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2014-09-25 23:28林涓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4期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不同剂量米非司酮

林涓

[摘要] 目的 观察及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于本院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的6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米非司酮的应用剂量分为A组(6.25 mg/d)31例和B组(12.50 mg/d)31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大小、痛经程度、血清CA125水平及阳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 结果 两组治疗后1、3、6个月的子宫大小、痛经程度、血清CA125水平及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 结论 6.25 mg/d的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及更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子宫腺肌病

[中图分类号] R71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c)-0113-03

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及月经失调情况表现较为明显,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较高,而米非司酮临床应用较多,且应用效果值得肯定,但是对于其应用剂量的研究却相对不足,而应用剂量不仅关系到治疗效果,且与安全性的关系也极大,因此在用药剂量方面应给予充分重视,此方面的探讨价值也较高[1]。本研究就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及比较,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于本院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6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米非司酮的应用剂量分为A组(6.25 mg/d)31例和B组(12.50 mg/d)31例。A组:年龄29~50岁,平均(41.1±5.7)岁,病程0.6~6.0年,平均(2.5±0.4)年,其中轻度11例,中度10例,重度10例。B组:年龄29~51岁,平均(41.3±5.6)岁,病程0.7~6.0年,平均(2.6±0.3)年,其中轻度11例,中度10例,重度1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与轻中重度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以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00701)按照每天6.25 mg的剂量服用,B组则以米非司酮按照每天12.50 mg的剂量服用。两组均1次/d,空腹服用,均连续服用6个月。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大小、痛经程度、血清CA125水平及阳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

1.3 评价标准

患者的痛经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评估分值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明显,其中≤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分为重度疼痛[2]。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AS 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大小、痛经程度、血清CA125水平及阳性率的比较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可导致患者出现痛经及月经不调等,对患者造成的机体不良影响较为突出[3-4],而临床对于本病的相关研究也较多,研究普遍显示[5-6],此类患者的血清CA125升高(在血清中呈现高表达),因此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应重视对此方面的干预与控制。另外,子宫体积增大也是子宫腺肌病常见的表现,因此对于子宫体积的监控也是重要的干预方面。米非司酮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药物之一,其效果广受肯定的同时,对于其应用剂量的研究也较为多见,但是研究结果的争议也极为突出[7-11],因此对其进行更为细致的探讨价值较高。

本研究就不同剂量(6.25 mg/d与12.50 mg/d)的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安全性进行探讨及比较,结果显示,两种剂量米非司酮的应用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6.25 mg/d米非司酮(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相对更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6.25 mg/d的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及更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马洪菊,王玉莹.米非司酮在保守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应用及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8):163.

[2] 陈钢,蒋秋丽.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比较研究[J].安徽医药,2012,16(11):1677-1678.

[3] 王梅,陈艳.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4,35(1):89-90.

[4] 毛卉,姜雯,王静.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 8(4):434-436.

[5] 张媛,李玥,张岚,等.左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远期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316-318,356.

[6] Huang BS,Seow KM,Tsui KH,et al.Fertility outcome of infertile women with adenomyosis treat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a conservative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and GnRH agonist:long-term follow-up in a series of nine patients[J].Taiwan J Obstet Gynecol,2012,51(2):212-216.

[7] 吴艳,陈国庆,孙莉.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86-187.

[8] 徐肖文,颜林志,赵宇,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J].浙江医学,2011,33(3):337-340.

[9] 宋红梅.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2):108-109.

[10] 刘春喜.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4):58-59.

[11] 刘婧.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10):142.

(收稿日期:2014-06-16 本文编辑:许俊琴)endprint

[摘要] 目的 观察及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于本院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的6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米非司酮的应用剂量分为A组(6.25 mg/d)31例和B组(12.50 mg/d)31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大小、痛经程度、血清CA125水平及阳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 结果 两组治疗后1、3、6个月的子宫大小、痛经程度、血清CA125水平及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 结论 6.25 mg/d的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及更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子宫腺肌病

[中图分类号] R71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c)-0113-03

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及月经失调情况表现较为明显,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较高,而米非司酮临床应用较多,且应用效果值得肯定,但是对于其应用剂量的研究却相对不足,而应用剂量不仅关系到治疗效果,且与安全性的关系也极大,因此在用药剂量方面应给予充分重视,此方面的探讨价值也较高[1]。本研究就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及比较,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于本院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6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米非司酮的应用剂量分为A组(6.25 mg/d)31例和B组(12.50 mg/d)31例。A组:年龄29~50岁,平均(41.1±5.7)岁,病程0.6~6.0年,平均(2.5±0.4)年,其中轻度11例,中度10例,重度10例。B组:年龄29~51岁,平均(41.3±5.6)岁,病程0.7~6.0年,平均(2.6±0.3)年,其中轻度11例,中度10例,重度1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与轻中重度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以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00701)按照每天6.25 mg的剂量服用,B组则以米非司酮按照每天12.50 mg的剂量服用。两组均1次/d,空腹服用,均连续服用6个月。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大小、痛经程度、血清CA125水平及阳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

1.3 评价标准

患者的痛经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评估分值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明显,其中≤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分为重度疼痛[2]。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AS 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大小、痛经程度、血清CA125水平及阳性率的比较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可导致患者出现痛经及月经不调等,对患者造成的机体不良影响较为突出[3-4],而临床对于本病的相关研究也较多,研究普遍显示[5-6],此类患者的血清CA125升高(在血清中呈现高表达),因此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应重视对此方面的干预与控制。另外,子宫体积增大也是子宫腺肌病常见的表现,因此对于子宫体积的监控也是重要的干预方面。米非司酮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药物之一,其效果广受肯定的同时,对于其应用剂量的研究也较为多见,但是研究结果的争议也极为突出[7-11],因此对其进行更为细致的探讨价值较高。

本研究就不同剂量(6.25 mg/d与12.50 mg/d)的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安全性进行探讨及比较,结果显示,两种剂量米非司酮的应用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6.25 mg/d米非司酮(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相对更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6.25 mg/d的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及更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马洪菊,王玉莹.米非司酮在保守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应用及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8):163.

