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杰
邓小平改革开放韬略是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经历了孕育、发展、到成熟的历史演进,有着厚重的理论积淀和清晰的宏观体系。从邓小平复出后力挽狂澜展开对各行业的全面整顿,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再到南方谈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问题作出系统、全面的回答,体现了他超凡智慧和远见卓识。深入研究邓小平改革开放韬略,对于当下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仍具有重要启示。
一
邓小平改革开放韬略主要源于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和洞察,对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发展生产力,提高生活水平的强烈愿望的深切体会。经过近三年半“劳动改造”①这里指的是邓小平于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被安排在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参加劳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就是在这一期间孕育、萌芽的。的邓小平,于1973年恢复了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并于1975年初被任命为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主持党政军的日常工作。邓小平开始对各领域进行大刀阔斧地整顿,正如费正清所说:“这个身材不高,率直刚强的人决心有所建树。”②[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陈仲丹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53页。傅高义对这一时期的邓小平是这样评价的:“倘若邓小平没有对中国需要进行的改革的性质以及如何加以落实做过长期思考,很难想象他在1977年以后能够采取那些熟练而有力的措施……邓小平也利用了他在江西的时光,思考着他所要进行的改革的大方向。”③[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66页。从邓小平复出进行全面整顿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一时期成为邓小平改革开放韬略的孕育阶段。
此时的中国各方面都需要整顿,军队要整顿,农业要整顿,工业要整顿,科技和教育也要整顿。如何整顿,整顿的突破口在哪里?成为邓小平殚精竭虑所思考的问题。邓小平说:“现在问题相当多,要解决,没有一股劲不行。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页。他甚至还把“老大难”单位形象地比喻成老虎,要敢于摸老虎的屁股。正是邓小平这种果敢和执著,促使他对各领域进行了有条不紊的整顿。
首先,关于军队的整顿。邓小平充分肯定人民军队有优良的传统,这种传统源自井冈山时期毛泽东为我军树立的好作风,建立的好制度,包括党的绝对领导,党指挥枪等。同时,邓小平直言不讳地批评了林彪对军队工作管理出现的问题,认为林彪对军队管理工作不力,“特别是在他主管的后期,军队被搞得相当乱”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13、14、25、26、27、32、33页。。致使军队的人数不断增加,军费开支比重不断增大,很多钱没有花在该花的地方。邓小平深切地感受到好多优良传统丢掉了,军队变得臃肿不堪。因此,他认为应该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安定团结的指示来整顿军队。他发现在军队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大问题”,就是闹派性。邓小平指出,军队的绝大多数干部是好的,但是确有少数干部热衷搞派性。针对军队中出现的“派性”问题,邓小平“试图以加强程序的规范性和恢复党委内部的民主生活来消除派系纷争”②[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411页。,旨在增强党性,加强纪律性,搞好安定团结。
其次,关于整顿党的作风。邓小平认为不仅仅军队要整顿,整个党也要整顿,突出表现在党的领导和党的作风方面,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整顿。邓小平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呈现出削弱的趋势,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党的领导,党讲话就面临“失灵”的危险。对此,他旗帜鲜明地指出:“搞好安定团结,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需要加强党的领导,把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发扬起来,坚持下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13、14、25、26、27、32、33页。谈到党的作风问题,邓小平特别论及毛泽东提出的“三要三不要”④“三要三不要”即“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这是毛泽东1971年8月中旬至9月12日在南方巡视期间同沿途各地负责同志谈话中针对林彪等人的阴谋活动而提出来的。。他认为“这是党的原则,也是党的作风”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13、14、25、26、27、32、33页。。他结合延安整风阐述加强党的作风的重要性。延安整风就是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对应的是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通过延安整风,同志们普遍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端正了思想方法和政治路线,使全党同志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认为这是毛泽东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提出来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一系列党的原则中,反对宗派主义,也就是邓小平在之前提出的“反对派性”,增强党性,是很重要的一条,并特别强调“三要三不要”中,毛泽东提出的讲团结,反对分裂,与延安整风时提出的“反对宗派主义”属于一个精神。邓小平认为要解决各地区、各部门存在的问题,就要从“反对派性、增强党性入手”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13、14、25、26、27、32、33页。。换言之,就是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来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派性问题,经过批评教育,最后达到团结同志的目的。
第三,关于国防工业企业的整顿。邓小平认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老大难”单位,就是由于“派性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一旦解决了“派性问题”,其他问题也将会迎刃而解。而解决“派性问题”的关键就是领导班子要敢字当头,“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要落实政策,没有这样的领导班子也搞不成”⑦《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13、14、25、26、27、32、33页。。对于国防工业企业的整顿,他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则是解决领导班子问题,就是要配备好企业的一二把手,只要一二把手敢字当头,就能把整个队伍带好。这里他还特别强调要尽量选年轻的干部,本企业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到其他企业去选,甚至可以在整个地区选拔,一旦确定好人选,接下来就要好好培养。二则是强调质量第一,特别是军工产品,来不得半点马虎,“在战场上关键时刻有几发炮弹打不响,就可能影响整个战斗”⑧《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13、14、25、26、27、32、33页。。提高产品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重视科技人员,尤其是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帮助、鼓励他们,使它们专心开展研究工作。三则就是要关心群众生活。这个问题并非一两句话就能够解决,实则是需要做大量的实际工作。他提出在一些地方可以专门划出一部分地种菜,既可以供应工厂,也可以供应市民,农民可以养猪供应工厂,这对于改善工农关系是有好处的。“我们党和国家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现在应该提出这个问题了。”⑨《邓小 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 民出版 社,1994年 版,第1、12、13、14、25、26、27、32、33页。
