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动态影响分析

2014-09-24 23:59吴昊李育冬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27期
关键词:财政支出经济增长

吴昊+李育冬

内容摘要:本文将财政支出按性质分为消费性、经济建设、文教科研、转移支付四类,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变参数估计研究各项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动态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出中消费性支出挤出居民消费,经济建设支出由促进居民消费转为抑制,转移性支出则促进了居民消费,而文教科研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因此,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应作为财政支出政策的首要选择。

关键词:财政支出 扩大消费 经济增长 政策取向 Kalman滤波

2013年我国经济增速已经降至8%以下并形成“新常态”,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出口双驱动模式,而消费需求没有有效发掘。本文着眼于研究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进而得出完善财政支出的有益思路。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财政支出与消费的关系进行研究,如Amano R A等(1998)从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边际效用相互关系展开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增加使居民消费的边际效用上升,两者保持相互促进的关系。Linnemann L等(2004)从政府支出对消费者福利影响角度开展分析,发现增加财政支出会使消费者福利增加,消费者支出上升,总需求相应增加,财政支出对消费有着正向影响。袁芳英(2010)在李嘉图等价框架下构建跨期最优化消费模型发现:短期内财政支出促进居民消费,产生“引致效应”;在长期财政支出则抑制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潘彬等(2008)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发现东部、中部的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正向促进作用,西部则有反向阻碍的作用。

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动态影响

(一)模型选取与构建

由于外部环境不断变化,政府支出在不同时期对居民消费影响也不断变化,而这种变化用固定参数模型无法表现出来,由此本文选用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变参数估计选取依据为:一是将反映系统真实情况的不可观测变量(状态向量)并入可观测变量并一同得到估计结果,可以更加准确地衡量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二是选用状态空间模型构建TVP得出状态向量的最优估计,对样本容量要求不大;三是当扰动项和初始状态向量服从正态分布时,Kalman滤波能够通过预测误差分解计算似然函数,从而对模型中所有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并在得到新的观测值后可以利用Kalman滤波连续修正状态向量的估计。

TVP的状态空间模型可表示为:

yt=Ztγ+xtβt+εt (1)

βt=ψβt-1+ηt (2)

其中yt为可观测因变量;zt是具有固定系数γ的解释变量集合;xt为带有可变参数βt的解释变量集合;βt必须利用yt,xt来估计,它的变动服从于AR(1)形式;ψ为系统矩阵;εt,ηt是相互独立的连续不相关扰动项,且。

使用Kalman滤波得出最优估计量是在扰动项和初始状态向量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下,假定基于信息集合Yt的βt的估计量为bt,此时bt|t-1为bt在最小均方误差下的一个最优估计量:

bt|t-1=ψtbt-1 (3)

其中bt-1是基于信息集合Yt-1的βt-1估计量。此时估计误差的协方差矩阵为:

Ft|t-1=ψtFt-1ψ`+Qt ,其中Ft-1=E[(βt-1 -bt-1)(βt-1-bt-1)`] (4)

式(3)、式(4)一起构成了预测方程;在得到新预测值yt后,修正原有预测方程为:

bt=bt|t-1+F t|t-1X`tPt-1(yt-Xtbt|t-1) (5)

Ft=F t|t-1-F t|t-1X`tPt-1XtF t|t-1 (6)

每得到一个观测值时,Kalman滤波提供状态向量的最优估计。当所有T个观测值都处理后,Kalman滤波基于信息集合产生当前与下期状态向量的最优估计,估计值包含了产生未来状态向量与其预测值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为便于分析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根据财政支出性质将财政支出划分为消费性、经济建设、文教科研、转移支付支出四部分,按上面的方法构建如下方程:

量测方程:

Ct=α+β1tHt+β2tYt+β3tCONt+ β4tECOt+β5tEDUt+β6tTRt+εt (7)

状态方程:

βit=ψβit-1+ηt (8)

其中,Ct 为居民消费支出;Ht 为居民消费习惯,用前一期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表示, Yt为居民可支配收入;CONt 、ECOt 、EDUt 、TRt 分别为财政支出中消费性、经济建设、文教科研、转移支付支出。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考察期间为1978-2012年,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统计资料六十年汇编》,其中居民消费为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下居民消费数据;可支配收入通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人口数的乘积加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乡村人口数的乘积得到;本文2007年前消费性支出包含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债务利息支出;经济建设支出包含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地质勘探费用、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用、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事业费;文教科研支出包含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转移支付支出包含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2007年后消费性支出包含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支出、城乡社区事务、粮油物资储备事务、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其他支出;经济建设支出包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商业金融等事务、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文教科研支出包含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支出;转移支付支出包含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支出。

