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低碳竞争力视角下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维度设计

2014-09-24 11:29刘鹤范莉莉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27期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

刘鹤+范莉莉

内容摘要:企业低碳竞争力以碳资产为载体,其竞争力强弱不仅体现于碳有形资产,且必将愈发取决于碳无形资产。在电子商务时代,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是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低碳竞争力信息。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影响企业低碳竞争力机理,设计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维度,据此建立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空间,在该评价空间中对每一类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进行定位,即可得企业各类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分布形状和能量态势,以此评价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作用效果和影响程度。

关键词:互联网碳无形资产 企业低碳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 评价维度 评价空间

引言

人类发展不可逆转与能源不可再生之间与生俱来的矛盾,使得可持续发展与能源过度开发的微妙平衡注定成为关注焦点。以较低能源消耗获得较高产出为主要特征的节能社会是否能支撑人类文明走向未来,悲观者已预见了地球资源枯竭景象,节能并开发新能源愈发显得紧迫而重要。

是否还有一些游离于节能之外的问题更值得人们去关注呢?2013年9月27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报告,进一步确认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报告确认气候变暖是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确认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95%。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气候屡见报端,彰显着人类的脆弱与不堪一击,多数科学家把气候异常归结于碳基能源过度使用。虽然碳排放缓慢的影响着全球环境,但正是因为它缓慢的特点而易被忽略,可能在未知的将来给人类致命一击。

幸运的是缓解CO2过度排放对气候的影响已成为普遍共识,世界各国正采取措施减少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国家低碳竞争力应运而生,它衡量的是国家在低碳未来为本国人民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国家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企业,企业低碳竞争力是国家或区域整体低碳竞争力的根源和具体表现,即提升国家低碳竞争力主要靠提高企业低碳竞争力来实现。

企业低碳竞争力的载体是碳资产,碳有形资产比碳无形资产更易识别和经营,但它只能说明企业的低碳竞争现状,更多反映的是企业与其竞争对手在低碳表现中低碳静态竞争力。而碳无形资产决定的是企业与竞争对手未来的低碳表现,反映的是低碳动态竞争力;同时碳无形资产是碳有形资产能够高效运行的有力保证,它真正体现了企业产品或服务在与其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势低碳表现。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使得企业生产经营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一类全新的碳无形资产——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未来必将承载更多的企业低碳竞争力信息。研究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影响企业低碳竞争力机理及程度,并科学评价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作用效果,有助于激励企业发掘、经营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并提高其在该类资产的配置效率,从而保证企业在低碳未来中的竞争优势。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理论和方法的文献暂未被发现,即使碳无形资产评价的研究成果也难觅踪影,仅有少量无形资产评价和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两方面的现存文献可供借鉴。在无形资产评价方面,范莉莉等(2009)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从不可模仿程度、可持续发展程度、开发利用程度三个维度评价各类组合无形资产,并进行了实例演算。汤湘希(2004)认为不同的无形资产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可辨认的无形资产采用价值链分析法、技能分析、知识分析、资产分析、顾客贡献分析、竞争差异分析等方法;而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可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价值分割与评价。张浩等(2012)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从无形资产发展现状和无形资产发展潜力两个角度评价无形资产,并把无形资产发展现状通过无形资产转化水平、无形资产更新水平及无形资产综合水平三个二级评价指标来呈现;而无形资产发展潜力仅通过无形资产创造潜力来表示。史建梁(2007)认为传统的会计计量方法无法反应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无形资产价值需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给予科学评价。苑泽明等(2012)认为所谓“无形资产指数”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及企业发展潜力高度相关。在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方面,陈红喜等(2013)基于价值链视角设计了评价企业绿色竞争力的5个层面,分别是企业绿色设计能力、企业绿色供应能力、企业绿色生产能力、企业绿色营销能力及企业绿色处理能力,18项二级指标通过这5个层面系统评价企业绿色竞争力,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张伟娜等(2010)从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三个维度评价了企业绿色竞争力。徐建中等(2011)认为企业低碳竞争力是开放动态的完整系统,它不仅来源于企业内部,还与外部的多种组织和制度有关,企业与这些与企业相关的组织和制度被定义为企业低碳竞争力网络,其构成要素包括:参与者、低碳能源开发、低碳技术创新、低碳发展资金、低碳管理和低碳文化等。朱利明(2013)认为可从运营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资源竞争力、管理竞争力4个维度评价企业低碳竞争力,并通过建立模糊评价矩阵计算并综合评价,但没有对该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黄山等(2013)讨论了企业提高低碳竞争力的驱动因素:遵守监管规定、服从制度规范从而维护企业声誉、满足消费者低碳消费需求、追求政策激励收益、获取低碳竞争力优势和良好的长期效益等,并基于此动因提出了企业提高低碳竞争力的途径。文献检索和分析的结果表明,尚无人涉及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领域,也无文献基于企业低碳竞争力视角研究互联网碳无形资产。鉴于此本文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企业低碳竞争力内涵

