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么不见的?(中)

2014-09-23 22:15黄玉峰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科学主义课堂教育

黄玉峰

●第四条绳索“科学主义横行”

在教育界,几乎年年有新的举措、新的理论,而且往往很多打着科学的旗号来折腾。而每一次所谓课改,又会提出一批口号,出现一批“专家”。

十八世纪有位法国哲学家叫拉·梅特里写过一本小册子《人是机器》,他在里面说:“事实上,所有别的注释家们直到现在只是把真理愈搞愈糊涂而已。” “人们只是由于滥用名词,才自以为说了许多不同的东西,实际上他只是在说一些不同的词或不同的声音,并没有给这些词或声音任何真实的观念或区别。”

以我之见,这二十多年来几乎所有专家的理论其实并没有为教育理论增加什么新东西,就语文教育而言,反而把问题越搞越糊涂,离真理越来越远。什么成功教育,什么尝试教育,什么优化教育,什么红色教育、绿色教育,什么什么教育。教育论文铺天盖地,有多少篇是有用的!他们不过在制造一批一批文化垃圾、教育垃圾罢了。朝令夕改,美其名曰与时俱进。老教育家吕型伟说,这叫教育的“多动症”。

下面我想特别讲几个当今基础教育界流行的“科学”的观点。结合语文学习特点剖析一下。

1.关于“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的问题

有人说,教育“要授之于渔,不要授之于鱼”。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重要的是要学到抓鱼的方法,方法会了,以后自己抓鱼吃。但是我要问,抓鱼的方法怎么学到,是老师可以凭空传授的灵丹妙药吗?比如,如何读书有很多方法,每位有成就的人都是好读书、会读书的人,但你问他读书方法,他能讲得出吗?他能传授给你吗?好比打网球,你不去打,教练仅仅教你打的技巧,你学得会吗?古人云“观千剑而识器,操千曲而知音”,“积学以储室,酌理以富才”。你自己不去读书,你怎么学会读书!其实,大多数老师自己也不见得都有“打鱼”的本领和方法,他们不过在教学生 “做习题”的技巧而已。

2.关于“减负”问题

现在媒体上把“减负”叫得整天响。教育部门有规定,谁增加学生的负担,就一票否决制,不能评级。教育是复杂的事业,最忌笼统地提口号,搞一刀切。

对“减负”我们不能机械地看,关键在于是否让他们学得有收获,学有兴趣,有收获有兴趣自然就觉得轻松愉快。像现在这样,为了考卷上的几分之差,不断地反复地进行低层次的操练,学生必然会感到烦躁,感到压力大。

对“减负”不能笼统地看,不是说所有的“负担”都要减,人总是要有负担的。读书是苦中找乐的过程。该有的负担不能减少!而不该有的无效的负担则不但要减少,而且要取消。例如,大量的教辅、无穷无尽的习题等等。减负的目的是增效,是为了孩子更健康地发展。

以语文学科为例。我认为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阅读的量要增加。有些课文看一两遍就够了,不必没完没了的分析、讨论、探究、做作业,但现在的问题是,常常无中生有,要求学生把课文里没有的东西讲出来,还硬要编成古怪的习题,还美其名曰提高分析能力。同学们为了做习题,便去买大量的教辅材料,看了答案,又发现与自己做的完全不同,于是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如此恶性循环,那才叫真正加重负担!

3.关于“死记硬背”问题

打人文的底子,是饶不过要背要记。死记硬背是可以内化为人文素养的。设想一下,一个能背出一千首诗歌、两百篇古文,读过几十部小说的人,语文素质会不高?

