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领域网络犯罪的对策研究

2014-09-26 06:07盘冠荣
商场现代化 2014年21期
关键词:网络犯罪电子商务互联网

盘冠荣

摘 要:当前社会中,电子商务领域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了一种主要的犯罪模式,给用户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本文基于电子商务领域网络犯罪现状,分析了电子商务领域网络犯罪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以为打击网络犯罪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网络犯罪;互联网;电子商务

上世纪末,随着电子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这种全新的互联网商务模式也给传统商业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虽商机无限,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起步较晚,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管理、法律规范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多漏洞,这些漏洞便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阻碍因素,在诸多阻碍因素中,网络犯罪的产生可以说是网络技术双刃剑效应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更是不能忽视的社会现象。

一、电子商务领域网络犯罪现状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脑日益走进普通人家,近年来,我国个人拥有电脑数量呈井喷状况,而且不少企业和单位为了树立形象或搞好宣传,大都拥有自己的独立网站,因此,网络交易热潮也滚滚而来。

据公安部门的资料显示,利用网络进行的各类违法行为目前正在以30%的速度递增,中国九成以上计算机管理曾经遭受到境外黑客的攻击或入侵。因此可以看出,网络安全隐患如不重视,必将制约电子商务的正常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犯罪问题也日趋凸显,安全隐患成为了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瓶颈。

二、电子商务领域网络犯罪类型

1.网络病毒入侵

网络病毒是电子商务领域中常见的一种犯罪类型,近年来网络木马的横行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网络病毒在入侵用户计算机后,通常会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如银行卡信息等,盗窃用户金额。电子商务系统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体系,其所含的每个组成部分一旦出现漏洞都会影响到整个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一旦有人非法入侵到电子商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删除或者修改其中的一些重要的应用程序或者数据,以破坏其系统安全防护措施,就会造成电子商务系统的瘫痪,最终会给交易各方造成严重的损害。网络病毒还会入侵用户使用的计算机系统中,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如电子商务平台的用户名和密码,通过这种方式盗取用户资金,这一现象近年来时有发生。网络病毒入侵可以说是电子商务犯罪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这是因为网络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大规模爆发某种相关的网络病毒,将可能给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

2.网络诈骗

电子商务的优点就是人们可以很便捷的进行商务活动,打破了传统的交易地点和交易时间的限制,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商务活动。但是电子商务如同两刃剑一样,便捷的电子商务交易背后,同样也使商务诈骗轻易得手,并且难以追究,难以查询。一些网络犯罪者假借电子商务名义,签订电子合同,电子合同签订完毕后,他得到很多被害人的货款或定金,但却不履行合同义务,让签约方有苦难言,甚至可能会直接和买家切断联系,让签约方无处寻找,给买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同时,一些诈骗者伪造并使用网上支付账户,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首先诈骗伪造者会通过非法获取的用户个人信息来获得电子商务平台的访问权限。电子商务认证机构根据机构的判断向客户发出交易申请的信息,行为人如果非法虚设网上支付账户,骗过相关机构,就可以实施诈骗。盗用商户电子商务身份证行骗。电子商务过程中,交易双方是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的,客户和商务并没有真正见过面,客户是凭借认证机构发放的证明来对判断商户的信用状况,如果在这其中,行为人盗用了合法商户的电子身份证,就可以冒企业名义,骗取被害人的购物。

3.洗钱和逃税

电子商务活动是在网络中完成的,先是网络商务协议,再是货物交付,这其中没有现实人群的存在,因此对于税收征管和监控部门来说,就难以介入,很难对其进行监督,也不易征税,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逃税。同时,电子商务的重要特征是网络化、信息化和虚拟化,这样的情况下,某些电子商务就可以隐蔽地跨地区跨国界进行,此一来,无论是跨境还是国内的网络交易,都可能会逃避关税等税收,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会利用电子商务进行洗钱,例如可以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开设网店或者自行开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利用b2c支付业务购买自己所卖商品,这样以来,购买商品的资金就转化为合法的经营收入。由于我国相关部门对于电子商务交易的监管措施还不够完善,一些电子商务平台和支付业务成为洗钱的重要途径。