第四,关于科技和教育的整顿。邓小平反复强调,科技、教育关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走在其他行业的前面,作为国家的优先发展方向。他认为,搞科研不能只靠老年人,也要靠年轻人跟上,“年轻人脑子灵活,记忆力强”⑩《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13、14、25、26、27、,尤其是三四十岁的年轻人,是出成果的阶段,要鼓励他们献身科学研究事业。邓小平还引用当时苏联驻华大使尤金的话,“苏联的原子弹,是三个三四十岁的年轻人搞出来的。”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13、14、25、26、27、32、33页。难道这样的人我们就没有?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要培养。我们要为培养有前途的科技人员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关心他们,解决他们的家庭困难,包括住房等问题。要真正实现后继有人,这对教育部门提出了考验。大学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邓小平直言不讳地说:“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41、40、132、141、143、152页。同时,教师地位问题也要解决,几百万教员只是挨骂,怎么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怎么去培养成千上万的科技人员?邓小平的回答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41、40、132、141、143、152页。在党内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反对一切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日本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是从明治维新开始的,也正是在那时起,日本开始重视科技和教育,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进而实现了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邓小平强调,明治维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干的现代化,我们是无产阶级,应该也可能干得比他们好。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41、40、132、141、143、152页。
第五,关于实行开放政策的初步构想。早在1978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闻代表团时,提出了实行开放政策的初步构想,这一构想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不断拉大,与其说科学技术落后导致中国长期停滞,发展缓慢,毋宁说是传统思维定式禁锢了人们的头脑带来的必然结果。正如基辛格(HenryAlfredKissinger)所言:“中国挟其独特的传统和千年养成的优越感步入近代。这个独特的帝国声称它的文化和体制适用于四海,却不屑于去改变异族的宗教信仰;它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国家,却对外国通商和技术革新漠不关心。”④[美]亨利·基辛格:《论中国》,胡利平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26页。邓小平认为现在到了我们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的时候了,因为最近几十年世界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中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我们同西方发达国家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地方可能是五十年”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41、40、132、141、143、152页。。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首要的就是要善于学习,学习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国际社会的合作,只能是一句空话。邓小平认为,我们所实行的开放政策是在保留好的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情况确定新的政策。对于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要坚持,尤其是根本制度,如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等,这些不能动摇。我们不能允许产生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引进先进技术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最终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有利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至于发展速度问题这与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悖的。
邓小平改革开放韬略的产生是与他对各行业的整顿积累的经验和感悟密不可分的,正是在对诸如军队、工业、科技和教育等行业的整顿中,他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渐行渐远,而要缩小差距,就需要向先进国家学习,要学习就要实行开放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邓小平改革开放韬略历史演进的分水岭,在这之后,其改革开放韬略进入发展阶段。
二
1978年底,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一时期也是被誉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改革开放韬略的发展阶段。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具有远见卓识的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大无畏的精神,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实事求是首先要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但解放思想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不少同志的思想还很不解放,脑筋还没有开动起来,也可以说,还处在僵化或者半僵化的状态”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4。他认为,不解放干部、群众的思想僵化问题,四个现代化只能是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⑦《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41、40、132、141、143。否则,我们将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难以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他还特别强调,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⑧《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41、40、132、141、14。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讲话,不仅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