企业低碳竞争力研究越来越为学者所关注。整理、分类现存相关文献并和典型企业竞争力研究成果对比,如表1所示。

首先,表1揭示了多数学者研究企业低碳竞争力的角度类似于企业竞争力,即:能力、资源、环境。若抛开视角差异,大部分学者认同企业低碳竞争力是企业低碳竞争力,是在低碳发展背景下企业竞争力的延伸,且企业低碳竞争力目标描述与企业竞争力极其相似,这暗示着企业低碳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有某种微妙的继承关系。

其次,企业低碳竞争力不仅继承了企业竞争力研究思路,也继承着它的研究视角纷争。2013年超越环境商务咨询公司出版专著《企业低碳竞争力战略》认为企业低碳竞争力是传统的企业竞争力附加因素,是企业通过减少产品与服务的碳强度等措施所获得竞争力的“增量”。也就是说,企业低碳竞争力被理解为“低碳”附加因素下,碳资产投入对企业竞争力“增量”的影响。此思路不仅可以更多地借鉴较为成熟的企业竞争力研究成果,同时避免重蹈企业竞争力研究角度争论之覆辙,有助于该领域研究获得学界广泛认可。endprint

鉴于“高碳”不可持续,“低碳”必然成为企业竞争的附加因素,即企业低碳竞争力是附加低碳因素的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通过实施低碳战略引发的企业竞争力“增量”影响。这些“增量”影响来源于持续性碳排放权交易、低碳政策激励收益、供应商和客户对“碳优势”企业及产品偏好带来的市场份额变化等方面。由于企业低碳竞争力是企业低碳资产投入而带来的企业竞争力强度的变化值,即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变化在短期内无法改变行业内的竞争格局,长期却可以让强者愈强,也为弱者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超越优势企业提供契机。图1描述的是企业低碳竞争力内涵,其中T1和T2是企业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低碳投入值。必须指出,T1到T2企业竞争力变化值只包括由于低碳投入所引起的,而不包含即使不投入低碳资金,企业竞争力的正常变化值。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维度设计

(一)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内涵和价值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是碳无形资产中特殊而重要的一类,由于碳无形资产概念还存在争议,而碳资产和互联网无形资产定义较为成熟,此处结合碳资产和互联网无形资产的概念来定义互联网碳无形资产。

目前碳资产定义存在分歧:一种观点注重于碳减排的原因,把所有具备碳减排效果的企业资源都归属于碳资产,比如万林葳等(2010)把碳资产定义为企业由于实施具有二氧化碳减排效果的项目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低于政府规定的基准量而获得的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另一种观点则从稀有碳排放权角度,仅把企业被分配的排放量和减排量定义为碳资产,比如谭中明等(2011)认为在碳排放权交易成为现实后,拥有碳减排能力的企业也就因此而获得碳资产带来的经济利益,碳排放权作为一种价值属性,具备了资产的性质,故而形成碳资产。第二种观点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缺陷。首先,企业对自身核定碳排放量掌控力差,该额定量一般由政府测算而划定;其次,企业碳减排仅是期望性结果,具有碳减排效果的企业资产及运营状况才是真正的原因。核定碳排放量是企业碳排放的禀赋,碳减排始于具备碳减排效果的资产及经营状况,这些对企业至关重要的资产才应被认定为碳资产,即碳资产的第一种观点更严谨,更全面。万林葳的碳资产典型定义阐明了碳资产的低碳特征为碳减排效果。

