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娴
在几年的习作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学生在面对习作时往往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反复出现,比如“怕写”“生活体验的缺乏”“个性表达的不足”等问题。细细分析,这些问题中有很大一部分似乎是课内习作(大作文)“专有”的顽疾。因为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在一些相对自由的空间里的表达,常常让我有惊喜。于是,我便积极尝试给学生开辟一个能够自由表达的空间,“循环习作”的实验就这样展开了。
一、 实验的总体概况
实验初期,为了避免学生消极的态度和惧怕的心理,我用“微记录”的方式进行了铺垫。“微记录”借鉴了微博的一些特点,比如随意性、日常性、交互性等,鼓励孩子每天用三言两语记录自己的生活,字数、形式、内容均不限,但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真实的感受。
“是不是真的字数不限?一两句话可不可以?”“形式也不限定吗?”“画画行吗?”“什么内容都行?我写玩电脑游戏,可不可以?”在得知这些“都可以”后,同学们都很惊奇,也很期待,这份惊奇与期待使他们非常热情地接受了这项作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适应以后,同学们已毫不惧怕“每天写点东西”。我觉得实施“循环习作”的时机成熟了。
“循环习作”不是什么创举,但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我期望能有个性化的运用。通常意义上,循环即在小组内进行同主题习作的循环练习,我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三重循环。一是写的循环。将班级分为五人小组,组内同学围绕一个主题,依次循环习作,这是循环习作共通的地方。二是读的循环。因为共同的主题,每个人的表达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作者都期望有读者,因此在小组内和小组间定期交换阅读,力求在一个循环的大周期里,每个同学的习作都被阅读过。三是评的循环。小组成员在阅读时可以加上批注和总评,让作者看到别人的意见,也让批注者相互评阅,相互学习。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针对课内习作的“弊端”,重点在两个环节寻求改变。
1. 习作主题的确立。课内习作的题目是教材设定的,学生并没有参与到主题确立的过程中,所以不易引起写作的兴趣。“循环习作”让学生参与到主题的确立过程中。每个主题都是老师和学生结合班级事件、校园生活、社会热点等,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共同商讨确立的。学生的思维一旦释放开,就产生了很多意想不到又很有价值的题目:《雾霾带给我们的影响》《我眼中的童话节》《老师出差了》《蚂蚁世界探秘》《我眼中的林格伦》《假如皮皮来到我们班》等。这些题目都不是凭空臆想的,它们或是结合校园中的语文生活,或是其他学科的学习经历,或是关注社会生活现实,总之,都有着现实的经验基础。同学们自己确立着习作的内容,常常在商讨的过程中,就有很强的表达欲望。大家共同参与的活动,每个人都期望展示自己独特的认识。看着他们热烈的讨论,我不仅能够感觉到他们一吐为快的急切心理,也为他们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而感到高兴。
2. 改变习作的评价方式。“循环习作”的评价力求摆脱课内习作评价的局限,教师不再担任学生习作唯一的“判官”,而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鼓励学生相互间的评价,通过眉批和总评,对习作的内容或写法进行点评。他们有的表达自己对文字的喜爱或建议,有的给予鼓励,有的抒发自己读后的感受等等。有时,组内好几位同学共同点评一篇文章,还会在点评中出现观点的交锋。这里成了同学们的“文字交流圈”,很多学生最为直接的生活体验,都在这里呈现,他们希望能够让同学看到,希望展现自己,也希望听到更多人的反馈。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同学们已经有了数套“循环习作”本和“微记录”本。很多同学对写作的情感发生了微妙的转变,部分同学甚至开始喜欢上文字表达的方式。这些变化促使我对习作教学有了一些深入的思考。
二、 “循环习作”改变了什么
“循环习作”的尝试,让我在学生的习作中发现了一些重要的转变。而这些转变,极有可能就是整个习作教学需要努力突破的方面。
1. 对写作认识的转变。“课标”中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样一种体认,在有限的几次课内习作中是比较难以实现的,而“循环习作”却创造了这样一个空间。翻阅几个学期的成果,有学生自己做小实验的记录(如:水滴的旅行),有对热点问题的关注与探讨(如:雾霾带给我们的影响的讨论),有情绪的宣泄(如:体能测试的辛苦、不服输的冲劲、变化多端的天气带来的烦恼),还有对生活的记录。同学们的写作,不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矫揉造作,他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述说经历、陈述观点、记录体验、交流看法,他们把自己心中所想所感写出来,不是为了完成一个作业,而是期望与更多的“读者”进行交流,展示自我。比如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在小学生的习作中往往不太重视,总感觉儿童还小,也许说不出什么特别的观点。其实不然,他们对社会事件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都希望通过充分的陈述去说服或感染别人,这样一个平台,就给他们提供了机会。他们其实是在运用表达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也就由此发生。
2. 习作评价的功能转变。以往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是诊断性的,也是终结性的,学生的习作只有一个读者,就是老师;老师的任务就是点出好与不好,并提出改进意见。这是一种单一主体、单一功能的评价,有着明显的局限性。而在“循环习作”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不仅是评价别人的文章,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评价别人的评价,从而形成一种互动和对话。
以学校“童话节”为主题的“循环习作”中,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起各自的表现,一位同学对队友的表现提出了批评,认为他表演时不够专心,首位点评者却直言不讳地写道:“文章写得不错,但怎么不写他的优点?”第二位点评者则直接反驳:“我觉得写得并不太好,文章前后表述不一致,既然你说已经原谅他的缺点,为什么还继续批评他呢?”同学的校园生活,他们最有发言权,相互之间的“争论”远比教师单方面的断定要全面得多。而在争论中最重要的就是把理由说清楚,所以他们在这种时候往往最有话可说。