首先,农村改革政策。改革最早始于农村,改革的标志就是“包产到户”,就是“搞责任制,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先“分田到户”决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压抑农民积极性的结果释然。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并非带有行政命令的自发的改革,是农村生产发展本身提出的现实要求。邓小平敏锐地察觉到农村的这一变化,正是他苦苦寻找改革突破口的关键一着。1980年代,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5、236、397页。邓小平与时任国务院分管农业的副总理万里等人对这些做法都表示支持,这就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农村改革势在必行。针对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的疑问,邓小平认为,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在农村,如果不解决农村人口的生活问题,社会的安定团结就会受到影响,同时工业、商业的发展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贫困人口基础之上。这一改革思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广大人民的心愿。这场划时代意义的农村改革为整个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经济改革政策。国内外理论界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固有观念,认为社会主义对应的就是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对应的就是市场经济。这种观念长期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对于社会主义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一直以来是一个难以突破的“藩篱”。邓小平是突破这一“藩篱”的第一人,他把中国的发展放在人类社会发展大格局中考察,敢于挑战权威,说“老祖宗”没有说的话,做“老祖宗”没有做的事。早在1979年,在邓小平的谈话中就涉及到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的问题。“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5、236、397页。,不能认为社会主义搞了市场经济,就变成资本主义了。
邓小平特别强调,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结合市场经济,但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方法上与资本主义社会有相似的地方,但也突出了我们的特点,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它是属于社会主义的。邓小平始终认为,“计划”和“市场”都不是目的,充其量只是手段,或叫方法而已。既然是方法,资本主义可以用,当然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大胆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3、176、177、180、117页。邓小平对“计划”和“市场”的精辟论述,消除了人们思想上的顾虑,为经济体制改革,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使经济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第三,政治改革政策。邓小平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没有忽视政治体制改革,他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也难以进行下去。他说:“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3、176、177、180、117页。故此,他提出要“精简机构”,他甚至把“精简机构”称为一场革命。当然,这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政治体制的革命,通过这样的革命,真正把臃肿的政府机构的人员精简下来,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办事效率。如果漠视政治体制改革,“让老人、病人挡住比较年轻、有干劲、有能力的人的路,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到亡党亡国的问题,可能要亡党亡国”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5、236、397页。。邓小平深刻认识到政府机构存在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暴露出来,必须下决心进行改革。当然,政治改革并非易事,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难度再大也要进行,哪怕是“出点乱子”,都坚决不能动摇。
邓小平明确指出,政治改革的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通过改革消除政府部门的官僚主义作风,充分调动基层单位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以及法治和人治的关系。他还针对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问题,提出“党政需要分开,这个问题要提上议事日程”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3、176、177、180、117页。。尽管当时邓小平对政治改革的具体措施没有理出明确的头绪,但他还是设想了这样几个改革的目标:一则是要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特别强调党的干部的年轻化问题;二则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反对党代替政府的工作;三则要调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基层的积极性。正如他与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所指出的那样,“领导层有活力,克服了官僚主义,提高了效率,调动了基层和人民的积极性,四个现代化才真正有希望”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 版社,1993年版,第203、176、177、180、117页。。
第四,改革开放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在邓小平的讲话中多次闪烁改革开放的智慧火花,也曾有过初步构想,但真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众所周知,中国的对内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在农村获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对此,邓小平在会见坦桑尼亚副总统姆维尼时说:“现在农村面貌一新,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改善了。还有百分之十的人生活差一些,但也不难解决。刚才你说在北京看到了很多新盖的高楼大厦,这还不是中国主要的变化,中国最大的变化在农村。”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3、176、177、180、117页。无疑,中国的农村改革是成功的,它既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在农村改革中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接下来的城市改革提供了借鉴。
显然,城市的改革要比农村的改革复杂的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影响到千家万户的利益。但是,面对风险,邓小平没有退缩,而是知难而进,勇往直前。他反复强调在改革中要坚持这样的原则,就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8、113、51、52、258、258-259页。。“胆子要大”说的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的政策,敢于尝试,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步子要稳”说的是在改革中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发现了存在的问题,要勇于改正,并在改革中总结经验。邓小平坚定地认为,我们的改革一定会成功的,原因在于我们靠自己的努力,靠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失败面前不退缩的坚强意志和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
与改革同步进行的还有开放,实际上是“两个开放,即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8、113、51、52、258、258-259页。。“四个经济特区”③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广东、福建两省毗邻港澳,侨胞众多,资源丰富,便于吸引外资等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权,让其现行一步,把经济尽快发展上去。1980年5月,中央确定在广东省的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以及福建省的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政策的“试验田”,迈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1984年邓小平视察经济特区,当他看到眼前这座昔日的小渔村变成了高楼林立的大都市的时候,他内心是欣慰的,令他印象更为深刻的是,“效率”在这里真正得到了体现,工人的口号就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盖房子几天就是一层,一幢大楼没有几天就盖起来了”,对此,邓小平评价经济特区,“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8、113、51、52、258、258-259页。速度和效率在“经济特区”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于是,邓小平建议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8、113、51、52、258、258-259页。。随后,我国又相继开放了14个沿海大中港口城市。沿海开放城市是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结合部,是对外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和对内进行经济协作的纽带,它将直接影响全国改革开放的发展。