互联网无形资产的定义大同小异,较为成熟,比如蒋秀莲等(2011)将互联网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在互联网上投资、运营并积累的,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非实物形态的非货币资产。具备碳减排效果的互联网无形资产可以归属于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即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指企业在互联网上投资、运营并积累,能通过降低企业CO2排放量而获利的非实物形态的非货币资产。该定义说明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具备互联网无形资产和碳资产的双重特性:在互联网上的投资和碳减排效果,其中碳减排效果为核心内涵并支撑着该类型资产对企业的直接贡献:在自由碳交易市场尚未成熟的国家或地区,企业经营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进而申请CDM项目获利;在碳排放自由交易和给定碳排放额度的环境下,企业经营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进而降低碳排放量,如果企业碳排放总量低于给定额度,冗余碳排放量可通过自由交易获利。如果企业碳排放总量仍然高于给定额度,则减少的碳排放有助于企业减少从碳排放交易市场中购买碳排放权的资金。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真正价值不仅限于企业内部碳减排,更通过影响企业与社会关系改变着企业竞争力,这些网络化关系包括:社会机构、合作伙伴、供应商及客户等。在低碳消费方面,它将引导或激励外部客户低碳消费行为,带来消费者对企业低碳行为的认可,进而增加其产品的消费欲望;在关联企业关系方面,可绕开上下游合作伙伴,特别是有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相关公司的“碳壁垒”;在政府关系方面,可获得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倾斜和优惠。即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的价值更多地通过客户响应、社会价值等外部因素来实现,尽管这些影响仍归于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核心内涵碳减排。

综上,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的价值基石是碳减排效果,其价值却体现于碳减排量交易和外部环境低碳响应两方面。

(二)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影响企业低碳竞争力机理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核心内涵是碳减排效果,并通过内部CO2减排和外部低碳环境响应来贡献企业价值。而企业竞争力也同样表现为一种内外部的综合素质,其构成要素包含核心能力、资源优势、外生环境,甚至还有知识创新等企业内外部要素,比如金碚(2011)提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这些综合素质包含企业异质能力、资源优势、环境适应等方面。胡大力等(2007)更进一步明晰了企业竞争力的四个基本维度:所处的环境、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所拥有的能力、知识。既然企业低碳竞争力源于企业竞争力增量的影响,则企业低碳竞争力也一定是一种企业综合能力,即企业低碳竞争力既生于企业内部的低碳策略,也关乎企业外部的低碳政策与环境、低碳消费偏好等因素。经营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所导致的碳减排量交易固然重要,但企业在低碳战略上投入和经营显然符合政府监管预期,可以减少政府环境检测干预和处罚,同时利用低碳政策激励提升企业低碳竞争力,比如金融支持、低碳补贴、甚至直接税收优惠等。更重要的是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企业碳标签和产品碳标签将保证企业在低碳消费市场中的优势,绕开碳壁垒,稳步提高市场占有率,这种差异化的碳标识正是企业低碳竞争力源泉和关键。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本身虽不是企业低碳竞争力,但企业科学开发和经营该类型资产,通过内部碳减排和响应外部环境低碳要求,从而大幅提升企业竞争力,进而影响作为企业竞争力增量的企业低碳竞争力,两者关系如图2所示。

(三)评价维度设计

评价维度设计即是研究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会通过哪些方面持续改善企业竞争力,进而提升作为企业竞争力增量的企业低碳竞争力。

