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昊
摘 要:伴随我国经济完成转型,民营市场经济逐渐走向台前,推动了民间金融的繁荣,民间金融对促进农村经济与民营经济迅速发展,以及补充金融不足起到了越来越积极的作用。然而民间借贷长期不属于金融体制之内,很长一段时期政府没有给予重视,所以研究民间借贷对我国规范金融市场,规避风险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民间借贷的意义与问题着手,并提出了解决民间借贷问题的举措。
关键词:民间借贷;意义;监管制度
在民营经济发展中民间借贷是其内在需求,同样是民间经济发展中进行的一种使金融交易费用降低的创新制度。从客观上来看, 在某种程度上民间借贷的正常运行能够为一些农户与小企业创造便捷、快速的融资条件,在金融信贷中民间借贷是金融机构的一种有力补充,它具有便捷、快速及灵活等优点,在不发达的地方正规金融收缩服务空间,而民间借贷则表现的比较活跃,在那里具有一定的生存空间或市场份额。但规范的法规制度对其约束较为匮乏,民间借贷存在着高利贷现象,它给正常金融的发展秩序带来了冲击,具有非常大的隐性危害与风险。所以我国分析研究民间借贷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治理方法,有助于将民间借贷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1 民间借贷在我国存在的意义
1.1 市场始终对民间借贷存在需求
每每在经济形势发生波动与信贷紧缩时,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就呈现出更加强劲的势头。例如在前些年我国沿海城市的外向型经济因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受到巨大冲击,有不少中小企业处于难以偿还到期的银行信贷与资金供应链断裂的境地,正规金融市场中的信贷机构都将其排除在信贷范围之外,解决资金需求只能转向民间借贷渠道。
1.2 匮乏的投资路径给民间借贷提供基础
目前我国有限的理财与投资方式,使得居民手中的大量闲散资金面临着通货膨胀失去的贬值风险,他们只能将资金存入银行收到低廉的利息收入,或者冒着巨大风险进入楼市与股市,这种环境下资金方就希望大量闲散资金可以得到灵活运作,民间借贷就成为他们的一种选择,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此,自然进一步使民间借贷市场得到活跃。
1.3 民间借贷具备特有的优势与特点
首先,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民间借贷拥有高度对称的交易信息,依据具体业务来决定具体借贷利率与借贷的时间长短,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其次,民间借贷具有灵活的方式,简便的借贷手续,规模较小的企业、商户所从事的领域通常对季节性与周期性有一定要求,需要在短时间内通过简便的方式融资。再次,民间借贷的大部分交易实行的还是以人际关系为主的担保机制,这种机制带有一定的隐性特点,交易的主体主要是通过熟人介绍或者自身就是亲朋好友,从而促成借贷交易。这涉及到亲友的利益与个人信用度,即便债务人经营受损一般也不会逃废债务,这从客观上也使借贷资金降低了无法收回的风险。最后,民间借贷活动现在具有越来越高的组织化程度,民间借贷自身正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中。
2 我国发展民间借贷遇到的问题
2.1 对民间借贷的监管缺乏合理性
在国民经济中金融属于血脉,各国都非常重视金融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严格的金融监管。然而因法律一直没有明确民间借贷的地位,一直以来国家也没有在金融监管体系中将其纳入。当前我国的监管体制中银监会只有对正规金融机构履行监管职责,由谁来管辖民间金融机构是监管的缺失。民间资本在体制外游走,没有被合理的观测与监控。此外,在民间融资中由双方来约定利率,这样政府进行直接的宏观调控受到影响。监管出现缺位时:一是难以对借贷数据进行准确统计,分布广泛的民间借贷,复杂的数据来源,使得央行对其规模进行大致的估算了解,难以实现实时监测,这就让国家更加难以实施宏观调控;二是民间融资缺乏规范的运行,它可能受人利用成为一种非法集资的方式;三是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主要表现在:其一,因缺乏必要的借贷手续,万一涉及法律诉讼就会因缺乏手续而无能为力;其二,民间融资领域特别容易发展洗钱与诈骗等行为,因民间融资控制风险的方式薄弱、不规范的运作,造成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其进行洗钱与诈骗;其三,缺乏必要的制约保障机制,民间融资进行的是私下交易,难以实施监控跟踪手段,借钱的人出于谋利,通常采用一些不正当的催款方式,频频发生纠纷事件,影响社会的安定。
2.2 企业因民间借贷过高的利率而增加了负担
