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成兰
刘墉在《做个积极的寻梦的人》中写道,他无论在哪里住,到冬天,一定在窗外悬个“喂鸟器”,让那些找不到食物的小鸟,能有个“打尖”吃饭的地方。因为这样,他窗前的小世界,就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他时常偷窥这一幕幕,甚至把他们拍摄下来,配上童话诗,读给他的小女儿听。其中《是谁在敲我的窗棂?》春夏秋冬四首小组诗,我读来特别喜欢,遂将它们抄给了我的三年级学生来吟诵。
一、 诵诗、品诗——《是谁在敲我的窗棂?》
诵读之前,我给他们讲述了四首小诗的创作背景,展示了作者拍的照片,正如我预料的一样:可爱的画面,充满童趣的诗歌,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对动物浓浓的爱,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看着他们,我情不自禁地跟学生交流:
师:小诗中哪些地方最吸引你?
生:我喜欢每首诗的开头。“嘟嘟!嘟嘟!嘟嘟嘟”“沙沙沙沙!沙沙沙”“啪啪啪!啪啪啪”“砰!”特别有趣,有节奏感,我仿佛听到了这些小动物们的声音。
师:不简单,你听出了诗中的节奏。
生:我喜欢诗里小松鼠的调皮滑稽,如“不怀好意往上爬,先朝屋里偷偷看,确定主人不在家,跳舞、唱歌又玩耍”。
师:你从诗中读出了小动物的特点,也很棒!
生:我读到“让我为你照张相,咔嚓!”时,感觉作者特别喜欢这只调皮的小松鼠!我也非常喜欢这句话,真有意思!
师:你透过文字看到了作者的内心,这才叫真正地会读书。
生:“怪你太胖飞不动,拿个花篮做你家”,能看出作者特别善良。
生:他还特别心疼掉在地上的小麻雀,如“听你整夜不睡觉,一声一声喊妈妈!”
生:诗里也有悲伤,他为那只受伤太重的小鸟铺张软软的床,饶几朵迎春花和圣诞红,并祈祷,愿它有个万里飞翔的好梦!读到这儿,我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真的不能小瞧学生,他们不但能够读懂诗的内容,还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流淌出的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包容、怜惜、祝愿之情,同时,他们还能捕捉到作者写作上的奥妙,如开头富有节奏的声音描写。学生读着、背着、表演着,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只可爱的、闯进教室的不速之客——“鸟不丁”。
二、 生活中的共鸣——教室里的不速之客“鸟不丁”
那日,我正在津津有味地讲着课,“嗡嗡嗡,嗡嗡嗡”一只大飞虫竟然闯了进来,在教室内横冲直撞,同学们的眼睛立即被它吸引去了,我机智地组织同学们围绕这只不速之客做文章。
1. 仔细观察它的模样。“尖尖的、长长的嘴,偏大的翅膀,胖胖的肚子,像只小鸟,又像只大飞蛾。”
“老师,它长得像只小鸟,可又不是,咱就叫它‘鸟不丁吧!”
“对,就叫它‘鸟不丁!这名字好!”
“鸟不丁”这个名字就在我们班内传开了。我也特别喜欢,“鸟中的小布丁”,因为这个名字,它变得可爱了许多!
2. 跟踪行动,猜测思想。要让观察变得有意思,我觉得得让同学们跟踪它的行动,大胆展开想象,猜测它的思想。
师:同学们,这只“鸟不丁”一会儿飞到讲台上向我示威,一会儿又飞到电扇上俯视全班,一会儿在教室内横冲直撞,耀武扬威,猜猜它在想什么呢?
生:它在讲台上面盘旋,难道想给我们讲课,太自以为是了吧,我们可不懂虫语呦,算得上是天书了吧?
生:它停在电扇上俯瞰全班,难道是想监督我们听课是否认真。你也太多管闲事了吧,被你这一搅和,我们还哪有心思听课呢?
生:它竟然飞到我头上,难道想蜇我?我拿起书打它,它吓得逃之夭夭,去欺负弱小的女生了。哈哈,胆小鬼!
3. 观察同学们的反应。故事的主角形象丰富了,配角也非常关键,如何描写此时此刻的场面,我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的反应。
它在我们班里横冲直撞,可害苦了那帮胆小鬼们,瞧!周新兰同学早钻到了桌子底下,还用书挡住头;李紫燕吓得直往贺志豪的身后躲,两只手捂住了眼睛,看都不敢看;李诚恩虽算大胆的,可“鸟不丁”飞到它跟前时,他拿着书当武器,乱舞一番。哎,眼睛都吓得闭上了,大有点拼命的势头。几个男生拿着书乱舞,陈凡急急忙忙把门打开,希望“鸟不丁”能早早找到出路,尽快撤退。
当“鸟不丁”终于找到了大门,逃之夭夭的时候,同学们也松了一口气,对着它的身影大笑道:“早就该走了,还想来上课,你是听不懂的,外面的天空才是你的世界!”
它方唱罢我登场,赶紧趁热打铁,带着同学们梳理思路,利用剩下的20分钟,学生出色地完成了一篇文章!
三、 超级模仿秀——我们也当小诗人
读着刘墉的四季组诗,我突然萌发了让学生们模仿着写诗的想法。说做就做,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首首小诗竟然出炉了,难怪说学生就是天生的诗人。
“鸟不丁”
嗡嗡嗡嗡!嗡嗡嗡!/是谁在敲我的窗棂?/尖尖的嘴巴大翅膀,/原来是一只鸟不丁。/飞到西来飞到东。/飞向讲台要讲课?/可是没人听得懂。/只好停到电扇上,/闭上嘴巴认真听。/三心二意没恒心,/横冲直撞闹得教室乱哄哄,/鸟不丁呀鸟不丁,/外面的世界才是你的天空。
相信这只“鸟不丁”永远诗意地栖息在学生的记忆中,也相信因为这一次,学生会经常关注到“是谁在敲我的窗棂?”
当我看到同学们读到小诗时会心的微笑,情不自禁地边读边舞,我非常感动:这样的文字才真正抵达了学生的心灵!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吕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