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学伟
(西南大学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西南民族地区拥有着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却因经济和科技滞后而埋藏在历史的深处。面对着全球化时代的强劲冲击和影响,西南民族地区将不可避免地重新定位自身的终极价值追求和文化价值认同。知识经济时代已将功利性的魔爪深入具有原生态的西南民族的文化家园,随之带来的有些民族文化的过度包装,自然资源的无序开发和掠夺,生态文明破坏等问题。在高速发展的工业文明时代,科学技术理性的滥觞致使在开发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的现实语境中,和谐共生将成为西南民族地区各领域的关键词和基本的价值指向。
《国语》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最早是说音乐之和,随着社会的发展,继而延伸到人际关系之和,人与自然之和以及人自身之和。和谐是各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调、可持续的一种状态,其最高境界是“和而不同”。它强调二元甚至是多元的思想、文化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求同存异,各事物之间的相互冲突、碰撞和协调,不断创造和再生出新的有利于事物进一步发展的运动形式和发展机制。正所谓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共生(commensalism)是指不同事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的关系,一种事物为另一种事物提供存在和继续发展的条件,同时也获得对方的益处而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它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共生,也包括人与社会的共生,个体自身的共生以及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共生发展。共生是和谐的基本指向和最终发展的目标和状态,和谐是共生的前提条件,彼此之间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在全球化视域下,各民族、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科技的碰撞和交流将更加的广泛和频繁,和谐共生将成为指导各民族地区向更加积极、有序、协调的方向发展的关键。在相互尊重各民族文化的条件下,谋求各民族的和睦相处、互利互惠、求同存异,即和谐共生。因此和谐共生的理念主要包括求同存异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多元文化主体之间相互交往理念、多元文明相互沟通和对话理念。在四大理念的基础上涵盖了四层基本关系: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二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三是多元文化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和谐共生;四是个体自身的和谐共生[1]。
《易经·彖》曰: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西南为坤。在漫长的历史文化的跌宕起伏和经久岁月的洗涤下,秉承万物之厚德的西南民族地区孕育出灿烂多姿、丰富多彩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由于沟壑纵横、高山陡峭的地理条件,加之交通不便的社会现实使得该民族地区在较长的时期内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以及民族地区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开发,尤其是旅游业的兴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热潮的兴起给该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实在的益处和发展的动力。然而,由于自然、历史、现实的原因,西南民族地区却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自然资源无序开发;学校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而带来的人力资源开发缓慢;历史人文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的过度人为包装降低了资源的价值性;现代科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致使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降低等。文化生态学者司徒尔德曾说:“文化过程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主张通过分析技术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概括文化规律及文化变迁的原因”[3]。因此,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审视当今我国西南民族地区众多不和谐因素,揭示文化变迁的原因和规律,和谐共生将是解决该地区困境的必然选择和题中之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开发民族特色文化,发展民族特色职业教育,培育民族特色人才必将是西南民族地区和谐共生发展的关键举措和不二法门。
职业教育是相对普通教育而言,其教育内容主要是实用性知识、技能,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性、专业性的劳动者。职业教育作为开发西南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重要措施,将能够更好地培养适应本地区,能够从容应对复杂性和多变性全新时代的一代新人。西南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在近年来虽然有一定的改善,然而多重因素的交错影响,使得西南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1.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和谐
西南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维持着与自然关系的相对和谐、宁静的生活状态,甚至很多民族保持着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气质和古朴风貌。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侵蚀着民族地区的原貌。在急功近利思想的催促下,很多地区盲目开发有限的自然资源,破坏了原始的生态平衡;自然资源的无序和掠夺式的开发造成生态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旅游资源开发中过度重视外在的包装而失去民族内在的文化内涵;开山伐林引起区域生态圈的恶性循环等等。这一切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经济发展方式只能造成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的悲惨结果。过分重视自然资源的攫取所带来的短暂利益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民族发展的视觉盲点——忽视人力资源的智力开发。民族地区特色职业教育作为开发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将在长远发展的基础上为该地区培养实用人才,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缓解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现状。