语文学习的规律是死去活来、先死后活。犹太人叫生吞之功。现在是打着反对“死记硬背”的旗帜,搞支离破碎、碎尸万段、没完没了的分析。考莫名其妙的题目。不是让学生读原著,而是让他们背答案。其实那些教辅材料的答案,只是编材料的人的意见而已。这种习题,非但无益,而且有害。它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学习更反感。这种低级的误人子弟的东西,不是“减”的问题,而是要完全抛弃。

我教语文四十年,深知拼命做习题与提高语文水平无关;而大量的阅读、背诵,大量地积累,语文水平便自然提高了。韩愈云:“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表面上是增加负担,其实恰恰是提高语文水平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

我们知道学习可分为接受学习、机械学习、意义学习、被动学习、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这六种学习都有用。教师讲解学生听是接受学习,是世界上至今为止最基本、最有效、简便省时的学习,它是不可取消的。在六种学习中关键是主动学习、意义学习,如果学习是有意义的,那么,不管教师讲,还是自学,都会有效,否则都无用。

4.关于师生互动的问题

现在,上课一定要强调师生互动,而且搬出很多理论,规定上课的几个环节,强调学生必须要有多少问题,有的课简直上成了“满堂问”,规定一定要用多媒体,这又是一种形式主义。关键是心动,是有所得。只要有所得,一讲到底也不妨,一句不讲也不妨。相反,课堂再热闹,也是枉然。如今上课叫“作课”,犹如过去唱戏,“作秀”,“作……科”“作……介”。

5.关于知识和“意见”问题

把意见当知识考。个人的看法,即使非常正确,也不是知识,而是意见。现在的考试,大量的选择题,都是出题者的意见,也就是说,他认为这个是对的,一定要别人按他的答,否则就错了,就扣分。如今的考卷为什么连本专业的大学教授也答不对,就是因为他们的意见不同。那么,为什么要让学生的看法和你完全一样呢?我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让学生出题目来考高考命题人,他们也会被烤焦烤烂!

6.关于传承与创新问题

对中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接受性教育。过分强调创新,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现在连小学生也在侈谈创新,搞什么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那是拔苗助长。十九、二十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怀德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写道:“在中学阶段,学生应该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瞭望。”

在小学中学阶段主要是传承性学习,到大学,才是创造性学习。这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我们认为不要在中小学过分提倡创新,并不是说,不要保护孩子们的灵性。恰恰相反,科学主义是打着科学的旗号扼杀孩子们的灵性。他们提出,对于学生的思想要正确引导,说写文章一定要有思想性。

有个小学生写了这样一篇作文:

星期天,我到公园去玩,公园里有很多树很多花,树是绿的,花是各种各样颜色的。老太太老爷爷们在打拳,有的在下棋,有的在跳舞,有的哥哥姐姐在抱着讲话,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我买了一根棒冰,是赤豆的。后来我小了一泡便,就回家了。

这是多么天趣盎然的文章,可是被老师说成没思想性。还有一篇:

星期天,我们去中山陵了。中山陵上有三个孙中山,后面一个是站着的,再到里面,看见一个是躺着的。三个孙中山的脸都不一样,不知道为什么。我玩了一会儿,觉得没劲,后来小了一泡便,就回家了。

你看,多么有灵气!多么有童真童趣!真可谓天籁之音!将来一定是研究问题的高手。可是老师说,要写有意义的事,要有思想性,不能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不能胡思乱想,对伟人不尊敬。因为科学主义告诉我们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健康的东西,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应该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就这样,我们孩子的思想幼苗被掐断了。

科学化管理代替了人性化的管理。听课、评课,无穷无尽的指标。就是不见人!

教育,应该启迪孩子们有敬畏感,要敬畏自然,敬畏规律。科学主义却说“彻底的唯物主义是无所畏惧的!”对于宗教,对有神论,在我们的中学教育中,都把它说成是封建迷信,是骗人的、毒害人们灵魂的精神鸦片。其实,马克思有着一段精彩的论断:宗教是无情世界的有情物,是智慧树上盛开的不结果的花,是医治人们心灵痛苦的精神鸦片。

●第五条绳索“技术主义助阵”

提倡科学主义的结果必然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技术化、规范化,变成可批量操作的行为,凡事一刀切,什么都是量化。

