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2014-09-24 22:21:04谢小军王怀平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14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

谢小军 王怀平

摘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众多地区都面临着出口缩减、投资降低、消费降低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中国在面对金融危机时采取了较为强硬的宏观调控手段,刺激了经济进一步增长,虽然短期看来对保证区域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但从长期角度出发,我国众多地区的经济发展仍要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主要突破口,以实现自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根本性提高,才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萧条中走出经济发展困境。为此,将以江苏为例具体研究阐述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现状与规划,并提出个人观点。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区域经济;结构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4010401

1后金融危机下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1.1后金融危机下资本投资的衰减

在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引起一系列的金融危机连锁反应,除了美元流动性枯竭,接踵而至的便是欧债危机的爆发,导致美国不得不进行量化宽松以释放流动来促进经济发展。这些大的环境给我国招商引资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首先是外商直接投资放缓,后金融危机下资本投资更趋于谨慎和保守,在面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投资时,外商有了更多的顾虑和参考评级机制,使得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供给相对缩减。

另一方面,在国内资本投资方面,其投入到实体经济的资本数量也在下降,多数企业家对经济发展形势抱审慎态度,不愿意继续投入资金扩大生产,并本能性的将资本投入到房地产、金融等投机性、高风险的资本运营项目中去,从而使实体产业持续发展缺乏优厚的资金支持。

1.2后金融危机下市场机会的减少与消费增长的回落

在后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国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我国出口份额也相对下降。企业家和投资者对新兴的产业机遇所持有的乐观程度下降,对传统行业的谨慎度增加,同时社会消费能力的衰退,客观上造成市场机会的减少。

区域经济发展在面对市场机会减少的局面时,对新兴产业的投入因考虑经营风险也不敢进一步增加,从而使区域经济发展减缓,加之市场消费能力的回落,尤其是我国传统出口贸易国商品需求的减少,甚至因地方贸易保护引起的贸易纠纷增加,都给区域经济产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使得区域经济对外合作的热情下降。

1.3后金融危机下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加大

后金融危机下,由于投资减少、消费增长回落和市场机会的减少,导致实体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由此引起企业运营管理成本的上升,因此对劳动力的各项要求也日益加剧。同时劳动力出于对经济环境和自身社会经济关系的考虑,对工作的需求也在发生复杂的变化。由此导致后金融危机下人力资源流动性加大。

在面对区域经济发展时,人力资源流动性加大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更大挑战。出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根据产业发展的特点,对人力资源的结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当今社会对高素质的人才需求进一步增加,同时对劳动管理密集型的管理需要也在进一步加大。加之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步衰减,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日益活跃,劳动力市场供给不明朗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区域经济发展面临更多来自人力资源的压力。

2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2.1区域经济结构转型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区域经济结构转型是实现自身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同时经济结构转型能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市场经济下,区域经济发展必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故而进行区域经济结构转型,能够实现该区域经济在市场经济下角色的转变和提升,同时区域经济结转型也能促进市场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强化市场经济作用,为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平台,继而满足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整体需要。除此以外,区域经济进行结构转型与升级,也是该区域实现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是本地建设更好的市场经济环境的需要。

2.2经济结构转型是实现自身产业升级、创新发展的需要

经济结构转型能够促使产业集群,进而引发产业集群效应,呈现出规模经济的优势,为产业内科技创新提供良好平台,为产业升级提供良好机遇,从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若能根据市场环境的需要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转型,继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鼓励科技创新并实现其经济价值,将会把区域经济发展引向新的高度,促进整个区域经济更加国际化、成熟的运行。

2.3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调整社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

区域经济发展转型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今天,进行区域经济结构转型是实现上述两者的最优途径。

进行区域经济结构转型,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进一步优化社会经济格局,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并且优化现有的人力资源分布格局,调整人才需求的分布,进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

进行经济结构转型,能够实现产业在城乡经济中合理配置,从而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城镇经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为农民增收,乡镇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同时将平衡区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缓解由经济因素导致的社会矛盾。

3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具体实施路径

3.1进行区域内产业转移,平衡区域结构与城乡经济结构

江苏省在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局面时,选择进行区域内产业转移,将江苏根据社会经济和地理自然因素划分为苏北、苏中和苏南三个子区域。根据子区域经济基础的差异,将苏南进行产业升级后不适合在苏南继续发展的产业向苏中和苏北转移。同时,将苏南地区经济增长作为重中之重,力图将苏南地区打造成为江苏省经济增长极,以此带动苏北、苏中的经济发展。

由于苏南在江苏省范围内与苏中和苏北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产生较大差距,并且人均居民收入差距颇大,进行省内产业转移可以促进苏北、苏中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能为苏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挪腾空间,让其产业升级过程中享有政策、人力、土地等一系列资源的保障。通过产业转移,苏南与苏北、苏中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多赢,并将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复制到了苏北、苏中地区。

3.2制定和落实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实现产业技术升级

江苏省除了进行省内产业转移,还在产业升级、落实科技创新激励政策上做出积极表现。江苏省鼓励企业参与国家倡导的新能源开发,支持一批太阳能和风能开发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并以此为契机打开国外太阳能市场,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同时,江苏还鼓励民营经济、国有经济、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并设置江苏省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以此实现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

在江苏省鼓励和落实创新激励政策积极努力下,3MW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多元复合稀土掺杂钼、大型轧机牌坊高效自动化加工技术开发等一系列行业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加快了江苏省进行产业升级的步伐,并且带动了江苏省整体对外贸易的增长,实现了江苏在后金融危机多重困境下,利用科技创新产品打开了国际、国内的市场需求。

3.3优化政府行政管理,深化政府服务改革

优化政府行政管理,深化政府服务改革也是江苏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有力措施之一。江苏省由于地处沿海地区,接触外来思想较早,加之商业传统文化突出,尤其是在苏南地区,在我国近代历史中,就已经有良好的对外贸易经验和工业生产基础,这一切造就了江苏地方政府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先天性优势。

江苏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初期就一直重视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积极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进行市场竞争,同时在税收、土地资源、政策支持、人才引进等一系列资源设计和支持上都表现优秀,同时在进行市场经济管理时,注重科技知识产权的保护,注重良好市场秩序的构建,并且不断优化自身行政管理,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无压力的行政环境和空间。这一些行政措施为实现江苏省在后金融危机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市场环境基础。

4结语

笔者通过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阐述,结合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指出江苏省在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各种困境时,所采取的积极措施,有力的保障了江苏省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并结合笔者自身理论基础,指出江苏省在行政管理优化、产业科技创新和区域内产业科学转移是江苏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成谢军,张伟.江苏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产业分布的实证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2,(09).

[2]韩笑.FDI与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11).

[3]吴进红,黄秀娟.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2,(09).

[4]庄严明,李晏墅,李金生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S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06).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
高速公路对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企业导报(2016年17期)2016-11-07 20:44:56
区域经济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2:57:53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4:21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34:16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10:41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52:36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13期)2016-07-19 17:15:46
辽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企业导报(2016年8期)2016-05-31 18:51:29
辽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 21: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