1. 设计原则:内外结合原则。既然企业竞争力和企业低碳竞争力均表现为一种综合能力,那么企业的这种综合素质究竟来源于何处?持内生论的学者认为企业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企业自身的能力或资源,外部的市场结构优势只能通过内部能力或资源运作方能呈现。比如胡平等(2013)基于企业外部网络-企业内部资源-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模型和理论假设,并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假设验证,其结论为:企业资源对企业竞争力的直接影响最显著,企业的外部网络通过影响企业内部资源对企业竞争力产生间接影响。从波特《竞争战略》中的五力竞争模型和钻石理论模型开始,学界开始愈发关注外部环境及其竞争者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乔·贝恩的SCP模型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产业”分析框架成为学者在产业环境中研究企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并诞生企业竞争力外生论,持该观点的学者一般认为企业竞争力来源于企业所处产业状况、与本企业相关企业的关系、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经济形势、社会政治环境等因素。随后企业竞争力来源研究逐渐进入融合阶段,在林汉川等(2005)提出的梯阶层次模型中,企业竞争力被划分为企业外部环境竞争力和内在竞争力两大指标体系。周应堂等(2010)提出了网络组织结构概念模型来描述包含在其中的企业内网络组织和跨企业边界网络组织对企业竞争力的价值。即企业竞争力是由企业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改善持续性原则。附加给企业碳因素的根本原因是低碳能支撑人类可持续性发展,即可持续性是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天然属性;另外,既然企业低碳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延伸和“增量”,则在低碳发展背景下持续性的企业竞争力改善才会有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提升,即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竞争力改善应是连续的,没有持续性的改善就不会有作为企业竞争力“增量”的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提升。综上,在企业低碳竞争力视角下设计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维度须遵循内外结合、持续性原则。endprint

2.设计过程。遵循内外结合原则,由图2可知,考察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如何影响作为企业竞争力“增量”影响的企业低碳竞争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低碳环境约束。比如环境检测约束、碳排放限量标准约束、高碳行政干预和惩罚政府高碳惩罚等。

第二,冗余碳排放权自由交易或碳减排量申报CDM项目。由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所导致的冗余碳排放量可直接交易,当然被认定的碳减排量也可申报CDM项目。

第三,低碳政策激励。包括获取低碳政策激励:碳补贴、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

第四,供应商低碳响应。企业“碳标识”,易为低碳意识供应商接受,由此带来产业结构的影响。

第五,客户低碳消费响应。产品“碳标签”绕开国际“谈壁垒”,且易于低碳客户接受,由此带来的市场份额的改善。

遵循可持续性原则,除上述五项外,还须考虑持续性改善的问题。即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价值空间的建立需要多个空间维度,然而随着分析维度的增加,分析的复杂程度成倍的增加,这无疑会增加评价的工作量和难度,研究结论实用性值得怀疑。基于此,需在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6个方面影响中进行合并归类,降低评价维度。

经过详细分析,可以从内部碳减排效果、低碳环境响应程度及可持续程度三方面进行评价,且基本涵盖以上六个方面的涵义:

第一,内部碳减排效果。该维度源于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核心特征,反应的是各类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碳排放权交易或申报CDM项目方面的贡献程度,衡量着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资产投资直接收益效率”。

第二,低碳环境响应程度。该维度既包括企业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与低碳环境约束的互动即第一、三两项,还包括企业经营这些资产对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的影响即第四、五两项。前者是政策层面的宏观环境响应,后者是基于产业链的微观环境响应,其衡量的是互联网碳无形资产通过对企业环境的影响,进而持续改善竞争力而提升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力度。

第三,可持续程度。该维度是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可持续性评价。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空间构造

采用三维空间评价法,从内部碳减排效果、低碳环境响应程度及可持续程度三个方面建立空间坐标系以对企业各种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进行评价。目标企业的每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价值在这三维空间中都有一个惟一的对应位置,显而易见的是目标企业不同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价值在其空间对应位置应是不同的,如图3所示。