邓小平改革开放韬略的形成得益于他超凡的智慧和敏锐的前瞻视野,他在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中国发展的困局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坚定中国走改革开放之路,这是中国走向未来的“历史谋划”。实践证明,这一明智的“历史谋划”,正迎合了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推动中国由“贫穷落后”向“初步富强”的华丽转身。改革开放成为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色,也推动了中国快速发展,以党的十三大为标志,邓小平改革开放韬略进入成熟阶段。
三
中国的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城市改革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这为接下来的全面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的召开至1992年“南方谈话”的发表,这一时期成为邓小平改革开放韬略的成熟阶段,“南方谈话”则是邓小平改革开放韬略成熟的标志。坦率地说,农村改革尽管涉及的面比较广,但改革的难度相对来说容易一些,而其他方面的改革难度要大的多。如何破解改革的难题,成为邓小平必须面对的艰巨任务,他没有犹豫,更没有退缩,而是以他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领导艺术,领导全国人民知难而进、攻坚克难,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
党的十三大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经济上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决策。大会把加快和深化改革作为中心任务,提出“改革开放是振兴中国的唯一出路,是人心所向,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对此,邓小平在会见日本社会党委员长土井多贺子时说:“在十三大前,国际舆论和国内的人民还有些担心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不是会连续下去,十三大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国人民和国际朋友都放心了。”⑦《邓 小平文 选》(第三卷),北京:人 民出版 社,1993年 版,第118、113、51、52、258、258-259页。邓小平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8、113、51、52、258、258-259页。这里邓小平所强调的“新事业”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这是一项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伟大的事业,它需要若干代人艰苦不懈的为之努力才能够最终完成。
然而,1990年代前后,国际风云突变,国际上发生了苏东剧变,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改旗易帜,由列宁亲自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轰然崩溃,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社会主义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内也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党面临严峻复杂形势的考验,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中国人民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历史和现实摆在中国面前的道路无非三种:一是深化改革,不动摇,走新路;二是放弃改革,走老路;三是照搬西方发展道路,走邪路。从三种道路来看,第二种道路实际上就是“左”的路线,阻挠改革开放,反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张以“阶级斗争为纲”,这种主张将会使中国重新走上僵化封闭的老路上去,它不符合中国发展的理念。第三种道路则是右的观点,极力鼓吹私有化,让中国完全“西方化”,完全资本主义化,显然,那是一种邪路,中国“决不走那种改旗易帜、放弃共产党领导、放弃社会主义的邪路”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98页。。
在关键的历史时刻,邓小平胸有成竹、镇定自若,他强调,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1、370、372、372、373、370页。他还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③《邓小 平文选》(第 三卷),北京:人民出 版社,1993年版,第371、370、372、372、373、370页。这就是说要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坚定地走下去。毋庸讳言,中国选择的是继续改革开放之路,这条道路注定要“开辟出马克思主义的新路”④丁晓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中国道路》,《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2期。,坚定地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南方谈话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我们党在至关重要的历史关头形成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政治宣传书。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针对姓“资”姓“社”的问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这一标准把生产力放在突出位置,实则还是强调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他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1、370、372、372、373、370页。针对“资”、“社”的争论,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不在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能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划等号,也不能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划等号,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其判断的标准,就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⑦《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91页。。在“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中,最根本的还是生产力标准。这主要是针对“生产关系决定论”以及姓“资”姓“社”的僵化思维模式,这些定式思维仍然在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因此,坚持实践标准,恢复和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是必须要交代清楚的关键问题。