细细梳理学生的点评和总评,大致包括了几种功能:一是鼓励和称赞,对作者精彩的地方给予肯定;二是质疑和挑刺,对表述不清、缺乏事实依据,以及一些个人观点提出不同的声音;三是请教与讨论,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看法,与作者形成思维碰撞。如此等等,习作的评价功能就拓展了,作者看到别人的评价,也会参与进来,把不清楚的地方修改清楚,把好的观点吸收进来,改进自己的想法与表达。评价将习作从终结性转向了形成性。
3. 习作真实性的提高。习作教学一直强调“我手写我心”,期望学生能够表达真情实感。在“循环习作”中,学生的一篇篇文字让我感觉非常真实,因为这里的内容与表达都没有太多的限制。他们所写的大多都是自己在学校和生活中的经历与感悟,写的都是真实的情绪变化,所以不会掺杂什么虚假的成分,他们甚至可以在这里宣泄自己的不满,比如沮丧的情绪,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对教师的一些意见等等。正因为真实,所以在内容的表述上就常常容易具体细致,因而减少了很多刻意的、虚假的文字。
三、 几点启示
“循环习作”的实践让我有了新的审视课内习作教学的角度,如何改进课内的习作,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方法的指导虽然重要,但改进的方向才是目标。
1. 要保有并努力展现学生鲜活的个性。生活中的学生个性分明,可是一到了习作中,常常会把自己格式化,写出的东西差不多,没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思想魅力。这间接地表明,我们的习作教学在培养“一种类型”的表述。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各种技法的训练,各种方法的要求,以及立意的拔高等等,总给学生一种感觉,习作是件非常特别的事情,我要把它与我的生活区别开来。过多的约束是扼杀学生个性的一个因素。与之相似,过度地指导也败坏着学生的兴味。由于种种现实的原因,比如要保证大作文本的可阅读性,保证作业在被学校抽查时能够规范、高质量,所以老师的习作指导往往非常充分,甚至过度地启发思路、提示方法。此外,评价标准的单一也不利于个性的培养,教师的评价容易陷入用一种高质量的类型来要求所有的学生,期望他们达到某种水平。这无形中形成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学生只能放弃自己个性化的表达,去迎合教师的口味。由此我认为,习作教学要给学生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不必担心这里的表达会“有问题”,敢于直言自己的想法,这可能是形成个性化表达的基础。
2. 要有思想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恐怕是深化思想和优化语言最大的动力了。写作是运用语言进行书面表达,而要想使习作具有现实的意义,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虽然展示自己也不可忽视,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交流中体会文字表达的效果,感受习作表达的作用可能更为直接。而这种交流教师独自一人是无法完成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搭建习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的习作拥有更多的读者和评论者,从而促进更多的互动,让他们获得读者阅读后的直观反馈,从而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
要实现这种交流,就要转变习作教学的整体状态。在日常的习作教学中,习作本身过于封闭,它似乎只与作者和教师有关,而与同学、与社会缺乏联系,因此交流很难产生。比如“叙述一件有趣的事情”,写完交给教师以后,这个事情是否让更多的人感到有趣,答案无从知晓。而如果教师提供一个开放交流的平台,有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对“有趣”发表自己的看法,就能够让作者更好地知晓自己的叙述是否达到了“有趣”的基本要求。同样,学生的一种观点呈现出来以后,不仅希望知道老师是否同意,还希望知道更多的人的看法,以便修正自己的观点。因此,习作教学不是写好就行了,还应有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才是一个完整的习作教学,而这恰恰是我们一直所忽视的。
3. 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语文生活和社会生活。学生的精神生活其实就是自我的发现与体认。我们都期望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有属于自己的情感表达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学生对“自我”的体认,习作教学要让学生进行“有我”的表达。“循环习作”中,同学们常常宣泄自己的情感、一些不满、一些消极的情绪等,虽然看起来未必积极上进,但我觉得这是有益处的,他们关注到自己的感受,这是向内反思的前提,有“我的意识”才可能有“我的想法”。所以,即使是课内习作,也要关注、尊重学生的这种自我意识的萌发,不要用过于理想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表达更崇高的意愿,“小我”的情感抒发,可能恰恰是日后“大我”的萌芽。
学生的语文生活主要是阅读生活,课内习作尽管在这方面受到固定题目的限制,但仍然可以关注学生的阅读,从而加强学生在吸收与倾吐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班在进行“林格伦童话的主题阅读”活动中,很多学生在“循环习作”中开始了童话的创作,并在相互的点评中,欣赏、争论、出谋划策,非常投入。
学生对于社会生活也需要积极的参与。如今网络发达、信息爆炸,面对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多元的价值观,学生不能成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要学会辨别、有自己的判断。借助班级的讨论,同学们逐渐关注社会,并能提出比较深刻的想法。对于四肢健全的假乞丐伪装乞讨,有学生以《乞丐?乞丐!》为题,批判了这种不劳而获的人,认为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即使赚再多的钱,在心灵和精神上也早已是真正的乞丐。这些切入当代生活的主题,能够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更有助于社会意识的养成。
可以说,“循环习作”是一种尝试,就像老子所言:“生而不有,长而不宰。”为学生创造一处可以让心中文字尽情流淌的空间,将有利于习作教学的整体改变。
(作者单位:南京市珠江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