[2] 陈钢,蒋秋丽.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比较研究[J].安徽医药,2012,16(11):1677-1678.

[3] 王梅,陈艳.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4,35(1):89-90.

[4] 毛卉,姜雯,王静.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 8(4):434-436.

[5] 张媛,李玥,张岚,等.左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远期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316-318,356.

[6] Huang BS,Seow KM,Tsui KH,et al.Fertility outcome of infertile women with adenomyosis treat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a conservative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and GnRH agonist:long-term follow-up in a series of nine patients[J].Taiwan J Obstet Gynecol,2012,51(2):212-216.

[7] 吴艳,陈国庆,孙莉.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86-187.

[8] 徐肖文,颜林志,赵宇,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J].浙江医学,2011,33(3):337-340.

[9] 宋红梅.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2):108-109.

[10] 刘春喜.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4):58-59.

[11] 刘婧.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10):142.

(收稿日期:2014-06-16 本文编辑:许俊琴)endprint

[摘要] 目的 观察及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于本院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的6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米非司酮的应用剂量分为A组(6.25 mg/d)31例和B组(12.50 mg/d)31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大小、痛经程度、血清CA125水平及阳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 结果 两组治疗后1、3、6个月的子宫大小、痛经程度、血清CA125水平及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 结论 6.25 mg/d的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及更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子宫腺肌病

[中图分类号] R71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c)-0113-03

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及月经失调情况表现较为明显,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较高,而米非司酮临床应用较多,且应用效果值得肯定,但是对于其应用剂量的研究却相对不足,而应用剂量不仅关系到治疗效果,且与安全性的关系也极大,因此在用药剂量方面应给予充分重视,此方面的探讨价值也较高[1]。本研究就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及比较,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于本院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6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米非司酮的应用剂量分为A组(6.25 mg/d)31例和B组(12.50 mg/d)31例。A组:年龄29~50岁,平均(41.1±5.7)岁,病程0.6~6.0年,平均(2.5±0.4)年,其中轻度11例,中度10例,重度10例。B组:年龄29~51岁,平均(41.3±5.6)岁,病程0.7~6.0年,平均(2.6±0.3)年,其中轻度11例,中度10例,重度1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与轻中重度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以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00701)按照每天6.25 mg的剂量服用,B组则以米非司酮按照每天12.50 mg的剂量服用。两组均1次/d,空腹服用,均连续服用6个月。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大小、痛经程度、血清CA125水平及阳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

1.3 评价标准

患者的痛经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评估分值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明显,其中≤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分为重度疼痛[2]。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AS 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大小、痛经程度、血清CA125水平及阳性率的比较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可导致患者出现痛经及月经不调等,对患者造成的机体不良影响较为突出[3-4],而临床对于本病的相关研究也较多,研究普遍显示[5-6],此类患者的血清CA125升高(在血清中呈现高表达),因此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应重视对此方面的干预与控制。另外,子宫体积增大也是子宫腺肌病常见的表现,因此对于子宫体积的监控也是重要的干预方面。米非司酮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药物之一,其效果广受肯定的同时,对于其应用剂量的研究也较为多见,但是研究结果的争议也极为突出[7-11],因此对其进行更为细致的探讨价值较高。

本研究就不同剂量(6.25 mg/d与12.50 mg/d)的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安全性进行探讨及比较,结果显示,两种剂量米非司酮的应用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6.25 mg/d米非司酮(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相对更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6.25 mg/d的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及更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马洪菊,王玉莹.米非司酮在保守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应用及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8):163.

[2] 陈钢,蒋秋丽.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比较研究[J].安徽医药,2012,16(11):1677-1678.

[3] 王梅,陈艳.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4,35(1):89-90.

[4] 毛卉,姜雯,王静.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 8(4):434-436.

[5] 张媛,李玥,张岚,等.左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远期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316-318,356.

[6] Huang BS,Seow KM,Tsui KH,et al.Fertility outcome of infertile women with adenomyosis treat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a conservative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and GnRH agonist:long-term follow-up in a series of nine patients[J].Taiwan J Obstet Gynecol,2012,51(2):212-216.

[7] 吴艳,陈国庆,孙莉.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86-187.

[8] 徐肖文,颜林志,赵宇,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J].浙江医学,2011,33(3):337-340.

[9] 宋红梅.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2):108-109.

[10] 刘春喜.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4):58-59.

[11] 刘婧.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10):142.

(收稿日期:2014-06-16 本文编辑:许俊琴)endprint

猜你喜欢
子宫腺肌病不同剂量米非司酮
温宫通血法针灸治疗子宫腺肌病研究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三维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