三、防范电子商务领域网络犯罪的对策

1.加强病毒防范工作

在具体商务活动中,由于网络系统的不当入侵和电脑病毒传播行为,造成经营者和消费者很大损失,目前在网络技术上没有较好的抵御方法,而且网络病毒较防护措施而言有着一定的超前性,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

在加强病毒防范工作中,首先应当加强电子商务企业内部的自律管理,良好的计算机安全使用制度和管理机制是保障电子商务系统安全的基础,相关操作人员也应当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这些都需要良好的企业内部自律管理作为保障。

其次,应当加强对于黑客的防范工作,当前计算机黑客日益猖獗,严重威胁着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运行,因而针对这一问题,应当以更加严密的网络防护措施防止黑客的入侵。例如在电子商务系统的访问权限和管理权限方面应当进行优化,对于访问者进行多重认定,并且针对黑客易于攻击的漏洞部分重点防范。

再次,在电子商务企业的服务器中,应当加强防火墙的建设,加大在防火墙建设方面的投入,引入稳定性更高、安全性更好的防火墙设施,而不能仅仅依靠一些防火墙软件来代替防火墙设备。安全、稳定的防火墙设备是防范网络病毒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

2.提高防骗意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要把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安全保护统一到一起来,树立起安全的电子商务使用意识。我国公民大多数还是“网盲”,有很多人只知道一些皮毛网络,或者只是一个简单的电脑操作,并不知道如何做好网络病毒防范工作,也缺乏较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在全社会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掌握维护网络安全的基本技能。为提高用户防骗意识,一些电子商务平台也应当积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加大防骗宣传,在用户使用电子商务中,对用户进行一些必要的提示。作为用户,在使用电子商务时也应当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给其他人,要提高自己的防骗意识。如果遭遇诈骗事件,应当第一时间报警,并且联系相关的电子商务平台客服人员,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endprint

3.建立起完善的电子商务监督机制

(1)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

我国已经颁布的网络法规如:《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这些法规对维护网络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健全之处还有许多。必须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科学借鉴国外对网络安全立法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对现有法律体系进行修改,同时要执法必严,违必究。要建立有利于信息 安全案件诉讼与公、检、法机关办案的制度,提高执法的效率和质量。 对于一些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洗钱、偷税漏税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于涉及金额较大的案件还要追究相关电子商务平台监管不力的责任。

(2)创新电子商务监督方式

针对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洗钱、偷税漏税的问题,应当在监督方式上进行更加有效的创新,弥补对于电子商务相关监督的不足。例如可以规定电子商务平台和相关电子商务企业定期向税务部门进行业务申报,提供相关的财务账目资料,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严格审核。同时,相关税务部门、审计部门、公安部门可以联合建立一个电子商务监管机制,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通过这种方式加大对电子商务的监督力度,防止洗钱、偷税漏税等问题的出现。也可以出台一些相关规定,明确电子商务平台、支付平台等企业在洗钱、偷税漏税方面的责任,以此督促电子商务平台和支付平台企业去加强自我监管和治理,并且也应当确保电子商务平台和支付平台等企业内部有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

四、结论

我国已经进入网络社会。网络如同水电一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也必将增大。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网络犯罪必将成为犯罪的主要形式之一。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犯罪影响日趋凸显。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应当全面认清电子商务领域网络犯罪的现状,并采取对策以防止网络犯罪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谢嗣强, 邢玉凤. 电子商务犯罪风险的刑法规制[J]. 电子商务, 2010 (7): 42-43.

[2] 牛培源, 邱均平, 苏金燕. 网络信息传播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负面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 2008, 5: 007.

[3] 傅铅生, 陆志红. 基于国际电子商务发展新特征之相应策略研究[J]. 商业研究, 2004, 23: 160-163.

[4] 宫路. 电子商务领域诈骗犯罪侦查研究 [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1: 009.

[5] 郝二虎, 陈小萍. 电子商务领域犯罪及其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8 (2).

[6] 赵廷光, 皮勇. 电子商务安全的几点刑法对策[J]. 法商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0, 17(6): 37-43.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犯罪电子商务互联网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网络犯罪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苹果手机黑产案件侦查与法律适用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