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程教科书文学选文编排比较研究

2014-09-25 03:16李军亮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科书文学作品文学

李军亮

文学选文是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涵养情感、提高言语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3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设置了多个学习领域,其中之一就是“语言与文学”,包括语文和英语,这是国家课程文件比较明确地用“语言和文学”来指称语文的学习内容,表明课程纲要对文学教育的重视。

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语文必修教科书,具有全新的理念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增加了文学作品的分量,各具特色。这些教科书进入实验区后,受到很多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的欢迎,也有一些批评,其中教科书中文学选文的编排方式,更是讨论的焦点之一。

本文选择了三套使用量较大的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对其文学选文的编排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这三套必修教科书分别为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和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标准教科书[1](以下简称人教版、语文版、北京版)。这三套教科书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够反映我国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的基本情况。

一、单元组织的比较:按照文体组元,兼顾主题,不同体裁编排方式各异

文学选文的选择和编排受到教育目标、文学观念、时代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教科书中表现为多种形态。考察教科书文学作品的编选情况,不仅要统计选文的种类、数量,而且要了解选文的编排情况。选文的编排方式制约着教的方式,也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科书的文学选文编排较以往有较大的进步,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按照文体组织单元,兼顾主题

按照不同体裁来组织单元,这应该说是这三套教科书的一大特色。虽然说具体编排略有差异,但是基本思路是一致的。不同体裁作品结构方式不同,阅读方法有异,分开编排有利于感受、把握各种体裁文学作品的特点,循序渐进地提高阅读技能。

这种编排方式可以说是吸收了新课改之前语文教科书编排的一些优点,同时有了进一步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多是按照文体来组织单元的,条理清晰,每个单元都有训练重点,只不过它对体裁的划分不够科学,将很多实用性的文章划入散文单元,而将有些文学作品划入记叙文单元,例如孙犁的《荷花淀》。对于古文,没有把其中的叙事抒情类文本按照散文来处理,而仅仅作为“文言文”。这三套课程标准教科书对体裁的划分比较科学,将古今诗文都按照体裁归入相应单元,并且考虑到不同选文的主题,这应该说是一种进步。

2.四种体裁文学作品编排方式各异

散文单元,文白分编与文白混编并存。人教版和语文版的散文类选文,按照文言和白话分别组元,而北京版则将文言和白话穿插编排。应该说这样编排各有利弊,分编有利于把握不同语体的特点,脉络清楚,穿插编排有利于比较古今散文的特点,也不显得枯燥。不过,相比较而言,还是文言、白话分别组元更合理一些,因为文言文和白话文毕竟有明显不同的话语特点,阅读方法和学习重点也有较大差异,分开编排有利于集中训练,掌握某类文章的阅读技能。

诗歌编排区分时代、国别和风格。对于诗歌,三个版本的编排是基本一致的,语文版和北京版都采取按照中国古代、现代和外国分编的方法,人教版区分了古代和现代,但没有区分中国现代诗和外国诗。对于中国古代诗歌,按照作品的时代分开编排,对于中国现代诗和外国诗,按照风格流派编排,应该说是比较合理的。因为不同朝代的诗歌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风格的诗歌也有较大差异,分别编排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诗歌特点,更好地鉴赏诗歌。

小说、戏剧古今中外混合编排。由于小说、戏剧类选文较少,编者采用古今中外混编的方法。虽然说不同时代、国别的作品具有不同特点,但是它们的本质特征是一致的,都具有所属文体的共同特征,因此可以放在一起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了解不同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例如,北京版必修一第二单元就选编了《林冲棒打林教头》、《项链》、《断魂枪》、《许三观卖血记(余华)》,语文版必修4第三单元就选编了《雷雨(选场)》、《窦娥冤(选场)》、《哈姆莱特(选场)》、《城南旧事(节选)》,可以说风格迥异,各有代表性。

二、导学系统的比较:注重比较鉴赏,助读资料详略不一

导学系统指教科书中为选文阅读提供帮助的相关内容,包括单元说明、课文提示、注释、评点、课后补充资料等内容。三套教科书的导学系统各有特点,下面分别阐述。

人教版每个单元之前有单元说明,介绍本单元选文文体、作品特点,提示阅读方法。这一设计是非常合理的,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重点,将本单元的课文联成一个整体。当代语文教科书一般都采用单元编排的方式,但要真正发挥单元教学的优势,必须对单元整体有统筹设计,并不是简单讲数篇选文放在一起就行了。同一单元的课文应当发挥协同作用,各有侧重,共同为完成单元学习目标服务。学习选文不仅要理解其内容,而且要学习阅读技能、方法,单元前的学习方法说明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阅读,有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

人教版每篇课文之后都会补充一些课文相关资料,开阔学生视野,促进知识的迁移,增加学生语文积累。例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的后面就补充了毛泽东的三首诗词,分别是《采桑子·重阳》《七律·长征》《浪淘沙·北戴河》,这种设计有利于更充分地感受毛泽东诗词特点,及时运用所学知识,掌握相关技能。该册第6课《赤壁赋》之中补充了苏轼论自己文章特点的一段文字,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认识课文特点。

北京版的导学系统设计最为完备。一个文学作品单元的内容包括:教学建议、精读、泛读导引。每一部分的设计都非常具体、细致。教学建议部分包括过程建议、准备建议、方法建议和作业建议。精读部分包括选文、注释等内容。泛读导引部分包括知识短文和探究提示。其中“精读部分”,北京版有一个突出的优点是很多选文设置了评点设计。在选文的旁边,对选文的精妙之处进行赏析和点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欣赏文本。如果没有评点和指导,学生的感受可能流于粗疏、浮泛,不能很好地体会文本形象之美和语言之美。有了评点,学生感受更加真切,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特点也会有更好的把握。评点的好处是密切结合词句,没有架空分析,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与解读能力。

