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惠
摘 要在微教育席卷中国教育领域之际,在新课程改革处于深水区之时,中国的教育到底该何去何从?本文从微教育的本真意涵入手,质疑微教育本土化的合理性,反思与重构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性出路。
关键词微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微课程翻转课堂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微学习、微课程,“微时代”在移动终端日益普及、开放教育资源蓬勃发展与优质学习资源亟需建设的背景下悄然而至,这股“微”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席卷教育领域,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路向提供了新的视域与载体。在“微”魅力横扫大江南北之际,教育逐渐顺应“微潮流”走上“微”的道路,它以宏大的教育内容解构为微小的教学主题为路径,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在短暂的时间内追求教育的高效果、高效率与高效益为目标,意图开创与铸造中国化的“微教育”形式。
一、审视过去:缕析与追问微教育的本真意涵
迄今为止,微教育在微时代的背景下蓬勃发展,它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两种新型的方式:微课程(简称“微课”)与翻转课堂(简称“翻课”)。“微课”与“翻课”的实践生发于我国学者对国外教育经验的思考与借鉴,它们是组成微教育内容的基本形式与架构,这两种方式在教育领域均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效,并引发了教育界的热议与讨论。微教育是微时代背景下的新生领域,它是宏大教育视界转向微小教学视角的象征,通过对这种转向的理性思考、对微课与翻课的整体反思以及对微教育的全面审视,笔者归纳并总结出微教育的特征与实质。
第一,微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反思与批判。微课与翻课的借鉴与推广始终将批判与驳斥传统的教育教学作为立足点,而不是将其作为改进与完善传统教育教学的手段。
第二,微教育始终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核心与依托。科技的发展已成为教育的主要推动力,离开信息技术的平台支撑,微教育就会走向穷途末路。
第三,微教育始终停留于教育手段与方式的改变。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探究式、参与式以及合作式教育教学都是对教学方式的改变,微教育正是对这种教育走向的进一步继承与延续。
第四,微教育秉持对高效率教学的追求。微课的视频要短小精悍,翻课的教学要简短简洁,它们都高度追求教学的有效性,这些都体现了微教育的“速度”与“效率”。
第五,微教育是对重视预习与自主学习的另类化表述。视频作为一种新型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灵活的、自主的学习空间与时间,它是微课中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主要工具,是翻课中学习者课前预习的重要途径。学习者的预习与自主学习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的效果。
第六,微教育是从真实的课堂情境向虚拟的视频教学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摆脱时空的束缚提供了条件,远程教育、网络教育都是教育超越时空界限的有力论证。
二、审视现在:表征与质疑微教育本土化的合理性
1.传统教育是否不堪入目
中国的传统教育究竟是什么?如果没有厘清传统教育的内涵就对其进行反思与批判,这如同无源之水、无木之林,必将导致理论探寻的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中国的传统教育总括了中国的教育遗产、教育历史实体以及教育渊源三个层面,它的内容必然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多元化、多样性的教育事实构成,如古代儒道佛的教育思想,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传入后形成的思想浪潮,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可见,传统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都已超出我们所秉持的已有价值观念,它囊括了中国教育在过去每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并不囿于我们所持有的“传统教育是应试教育”的狭隘理解。
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是否合理?“历史的发展表明,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必须立足本国实际并合理借鉴异国经验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而不能全盘吸收别国的经验,否则就会迷失方向。”[1]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外域理论与实践的引入与借鉴,我们的聚焦点从忽视传统教育转向重视外国教育,从汲取外域理论转向批判本土实践,我们的立足点是对传统教育的无情反驳,对外来教育的一味奉承,这种非理性的思维逻辑导致我们对中国传统教育理解的三大误区:第一,“自我否定”构成了中国教育变迁的主调;第二,“全盘否定”构成了传统教育认识的主调;第三,特殊的悖论构成传统教育改革的历史契机[2]。中国传统教育的自我反思本是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重要路径,却逐渐走向“自我否定”、“全盘否定”的极端,反思与批判的改革路径也逐渐演绎为简单地驳斥与攻击,并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外域理论相对立,一切教育改革的发起都要与传统教育相挂钩,都要将传统教育作为批判的靶子,都要将传统教育的破除与抵制作为新理论诞生的土壤。
中国传统教育到底该批判什么?中国传统教育的内容广泛,我们对待它不能以偏概全或一意孤行,我们要批判的是传统教育中不能适应社会、学校与学生发展的内容,“我们今天所批评的‘传统教育,通常指的并不是孔子的言行,而是指在科举制度建立之后延续至今的普遍的教育现实,它们成为20世纪文化变革和教育改革的主要对象”。[3]批判什么要比如何批判更值得探讨,一味地批判必将引发人们对传统教育的厌恶与憎恨,这既不利于传统教育中优秀思想的传播,也不利于中国教育的稳步发展,因此,我们要始终明确传统教育是中国教育根基的理念,正确引导人们在全面审视中国教育的基础之上不断改善与完善中国的教育。
2.信息技术能否改变教育走向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其中的“革命性影响”,应该理解为颠覆性的变革,就像文字的出现虽然只改变了信息记录方式,却颠覆了“口耳相传”式的知识传承模式一样,信息技术将全面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彻底变革现行教育[4]。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息息相关,它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引发教育领域的波动,这是否预示着信息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走向?
