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2014-09-24 22:21马祥山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14期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

马祥山

摘要:通过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发现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和手段。能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更深刻地揭示上市公司所报告盈余信息的真正内涵,保护自己的投资权益不受损害;对盈余管理问题的分析有助于提供盈余质量方面的情况,即提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情况,从而为相关利益关系人提供决策信息;对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从根本上解决或者减少盈余管理问题。此外,通过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还可以加强监管程序和方法,完善其准则条款,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总而言之,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健全条款准则,促进证券交易市场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和社会进步。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盈余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4012702

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快速发展,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我国本身资本市场发展的局限性,越来越多的公司管理当局利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不全面、滞后性等缺点,对企业的盈余进行管理,来达到自身或者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然而,这些行为合法却不合理,给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比如公司的债权人、小股东、基层员工、甚至是政府造成了损失,所以我们必须对公司的盈余管理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合理的方法手段来来稳定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1盈余管理相关理论

1.1盈余管理概念的界定

目前,我国的会计理论学者对盈余管理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总的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人员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或公司价值最大化而进行的相应会计选择和实际交易行为。狭义的盈余管理,是指管理人员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前提下,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或公司价值最大化而作出的会计选择行为。

本文认为,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人员为了使最大化管理者自身利益或者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在遵守相关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做不同的会计估计等方式,来做出相应的对外财务报告的行为。

1.2盈余管理的特征

(1)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

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公司在盈余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主体基本都是企业的董事会、总经理或者部门经理。这是因为,公司的最终决定权在他们手中。尽管相关的会计人员也参与公司的盈余管理,但是他们对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的变动、交易事项的安排没有表决权。

(2)盈余管理的客体是盈余有关的会计数据。

会计数据是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政府机构,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公司对其盈余进行管理,也离不开这些会计信息,尤其是公司有关盈余方面的会计信息。盈余管理只有以这些与盈余有关的会计数据为基础,以其他的辅助信息进行加工控制,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实现对公司盈余的管理。所以,管理当局所进行的盈余管理都要在这些与盈余有关的会计数据上进行。

(3)盈余管理的手段是选择性行为。

盈余管理所用到的主要手段是: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调整。事实上,盈余管理就是在遵守公认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前提下,人为地控制盈余管理的会计方法、会计估计、事件发生的时间等因素,以多计或少计收益的方式,以达到影响报告盈余目的。

2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和具体方式

(1)应计利润管理。

在会计报告中,主要有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这两种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不管款项是否收付而以权利的形成和责任的发生作为会计项目确认的依据。与之不同的是收付实现制,不管理其权利或者责任是否已经发生而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会计项目确认的依据。会计理论界普遍将权责发生制作为确认的基础,因为权责发生制可以将费用与收入的配比问题较好的解决,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待摊项目和应计项目,企业可以通过提前确认费用和递延确认收入来调整利润。应计项目的确认因企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将会有更大的灵活性,所以公司管理人员通过应计利润来产生盈余管理行为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2)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

会计政策,是管理人员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管理人员通过使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对企业净收益产生长期的影响,进而来对会计盈余的水平产生不同影响,因此会计政策是管理人员进行长期盈余管理的一种好手段。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结果不是肯确定的交易而做出的判断。比如对残余价值、坏账等的估计,其中就有折旧估计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不一样。对使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进行变更,一般采用的是追溯调整法,把累计影响数计入变更当年的净损益中,这样就会对企业变更当年的盈余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对于公司的会计估计变更,既不需要进行追溯调整,也不用计算当年的累积影响数。一些结果显示,一些财务状况不好的企业变更其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是为了私人利益等而进行了盈余管理,而实际上经营状况并没有真实改变。

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分析

3.1会计准则

虽然各国的会计准则为了遏制盈余管理都在不断进行着完善,但是我们看到的盈余管理仍在变换着不同花样出现。盈余管理实际上是无法根本消除的,这与会计准则改善并没有直接关系。不管是什么原因,会计准则都有着不完善性,主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准则对于一个经济业务却制定了不止一种的会计政策。(2)不合理性始终存在于其制定过程中。(3)制定的准则并不能第一时间就得到实践。由于这一缺陷,使企业在准则外会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方面有很大的弹性。

3.2政府监管

政府监管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首要目标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对信息的监管是证券监管的核心,而会计信息监管又是信息监管的重中之重。因为没有完备的法律,有效得执法,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在监管下依然时有发生。现在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的问题主要有监督法律不完备和监督没有完全到位。

4盈余管理的建议

4.1完善公司内部相关制度

第一,建立健全的独立董事机构。公司的董事对管理层具有制衡作用,可以防止公司的管理层滥用职权的行为;同时,独立董事可以通过参与董事会的相关工作,发现公司在生产经营中的不合理部分,阻止公司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保证公司的稳定正常发展。第二,加强监事会的独立性。加强监事会的独立性,可以保证监事会的单独监事职权,对企业运作进行及时适当的监控,阻止不合理现象的发生。第三,建立健全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建立健全的审计委员会制度,既可以判断企业监控者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又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惊醒实时监控。

4.2完善上市公司的外部相关制度

由理论部分的分析可以得知:正是会计准则体系的不完善不合理部分才给了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所以,应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结合国外的经验,增加我国相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程序的公开透明化,广泛征求多方面的建议和意见,提高会计准则体系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5结论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下带着目的性而进行的的行为。虽然每个企业的动机都不相同,关键问题还是会计准则不过完善。从具体方式来看,盈余管理多是利用会计准则的漏洞进行会计政策的不同选择。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框架,总结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和具体方法,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总结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条件和动机,并结合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提出了遏制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措施和对策。其方法和对策主要有:(1)完善会计准则体系;(2)保障会计准则实施;(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体遏制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如下:与不同评估机构合作,加强对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控制和监督,加强审查;规范并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条件并检查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有没有符合准则规定;还有对会计估计的相关会计科目进行严格审查,根据其盈余管理动机,查验这些会计科目有没有变更,了解行业和市场情况来判断这些会计估计变更是否合理。

猜你喜欢
盈余管理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拖延行为:动机与时间取向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
凶手的动机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