将目标企业的各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空间中三个维度(X、Y及Z轴)进行企业低碳竞争力价值评价,则可给各类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空间中进行定位。具体的方法如下:

第一,识别目标企业A所有互联网碳无形资产A1,A2,A3,A4,A5,A6(比如共6项)。

第二,设计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评价空间中各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每类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三个维度上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第三,获取并整理数据。准确全面的数据资料是科学评价的基础,搜集整理指标数据要坚持可靠性、时效性及经济性原则。

第四,对每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进行空间定位。根据指标体系及数据资料,可求出每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各坐标轴上的值,确定这些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评价空间中的价值坐标,如评价空间中A1、A2、A3、A4、A5、A6各点,如图4所示。

这些价值定位坐标点形成了A企业的所有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影响的能量态势分布图。该结构图表明A企业的各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结合企业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投资成本,可以衡量企业在这类资产方面的投入和收益,方便企业在这类碳无形资产内做资源优化配置。

除此之外,可将代表目标企业A的各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A1-A6对企业低碳竞争力影响程度的A1、A2、A3、A4、A5、A6通过向量求和的方式,可以将之汇聚成一点,该点代表A企业所有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如图5所示。

依该评价方法,可以绘制B企业的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能量态势图和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整体价值图,将A、B企业的上述两图重合,则可窥探两企业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价值方面差异。限于篇幅所限,此处不再讨论。

结论与研究局限

综述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如何在低碳发展背景下改善企业竞争力,进而影响作为企业竞争力增量的企业低碳竞争力;其次设计了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维度:内部碳减排效果、低碳环境响应程度及可持续程度;最后建立了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三维评价空间,并给出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空间中的价值定位法。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科学评价其拥有的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并提高该类型资产的配置效率,研究方法对其它类型碳无形资产评价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的局限性在于:分割各类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而独立评价,忽略它们之间彼此加强关系;诸如网络品牌和网络知名度等“组合型”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其能被分解之前无法应用本文评价方法;没有回答评价维度之间的关联性问题;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有待实证等。

参考文献:

1.G20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 report[R].Australia: The Climate Institute, England: E3G.2009

2.陈红喜,刘东,袁瑜.低碳背景下的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

3.张伟娜,王修来.企业绿色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0(20)

4.朱利明.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商贸,2013(13)

5.黄山,吴小节,宗其俊.中国制造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来源及提升途径[J].华东经济管理,2013,27(5)

6.高喜超,范莉莉.企业低碳竞争力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278(2)

7.谢洪明,刘少川.产业集群、网络关系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2)

8.独娟.论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及构建路径[J].求索,2012(5)

9.孙慧,孙晓鹏,范志清.我国沪市土木工程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3)

10.徐建中,袁小量.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企业低碳竞争力网络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4)

11.范钧.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区域软环境要素及其评价指标[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4)

12.万林葳,朱学义.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我国企业碳资产管理初探[J].Commercial Accounting,2010,9(17)

13.谭中明,刘杨.对碳资产财务会计处理的探讨[J].Commercial Accounting,2011,11(31)

14.蒋秀莲,蒋晨,蒋陈杰.Internet上企业无形资产问题研究[J].电子商务,2011(9)

15.唐晓华,徐雷.大企业竞争力的“双能力”理论—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J].中国工业经济,2011(9)

16.胡大力,卢福财,汪华林.企业竞争力决定维度及形成过程[J].管理世界,2007(10)

17.林汉川,管鸿禧.中国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比较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5(3)

18.周应堂,狄小丽.网络组织结构与企业竞争力分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4)

19.Porter.M,Mark.K.The link betwee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84(12)

20.王建明,贺爱忠.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的心理归因和政策干预路径:一个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1,14(4)endprint

2.设计过程。遵循内外结合原则,由图2可知,考察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如何影响作为企业竞争力“增量”影响的企业低碳竞争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低碳环境约束。比如环境检测约束、碳排放限量标准约束、高碳行政干预和惩罚政府高碳惩罚等。

