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秀枝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
数十年来,在崇尚、肯定革命的主流话语体系中,端方(1861-1911)是一个历史反动派,一则他属于反动官僚地主阶级的一员,二则他镇压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是革命者仇恨、刺杀的对象,最后,他死于革命者手中。
但是,认真收集、整理历史资料,我们会发现,端方这个“历史反动派”不太长的一生的具体作为中,不少事例不仅不反动,反而顺应历史潮流,领风气之先。尤其是文化教育事业方面,他的贡献是值得后人书写、感念的。
先略看端方其人生平。端方,字午桥,号匐斋,满洲正白旗人。咸丰十一年(1861年)出生于直隶漫阳(今河北丰润县)的一个满洲贵族家庭。端方自幼过继给伯父桂清为子,而桂清是慈禧的亲信,同治皇帝的老师,先后做过内阁学士、工部侍郎和内务府大臣。1882年端方中举,获得入仕为官的科举正途出身,但因为连续丁父母忧,直到1889年才出考妣之丧,出任官职。历任直隶霸昌道,陕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湖北巡抚、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戊戌变法中,他属于维新派,清末新政中,他是出洋五大臣之一。在考察了美国和欧洲十来个国家后,他不仅赞同在政治领域尽快实行宪政,还主张在文化、教育等领域向西方各国学习。1911年秋,四川保路运动白热化时,清廷派端方率政府军前去镇压,路上他被倒向革命的士兵杀死,终年50岁。
端方在文化教育事业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图书馆是以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图书资料,以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参考研究的公共文化机构。图书馆的作用巨大,主要表现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放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等方面。在现代社会,公共图书馆的状况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开始出现由政府举办的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图书馆,而在中国,直到1904年,才有了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在此之前,由藏书楼承担图书馆的部分功能。藏书楼主要由官府、私人、书院、寺观藏书楼四个系统所组成,现存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绝大多数都是这些藏书楼保存、传递下来的。不过,无论是哪一种藏书楼,其基本特点都是“藏”,不具备公共、公开、共享的特征。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渐渐认识到藏书楼的明显局限,一些有识之士呼吁建设公共图书馆。如人类社会许多新事物的成长一样,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出现离不开有实力人物的扶持,而最初的扶持者就是端方。1906年,他从西方考察归国后,就向光绪帝上奏,请求学习各国举办图书馆、博物馆、万牲园(动物园)、公园等几项公共设施,以开阔民众的视野,开启民智。这几项设施中,端方又将图书馆列于首位。
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初创阶段,端方做了哪些工作呢?今天,湖北省图书馆、湖南图书馆、江南图书馆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图书馆,其中湖北省图书馆由湖广总督端方所倡设,继任张之洞接办;湖南图书馆一开始计划民办,后来由端方决定官办;江南图书馆也由端方奏请筹办,而且,在他的斡旋下,尚在筹办中的江南图书馆抢先于日本一步,从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的丁氏“八千卷楼”中购来二十万卷书籍,其中有不少善本书。因此,江南图书馆的藏书一时间成为全国之冠。
