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大脚

2014-09-23 19:03潘雅频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4年7期
关键词:大脚黄鼠狼达利

潘雅频

“兔子达利比有着一双与众不同的大脚,那脚,大得那么离谱,那么引人注目。于是,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不知道自己的大脚究竟有什么用场。为了寻找迷失的自我,为了发现大脚的价值,他模仿鸟儿飞翔,学习蝙蝠倒挂……一次次被失败锤击得鼻青脸肿。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抬起大脚,将黄鼠狼一脚踹飞,成了众人仰慕的英雄。”——这就是绘本故事《我不知道我是谁》。栩栩如生的画面,奇特丰富的想象,精彩生动的情节,引得同学们对它爱不释手。

如果说低年级的学生读绘本是读懂它的绘画语言,那么,五年级的学生读绘本,应该读懂故事,读出自己。于是,我们开始走进达利比的故事,用语文的方式,跟随他一起成长。

一、 细致观察,读懂绘本

绘本,主要是用线条、画面和色彩来叙述故事,表达情感的,文字寥寥无几,甚至不着一字。那些藏匿在画面中的许许多多的“空白”,给读者留下了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和阐释。教师要引导学生填补空白,着力挖掘,对文本进行有效地“诠释”,文本的内涵就会逐渐丰满,文本所塑造的形象就会更加立体地展现在同学们的心里。因此,仔细观察,驰骋想象,入境体验,切己体察,这是读懂绘本的必由路径。

二、 深入思考,写好故事

“写”,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需要深入地思考。表达的过程,是体验深化的过程,思考深入的过程。

首先,我们聚焦达利比的大脚,是整个故事的焦点。这样异常的大脚,给达利比带来些什么呢?同学们想象着达利比因为大脚遭遇的不便,遭受的嘲讽。奔跑和跳跃,肯定是没有兔族应有的灵活了,连走路都是蹒跚笨拙的。

然后,观察、描述达利比寻找自我的过程——模仿蜘蛛趴在网上,学习蝙蝠倒挂,过鸟的生活,当一回农夫……在这里,同学们要学会详略结合,选择其中一两个场景展开想象,具体描述达利比的动作、心理。

如写达利比学习蝙蝠倒挂的场景,有学生这样写道:“一路跋山涉水,暮色降临时,达利比来到了一个山洞前。借着幽暗的光线,达利比看到洞里有许多只蝙蝠,大大的翅膀,小小的脑袋,它们似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乎有谁在指挥似的,它们都默默地练着‘倒挂神功。达利比瞅瞅蝙蝠们瘦骨伶仃的脚爪,瞅瞅自己的大脚,‘或许,我的大脚就是为了练倒挂神功而生的哦。达利比想,‘它……也许……应该可以抓得更牢。达利比趴在岩壁上,使劲向上爬。它扒住一个岩缝,身体向后一仰,准备来个‘倒挂金钩,但是,颤抖的大脚怎么也抓不住岩壁,扑通——啪,达利比的脑袋着了地,蝙蝠洞里霎时热闹了起来。达利比头上顶着两个大包,跌跌撞撞地出了洞,啪嗒,啪嗒,脚步声里全是孤独和痛苦。”

三、 交流分享,生长智慧

在同学们的笔下,达利比的大脚是相同的,性格却是迥然不同的,即便是踹飞黄鼠狼这一个相同的情节,也有着不同的背景:有的写达利比在树上蜗居,准备远离滚滚红尘;有的写达利比在慌乱中爬上树,懵懵懂懂踢飞了黄鼠狼……脚踹黄鼠狼更有不同的情形,如:“突然,一只冰凉的大手搭在达利比的肩头,是谁?有谁还愿意跟我亲密接触?达利比一回头,一张血盆大口出现在他面前。来者不善,达利比吓得差点掉下树,他颤抖着嘀咕:‘你……你是谁啊?大白天装鬼出来吓人。我……我告诉你,我跆拳道黑……黑带……真啰唆!黄鼠狼显然没有耐心跟达利比磨牙,纵身一跃。眼看黑影扑来,达利比惊恐地闭上眼,本能地伸出大脚,‘咻——大脚结结实实地踹在黄鼠狼的胸口。‘嗷——嘭黄鼠狼没了声息。”(葛玉玲)显然,这是“无巧不成书”式的情节设计。当然,也有“针锋相对”式的决斗:“‘你是谁?黄鼠狼喝问。‘我不知道我是谁。我冷冷地回答。与其窝窝囊囊地被吃掉,不如决一死战,难道,我害怕失败吗?我站起身,不由分说,转体180度,用眼角的余光瞄准黄鼠狼的胸部,右脚一蹬树干,猛地腾空而起,左脚飞速踢向黄鼠狼。只见他一扭身,一个幻影移形,闪到了我身后。趁我回头之际,黄鼠狼使出一招霹雳掌,我的后背一阵剧痛。我怒上心头,咬紧牙关,使出浑身的力气,甩出一式‘天山打黄脚,一提,一蹬,双脚同时踹向黄鼠狼的腹部。这一脚,力敌千钧,他飞了出去,随即瘫软在地。(曹沛闻)

显然,这一次绘本作文,其意义已超出了习作训练的范畴。事实上,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对话;每一次对话,都是一次自我表达,一次自我教育。

(作者单位:江阴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大脚黄鼠狼达利
达利的超现实之旅
黄鼠狼拜年
毕加索&达利:亦师亦友亦对手
“黄鼠狼”是个大块头
大脚
吃饭
鸡给黄鼠狼拜年
大脚鸭
“有多大脚、穿多大鞋”是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