这种设计非常便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它的指导贯穿学生语文学习的全程,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教师也便于据此展开教学。既重视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又注重言语技能的训练;既重视精读,又注重精读向泛读的过渡,可谓非常全面,既实又活。

相比之下,语文版的导学系统就显得较为薄弱。它的每单元之前没有单元说明,在每一课也没有关于阅读方法的提示,只在课文之后提供“相关链接”,补充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例如,必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中国现代诗二首(二)》的课文后补充了《余光中的诗意人生》的一段话。文学作品单元仅仅提供选文和练习,应该说是有所欠缺的。学生阅读不仅要了解内容,而且要学得文学阅读的技能、方法,这些应该有一些提示。当然,这些技能、方法也可以由教师提示、点拨,可是这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并且不便于学生自学。

三、练习系统的比较:结合文学选文特征,注重欣赏品味

教科书的练习系统也非常重要,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科书的练习系统比较特殊,它没有独立的体系,基本上是黏附于选文的,我们采用了微观比较的方法。具体方法是,选择同一位作者的同一体裁的选文,对三套教科书的练习题进行比较。本文选择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黄鹂》进行比较分析。

人教版的优点是练习设计较好,抓住诗歌特点,引导学生朗读、感受、品味、分析。《再别康桥》属于新格律诗,讲究节奏和韵律,诗句排列错落有致,形式上具有一种美感,适合反复朗读,细细体味。编者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和直觉,没有直接问内容形式特点,而是问学生“你觉得美在哪里?”这是符合诗歌的阅读规律的。在感受品味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首节和末节不同的意味和表达效果,密切结合文本,使学生在反复咀嚼中体会作者细微的情感变化和表达技巧,对诗歌妙处有更深切的体会。

北京版的练习设计较为粗疏,介绍了徐志摩诗歌的整体特点,但没有引导学生体味“这一首”诗的特点。诗歌教学既要使学生了解“这一类”诗歌的特点,也要使学生感受、认识“这一首”诗歌的特点。再说,徐志摩诗歌的风格也是多样的,《再别康桥》只是某一种风格的代表作品,不能泛泛而论。设计练习,既要考虑作品的共性,更要考虑作品的个性。

语文版所选的徐志摩的《黄鹂》,没有《再别康桥》经典,不过也体现了徐志摩诗歌的特点。语文版的优点是设置了比较阅读,在课后选择了风格相近的《消息》一诗,让学生从“诗意感受”和“形式技巧”上进行比较,有利于更好地体会诗歌特点,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技能。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智慧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变式练习,通过将知识运用于不同的对象而获得技能,语文版的比较阅读设计就是一种变式练习,有助于学生掌握阅读此类诗歌的技能。

相比较而言,人教版的练习设计最为合理,符合诗歌阅读特点,引导学生探幽逐微。语文版的练习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寓意和感受,不过在语言品味上还不够细致,北京版的练习设计显得大而无当,没有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地感受品味。文学选文的练习设计,一定要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将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思考与建议

1.精选文学作品,编排兼顾内容形式

在必修的框架内,编者能够选择的文学作品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精选”的问题。教科书所选文学作品应该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有利于学生见识、欣赏各类文学精品,有利于知识、技能的迁移。所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应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不能使某一种过多或过少。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按照文体组织单元是这三套教科书的鲜明特点,这是一种继承和发展。我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人教社出版的教科书大多是按文体组元的,不过那时的文体是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戏剧、文言文来划分的,不够科学,没有突出文学作品的特点。这些新课程教科书仍然按照文体组元,不过突破以往的分类框架,明确按照四大文学体裁分别组织单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在此基础上,很多单元还兼顾人文主题,更有利于学生的接受。新课改后,很多初中语文教科书和部分高中教科书按照人文主题组织单元,模糊了文体界限,忽视文本形式特点,弱化了言语训练,在实践中造成不好的后果,这三套教科书能旗帜鲜明地坚持文体组元,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应该继续坚持。

2.完善导学系统,重视知识呈现和方法点拨

导学系统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来说非常重要。学生在语文课程里学习的,不仅仅是一篇篇选文的内容、一次次的活动,更重要的是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技能方法。教科书编者把提供语文知识、方法的任务都推给教师是不合适的,而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提供科学、丰富的知识,供师生参考和借鉴。语文课程的学习不能仅仅让学生“暗中摸索”,还必须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学生“明里探讨”,提供学习的效率。在这方面,北京版必修教科书做得比较好,值得学习借鉴。

3.科学设计练习,引导学生精研文本,迁移提高

练习系统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文学选文的练习设计应突出文学阅读的特色,引导学生把文学作品当作文学作品来读,也即按照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态度来阅读。以往教科书往往注重文学作品的认识功能、道德教化功能,而忽视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在很多情况下把文学作品当作实用文章来读,这种阅读取向是不对的。练习设计,应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非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体会文学语言的特殊性。要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细读文本,不能脱离文本作架空分析。同时要重视知识、技能的积累和迁移。学生在课堂上所学文学作品是有限的,而在课外所读却是相当多的,因此,必须重视从课内到课外的过渡。在练习中设计比较阅读、拓展延伸等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反复练习,迁移提高。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 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

[5]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出版社.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版·语文(1-5).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关燕云】

猜你喜欢
教科书文学作品文学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藏起来的教科书
文学作品与数学
文学小说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