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霞
摘要:本文对阶段反思的内涵、教育意义及实践进行了阐述,通过班级开展阶段反思实践证明,阶段反思可以有效促进班风学风的建设,实现加强、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健康和谐校园文化的更高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阶段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呈现复杂化、多样化和艰难化。这就需要不断研究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努力探索大学生思想行为与环境变化的内在联系,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笔者通过在班级中开展“阶段反思”,探索和实践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让大学生在反思中认识自我,明确方向,提升自我。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一、阶段反思内涵
反思,在百度百科中解释为“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即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它是在时间维度上的一种反向思维,是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复思考,它遵循从结论到前提、从结果溯原因的方法。
阶段反思,是对某一特定阶段行为与结果的追溯与反思。它是以学生自身在大学某一阶段的生活、学习、课余活动等情况为反思对象,对自身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学生进行有意识思考、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体现。
二、阶段反思的教育意义
(一)阶段反思能激发大学生主体自觉性,提高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主体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将教育对象视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体,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益。教育目的总是在教育者发挥主导作用和教育对象发挥能动作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实现的。在整个班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阶段反思,正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巧妙运用,适应了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的趋势,让学生在自我总结和反省中,实现自我教育的意义,避免了传统说教的被动、消极、负面效应的产生,提高了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阶段反思是一种具有高度自觉性和内隐性的自身思维,它在个体的成长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利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二是利于全面提升和发展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三是利于大学生有效合理地安排好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通过开展大学生“阶段反思教育”, 引导和触动大学生对自己过往和当下的言行进行解构和反思,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生命生存生活的本质等进行重新认识和诠释,时刻明确自己的追求目标,时刻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不断砺志、砺言和砺行,走健康和谐的成人成才之路。
(二)阶段反思教育遵循认识论的规律。认识论要求我们,要充分重视认识与实践两者间循环往复式的互动。因此,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同样要想提升学生的认识,就需要有实践结果的佐证,通过实践结果告诉其当时的认识和行为对其自身发展与成长的影响,进而提升其认识。
(三)开展阶段反思可以有效促进班风学风的提升。学生是班级建设的主体,加强班风学风建设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在班风学风建设中的积极性, 通过各个阶段的反思,让学生从思想上不断反思和追问自己。通过阶段反思,还可以帮助学生自我合理地规划好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根据不同阶段的情况,总结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改善学习与工作的方式方法,促进自我的完善与成长。因此,阶段反思可以直接有效地触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自觉地善言善行、自觉地遵章守纪、自觉地发奋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班风学风的提升,能够实现加强、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健康和谐校园文化的更高目的。
三、阶段反思的教育实践
(一)反思教育要有阶段性和针对性。采取反思教育要有阶段性,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结合自身现阶段的情况进行反思。只要是对其有教育促进意义的,都可以进行反思。无论成败,让学生从中总结出成败的经验教训,引以为鉴,端正态度、认识和观念,起到适时调整、不断完善的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阶段反思要注重效果,反对模式化,同时融合其他的教育方式。 反思是一种思维,是一种内心灵魂的自我对话。这种反思,是学生心灵深处自我行为的思维审视与调整,不能批判与惩戒的意味,阶段反思的内容不能模式化教条化,而应引导学生去思考自己本阶段值得反思的事。阶段反思的形式可以通过小组会、主题班会、辩论会、书面反思等形式,触及学生灵魂深处。班主任加以鼓励性的反思批示去分析该阶段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事情的全面审视再认识的过程,是对学生灵魂的一次洗礼,思想的一次升华。
(三)让阶段反思成为学生的一种能力。通过反思,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逆向思维、总结、归纳、规划等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可以谦和心态,淡定成败,喜不骄,败不馁,成为学生成人成才的一种能力。
实践证明,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比班主任简单、空洞的说教更为实效,对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