上课有模式程式:复习旧课几分钟,讲解几分钟,提问几次,用多媒体要占多少比例。老师批改作业几次,上面是不是见红,红的有多少?评职称要看论文数量,字数多少?是哪一级刊物发表的?是不是有刊号?只要是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只要是有刊号的,哪怕文章再烂,也能评上职称。在行为规范上也要量化,黑板不干净扣几分,早操时讲话扣几分,并且要按时检查。弄得学校像警察局,教师、学生像小偷、像犯人。

科学主义与技术主义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一是形而上学的理论指导,一是形而下的机械操练,目的是一个,试图找到“举一反三”的好办法,将教学纳入“科学的轨道”。

1889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和专家都想把科学实验室里的东西拿到课堂里来试验。”他认为这不行,因为教室不是实验室。教室里,面对的是人,所以要将科学原理转为教学经验“需要居间的力量”,所谓居间的力量就是要有人能将理论融会贯通地用到实践中去。这个人既有理论又有实际能力。他批评当时的美国教育界有一种“科学化的冲动”,他说:“科学的冲动只会给教学带来混乱。”想一想就可以明白,科学的原理要验证,实验的数据首先要求实验的条件保持不变,结果可以反复出现。而教室里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的生命体,每一分钟,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同的,都在变化之中,你如何设定科研的条件?如何应对课堂里每一分钟的教育?

再从实践看,语文课(其他课也一样),规定每一分钟该干什么,要加以控制,这里有没有将学生的情况计算进去,如何计算?上课绝不是演戏,绝不可能有固定的程式,单用固定的模式上课,再精彩的课也会引起学生的厌烦。科学主义、技术主义也许能用于搞课题,写论文,但决不适用于课堂教学,教学要符合规律,力求科学有效,“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师生可以交流,可以共同探讨问题,更需要艺术。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总之,课堂里情况千变万化,学生各式各样,讲授的内容每天不同,怎么可以用僵化的技术主义去画地为牢呢?

法国有位哲学家说:“你可以期待太阳从东方升起,而风却随心所欲地从四面八方吹来。”你可以大致设定一个教学目标和计划,但明天你课堂的学生会随心所欲地提出各类问题。而这些问题你无论如何也是不会全部预计到的,你怎么能科学有效?你只能依靠教学中的智慧与艺术,依靠你的学识,处理这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花更大的力气。

就这样,明明是很有才华的学生,一个个成了俯首帖耳、灰头土脸的样子。在这五条绳索的捆绑下,朝气蓬勃的少年郎成了谨小慎微的、唯答案是从的学习的奴隶,成了习题的奴隶,成了老师的奴隶、考试的奴隶、教辅书的奴隶,甚至成了出版商的奴隶。

就这样,独立的人格不见了,独立的思想不见了,自由的精神不见了,“人”不见了。更为可怕的是,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养成一种双重人格:他们知道“该”说什么和“该”做什么;例如,当教师们、校长们大呼“素质教育”的时候,他们知道实际上对方要的是分数;当学校教育他们为人要忠诚讲诚信时,他们知道为人须乖巧,要找关系。……杜威说:我们在学校里课堂上进行“关于道德的教育”,而整个社会整个成人阶层,对他们进行的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前者在后者面前一文不值。

是谁来具体操作这五条绳索,是谁来拉动这五根绳索?是教师?因为,教师是教育行为的具体执行人、贯彻者。

教育本质上是教师的活动,没有教授就没有大学,没有教师就没有中小学,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实践人。作为知识分子,教师应该是有独立精神的人。然而,现在教师普遍的情况是失去了独立性,缺少教学的理想和应有的责任感,成了应试教育的忠实执行者,同时也成了这种教育体制的替罪羊,甚至成了帮凶。

教师并不是不知道教育要“以人为本”,但是说起来也万分无奈,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上,前面有高考指挥棒,下面有一心在高考中夺得好成绩的学生。升学率不高,校长要找到你,家长要找到你,学生要找到你,你自己心里也不安,你的一举一动不得不受牵制。你只好加班加点以应付高考为首要任务。再说,就私人的利益而言,评职称,与你的工作成绩息息相关,你的成绩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你何必与这巨大的力量对着干?