民间借贷属于直接融资的一种方式,因其利率较高,它只能对企业的现金流起到短暂的缓解作用。否则,企业长此以往高息举债就会进一步扩大财务支出,要是这种做法超过其盈利能力范围,债务到期企业就会难以支付,那么企业只能以高息的方式借新还旧,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逐渐掏空企业的资产,实体经济就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空壳现象。据相关统计,中小企业是民间借贷的主要需求方,它们的实际毛利率只不过是10%,另外,近些年国内外不景气的经济状况,以及不断上涨的劳动力、原材料价格等原因造成了成本增加,这使得中小企业被一步步挤压利润空间,并且民间借贷风险被放大,不少企业在高息负担下被这最后一击打垮。除此之外,近些年金融机构在经营模式方面还是显得滞后,民间借贷的短期高回报率使得不少银行存款投向民间借贷战场,这不但让金融信贷的正常供给进一步被压缩,还使银行增加了经营风险,影响其正常经营。更有甚者为了谋求生存开始利用不正当竞争方式,如补贴实物、高息揽储等,最终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
2.3 民间借贷易致恶性的资金循环
解决资金短缺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便捷的民间借贷。但是在急需解决资金需求问题的同时,一旦出现了生产经营问题,资金借入方难以清偿到期债务,又通过民间借贷来解决偿债问题,就会使资金借入者的成本极大增加,信誉度受到影响,借贷双方容易产生债务纠纷。并且要是银行信贷和民间借贷在一起,银行就容易对企业资金现状产生误解,进而做出不正确的判断。如企业快到偿还贷款日期,为了能够按期还款并且顺利获得新贷款,企业就会筹措民间借贷资金,再以新贷款补上民间借贷的空挡。这让银行无法真正实现对企业控制借新还旧,企业在此过程中万一经营不善,便会陷入恶性的资金循环中。
3 我国解决民间借贷问题的举措
3.1 完善民间借贷的监管制度
要想规范好民间借贷,做好监管工作是关键。建立的监管体系行之有效,对民间借贷规范正常运行意义重大。一是监管主体要明确,当前我国监管金融市场的措施是实行分业监管,监管民间借贷也可以此参考,对民间借贷予以明确的监管主体,交叉管辖的现象就能够避免。当前我国对民间借贷有着多个监管主体,例如人民银行、金融办、工商管理部门等。我们可以通过分业监管模式来监管民间金融,并且应当发挥地方政府相关作用,强化其维护金融稳定与防范金融风险的责任。二是实施网络监管,在未来网络将引领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把网络优越的特性发挥好,建立一个能够涵盖社会监督、自我控制、行业约束及政府监管互相配合的网络监管,使信息实现联网。三是对监管方式进行完善,民间借贷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监管方式也该依据具体情况而定,诸如行业监管应该结合惩罚与行业规范实现自律,进而实现化解、防范风险;政府监管要依据事实,以法律为基础,对其依法进行规范;除此之外,针对具有复杂性的民间借贷,监管就需要做到事前进行防范、事中开展监督及事后实施惩罚并用。
3.2 构建统一的服务信息平台
民间借贷通过开展免费登记交易信息的服务,例如联系方式、借款用途、还款来源等,尽量统计出民间借贷的所有情况,涵盖借贷额度、借贷双方资质及资金流向等状况,构建统一的服务信息平台。此外还要提供比较规范化的借款合同与公证处、会计师与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为民间借贷的风险把控与合法性提供配套服务。一旦资金供求在借贷双方达成共识,由借贷双方对借贷利率进行直接协商,在这过程中专业机构只是收取相应的手续费,不会触及双方资产,同时对资金交易也不承担任何风险,但是需要对审查双方的借贷资格负有责任,这就能够使借贷风险减少与借贷成本降低,但是成本总计不得超过规定的贷款利率四倍以内。最主要的是服务信息平台通过一段时期运行就会形成独有的征信体系,使贷款人有了信用记录,促使贷款人提高还款意愿,最终违约风险得到降低。这样不但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因不对称信息而产生的风险,还能让借贷双方增加选择余地,从而让市场形成高效的竞争环境,让市场供需关系可以直接通过借贷利率就能够充分反映出来。
3.3 打破融资瓶颈,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在民间借贷促使地方经济活跃的同时,侧面表现出的是银行金融服务匮乏,呈现出中小微企业想融资较为困难、繁琐的信贷程序、银行压缩不发达地区信贷、民营经济无法平等享受信贷服务等问题。在某种条件下不应忽视银行存款与民间借贷资金互为转化,银行缺乏必要的信贷服务,就可能让银行资金流向民间借贷,如果银行有充足的信贷服务,民间借贷就会减少需求,用在民间借贷的相应资金就流向银行。金融服务体系应该借鉴学习民间借贷的优点,扩展服务渠道,使民营经济能够平等的享受到金融服务,进而压缩地下钱庄与高利贷的空间。
4 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民间借贷对缓解银行信贷资金匮乏、扩展融资路径及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它的存在具有必然的合理性,但是缺乏规范、极易扰乱金融秩序。所以应完善民间借贷的监管制度、构建统一的服务信息平台、打破融资瓶颈,提高金融服务质量,进而对民间借贷进行正确引导,使其趋于阳光化。
参考文献
[1] 张杰 《中国金融制度选择的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 杨海平 引导民间融资不应止于修修补补 [J] 中国金融 2010(11)
[3] 方剑锋 民间借贷的现状分析与法律思考 [N] 山西法制报 201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