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

2014-09-26 01:04王元鹏
职业·下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队伍建设校企合作

王元鹏

摘 要:技工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本文从实际出发,提供了三种建设一体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一体化教师 校企合作 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入,高技能人才供需矛盾日渐突显,落后的职教机制和观念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我国正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一体化教学模式正在各职业院校如火如荼地推广。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场地一体化,教师一体化。而打造出一支优秀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是完成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正因如此,国家在2002年出台了《关于加强职业培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首次从政策层面提出一体化教师的概念以及对一体化教师的能力要求。2010年8月,国家人社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再次明确指出技工院校要“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可见,一体化教师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

笔者认为,为尽快完成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单一的手段无法满足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的需求,必须采用定政策、请进来、重培养的多管齐下的办法。

一、定政策

政策到位是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保障,政府和学校应制定出一整套一体化教师培养的激励和考核机制。一体化教师是理论和实践技能较高的教师群体,他们是技工学校的中坚力量。这些教师除了需要承担沉重的家庭重担,还肩负着比普通教师更多的教学任务,而这些教师往往在课时薪酬、绩效工资、职称晋级、外出培训等待遇上没有“高人一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体化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为培养和留住优秀的一体化教师,学校应该切实打破传统的论资排辈的用人观念,努力做到人尽其才。设立专项资金,定期对一线人员进行培训、考核、评定、奖惩,认可他们的成绩,体现他们的价值。

二、请进来

请进来指的是采用多渠道引进人才的办法。它是解决目前一体化教师紧缺的成效最显著的方法。目前职校教师大多属于“二门”教师即“校门—教门”,没有进过厂门的经历。教师自身都不了解企业生产,也就更不可能将学生培养为企业需要的人才。所以从企业中引入大量有一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可以迅速提升学校各专业的技术攻关能力。他们的加入也必将带动一大批一体化教师的成长。

三、重培养

尽管对人才的拿来主义,可以很好地缓解职校对一体化教师的迫切需求,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从企业中直接引进的一线技能型人才尽管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但很少有人从事过职教工作,不了解职业教育的规律性,把握不好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对编写常规性教学资料也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更别说编写一体化教材。他们很难达到一体化教师的教学、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另外离开企业的他们也将逐渐失去对最新生产工艺的了解,无法掌握相关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所以,建立完整的培养制度,形成自身的造血机制才是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途径。

1.培训是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最主要手段

参加培训是人们获取知识最常用的途径之一,也是培养一体化教师的主要手段。由于目前一体化教师占学校教师比例不高,致使教师教学任务较重,没有时间和精力自我学习,而工作上又要求他们必须了解本专业最新的行业发展方向,所以不断培训方能帮助专业教师提高专业水平,解决教学中的难题。但目前各种教师培训中都存在着培训形式单一、目标不明确、内容脱节等诸多问题。据部分参训老师反映,受训教师无法参与制订培训计划,培训无法做到因人而异,并且培训内容存在明显落后或盲目超前等与实际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加之培训基地对培训老师和受训老师的考核制度不健全和培训时间相对较短等诸多原因,导致无法达到预期培训效果。久而久之,少数院校把培训当成福利,甚至变为某些领导旅游的借口,增加了政府和学校的负担。

笔者认为,培训不必拘泥于形式,除组织统一的教师培训外,也可针对具体问题请专家到校指导。这样的培训既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了培训的盲目性,又可以减少在职教师外出培训数量,节约学校的人力资源。我们还可借鉴医生的进修模式,由受训教师本人有针对性地提出培训计划,去对口企业顶岗学习。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专业需求,申请相对较长的时间在企业顶岗学习,在顶岗期间应熟悉各工作岗位,以便全面了解专业课所涉及的生产工艺流程、新工艺、新方法、操作规范、管理制度等教材上无法获得的知识,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并开发合适的校本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应积极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项目,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而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一体化教师。

2.校企合作是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最有效途径

既然职业学校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企业对所需人才的标准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那么加强校企合作必然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一体化教师建设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的校企合作由于政策不到位、企业对学校依存度较低,加之企业自身竞争激烈等诸多方面原因,故而不少企业只看眼前利益,参与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性不高,导致学校与企业联系不够密切,合作多流于形式,无法进一步深入。

为深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笔者认为政府可以借鉴德国的有些做法,制定出相关政策,甚至可以通过立法,来提高企业对其承担的师资培训中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性。学校也应积极与企业联系,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现有技术和人力资源,承担企业的生产甚至产品研发任务,把学校打造成企业的第二条生产线,做到企业中有学校,学校中有企业,这样企业势必关心甚至投入到学校教师的培养中来。这种紧密的校企合作一方面极大地方便了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可以获得大量的实践机会并从中获得第一手企业生产的相关资料,使专业教师在通往一体化教师成长的道路上有了目标和动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尽早的了解企业生产,转换自己的角色。

总之,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学校把其作为学校发展大政方针来对待,持之以恒,大力培养,也需要教师自身时时自我提高。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专业教师们必将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一体化教师。

参考文献:

[1]张文.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

[2]刘伟军.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探究[J].职业,2012(12).

[3]刘学军.浅谈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的培养[J].职业,2012(3).

(作者单位:南通工贸技师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队伍建设校企合作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