端方在美、欧考察时,比较留心各国的博览会,还专程去意大利米兰参观正在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及渔业赛会,认为博览会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明显。回国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后,他就开始酝酿举办博览会,以张謇为代表的东南绅商也积极响应他。于是,他便向朝廷奏请在江宁(南京)举办以振兴实业、开启民智为主旨的博览会——南洋劝业会,朝廷准奏。通过两年多的准备,1910年6月5日南洋劝业会开幕,历时近半载,11月29日闭幕。此次博览会先后开列的展馆共32所,国内各省除蒙古、西藏、新疆外,全部提供展品;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都有产品参展;东南亚华侨也送来展品。劝业会展品不仅来源广泛,而且种类繁多,共分教育、图书、科学、经济等24部,计42类,达10万多件。博览会会场除了各种展馆之外,还有许多辅助建筑:会务机关有会议厅、事务所、发行所、审查室、警务所等,娱乐设施有剧场、马戏场、动植物园牌楼、奏乐亭、纪念塔、喷水池等,贩卖设施有劝工场、会馆、商店等,交通设施有邮局、电话局、轻便铁路等。而且,会场晚上也对游客开放,电灯第一次大规模地在古老的南京城亮相。南洋劝业会吸引了30多万人参观,当时的社会要人如袁世凯、张謇、熊希龄、张静江等都亲临现场,后来的社会名流鲁迅、矛盾、郑逸梅、叶圣陶等人都游览会场。
除了博览会外,端方认为,举办万牲园是极有效地引导民众、开阔眼界的方法。出洋考察期间,他在外国订购了斑马、花豹、狮子、老虎、袋鼠、鸵鸟等珍奇动物,回国后便上奏请建万牲园。当时,社会上立宪、向西方学习的呼声很高,最高统治者慈禧决定做一些开风气的实事,端方又是受慈禧器重的大臣,故万牲园很快就在北京西直门外建了起来。1907年7月19日,它正式开园接待游客,时间为上午八点到下午六点,门票是20枚铜元,儿童、仆役减半,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入园参观还可以免票。万牲园刚开园时展览的动物,就是端方从外国买回来的那一批。
万牲园的开放,对于打破中国社会的男女大妨起到了一定作用。鉴于社会现状,万牲园开放前制订游览规则时,还规定男女不同游,每星期一、三、五、日对男性开放,二、四、六对女性开放。不过,开园以后,男性游园日来了女性,女性游园日来了男性的事多有发生,在现实面前,那时的管理者不固执守旧,很快就废除男女不同游的规则。这也许是中国官方所设立的公共场所中最早取消男女大防的案例。
早在戊戌变法期间,端方就和多数维新派人士一样,倡导新式教育。成为地方大员后,他更身体力行,积极地兴办新式小学、中学,以及师范学堂、实业学堂,用官费派出大批留学生,1905年还与张之洞、袁世凯、赵尔巽等人会衔上奏,请废科举制度。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几个第一都是端方创建的。
1.端方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主要是指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它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个体的许多重要能力和个性品质都在这个阶段形成。20世纪之前,中国幼儿教育由家庭承担,官方和民间都没有幼儿教育机构。维新变法中,康有为等人介绍了西方幼儿教育情况,提出了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中国幼儿进行社会化教育的主张。
端方最先将这一主张落到实处。1903年9月,时任湖广总督的端方在武昌开办了中国第一所幼儿园——湖北幼稚园。幼儿园的设备由日本购进,办园模式模仿日本幼儿园,就连最初的三名教师都是从日本聘来的。
2.端方主持了暨南学堂的创建
暨南学堂是暨南大学的前身,是中国华侨教育的摇篮。1906年,端方从欧洲考察归国时途径南洋(明、清时期,中国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等地),在与当地华侨代表会谈时,就劝告他们兴办学堂,教育好子弟;不久,清政府派学部官员钱恂到南洋调查学务,钱到达华侨比较集中的爪哇岛后,发现当地学堂因受到师资、教材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教学质量普遍比较低下,不少华侨都有送子弟回国读书的愿望。钱恂便挑选数十名青少年,准备将他们分批带回国内。回国之前,钱致电两江总督端方,请他主持南洋侨生的回国求学事宜(如协调解决学校、食宿等),端方欣然同意。于是,1907年年初,钱恂将第一批21名侨生带到南京。端方、钱恂本来准备将侨生分送到南京各个学堂的,但到南京后一考察,发现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又对国内的风俗习惯极其陌生,便决定在南京专门为他们办一所学校。1907年3月23日,学堂正式开学。学堂据《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之义,取名暨南。
3.端方派出了中国第一批公费女留学生
1872年,中国启动了官派公费留学。至十九世纪末,中国社会男女不平等现象还非常严重,很多正式的社会活动都没有女性参与,官派留学自然不会将女性考虑在内。二十世纪,部分主张新政的官员及社会有识之士开始尝试改变这种状况,在此问题上,端方又开了风气之先。1907年,时任两江总督的端方在选派十几名公费留美学生时,其中包括三位女学生胡彬夏、王季茝、曹云芳,她们是中国最早的官派公费女性留学生。
[1][清]端方.端忠敏公奏稿[M].1918年印制.
[2]徐铁猊.名人与图书馆[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3]张海林.端方与清末新政[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