在于通过引导的方式对民众的思想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手段比行政、法律等强制手段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6.激励的管理思想

儒家思想重视激励的作用,强调通过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去激励人。在物质激励方面,孔子认为,应当在经济利益上宽厚地对待群众,赋予民众实实在在的利益,即“富民”的思想。如《论语·颜渊》讲:“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意思是,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有若表达的正是一种民富的思想,即作为领导人应当保证民众能够富起来,只有民众富起来,才能激发群众再生产的热情。荀子在《君道》篇称:“善生养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善显设人者也;善藩饰人者也。”意思是领导者应当能够满足不同人的各种需要,包括生存、安全、发展、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要。只有满足民众的不同需要,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使臣子更好地为君子服务,使民众更好地进行生产劳动。

二、儒家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至今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各领域均有重要启示。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能够找到儒家管理思想对教育管理的启示。

1.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凸显人本主义精神

教育组织是一个人的组织,组织中的人包括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性,关注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不同需要,回应他们的不同关切。只有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教师才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潜能,学生才能安心学习,教育质量才能因此而提高。

2.教育领导者应当具备“君子”的德行和素质

教育领导者在教育组织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教育组织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领导者素质的高低,对教育组织有直接影响。儒家管理思想中对领导者素质的要求,为教育领导者提供了有益指导。首先,教育领导者应当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仅应具有完备的管理知识,还应该对教育组织的特性、教育活动的特点、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等有全面的了解。教育领导者应该既是管理家,又是教育家。其次,教育领导者应善于鉴别人才,尊重人才并重用人才。人才是影响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领导者一方面应该能够慧眼识人才,另一方面应当重视人才在组织中的作用,尊重组织成员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为组织发展服务。再次,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公平公正。公平公正对组织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享受公正的待遇是人的基本权利,教师和学生只有被公正对待,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和学习活动中去,提高工作和学习满意度。

3.警惕儒家思想的局限性对教育管理的不良影响

儒家思想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其管理思想闪耀着许多光辉。但是,应当认识到,儒家思想有其局限。例如,儒家思想中过于重视人的作用,提倡实行人治,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推进。法的权威无法得到有效维护,以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已经成为影响教育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又如,儒家思想中维护礼制,反对变革的思想,对教育组织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现代管理理论中,重视变革和创新已经成为管理的重要思想。儒家思想重视传统的作用,反对新思想、新理论,在教育管理中体现为盲目崇尚权威,反对创新,这不符合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价值。

[1]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2]徐志刚,译注.论语通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3]黄崴.教育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领导者君子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君子无所争
闭目塞听,才是领导者的第一大忌
真诚是领导者的最高境界
儒家思想与书法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金圣节能清净剂 节能减排领导者
略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