好多校长教师在多年的应试教育的环境中生活,对此已经驾轻就熟,见怪不怪。他们已经习惯于成为对答案的机器。他们已经没有高屋建瓴的能力,他们本身已是整个机器的一部分。我敢说,如果不搞应试教育,如果让我们的学生充分地自由地生长,这些教师是不是还能胜任,是不是还能站稳课堂,是大有可疑的。

教师的修养,至少包括“道德修养”与“文化修养”。而今天的许多教师,包括中青年教师,甚至老教师,往往正是中国应试教育的产物(应试教育并不是现在才有,早就有五条绳索,现在不过是愈演愈烈罢了)。如今,他们要培养和他们一样的学生!他们只有技术,缺乏艺术;只有知识,缺乏见识;只有学历,缺乏能力;只有苦力,缺乏魅力;只有表格,缺乏风格;只有规格,缺乏人格;只愿做题目,不愿做学问;只会纠缠于字面,不能深入于意旨;只会要求学生作文,自己却常常不如学生;只能关注学生成绩,不能注重塑造人格;只顾眼前利益,少有远大理想;读书不多,修养不够,问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梅兰竹菊,皆茫然不解,兴趣几无……这就是我们大多数教师的现状!

不过,我们也不能苛责他们(其中包括我本人),他们就学于应试教育,从教于应试教育,绩效考核,战战兢兢,起早摸黑,受苦受累,为良为娼,岂是心愿?

可怜我们的家长、学生,只知道 “老师是为我们好”。只要是老师推荐的,自然不惜金钱买来。就这样应试教育在我们教师的手中,不但得到贯彻,而且得到强化。

这不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它的背后是“体制”。但既然身为教师,总不能眼看我们的孩子在这“水深火热”中受煎熬!我们每个教师,总要尽可能地“肩起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去”,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痛苦,而且,事实上,也不是完全不能作为的。我有两句话:

第一句:以素质教育对应试,则应试胜,以应试教育对应试,则应试败。

第二句:大环境不好,我们可以创造良好的小环境。

毕竟教室门一关,你是起主导作用的,直接影响学生的是你。如果你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学得热火朝天,有兴趣,站得高,那么,应付高考,即使不比别人高多少,也决不会落在别人后面。(我们的文科实验班,最近得到好消息,四十五个人中有十六个已直升复旦、交大,还有好多已被英美名校录取。)

(文章来源:管理真谛《每一位中学老师都应该读的演讲稿》)

●第五条绳索“技术主义助阵”

提倡科学主义的结果必然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技术化、规范化,变成可批量操作的行为,凡事一刀切,什么都是量化。

上课有模式程式:复习旧课几分钟,讲解几分钟,提问几次,用多媒体要占多少比例。老师批改作业几次,上面是不是见红,红的有多少?评职称要看论文数量,字数多少?是哪一级刊物发表的?是不是有刊号?只要是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只要是有刊号的,哪怕文章再烂,也能评上职称。在行为规范上也要量化,黑板不干净扣几分,早操时讲话扣几分,并且要按时检查。弄得学校像警察局,教师、学生像小偷、像犯人。

科学主义与技术主义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一是形而上学的理论指导,一是形而下的机械操练,目的是一个,试图找到“举一反三”的好办法,将教学纳入“科学的轨道”。

1889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和专家都想把科学实验室里的东西拿到课堂里来试验。”他认为这不行,因为教室不是实验室。教室里,面对的是人,所以要将科学原理转为教学经验“需要居间的力量”,所谓居间的力量就是要有人能将理论融会贯通地用到实践中去。这个人既有理论又有实际能力。他批评当时的美国教育界有一种“科学化的冲动”,他说:“科学的冲动只会给教学带来混乱。”想一想就可以明白,科学的原理要验证,实验的数据首先要求实验的条件保持不变,结果可以反复出现。而教室里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的生命体,每一分钟,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同的,都在变化之中,你如何设定科研的条件?如何应对课堂里每一分钟的教育?