为提高估计精度,采用1978年CPI折算所有数据;为便于估计弹性系数,对所有数据取对数。式(8)变为:endprint

LNCt=α+β1tLNHt+β2tLNYt+ β3tLNCONt+β4tLNECOt+β5tLNEDUt+β6tLNTRt+εt (9)

其中βit 为各因素对居民消费的弹性系数。

(三)结果分析

通过OLS估计,发现文教科研支出变量的参数不显著,去掉不显著变量后得:

LNCt=0.638LNHt+0.252LNYt-

t (9.28) (11.24)

0.274LNCONt+0.447LNECOt+

(7.52) (-18.34)

0.083LNTRt (10)

(2.90)

对各序列变量做平稳性检验,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残差序列εt在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H0,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结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说明(10)式的回归结果是可信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可进行状态空间模型估计。

在(10)式的基础上采用状态空间模型估计,得:

LNCt=β1tLNHt+β2tLNYt+β3tLNCONt

z (10.07) (12.00) (7.77)

+β4tLNECOt+β5tLNTRt (11)

(-19.64) (3.06)

上式TVP采用极大似然方法和Kalman滤波方法分别估计量测方程与状态方程的未知参数,衡量系数是否显著采用正态分布的z统计量。

β1t、β2t、β3t、β4t、β5t的估计值如图1所示,其中消费习惯与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走势呈现相反情况,印证了迭代估计结果是可信的,即在收入较低的时候,居民消费很大程度上受到收入限制,而随着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在消费上可进行选择,逐步由收入主导消费转变为消费习惯主导,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效应不断弱化。财政支出中各分类支出都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其中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呈现挤出效应,总体波动很大,在1986年与2010年前后达到挤出效应尤为明显;经济建设支出在1978-1988年对居民消费的引致效应不断增加,有利的促进了消费,1989年后经济建设支出总体平稳,对居民消费的引致效应趋势性减弱,在2009年后变为挤出效应,原本促进居民消费的效应变为阻碍;转移支付支出对居民消费有引致效应,总体上十分稳定,在1978-2007年变化不大,在2008年后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缓慢上升。

将得出的估计结果结合财政支出各分类数据加以验证,为避免财政支出分类与统计口径影响,对比1978年与2006年财政支出中同样口径的行政管理费,1978年我国消费性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为49.09亿元,2006年为7571.05亿元,28年增长了154倍,扣除物价因素增长了33.7倍,而同期我国财政支出增长9.4倍,1978年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4.65%,而2006年达到18.73%。行政管理费高企代表代表了我国政府消费性支出膨胀必然减少了财政支出用于经济建设、科学文教、转移支付方面的给付比例,削弱了财政的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的功能,反映出我国政府支出结构不合理,消费性支出有待压缩的状况,印证了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挤出的结论。

经济建设支出在1978-2008年对居民消费都起到引致效应,弹性系数>0,反映出财政经济建设支出扩大了投资,促进就业,使国民收入增加,经济增长,进一步带动可支配收入增加,刺激了居民消费,在物价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总需求扩大;在2009年之后,经济建设支出对居民消费转为了挤出效应,这阶段就业增加缓慢,表现为财政支出挤出投资,进一步反应出我国政府支出结构不合理,需要政府财政支出的方面投入不足,居民不得不减少消费加以弥补。

我国财政的转移支付支出对居民消费有引致效应,弹性系数逐年缓慢上升,在2008年后增长有加快趋势,反应出随着我国转移支付支出的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功能不断完善,居民减少了预防性储蓄并促进了居民消费。

我国财政支出改善思路

财政支出中消费性支出挤出居民消费,经济建设支出由促进居民消费转为抑制,转移性支出则促进了居民消费,而文教科研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财政支出中用于消费性支出、经济建设支出资金过多,而在转移支付、文教科研方面支出较少,导致整体上财政支出挤出了居民消费。由此对财政支出政策提出改革思路:应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作为首要选择,将消费性支出、经济建设支出向投入明显偏低的转移支付、文教科研支出方面倾斜,扩大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公共卫生等公共福利方面的财政投入,改善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情况,强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力度。同时应加强财政支出的预算管理和支出监管,压缩不必要的消费性支出、经济建设支出。

参考文献:

1.Amano R A,Wirjanto T S.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and the Permanent Income Model[J].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1998(1)

2.Linnemann L,Schabert A. Can Fiscal Spending Stimulate Private Consumption?[J]. Economics Letters,2004(82)

3.袁芳英.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对Barro-Ricardo等价之谜的中国经验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0(1)