2.国家教育政策环境的不利影响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职业教育分散的社会国情,加之西南地区长期处于落后甚至是“与世隔绝”的现实,使得该地区没有得到较多的关注和开发。在政策层面,国家没有相对有利于该地区的法律政策保障,地方政府也将教育的中心放在地方升学率上,过于追求职业教育目标的简单化和稳定性。“追求稳定性,牺牲的代价是复杂性和发展的机会”[3]。我国提出了“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投入体制和管理体制,然而实际上城乡之间二元经济结构存在,众多乡镇、农村的职业教育却只能依赖县级政府的拨款,这无疑是杯水车薪。
3.职业教育和社会关系的脱节
影响西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除了国家法规政策不完善和经费投入不足之外,还涉及民族地区内部的一些原因:一是各民族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职业教育仅仅是作为差生的备用选择,出于工具理性主义的思考,忽略职业教育对该地区的长期、潜在的作用。二是民族地区存在相当的“民族自卑感”,不能正确地看待自身的民族文化优势和特色,同时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欠缺,不能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发挥协作优势。三是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人才的流失也使得职业教育对地方发展的作用很少显现。
4.学生及其家长存在认识误区
民族地区的封闭、长期以来教育的落后使得家庭在对待子女教育或者就业上产生很大的误区。由于受自身文化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影响,学生及其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上出现错位,重视学生学历的教育而忽略就业技能的培训,进入职业教育只是大部分差生或落榜者的无奈之举(如表1,学生进入职业学校超过65%的是因为升学的原因)。看待职业教育也只是将其作为升学的一个跳板,对职业教育的价值认识尚未清晰,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职业学校招生方面存在困难。
表1 学生升入职业学校的初衷[4]
1.学校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失当
民族职业教育应当定位于为本地区培养实用型特色民族人才,而不是仅仅迎合发达地区对人才的需求,脱离本土实际的需要。学校课程设置的本土性才能更好地培养民族人才,否则将淡化民族特色,失去自身传统。第一,学校较为重视普通教育,不得不唯升学率马首是瞻。职业教育在学校层面没有在意识上给予应有的重视。第二,专业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它反映了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现实的市场需求。民族地区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甚至是专业更迭较为频繁。第三,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出现一定的偏差,没有立足自身的文化传统,使得培养的学生并没有继续留在本地区发挥作用,而是希望脱离“山区”进入“发达地区”,这些群体性、低龄化、低水平的劳动者流向经济发达的区域,人才的大量外流使得地方人才的缺乏,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进一步制约。学校在其培养目标上不明确,以学生有多少“考出去”为判断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尺,这将使得学校迷失自身方向,忘却自身的使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如表2所示:
表2 贵州省黔东南州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表[5]
2.职业教育质量不高
教育质量是职业教育存在和继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民族地区职业低水平的教育质量有很多的原因:如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不高,教育内容陈旧,学校与市场脱节造成职业教育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因此,低层次的教育质量使得学生及其家长对职业教育产生很多的“不满意”,不仅造成了招生的困难,而且影响了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紧缺。职业教育在开发地方人力资源的过程中也处于低水平、低速度的进行,这种低质量的人力资源“造血”功能的损坏必将严重削弱或摧毁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大计乃至整个社会生物体的和谐共生发展。
天然特殊的地理环境、错综复杂的民族成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长期落后的教育现实和高歌猛进的现代化进程,多重力量的相互作用,致使民族职业教育在新时期面临很多的困境和挑战。探索适合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和谐共生的发展必将是最终选择标准和终极价值追求。它反映出全球化时代,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各民族只有依据本民族的特色进行文化保护、传承和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经济浪潮的洗礼,简单地复制和模仿发达地区的模式只是邯郸学步、一知半解。以和谐共生理念作为根本发展之道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西南民族地区长期对自然资源的非再生性开发不仅降低了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而且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致使原生态的自然景观的面目全非、千疮百孔。转变发展的理念就是首先要从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相处做起。中国文化中与自然“斗”的哲学思想,如“人定胜天,与天斗其乐无穷”等将不可避免地要理智地扬弃。职业教育应从新的理论高度,重视新一代民族人才的培养。在培养目标上,重视用新的生态观、价值观武装起来的“四有”人才的培养;不仅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在思想层面做好与自然和谐的准备。
借鉴德国“双元制”的经验。我国应该首先从宏观法律政策上给予职业教育倾斜,完善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保障职业教育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其次,在操作程序上,严把“入职”关口,尽可能地做到每个入职者都接受正规的教育,健全监督机制,严控入职中的不正当手段;最后,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用于改善民族地区职教的师资水平和硬软件设备、设施。