再从实践看,语文课(其他课也一样),规定每一分钟该干什么,要加以控制,这里有没有将学生的情况计算进去,如何计算?上课绝不是演戏,绝不可能有固定的程式,单用固定的模式上课,再精彩的课也会引起学生的厌烦。科学主义、技术主义也许能用于搞课题,写论文,但决不适用于课堂教学,教学要符合规律,力求科学有效,“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师生可以交流,可以共同探讨问题,更需要艺术。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总之,课堂里情况千变万化,学生各式各样,讲授的内容每天不同,怎么可以用僵化的技术主义去画地为牢呢?

法国有位哲学家说:“你可以期待太阳从东方升起,而风却随心所欲地从四面八方吹来。”你可以大致设定一个教学目标和计划,但明天你课堂的学生会随心所欲地提出各类问题。而这些问题你无论如何也是不会全部预计到的,你怎么能科学有效?你只能依靠教学中的智慧与艺术,依靠你的学识,处理这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花更大的力气。

就这样,明明是很有才华的学生,一个个成了俯首帖耳、灰头土脸的样子。在这五条绳索的捆绑下,朝气蓬勃的少年郎成了谨小慎微的、唯答案是从的学习的奴隶,成了习题的奴隶,成了老师的奴隶、考试的奴隶、教辅书的奴隶,甚至成了出版商的奴隶。

就这样,独立的人格不见了,独立的思想不见了,自由的精神不见了,“人”不见了。更为可怕的是,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养成一种双重人格:他们知道“该”说什么和“该”做什么;例如,当教师们、校长们大呼“素质教育”的时候,他们知道实际上对方要的是分数;当学校教育他们为人要忠诚讲诚信时,他们知道为人须乖巧,要找关系。……杜威说:我们在学校里课堂上进行“关于道德的教育”,而整个社会整个成人阶层,对他们进行的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前者在后者面前一文不值。

是谁来具体操作这五条绳索,是谁来拉动这五根绳索?是教师?因为,教师是教育行为的具体执行人、贯彻者。

教育本质上是教师的活动,没有教授就没有大学,没有教师就没有中小学,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实践人。作为知识分子,教师应该是有独立精神的人。然而,现在教师普遍的情况是失去了独立性,缺少教学的理想和应有的责任感,成了应试教育的忠实执行者,同时也成了这种教育体制的替罪羊,甚至成了帮凶。

教师并不是不知道教育要“以人为本”,但是说起来也万分无奈,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上,前面有高考指挥棒,下面有一心在高考中夺得好成绩的学生。升学率不高,校长要找到你,家长要找到你,学生要找到你,你自己心里也不安,你的一举一动不得不受牵制。你只好加班加点以应付高考为首要任务。再说,就私人的利益而言,评职称,与你的工作成绩息息相关,你的成绩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你何必与这巨大的力量对着干?

好多校长教师在多年的应试教育的环境中生活,对此已经驾轻就熟,见怪不怪。他们已经习惯于成为对答案的机器。他们已经没有高屋建瓴的能力,他们本身已是整个机器的一部分。我敢说,如果不搞应试教育,如果让我们的学生充分地自由地生长,这些教师是不是还能胜任,是不是还能站稳课堂,是大有可疑的。

教师的修养,至少包括“道德修养”与“文化修养”。而今天的许多教师,包括中青年教师,甚至老教师,往往正是中国应试教育的产物(应试教育并不是现在才有,早就有五条绳索,现在不过是愈演愈烈罢了)。如今,他们要培养和他们一样的学生!他们只有技术,缺乏艺术;只有知识,缺乏见识;只有学历,缺乏能力;只有苦力,缺乏魅力;只有表格,缺乏风格;只有规格,缺乏人格;只愿做题目,不愿做学问;只会纠缠于字面,不能深入于意旨;只会要求学生作文,自己却常常不如学生;只能关注学生成绩,不能注重塑造人格;只顾眼前利益,少有远大理想;读书不多,修养不够,问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梅兰竹菊,皆茫然不解,兴趣几无……这就是我们大多数教师的现状!

不过,我们也不能苛责他们(其中包括我本人),他们就学于应试教育,从教于应试教育,绩效考核,战战兢兢,起早摸黑,受苦受累,为良为娼,岂是心愿?