第二,冗余碳排放权自由交易或碳减排量申报CDM项目。由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所导致的冗余碳排放量可直接交易,当然被认定的碳减排量也可申报CDM项目。

第三,低碳政策激励。包括获取低碳政策激励:碳补贴、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

第四,供应商低碳响应。企业“碳标识”,易为低碳意识供应商接受,由此带来产业结构的影响。

第五,客户低碳消费响应。产品“碳标签”绕开国际“谈壁垒”,且易于低碳客户接受,由此带来的市场份额的改善。

遵循可持续性原则,除上述五项外,还须考虑持续性改善的问题。即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价值空间的建立需要多个空间维度,然而随着分析维度的增加,分析的复杂程度成倍的增加,这无疑会增加评价的工作量和难度,研究结论实用性值得怀疑。基于此,需在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6个方面影响中进行合并归类,降低评价维度。

经过详细分析,可以从内部碳减排效果、低碳环境响应程度及可持续程度三方面进行评价,且基本涵盖以上六个方面的涵义:

第一,内部碳减排效果。该维度源于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核心特征,反应的是各类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碳排放权交易或申报CDM项目方面的贡献程度,衡量着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资产投资直接收益效率”。

第二,低碳环境响应程度。该维度既包括企业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与低碳环境约束的互动即第一、三两项,还包括企业经营这些资产对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的影响即第四、五两项。前者是政策层面的宏观环境响应,后者是基于产业链的微观环境响应,其衡量的是互联网碳无形资产通过对企业环境的影响,进而持续改善竞争力而提升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力度。

第三,可持续程度。该维度是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可持续性评价。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空间构造

采用三维空间评价法,从内部碳减排效果、低碳环境响应程度及可持续程度三个方面建立空间坐标系以对企业各种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进行评价。目标企业的每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价值在这三维空间中都有一个惟一的对应位置,显而易见的是目标企业不同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价值在其空间对应位置应是不同的,如图3所示。

将目标企业的各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空间中三个维度(X、Y及Z轴)进行企业低碳竞争力价值评价,则可给各类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空间中进行定位。具体的方法如下:

第一,识别目标企业A所有互联网碳无形资产A1,A2,A3,A4,A5,A6(比如共6项)。

第二,设计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评价空间中各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每类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三个维度上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第三,获取并整理数据。准确全面的数据资料是科学评价的基础,搜集整理指标数据要坚持可靠性、时效性及经济性原则。

第四,对每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进行空间定位。根据指标体系及数据资料,可求出每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各坐标轴上的值,确定这些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评价空间中的价值坐标,如评价空间中A1、A2、A3、A4、A5、A6各点,如图4所示。

这些价值定位坐标点形成了A企业的所有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影响的能量态势分布图。该结构图表明A企业的各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结合企业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投资成本,可以衡量企业在这类资产方面的投入和收益,方便企业在这类碳无形资产内做资源优化配置。

除此之外,可将代表目标企业A的各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A1-A6对企业低碳竞争力影响程度的A1、A2、A3、A4、A5、A6通过向量求和的方式,可以将之汇聚成一点,该点代表A企业所有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如图5所示。

依该评价方法,可以绘制B企业的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能量态势图和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整体价值图,将A、B企业的上述两图重合,则可窥探两企业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价值方面差异。限于篇幅所限,此处不再讨论。

结论与研究局限

综述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如何在低碳发展背景下改善企业竞争力,进而影响作为企业竞争力增量的企业低碳竞争力;其次设计了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维度:内部碳减排效果、低碳环境响应程度及可持续程度;最后建立了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三维评价空间,并给出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空间中的价值定位法。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科学评价其拥有的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并提高该类型资产的配置效率,研究方法对其它类型碳无形资产评价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的局限性在于:分割各类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而独立评价,忽略它们之间彼此加强关系;诸如网络品牌和网络知名度等“组合型”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其能被分解之前无法应用本文评价方法;没有回答评价维度之间的关联性问题;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有待实证等。

