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节仁
进入9月开学季以来,心情颇不平静!
9月1日,湖北十堰郧西县东方小学发生恶性伤人事件,致师生4死5伤,但伤人者陈严富坠楼身亡一事却被一笔带过。除了其家人,还会有谁为陈严福祈祷?一个原本内向、老实的农民,因为女儿无法安心在城区小学上学而走上不归路,这岂只是陈严富个人及其家庭的悲剧。
本人长期从事乡村教育研究,与众多农民有深入接触,农民对乡村教育非常失望,期望通过子女读书改变命运的农民们想方设法送子女进城,一如陈严福,抛家弃舍,举债买房,城市学校却极力排斥他们,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像陈严富一样内心充满愤怒。
死都要送子女进城上学,真的很可怕。
同在9月1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大山里,只有一位老师和一名学生的恩施市龙凤镇大龙潭村杉树湾教学点和其他学校一样迎来新学期。这情形,只能用凄惶来形容。2012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正式叫停“撤点并校”,然而,已经没办法阻止汹涌的乡村小学消亡潮了。
去年,在我身边,江西抚州临川区展坪乡大埠村小学、茅排乡南际村小学等相继消亡,大量小学则在消亡路上,不知有没有“起死回生”可能。我跟踪关注的荣山镇山背小学,即使年年评比多项居全镇学校第一,在社会各方关爱下教学条件得到巨大改善,免费午餐、足球下乡等公益项目都惠及全校师生,却没能留住农民的心,2012年有52个学生、2013年降为18个,今年开学报到的学生只有7人。
人口减少和城镇化被普遍认为是村小衰微的原因。但因人口减少而导致学生减少的幅度绝不至于如此,城镇化便成为村小衰微的最有力的借口。但是,在城镇化和村小衰微二者的关系上,城镇化是果而不是因。一方面以集中办学、规模办学更科学等为理由,从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实施撤点并校,推进“小学进镇、中学进城”,把高年级撤出村小对学校实施腰斩,从而摧毁村小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村民对村小的信心;另一方面以孩子进城上学的机会诱惑农民进城买房,拉抬房地产,促成城市繁荣。因此,并非先有城镇化而后有村小衰微。
问题在于,城镇只需要农民进城买房和消费,却不愿意农民分享福利。农民进城最主要的子女上学目的恰是城市不想要的负担。为了阻止农民子女上学,城市往往以学位不够为理由,排除进城农民子女正当上学的可能。常见的做法是“户口优先原则”,若某一学区生源过多,招生顺序为:根据学位情况,学区内世居户口优先安排;其次按户口迁入时间先后顺序安排,若还有空余学位,再考虑户口不在本学区的购房户和其他特殊情况。只能说,农民真可怜!
死都要送子女进城上学的根源在于教育的巨大城乡差距,这种差距又使村小陷入恶性循环处境。要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吸引村民子女回村小上学,谈何容易。然而,农民子女上学的最好去处仍然是村小,况且农村还有一批无法脱离农村的农民需要村小给他们的子女提供教育,村小存在的基础尤存。村小需要突围,需要社会各界观念的突破,尤其需要决策层观念的突破,要放弃“成本优先”的传统农村办学思维,要消除“办好中心小学就是办好农村教育”的错误观念,要用“村小流生率”等考核指标来促进乡镇政府和中心小学建立为村小服务的理念。现代化的中国需要现代化的农村,现代化的农村需要村小这个重要的文化园地,我们期待村小的振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