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意阅读”触发“灵性习作”的实践研究

2014-09-23 18:57蒋剑秋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4年7期
关键词:珍珠鸟小蝌蚪习作

蒋剑秋

一、 概念界定

“创意阅读”,亦可称作“创造性阅读”,指打破常规的阅读哲学,走出“本位阅读”的阴影,以创造性和新颖性为原则,开掘和丰富阅读材料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生成言语智慧,提高语用能力。

“灵性习作”,指挣脱传统习作教学中牵引与模式的桎梏,遵循学生认知和表达的基本规律,引入源头活水,在触发学生习作灵感的基础上,激活习作意识,呵护习作兴趣,丰富习作素材,提升习作品位。

“触发”本意是指因触动而激发起某种反应。这里的“触发”,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激活、涵养和推动。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本身就是很好的习作范例。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语言材料、范例来进行习作表达的指导,建构起根植于学生生活的习作要素认知框架,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活用表达技巧,吐露自己的心声,使习作教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家”可归。

二、 操作实践

1. 品“神来之笔”,呵护习作意识的破土萌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阅读课,不是“教课文”,而是“用课文教”。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提炼和总结对学生习作有启发的“法”,从课文导入开始,带领学生读、赏、悟、写,环环相扣,自然紧凑。我们来看《颐和园》一课的教学。

上课伊始,教师的导入开门见山:“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但几乎所有的同学在旅游回来后,都会有一个莫大的苦恼——写游记。为了让大家玩得开心,写得容易,这节课我们借《颐和园》这篇课文来学学怎么写游记。”这样的切入,一下子就把文本定位成一个学习和模仿的“范例”,学生的阅读走出了惯常的“咬文嚼字”的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直奔全新的目标而去。

“快速浏览课文,概括颐和园给你留下的印象。”学生由此明白,游记类文章,首、尾两段一般交代游览的总体感觉,首尾呼应。

“中间游览的过程怎么写呢?请大家画出每段的第一句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据此发现,游记类文章每段大都交代游览的地点和顺序,这叫“移步换景”。

“‘长廊一段共有几句话?作者是怎么把它们连接起来的?可以不写长廊两旁的花木和昆明湖上的微风吗?”学生通过探究体验,又会发现,游记不仅要写目之所及的景物,还要写心灵的感受,如此才能自然生动,引人入胜。

这样,层层剥笋,节节打通,依着文本中的关键之处、描写中的神来之笔寻幽探微,学生终于得其真谛:原来生活的每一次旅行,眼睛的每一处发现,心灵的每一次顿悟,都可以成为佳作。

2. 造“无境之境”,涵养习作兴趣的蓬勃生长。教学《问银河》后,许多教师根据课后习题设计了随文练笔——“你还有什么问题问银河吗?像课文那样写下来”。殊不知对于银河,对于宇宙奥秘,学生知之甚少;对文中的“货轮”“客轮”“斜拉桥”“拦河大坝”“水电发电站”等也不熟悉,不足以模仿课文语言进行仿写。这个时候,既无“悱愤”之态,亦无触手可及的生活材料作支撑,教学难免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其实,我们细读教材就会发现,此项练习的目的无非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并仿照课文语言,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能不能换一个内容来进行相同形式的训练呢?有位教师在结束教学时引导:“同学们,对于我们不知道的而又特别想了解的,就可以这样发挥想象问一问!”然后,捧出一大缸小蝌蚪放在讲台上,缸中水草飘飘悠悠,十几只“黑脑袋”正快活地摆着小尾巴。学生的眼睛一下子发出了惊喜的光。教师趁势发问:“想知道什么?快问问我们的新朋友——小蝌蚪吧!”学生兴致高昂,观察和表达的欲望在瞬间被激活——

“小蝌蚪,我问你,这么多人围着你,你有没害羞?”

“小蝌蚪,我问你,在你乌黑的大脑袋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小蝌蚪,我问你,很久找不到妈妈,你们是不是很着急?”

“小蝌蚪,我问你,整天呆在池塘里,你们是不是穿着潜水衣?”

“小蝌蚪,我问你,变成青蛙后,为什么有人要吃你?”