参考文献:

1.G20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 report[R].Australia: The Climate Institute, England: E3G.2009

2.陈红喜,刘东,袁瑜.低碳背景下的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

3.张伟娜,王修来.企业绿色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0(20)

4.朱利明.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商贸,2013(13)

5.黄山,吴小节,宗其俊.中国制造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来源及提升途径[J].华东经济管理,2013,27(5)

6.高喜超,范莉莉.企业低碳竞争力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278(2)

7.谢洪明,刘少川.产业集群、网络关系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2)

8.独娟.论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及构建路径[J].求索,2012(5)

9.孙慧,孙晓鹏,范志清.我国沪市土木工程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3)

10.徐建中,袁小量.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企业低碳竞争力网络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4)

11.范钧.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区域软环境要素及其评价指标[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4)

12.万林葳,朱学义.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我国企业碳资产管理初探[J].Commercial Accounting,2010,9(17)

13.谭中明,刘杨.对碳资产财务会计处理的探讨[J].Commercial Accounting,2011,11(31)

14.蒋秀莲,蒋晨,蒋陈杰.Internet上企业无形资产问题研究[J].电子商务,2011(9)

15.唐晓华,徐雷.大企业竞争力的“双能力”理论—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J].中国工业经济,2011(9)

16.胡大力,卢福财,汪华林.企业竞争力决定维度及形成过程[J].管理世界,2007(10)

17.林汉川,管鸿禧.中国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比较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5(3)

18.周应堂,狄小丽.网络组织结构与企业竞争力分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4)

19.Porter.M,Mark.K.The link betwee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84(12)

20.王建明,贺爱忠.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的心理归因和政策干预路径:一个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1,14(4)endprint

2.设计过程。遵循内外结合原则,由图2可知,考察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如何影响作为企业竞争力“增量”影响的企业低碳竞争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低碳环境约束。比如环境检测约束、碳排放限量标准约束、高碳行政干预和惩罚政府高碳惩罚等。

第二,冗余碳排放权自由交易或碳减排量申报CDM项目。由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所导致的冗余碳排放量可直接交易,当然被认定的碳减排量也可申报CDM项目。

第三,低碳政策激励。包括获取低碳政策激励:碳补贴、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

第四,供应商低碳响应。企业“碳标识”,易为低碳意识供应商接受,由此带来产业结构的影响。

第五,客户低碳消费响应。产品“碳标签”绕开国际“谈壁垒”,且易于低碳客户接受,由此带来的市场份额的改善。

遵循可持续性原则,除上述五项外,还须考虑持续性改善的问题。即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价值空间的建立需要多个空间维度,然而随着分析维度的增加,分析的复杂程度成倍的增加,这无疑会增加评价的工作量和难度,研究结论实用性值得怀疑。基于此,需在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6个方面影响中进行合并归类,降低评价维度。

经过详细分析,可以从内部碳减排效果、低碳环境响应程度及可持续程度三方面进行评价,且基本涵盖以上六个方面的涵义:

第一,内部碳减排效果。该维度源于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核心特征,反应的是各类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碳排放权交易或申报CDM项目方面的贡献程度,衡量着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资产投资直接收益效率”。

第二,低碳环境响应程度。该维度既包括企业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与低碳环境约束的互动即第一、三两项,还包括企业经营这些资产对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的影响即第四、五两项。前者是政策层面的宏观环境响应,后者是基于产业链的微观环境响应,其衡量的是互联网碳无形资产通过对企业环境的影响,进而持续改善竞争力而提升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力度。

第三,可持续程度。该维度是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可持续性评价。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空间构造

采用三维空间评价法,从内部碳减排效果、低碳环境响应程度及可持续程度三个方面建立空间坐标系以对企业各种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进行评价。目标企业的每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价值在这三维空间中都有一个惟一的对应位置,显而易见的是目标企业不同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价值在其空间对应位置应是不同的,如图3所示。