(1)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实然状态
信息技术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应用平台,为教育时空场域的延展与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为教育技术的不断演化与提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正确认识与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前提与条件,全面探讨与反思我国教育的实践现状与特征,对规避信息技术的应用误区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实然状态中存在着诸多的误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信息技术应用的“盲目跟风”空前壮大。信息技术带来的新媒体、新技术与新模式受到广大教育者的盲目追捧,微课与翻课都是以“视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物,它们的诞生成为我国教育者寻求教育改革出路的“救命稻草”;第二,信息技术运用的“工具理性”蔚然成风。“工具理性”追求的是短期的效率与效果,它将信息技术作为接受人的操作和控制的简单工具,忽视信息技术使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这种“工具理性”的思想因其产生的短期效益明显日渐流行;第三,教育技术与教育中的技术之间的混淆。教育技术与教育中的技术是有区别的,教育技术是指教育的技术,教育中的技术是指呈现信息的所有可能的工具,它包含硬件和软件,教育中的技术只是教育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5]。教育技术理解的简单化与模糊化致使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合理运用;第四,教育技术“能否使用”与“怎样使用”的探讨。如果将信息技术作为实体工具看待,讨论在教学中用不用信息技术已经毫无意义,这是一个典型的假问题。而真问题是“怎样使用”,这是一个真正的教育技术问题[6]。信息技术的使用问题已从“能否使用”转向“怎样使用”的范畴。
(2)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应然取向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究竟能改变什么?从宏观层面来看,第一,教育现代化的终极价值判断是人的发展,是人的解放和主体性的跃升[7]。信息技术作为“物”的现代化不能改变“人”作为教育主体的本质,它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也不能成为教育振兴与发展的寄托之物,它能改变的是人类利用事物的方式与手段。第二,信息技术虽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和规模,但这并不代表它的使用会带来良好的效果,必须进行一种政治上有效的、能够把社会在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上所拥有的潜能同我们的实践知识和意愿合理地联系起来的讨论[8]。信息技术不能单路冒进去解决教育领域的问题,它必须跳出技术的狭隘维度空间,结合教育的其他方面由浅入深地改变教育的现状。从微观层面来看,第一,使用信息技术不是唯一达到学习目标的条件,即使能够做到,那也只是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的外在意义,信息技术的内在意义则一定是改变了学生的生存方式[6]。不管信息技术是作为工具手段的外在意义,还是作为改变学生生存方式的内在意义,它都强调信息技术对于方式与手段的改变。第二,信息技术改变课堂,实际上是改变班级授课制下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9]。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改变教学模式为导向,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实质仍是对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与突破。
信息技术能够改变的是教育外在的手段与方式,它无法深入教育内部探寻教育的本来面目,因而无法解决教育的根源性问题,那种企图通过信息技术或教育技术“拯救”教育的思想将无功而返,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拒斥信息技术的运用,我们应拒绝的是将研究机构的专家个性化的研究成果教条化、模式化地推广以及盲目地引入新媒体、新技术、新要求和新模式[10]。
三、审视将来:反思与重构课堂教学改革的未来走向
课堂教学改革,因其特有的情境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是不能用“一次革命论”的眼光来分析的,也不能用毕其功于一役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而应用“持续革命论”的视野来关照[11]。目前,中国的教育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新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的教育在传统教育与外域理论之间摇摆不定。选择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道路,冲出深水区的教育泥潭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新课程改革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改革,同时也是一种方式方法的改革,笔者认为新课改提出的探究式、合作式、参与式的学习方式以及其他的教学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人们的传统理念,这些方式方法的创新无疑为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彰显了新课改的独特风格。新课改在值得肯定的同时,也存在着隐性的后患,正是由于这种方式方法革新的引领,导致在新课改处于深水区之际,人们将寻求出路局限于教学方式方法的再次革新,如微课与翻课的引入与发展,无疑是人们盲目追寻教学方式改变的思想与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这种教学方式的创新只是解决表面问题的一剂良药,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新课改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与困惑,“关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当然对,但如果我们把改革的目光只是停留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上,这样的改革就是剑走偏锋。”[12]微课与翻课的盛行如同昙花一现,只能从外在推进教学方式的革新,却不能从内在解决课堂教学自身的痼疾,因此,我们应回归课堂教学自身的研究,回归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这就需要我们在理论研究层面超越发展性研究迈向创新性研究;在实践探索层面,一方面推进本土化教学实践的发展,另一方面,深化传统教学规律的应用研究,挖掘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教学方式,寻求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性出路。笔者认为,在教育道路的选择方面并无中间道路或捷径可走,我们应始终坚持传统教育的根基,在此基础之上对传统教育中不合理的现象及理念进行修改与完善,不断注入现代教育的新鲜血液。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并不是鱼和熊掌的非此即彼的关系,也不是传统教育生长,现代教育就要萎缩的此消彼长的格局,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不是对立与悖论的抉择。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与创造,强大的传统为我们提供了归依的立足点与出发点,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教育的创造性转化至关重要,我们的教育坚持传统并不代表教育就要固步自封、停滞不前,而是逐渐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过程,并始终坚持“中国的神,外国的形”的态度和原则。
参考文献
[1] 钟志华.“盲人掌灯”还要走多远?——试论我国教育的本土化问题.当代教育科学,2005(24).
[2] 乔卫平.论传统教育批判的三大误区.教育科学,2004(2).
[3] 杨东平.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命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
[4] 熊才平,何向阳,吴瑞华.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教育研究,2012(6).
[5] 刘美凤.教育技术的定位美国学者的观点.中国电化教育,2003(3).
[6]李芒.对教育技术“工具理性”的批判.教育研究,2008(5).
[7] 裴娣娜.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转变.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
[8]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9] 戴晓娥.信息技术对当代课堂教学的影响.中国电化教育,2013(2).
[10] 杨开成.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尴尬.中国电化教育,2005(12).
[11] 吕洪波,郑金洲.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基本认识.教育研究,2012(4).
[12] 马正.回归教育本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国教育学刊,2012(S2).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