可怜我们的家长、学生,只知道 “老师是为我们好”。只要是老师推荐的,自然不惜金钱买来。就这样应试教育在我们教师的手中,不但得到贯彻,而且得到强化。

这不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它的背后是“体制”。但既然身为教师,总不能眼看我们的孩子在这“水深火热”中受煎熬!我们每个教师,总要尽可能地“肩起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去”,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痛苦,而且,事实上,也不是完全不能作为的。我有两句话:

第一句:以素质教育对应试,则应试胜,以应试教育对应试,则应试败。

第二句:大环境不好,我们可以创造良好的小环境。

毕竟教室门一关,你是起主导作用的,直接影响学生的是你。如果你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学得热火朝天,有兴趣,站得高,那么,应付高考,即使不比别人高多少,也决不会落在别人后面。(我们的文科实验班,最近得到好消息,四十五个人中有十六个已直升复旦、交大,还有好多已被英美名校录取。)

(文章来源:管理真谛《每一位中学老师都应该读的演讲稿》)

●第五条绳索“技术主义助阵”

提倡科学主义的结果必然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技术化、规范化,变成可批量操作的行为,凡事一刀切,什么都是量化。

上课有模式程式:复习旧课几分钟,讲解几分钟,提问几次,用多媒体要占多少比例。老师批改作业几次,上面是不是见红,红的有多少?评职称要看论文数量,字数多少?是哪一级刊物发表的?是不是有刊号?只要是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只要是有刊号的,哪怕文章再烂,也能评上职称。在行为规范上也要量化,黑板不干净扣几分,早操时讲话扣几分,并且要按时检查。弄得学校像警察局,教师、学生像小偷、像犯人。

科学主义与技术主义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一是形而上学的理论指导,一是形而下的机械操练,目的是一个,试图找到“举一反三”的好办法,将教学纳入“科学的轨道”。

1889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和专家都想把科学实验室里的东西拿到课堂里来试验。”他认为这不行,因为教室不是实验室。教室里,面对的是人,所以要将科学原理转为教学经验“需要居间的力量”,所谓居间的力量就是要有人能将理论融会贯通地用到实践中去。这个人既有理论又有实际能力。他批评当时的美国教育界有一种“科学化的冲动”,他说:“科学的冲动只会给教学带来混乱。”想一想就可以明白,科学的原理要验证,实验的数据首先要求实验的条件保持不变,结果可以反复出现。而教室里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的生命体,每一分钟,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同的,都在变化之中,你如何设定科研的条件?如何应对课堂里每一分钟的教育?

再从实践看,语文课(其他课也一样),规定每一分钟该干什么,要加以控制,这里有没有将学生的情况计算进去,如何计算?上课绝不是演戏,绝不可能有固定的程式,单用固定的模式上课,再精彩的课也会引起学生的厌烦。科学主义、技术主义也许能用于搞课题,写论文,但决不适用于课堂教学,教学要符合规律,力求科学有效,“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师生可以交流,可以共同探讨问题,更需要艺术。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总之,课堂里情况千变万化,学生各式各样,讲授的内容每天不同,怎么可以用僵化的技术主义去画地为牢呢?

法国有位哲学家说:“你可以期待太阳从东方升起,而风却随心所欲地从四面八方吹来。”你可以大致设定一个教学目标和计划,但明天你课堂的学生会随心所欲地提出各类问题。而这些问题你无论如何也是不会全部预计到的,你怎么能科学有效?你只能依靠教学中的智慧与艺术,依靠你的学识,处理这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花更大的力气。

就这样,明明是很有才华的学生,一个个成了俯首帖耳、灰头土脸的样子。在这五条绳索的捆绑下,朝气蓬勃的少年郎成了谨小慎微的、唯答案是从的学习的奴隶,成了习题的奴隶,成了老师的奴隶、考试的奴隶、教辅书的奴隶,甚至成了出版商的奴隶。