将目标企业的各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空间中三个维度(X、Y及Z轴)进行企业低碳竞争力价值评价,则可给各类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空间中进行定位。具体的方法如下:

第一,识别目标企业A所有互联网碳无形资产A1,A2,A3,A4,A5,A6(比如共6项)。

第二,设计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评价空间中各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每类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三个维度上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第三,获取并整理数据。准确全面的数据资料是科学评价的基础,搜集整理指标数据要坚持可靠性、时效性及经济性原则。

第四,对每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进行空间定位。根据指标体系及数据资料,可求出每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各坐标轴上的值,确定这些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评价空间中的价值坐标,如评价空间中A1、A2、A3、A4、A5、A6各点,如图4所示。

这些价值定位坐标点形成了A企业的所有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影响的能量态势分布图。该结构图表明A企业的各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结合企业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投资成本,可以衡量企业在这类资产方面的投入和收益,方便企业在这类碳无形资产内做资源优化配置。

除此之外,可将代表目标企业A的各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A1-A6对企业低碳竞争力影响程度的A1、A2、A3、A4、A5、A6通过向量求和的方式,可以将之汇聚成一点,该点代表A企业所有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如图5所示。

依该评价方法,可以绘制B企业的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能量态势图和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整体价值图,将A、B企业的上述两图重合,则可窥探两企业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价值方面差异。限于篇幅所限,此处不再讨论。

结论与研究局限

综述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如何在低碳发展背景下改善企业竞争力,进而影响作为企业竞争力增量的企业低碳竞争力;其次设计了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维度:内部碳减排效果、低碳环境响应程度及可持续程度;最后建立了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三维评价空间,并给出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空间中的价值定位法。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科学评价其拥有的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并提高该类型资产的配置效率,研究方法对其它类型碳无形资产评价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的局限性在于:分割各类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而独立评价,忽略它们之间彼此加强关系;诸如网络品牌和网络知名度等“组合型”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其能被分解之前无法应用本文评价方法;没有回答评价维度之间的关联性问题;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有待实证等。

参考文献:

1.G20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 report[R].Australia: The Climate Institute, England: E3G.2009

2.陈红喜,刘东,袁瑜.低碳背景下的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

3.张伟娜,王修来.企业绿色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0(20)

4.朱利明.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商贸,2013(13)

5.黄山,吴小节,宗其俊.中国制造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来源及提升途径[J].华东经济管理,2013,27(5)

6.高喜超,范莉莉.企业低碳竞争力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278(2)

7.谢洪明,刘少川.产业集群、网络关系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2)

8.独娟.论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及构建路径[J].求索,2012(5)

9.孙慧,孙晓鹏,范志清.我国沪市土木工程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3)

10.徐建中,袁小量.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企业低碳竞争力网络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4)

11.范钧.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区域软环境要素及其评价指标[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4)

12.万林葳,朱学义.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我国企业碳资产管理初探[J].Commercial Accounting,2010,9(17)

13.谭中明,刘杨.对碳资产财务会计处理的探讨[J].Commercial Accounting,2011,11(31)

14.蒋秀莲,蒋晨,蒋陈杰.Internet上企业无形资产问题研究[J].电子商务,2011(9)

15.唐晓华,徐雷.大企业竞争力的“双能力”理论—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J].中国工业经济,2011(9)

16.胡大力,卢福财,汪华林.企业竞争力决定维度及形成过程[J].管理世界,2007(10)

17.林汉川,管鸿禧.中国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比较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5(3)

18.周应堂,狄小丽.网络组织结构与企业竞争力分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4)

19.Porter.M,Mark.K.The link betwee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84(12)

20.王建明,贺爱忠.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的心理归因和政策干预路径:一个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1,14(4)endprint

猜你喜欢
企业竞争力
诚信文化与现代企业的品牌建设研究
管理创新助力企业发展“逆水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