改革开放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农村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再到创办经济特区以及沿海城市的全面开放,始终都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也有不同的声音。邓小平认为,这是正常的,允许观望,允许看,“看准了的,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1、370、372、372、373、370页。。深圳所取得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敢干,如果没有那种“闯”的精神和“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一番新的事业。经济特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发展如此之快,这是让邓小平没有想到的,这也是“不争论”带来的应然回报。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特别强调了实践标准,就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尤其是要从中国的生产力现状出发,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路线。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标准和相关理论,就必须把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制定正确政治路线的依归。只有立足生产力标准,从生产力标准出发,才能科学回答长期困扰中国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即“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1、370、372、372、373、370页。。这里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生产力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中国推翻“三座大山”使中国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解放了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1、370、372、372、373、370页。
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一系列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这些观点和理论成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端正思想路线,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集中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然而,在改革开放的伟大的实践过程中,总是遇到来自“左”的或右的东西的干扰,不管是“左”还是右都会影响社会主义的正常进行。“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页。因此,克服这些方面的干扰,是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关键。我们究竟以什么标准来评价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要不要继续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反映在改革开放的实际举措方面就提出来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这就是生产力标准。也就是说,“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涉及进一步检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路线的正确性,都涉及衡量改革举措的必要性的客观标准问题”②王伟光:《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南方谈话是邓小平对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创造性事业新鲜经验的高度总结,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全面概括。谈话仅仅抓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长期困扰人们的根本性问题以及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问题。邓小平用平实通俗的语言,娓娓道来蕴含深刻道理的理论,系统总结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充分证明了南方谈话的厚重的理论积淀,标志着邓小平改革开放韬略达到了成熟的高峰,必将引领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正如李光耀所说:“邓小平是一个伟人,他引领贫困的中国发展成今天的模样,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经济体指日可待。”③[美]艾莉森、布莱克威尔:《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蒋宗强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176页。
四
邓小平改革开放韬略有着博大精深的宏观体系和清晰完整的逻辑架构,内涵丰富而又积淀深厚,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正确理解邓小平改革开放韬略,要抓住“改革”与“发展”这两个价值要点,抓住了这两个要点就能正确领会邓小平伟大韬略的初衷。围绕这两个要点,他提出了一系列著名论断,“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确定了改革的基本定位;“改革是全面的改革”,确定了改革的全面性;“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确定了改革的整个战略;“摸着石头过河”,体现了实事求是而又勇于创新的魄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成为引领中国发展的最重要的指导方针。
邓小平改革开放韬略契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得到了人民群众由衷的拥护和支持,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正如他所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页。邓小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他力挽狂澜搞整顿,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再到1992年南方谈话坚定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路,有一条鲜明的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核心的位置,围绕人民的利益展开工作,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74页。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依归,这是邓小平一贯倡导的原则。基于此,邓小平被人民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正是邓小平一手设计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才使中国“脱贫致富”,走上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诚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言,“邓小平所谓的‘改革开放’不仅是经济上,而且也是精神上的壮举”⑥[美]亨利·基辛格:《论中国》,胡利平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392页。。
邓小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在新的时代不断发扬光大,并历久弥新,成为中国共产党接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召开的一次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影响最为深远、意义最为重大的中国改革。这次改革必然要涉及到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涉及到利益关系的深度调整,涉及到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其难度之大、敏感性之高不亚于改革开放之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如今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遵循邓小平改革开放韬略,涉险滩、趟深水,这就需要既加强“顶层设计”,又要“摸着石头过河”,前者侧重强调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体现的是着眼未来的谋划,后者侧重强调探寻规律,就是在实践中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采取自上而下的改革推进路径,逐步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持步步为营,既要胆子大,又要步子稳,确保各项改革按计划积极稳妥推进,让改革成为时代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