同时,西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经费的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经济的持续、和谐的发展不能一刀切的全部是“钱”支撑起来的“空中楼阁”。还应该从“软实力”方面作出努力:首先,要清醒地认识职业教育在培养地方经济实用人才方面的作用,将“物质支持”向“知识开发扶持”的轨道转变。在尊重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的基础上,优先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大力开发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正如戴维指出:“智力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对消除人类生存危机的意义,而这是当代教育应当承担却没有负起的责任”[6]。其次,利用现代科技之便,大力发展远程职业教育,丰富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可以在西南民族地区大力发展网络教育,一方面接受外界的新的职业教育理论,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可以缓解职业教育师资不足的现实。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集中培训+远程教育+实地锻炼”的职教模式,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更能快速有效地培养经济型人才。最后,健全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民族消失的例子在人类历史上不胜枚举。民族的消亡多半是以文化的融解为开端,而文化的断裂或消亡又是以语言为先导的。不尊重民族文化而盲目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进程的做法并不可取。因此,在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民族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在民族地区,很多任课老师说的是汉文化的普通话,而对于民族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说具有很大的困难。因此,完善双语教育教师队伍将成为促进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体制要求。一方面加强纯民族性教师的汉语水平,让学生能够对汉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语言前提;另一方面提高到民族地区任教老师的民族文化素质,尽可能地减少学生接受知识上的不适应性,否则可能会出现学生因“听不懂”而辍学的情况,需要着重解决教师在思维方式、语言习惯、民族文化认同方面的不适应感。
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具有自发、自组织的特点。长期以来的地理限制,使得各族之间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民族之间交往较少,文化的共同优势没有得到显现。因此,在民族地区可以尝试职业教育的合作办学模式以及区域学生学业成绩互认制度。职业教育在这些方面都拥有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开发民族智力资源,深挖民族特色内涵,实现地区经济低耗高效的发展,职业教育必将毅然承担起维护和谐的民族地区的历史使命和重任。这样既可以拓宽区域之间、民族之间、个体之间的交流途径,也能发挥民族地区文化的集聚效应,实现优势人力和教育资源在区域内的合理流动,共创民族职业教育的协调、和谐和共赢发展。
职教育学校要准确定位自己的使命——培养适合地方社会发展的特色人才。首先要认识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没有本质的区别,应该两条腿走路,不能顾此失彼。在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上给予职业教育应有的重视。其次在学校课程设置上,西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应当反映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如开设旅游、手工艺、银饰加工、农林学等。结合民族地区的情况,增加动植物保护、民族特色文化营销等专业,同时,可以尝试在民族地区实行具有特色专业的职业教育的试点工程,继而向其他地区推广。根据协同学的理论得知“只要群体倾向于一种新的观念——也许是一种风尚或文化思潮……都可以促成更大的有序结构的形成”[7]。最后,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完善多元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可以开展与发达地区的联合办学,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吸引优秀教师的加入;完善学校奖学金制度,增加获奖比列,提高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等。
“自由是人的本质,人类史可以被理解为‘向自由的发展’”[7]。职业教育不仅是国家的、地方的、也是个人的。它为个体的职业发展提供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天生我才必有用”提供了必要条件,促使个人向“自由”的方向发展。因此,从思想意识上个人要对职业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不能认为它是“技之末节”。转变就业观念,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积极参加职业技能的培训,提升自我能力和水平,不仅有益于个人发展,而且带动地方经济、教育、文化的协调发展。
西南民族地区以其特有的自然文化内涵期待着世人的深度剖析和发掘。近几年旅游资源的开发,给民族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然而在开发地方性资源的同时出现很多棘手的问题。深思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问题,以期希望通过区域性特色职业教育的和谐共生发展来探索地方和谐发展之路。
《易经·文言传》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西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站在新的时代关口将更需要审时度势,充分发挥地方民族特色,做到上合天意,中合民心,下合地德,走特色发展之路。老子《道德经》亦曰:“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因此,我们在发展西南地区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协调多种因素,寻求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之路,只有做到天、地、人、德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做到职业教育的和谐共生。
[1]张诗亚.和谐共生[C]//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
[2]STEWARD H.Theory of Culture Change[M].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Urban,1979:39.
[3]〔美〕埃里克·詹奇.自组织的宇宙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61.
[4]于伟.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5.
[5]张诗亚.发展民族特色职业教育促进民族共生教育体系建立[J].民族教育研究,2013,1(24):3.
[6]ORR D.Ecological Literacy:Educ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to a Postmodern World[M].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1992:4.
[7]〔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8.
[8]〔德〕克劳斯·迈因策尔.负责性中的思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