就这样,独立的人格不见了,独立的思想不见了,自由的精神不见了,“人”不见了。更为可怕的是,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养成一种双重人格:他们知道“该”说什么和“该”做什么;例如,当教师们、校长们大呼“素质教育”的时候,他们知道实际上对方要的是分数;当学校教育他们为人要忠诚讲诚信时,他们知道为人须乖巧,要找关系。……杜威说:我们在学校里课堂上进行“关于道德的教育”,而整个社会整个成人阶层,对他们进行的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前者在后者面前一文不值。

是谁来具体操作这五条绳索,是谁来拉动这五根绳索?是教师?因为,教师是教育行为的具体执行人、贯彻者。

教育本质上是教师的活动,没有教授就没有大学,没有教师就没有中小学,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实践人。作为知识分子,教师应该是有独立精神的人。然而,现在教师普遍的情况是失去了独立性,缺少教学的理想和应有的责任感,成了应试教育的忠实执行者,同时也成了这种教育体制的替罪羊,甚至成了帮凶。

教师并不是不知道教育要“以人为本”,但是说起来也万分无奈,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上,前面有高考指挥棒,下面有一心在高考中夺得好成绩的学生。升学率不高,校长要找到你,家长要找到你,学生要找到你,你自己心里也不安,你的一举一动不得不受牵制。你只好加班加点以应付高考为首要任务。再说,就私人的利益而言,评职称,与你的工作成绩息息相关,你的成绩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你何必与这巨大的力量对着干?

好多校长教师在多年的应试教育的环境中生活,对此已经驾轻就熟,见怪不怪。他们已经习惯于成为对答案的机器。他们已经没有高屋建瓴的能力,他们本身已是整个机器的一部分。我敢说,如果不搞应试教育,如果让我们的学生充分地自由地生长,这些教师是不是还能胜任,是不是还能站稳课堂,是大有可疑的。

教师的修养,至少包括“道德修养”与“文化修养”。而今天的许多教师,包括中青年教师,甚至老教师,往往正是中国应试教育的产物(应试教育并不是现在才有,早就有五条绳索,现在不过是愈演愈烈罢了)。如今,他们要培养和他们一样的学生!他们只有技术,缺乏艺术;只有知识,缺乏见识;只有学历,缺乏能力;只有苦力,缺乏魅力;只有表格,缺乏风格;只有规格,缺乏人格;只愿做题目,不愿做学问;只会纠缠于字面,不能深入于意旨;只会要求学生作文,自己却常常不如学生;只能关注学生成绩,不能注重塑造人格;只顾眼前利益,少有远大理想;读书不多,修养不够,问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梅兰竹菊,皆茫然不解,兴趣几无……这就是我们大多数教师的现状!

不过,我们也不能苛责他们(其中包括我本人),他们就学于应试教育,从教于应试教育,绩效考核,战战兢兢,起早摸黑,受苦受累,为良为娼,岂是心愿?

可怜我们的家长、学生,只知道 “老师是为我们好”。只要是老师推荐的,自然不惜金钱买来。就这样应试教育在我们教师的手中,不但得到贯彻,而且得到强化。

这不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它的背后是“体制”。但既然身为教师,总不能眼看我们的孩子在这“水深火热”中受煎熬!我们每个教师,总要尽可能地“肩起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去”,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痛苦,而且,事实上,也不是完全不能作为的。我有两句话:

第一句:以素质教育对应试,则应试胜,以应试教育对应试,则应试败。

第二句:大环境不好,我们可以创造良好的小环境。

毕竟教室门一关,你是起主导作用的,直接影响学生的是你。如果你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学得热火朝天,有兴趣,站得高,那么,应付高考,即使不比别人高多少,也决不会落在别人后面。(我们的文科实验班,最近得到好消息,四十五个人中有十六个已直升复旦、交大,还有好多已被英美名校录取。)

(文章来源:管理真谛《每一位中学老师都应该读的演讲稿》)

猜你喜欢
科学主义课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反科学主义与“世纪末”文学的“时空”意识重构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科学主义”影响下的五四文学
美在课堂花开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法治评估中的科学主义:反思与扬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