一连串充满童趣的问题,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连缀成诗,并板书在黑板上,这不仅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在循序渐进中明白,习作就是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并把它写下来。这一创意教学,教师以“儿童习作”的概念,在“无境之境”中达成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帮助学生跨越了说和写之间的鸿沟,使学生对习作充满了好奇和自信,避免了以牺牲习作欲望和兴趣为代价的“拔苗助长”。

3. 会“言外之意”,推动习作品位的借势升格。笔者认为,学生阅读文本,也应该关注“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唯如此,方能识得文本真意,与作者心心相印;唯如此,才能提高习作品位,让表达水到渠成。我们来看《理想的风筝》一文,解读文本可将视角瞄准文本的表达方式,即用来表达文“言”之“意”:一方面缘文识“言”悟“情”,在生动的情节中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体验、朗读品味,以此保留住阅读课该有的浓浓的“语文味”;另一方面,时时清醒地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四道构思,领会“言外之意”。

其一是故事选择的构思文中,两个写课上的,两个写课外的。由此揭示了用故事写人的第一个奥秘——故事的分配。紧接着,老师问:“如果写某个同学好学的特点,你怎样选择材料,分配故事?”学生立刻领悟到选材的学问。

其二是故事长短的安排。通过观察每个故事在文中所占的篇幅,来发现作者对材料主次详略的安排,并知其所以然,了解如此布局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其三是明了四个故事内在的关联——一、三两个用来表达刘老师的“乐观”,二、四两个用来表现刘老师的“坚强”。教师可追问:“为什么不写一写刘老师的其他故事和爱好,比如说拉二胡,或者爱学生?”由此认识到,选材必须围绕中心,为中心服务。

其四是发现四个故事之间的连接,是以“写景”来过渡的,这更体现了一种写作的艺术,使行文不至于僵滞呆板,而是疏密有致,如溪流在山间自然行进,叮咚有声。

最后,老师结合板书小结:左边一列呈现的是文本的内容,右边一列是文章的写法。经此,学生对“刘老师”其人印象至深,更重要的是,对“用故事写人”这类文体的特点把握了然于心,对于如何立意选材,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叙述描写,如何加工材料组织成篇,都有了本质认识。

4. 探“通幽之径”,催生习作灵感的恣意绽放。读写本来是一回事,恰如人的“吸”和“呼”,是生命存在和表现的一个“共同体”。“读”是读人家的“写”;“写”是为了自己和别人的“读”。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篇阅读课文也同时可以具有写作范文的功能。所以,对某些课文的解读,就可以让学生用“作文”的方式来实现。我们来看《珍珠鸟》一课教例片段:

师:快速浏览全文,用横线画出作者的举止,用波浪线画出鸟儿的表现。(生浏览全文,按要求找出相关语段)

师:如果将作者的一举一动和描写珍珠鸟的表现对照起来读,你一定会有所感悟和发现。(模拟情景对话,师生对比读)

师:你发现什么了?为什么说美好的境界是信赖创造出来的?

生:如果作者不对小珍珠鸟友好的话,小珍珠鸟不会信赖他。

师:这是谁对谁的信赖?

生:鸟对人。

师:这种美好的信赖,取决于什么?

生:人对鸟的爱护。

师:是啊,要是人不关心、呵护鸟,还会有这样美好的境界产生吗?(再次模拟情景进行对话:“我经常扒开叶蔓瞧他们……我大喝一声……我拿着鸡毛掸子追赶它们……”学生自由对应,得出新结论)

两次师生合作的情境对话,尝试了“补白”式的解读,避免了以旁观者视角进行心理分析的缺陷,让学生与这可爱的鸟儿一起体验忐忑、好奇、探险的心理历程,洞悉了小鸟丰富的内心世界。并由此追溯作者的情感轨迹,深入理解文章,将浓郁的感情融注到对形象的状写之中:由于有爱,作者认真观察着小鸟的一举一动;也由于细心的观察,加深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紧接着,教师引导:“你就是那只可爱的珍珠鸟,在调皮捣蛋中,明白了主人对你的呵护和溺爱,你喜欢这样的主人吗?你愿意写一写,表达一下你的感情吗?”这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如同走上了一条“通幽”的“曲径”——在“读写一体”思想指导下实现了“读”中寓“写”,让课文现身说法,“写”中促“读”,以“写”解读课文。如是训练,让学生真切感悟到,习作无非就是写下自己想说的话,一念而动,灵感迸射,佳作天成。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小学生的生活有其特殊性,其阅历毕竟有限,阅读文本中表现的生活,就成为了他们的“间接生活”。“缺乏生活本源”的习作教学难题,就可以在阅读教学的“补充给养”中得到解决。明白了这一点,习作教学的天地无疑扩大了许多倍!着意于“触发”习作的“创意”阅读,擦亮了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的眼睛,呵护了学生自我表达和交流的兴趣,打开了学生表现生活和抒发情感的思路,更丰富了学生的心灵体验。

(作者单位:宜兴市桃溪小学)

猜你喜欢
珍珠鸟小蝌蚪习作
可爱的珍珠鸟
小蝌蚪
小蝌蚪
说谎的珍珠鸟
《珍珠鸟》文本解读
小蝌蚪
小蝌蚪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