4.潘彬,杨光.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分析的地方政府支出与消费效应研究[J].消费经济,2008(1)endprint

LNCt=α+β1tLNHt+β2tLNYt+ β3tLNCONt+β4tLNECOt+β5tLNEDUt+β6tLNTRt+εt (9)

其中βit 为各因素对居民消费的弹性系数。

(三)结果分析

通过OLS估计,发现文教科研支出变量的参数不显著,去掉不显著变量后得:

LNCt=0.638LNHt+0.252LNYt-

t (9.28) (11.24)

0.274LNCONt+0.447LNECOt+

(7.52) (-18.34)

0.083LNTRt (10)

(2.90)

对各序列变量做平稳性检验,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残差序列εt在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H0,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结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说明(10)式的回归结果是可信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可进行状态空间模型估计。

在(10)式的基础上采用状态空间模型估计,得:

LNCt=β1tLNHt+β2tLNYt+β3tLNCONt

z (10.07) (12.00) (7.77)

+β4tLNECOt+β5tLNTRt (11)

(-19.64) (3.06)

上式TVP采用极大似然方法和Kalman滤波方法分别估计量测方程与状态方程的未知参数,衡量系数是否显著采用正态分布的z统计量。

β1t、β2t、β3t、β4t、β5t的估计值如图1所示,其中消费习惯与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走势呈现相反情况,印证了迭代估计结果是可信的,即在收入较低的时候,居民消费很大程度上受到收入限制,而随着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在消费上可进行选择,逐步由收入主导消费转变为消费习惯主导,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效应不断弱化。财政支出中各分类支出都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其中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呈现挤出效应,总体波动很大,在1986年与2010年前后达到挤出效应尤为明显;经济建设支出在1978-1988年对居民消费的引致效应不断增加,有利的促进了消费,1989年后经济建设支出总体平稳,对居民消费的引致效应趋势性减弱,在2009年后变为挤出效应,原本促进居民消费的效应变为阻碍;转移支付支出对居民消费有引致效应,总体上十分稳定,在1978-2007年变化不大,在2008年后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缓慢上升。

将得出的估计结果结合财政支出各分类数据加以验证,为避免财政支出分类与统计口径影响,对比1978年与2006年财政支出中同样口径的行政管理费,1978年我国消费性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为49.09亿元,2006年为7571.05亿元,28年增长了154倍,扣除物价因素增长了33.7倍,而同期我国财政支出增长9.4倍,1978年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4.65%,而2006年达到18.73%。行政管理费高企代表代表了我国政府消费性支出膨胀必然减少了财政支出用于经济建设、科学文教、转移支付方面的给付比例,削弱了财政的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的功能,反映出我国政府支出结构不合理,消费性支出有待压缩的状况,印证了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挤出的结论。

经济建设支出在1978-2008年对居民消费都起到引致效应,弹性系数>0,反映出财政经济建设支出扩大了投资,促进就业,使国民收入增加,经济增长,进一步带动可支配收入增加,刺激了居民消费,在物价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总需求扩大;在2009年之后,经济建设支出对居民消费转为了挤出效应,这阶段就业增加缓慢,表现为财政支出挤出投资,进一步反应出我国政府支出结构不合理,需要政府财政支出的方面投入不足,居民不得不减少消费加以弥补。

我国财政的转移支付支出对居民消费有引致效应,弹性系数逐年缓慢上升,在2008年后增长有加快趋势,反应出随着我国转移支付支出的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功能不断完善,居民减少了预防性储蓄并促进了居民消费。

我国财政支出改善思路

财政支出中消费性支出挤出居民消费,经济建设支出由促进居民消费转为抑制,转移性支出则促进了居民消费,而文教科研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财政支出中用于消费性支出、经济建设支出资金过多,而在转移支付、文教科研方面支出较少,导致整体上财政支出挤出了居民消费。由此对财政支出政策提出改革思路:应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作为首要选择,将消费性支出、经济建设支出向投入明显偏低的转移支付、文教科研支出方面倾斜,扩大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公共卫生等公共福利方面的财政投入,改善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情况,强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力度。同时应加强财政支出的预算管理和支出监管,压缩不必要的消费性支出、经济建设支出。

参考文献:

1.Amano R A,Wirjanto T S.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and the Permanent Income Model[J].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1998(1)

2.Linnemann L,Schabert A. Can Fiscal Spending Stimulate Private Consumption?[J]. Economics Letters,2004(82)

3.袁芳英.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对Barro-Ricardo等价之谜的中国经验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0(1)

4.潘彬,杨光.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分析的地方政府支出与消费效应研究[J].消费经济,2008(1)endprint

