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元淦恭
香港富豪团访京
文 / 元淦恭
历任最高领导人为何如此重视香港商界?他们与香港商界的会晤在时间点选择上又有何玄机?
哪些香港富豪3次进入访京团(部分名单)
李嘉诚
华人首富、和记黄埔、
长江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资产310亿美元
吴光正
全国政协常委九龙仓集团主席资产70亿美元
每当香港社会面临重大转折的时刻,最高领导人往往会高调会见香港商界人士,以释放信号,安定人心。
9月22日,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香港工商专业界访京团。访京团团长是首任香港特首董建华。李嘉诚、李兆基、吴光正、郭鹤年、郑家纯等香港商界知名人士均在列。
这是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国家主席第三次会见此类规模的香港商界访京团。2000年6月、2003年9月,江泽民、胡锦涛分别会见过高规格的香港工商界访京团。那两次访问团的团长,是已故的时任全国政协香港籍副主席霍英东。
历任最高领导人为何如此重视香港商界?他们与香港商界的会晤在时间点选择上又有何玄机?
与西方国家的普选制度不同,在香港工商专业界人士拥有远比普通民众更多的政治参与权利。
以立法会为例,有一半的议席由“功能组别”选出,另一半的议席才由全港市民普选。“功能组别”的选民大多是工商界和专业界的精英,他们虽然仅占香港全部选民的7%,但却有资格选出超过四成的立法会议员。与此同时,这些工商专业界人士还占到香港特首选举委员会的多数,并优先参与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选举和推选。也就是说,谁来当香港特首,谁能进入人大政协,商界的声音尤为重要。
香港这种中央与商人紧密合作,商人高度影响政治发展方向的特殊体制,使香港一直维持其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经济特色。中央甚至明确强调,香港的政治体制要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就是说香港的政治经济发展必须充分保障资本家的利益。与中国内地过从密切的香港“红色资本家”,以爱国者的身份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定位掌握了这个“资本主义”地区的政治命脉。
香港回归以来,工商界人士深度参与政治治理。香港首任特首董建华是“船王”董浩云之子,在当选特首之前就曾经营家族企业东方海外。中央政府往往选择在敏感时期会见香港工商界人士,关键源于工商界对香港政治的特殊作用。
每当香港社会面临重大转折的时刻,最高领导人往往会高调会见香港商界人士,以释放信号,安定人心。
事实上早在香港回归之前,中央政府高层就曾会见过与此次访京类似规格的香港访京团。1984年6月22日,邓小平曾会见过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当时正值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最后阶段,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政策牵动香港人心。邓小平称,中国政府在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之后,香港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这一次会面降低了香港商界对于回归的担忧和疑虑。
2000年香港商界“富豪团”访京,恰好在香港回归三周年前夕。彼时香港刚刚在内地支持下度过亚洲金融危机,江泽民、朱镕基分别会见访京团成员,一方面表达对时任香港特首董建华的支持,另一方面还向香港商界推介了西部大开发的不少项目。相较于2003年和2014年两次访京团进京,2000年的那一次气氛明显轻松许多。
2003年9月,香港访京团进京的时点非常敏感。当时,香港刚刚经历了1997年回归以来最大的一次政治震荡。根据香港《基本法》第23条的规定,香港特区应该自行立法禁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从2002年年底到2003年年中,香港政府推动此项立法,但未能得到香港社会的一致共识;加之2003年年初香港又遭遇“非典”疫情的冲击,有香港市民对特区政府的应对措施不满。多重因素之下,当年“七一”,香港部分市民发起一场抗议游行,并引发了香港特区政府内部的重组,国家安全相关立法也被搁置。
当年9月27日,胡锦涛和香港商界的会面,释出中央政府对香港政局的基本立场。胡锦涛在会晤过程中明确表态,中央政府支持董建华的“依法施政”,中央对董建华的工作“充分肯定、完全信任”,“相信他一定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梳理2000年以来三次港商访京团的名单,不难发现其中熟面孔很多。
本次访京团成员中,李嘉诚、李兆基、吴光正、郭鹤年、郑家纯、黄志祥、陈有庆、陈永棋、李家杰等,都是连续三次参加未有缺席。