LNCt=α+β1tLNHt+β2tLNYt+ β3tLNCONt+β4tLNECOt+β5tLNEDUt+β6tLNTRt+εt (9)

其中βit 为各因素对居民消费的弹性系数。

(三)结果分析

通过OLS估计,发现文教科研支出变量的参数不显著,去掉不显著变量后得:

LNCt=0.638LNHt+0.252LNYt-

t (9.28) (11.24)

0.274LNCONt+0.447LNECOt+

(7.52) (-18.34)

0.083LNTRt (10)

(2.90)

对各序列变量做平稳性检验,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残差序列εt在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H0,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结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说明(10)式的回归结果是可信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可进行状态空间模型估计。

在(10)式的基础上采用状态空间模型估计,得:

LNCt=β1tLNHt+β2tLNYt+β3tLNCONt

z (10.07) (12.00) (7.77)

+β4tLNECOt+β5tLNTRt (11)

(-19.64) (3.06)

上式TVP采用极大似然方法和Kalman滤波方法分别估计量测方程与状态方程的未知参数,衡量系数是否显著采用正态分布的z统计量。

β1t、β2t、β3t、β4t、β5t的估计值如图1所示,其中消费习惯与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走势呈现相反情况,印证了迭代估计结果是可信的,即在收入较低的时候,居民消费很大程度上受到收入限制,而随着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在消费上可进行选择,逐步由收入主导消费转变为消费习惯主导,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效应不断弱化。财政支出中各分类支出都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其中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呈现挤出效应,总体波动很大,在1986年与2010年前后达到挤出效应尤为明显;经济建设支出在1978-1988年对居民消费的引致效应不断增加,有利的促进了消费,1989年后经济建设支出总体平稳,对居民消费的引致效应趋势性减弱,在2009年后变为挤出效应,原本促进居民消费的效应变为阻碍;转移支付支出对居民消费有引致效应,总体上十分稳定,在1978-2007年变化不大,在2008年后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缓慢上升。

将得出的估计结果结合财政支出各分类数据加以验证,为避免财政支出分类与统计口径影响,对比1978年与2006年财政支出中同样口径的行政管理费,1978年我国消费性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为49.09亿元,2006年为7571.05亿元,28年增长了154倍,扣除物价因素增长了33.7倍,而同期我国财政支出增长9.4倍,1978年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4.65%,而2006年达到18.73%。行政管理费高企代表代表了我国政府消费性支出膨胀必然减少了财政支出用于经济建设、科学文教、转移支付方面的给付比例,削弱了财政的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的功能,反映出我国政府支出结构不合理,消费性支出有待压缩的状况,印证了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挤出的结论。

经济建设支出在1978-2008年对居民消费都起到引致效应,弹性系数>0,反映出财政经济建设支出扩大了投资,促进就业,使国民收入增加,经济增长,进一步带动可支配收入增加,刺激了居民消费,在物价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总需求扩大;在2009年之后,经济建设支出对居民消费转为了挤出效应,这阶段就业增加缓慢,表现为财政支出挤出投资,进一步反应出我国政府支出结构不合理,需要政府财政支出的方面投入不足,居民不得不减少消费加以弥补。

我国财政的转移支付支出对居民消费有引致效应,弹性系数逐年缓慢上升,在2008年后增长有加快趋势,反应出随着我国转移支付支出的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功能不断完善,居民减少了预防性储蓄并促进了居民消费。

我国财政支出改善思路

财政支出中消费性支出挤出居民消费,经济建设支出由促进居民消费转为抑制,转移性支出则促进了居民消费,而文教科研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财政支出中用于消费性支出、经济建设支出资金过多,而在转移支付、文教科研方面支出较少,导致整体上财政支出挤出了居民消费。由此对财政支出政策提出改革思路:应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作为首要选择,将消费性支出、经济建设支出向投入明显偏低的转移支付、文教科研支出方面倾斜,扩大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公共卫生等公共福利方面的财政投入,改善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情况,强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力度。同时应加强财政支出的预算管理和支出监管,压缩不必要的消费性支出、经济建设支出。

参考文献:

1.Amano R A,Wirjanto T S.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and the Permanent Income Model[J].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1998(1)

2.Linnemann L,Schabert A. Can Fiscal Spending Stimulate Private Consumption?[J]. Economics Letters,2004(82)

3.袁芳英.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对Barro-Ricardo等价之谜的中国经验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0(1)

4.潘彬,杨光.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分析的地方政府支出与消费效应研究[J].消费经济,2008(1)endprint

猜你喜欢
财政支出经济增长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人口红利、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