香港永久居民不需具有中国国籍,一些持有外国护照的华人也定居香港在港营商,成为港商的重要部分。连续三次进京面见国家主席的上述成员中,包括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三地的首富,阵营可谓豪华。
香港证交所市值最大的香港本土企业,其负责人大多都参加了访京团。
由访京团名单可见,房地产业在香港的巨大影响。习近平会见今次访京团,有8位港商发言,包括李嘉诚、李兆基、吴光正、郭鹤年、郑家纯、王冬胜、米高·嘉道理、何超平。其中李嘉诚、李兆基、吴光正、郑家纯2003年访京时都曾同胡锦涛交谈,他们都涉入房地产业。在全部访问团的商界人士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涉入房地产。
李兆基
恒基兆业主席、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主席、新鸿基地产副主席、资产200亿美元
郑家纯
新世界发展公司主席、周大福集团董事长 其父郑裕彤资产155亿美元
黄志祥
(新加坡籍)华人,新加坡首富,信和集团主席 黄志祥、黄志达兄弟资产共110亿美元
互联网具有虚拟性,互联网金融是完全通过网络传输来实现的,对信息技术手段的要求很高。没有过硬的互联网技术就容易导致互联网金融的资金安全问题。例如,由于互联网操作技术的不过关造成黑客和病毒的入侵,导致计算机软硬件失去作用、信息泄露、资料被篡改等后果,这对资金的安全是极其不利的,容易使资金被盗[1]。此外,在我国互联网技术还不够成熟,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技术支撑大多是从国外购买的。由于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核心技术的缺乏,大量的对外来软硬件的引进,使我国的金融信息安全失去了保障。
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以董建华为团长的香港工商界专业界访京团。
除了房地产业以外,访问团中也有金融业代表,包括汇丰集团的王冬胜、亚洲金融集团的陈有庆等。为了体现访问团的多元性,访问团成员中还包括一些专业界人士,他们分别来自会计师、律师、医师等行业。
香港商界大佬,在一定程度上是香港现行政治安排的受益者。在香港社会中,民间也一直不乏对他们的批判,尤其是他们大多集聚在房地产业,且与内地香港政界联系笃厚,更被指为“地产霸权”。香港社会关于政治发展的主要分歧,也在于是循序渐进地调整现在这种工商界主导政治的制度安排,还是更激进地“一步到位”。
相较于特区“体制内”的官员,大多数富商在政治上的表态相对温和,对社会各阶层而言都没有强烈的刺激意味,李嘉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明确表示过“制度民主化,商人地位会更健康”,也在关键时刻强调民主发展“要向前走”。但总体上,香港工商界大佬的基本立场相当清晰,大都支持中央主导的渐进民主框架,他们忧心如果激进地推动民主改革,本已贫富差距巨大的香港社会会民粹盛行,政府可能变得疏远商人,而且政治人物可能为了选票而通过高福利“讨好”选民,使香港落入福利社会的陷阱。
虽然商人对政改的表态往往比较温和,但对于反对香港爆发大规模政治运动,商界大佬都有共识,这也是中央、特区政府和香港商界的最大公约数。在香港政改争议发生之后,李嘉诚、李兆基、吕志成、郑家纯等香港商界大佬几乎都站出来表态,激进的政治运动妨害城市的正常运转,对香港有害。
访京团早已成为香港工商界与中央政府建立长期联系的重要平台。富商们在这种联系中也会获得政策支持。
与中央交好的老一代港商携继承人进京面见领导人,从2000年的访京团就已开始。根据当时《人民日报》的报道,在当时三十余人的访问团团员中,就有霍英东霍震寰、李嘉诚李泽楷、唐翔千唐英年、李兆基李家杰、曾宪梓曾智明等五对父子。
在中央政府和香港商人的长期互动中,内地和香港的经济结合趋于紧密。
中共高层对于香港富商的社会影响力,颇为重视,对于那些影响力巨大的香港商人,高层不仅会在访京团这类场合会见,还会安排单独的会晤。
李嘉诚是其中代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曾专门单独会见过他,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极难得的高规格礼遇。
在霍英东、邵逸夫等人先后谢世后,他的地位更加凸显。22日,访京团与习近平见面时,李嘉诚的座位仅次于团长董建华。
近年来,李嘉诚频繁传出将国内和香港的投资向海外转移,引发各界关注。去年11月22日,李嘉诚在香港接受了南方报业集团下属多家报章的联合采访,相关报道于11月28日同时刊出。
在此之后,李嘉诚又接受了内地财新传媒的采访。李嘉诚在敏感时期,不选择本港媒体或者内地官媒,而是选择内地有较大影响力的市场化媒体发声,一度被外界解读为李嘉诚与内地官方沟通管道不畅的信号。
但从此次李嘉诚在访京团中受到的礼遇来看,李嘉诚和中央的关系似未受到明显影响。
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期,“香港富豪”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不仅左右着香港的政治、经济命脉,而且会成为中央政府治港最为倚重的力量。
来源 / 智谷趋势研究中心,微信号zgtrend,
2014年9月24日,原标题为“习近平会为什么如此重视香港商界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