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哲
一、社会实践的内涵及主要类型
1.社会实践的内涵
国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涵的看法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从宏观、广义角度,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以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导向,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并且依靠一定的社会力量,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项系统工程。二是狭义地指由学校各级团组织负责组织实施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开展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实践活动。三是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文件精神,将社会实践活动归纳为“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的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及‘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通常认为这个定义比较全面地归纳了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形式,与我国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最为贴近。
2.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类型
一是实训专周。这是高职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学校利用自身硬件和实训配套设施,在校内模拟专业场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摸索和领会。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配合理论教学进度,制订每学年的实训专周任务和时间。
二是专业见习。根据学校组织和推荐,在校内外有针对性地开展实习活动,时间较实训专周更长,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适应未来的社会角色。比如顶岗实习,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绝大部分都与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让学生深入到某一基层单位,担任某项具体职务(一般是助理性职务),直接深入实际,进行具体工作,担任社会角色,体验社会生活。开展这些实践活动,旨在使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自我价值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是自主社会实践。由学生或学生团体组织发起的目的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积极向上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1)社会调查。大多由学生团体发起,制订相应的调查计划,对社会热点问题、行业相关信息等进行系统了解。(2)志愿服务。2010年,我国注册青年志愿者已超过3124万人。在这3000多万人的志愿者中大部分为青年大学生,他们在助老扶幼、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等多个领域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工作。(3)其他实践活动。大学生发挥自我能动性在校内外开展的其他实践活动,如推销、讲解、礼宾接待、行政服务等,通过形式多样的积极的社会实践项目,多方面提高自身的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灵活应变等综合能力。
二、社会性发展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1.社会性发展的内涵
要正确理解“社会性发展”这一概念,需要分析和考虑“社会性”是什么。社会性是个体与社会关系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在这个作用过程中对社会中人和事物的认识与适应过程及其结果。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指人际关系,这既是社会性的内容,也是社会性发展的背景;二是社会性在过程层面表现为社会认知过程和人际互动过程;三是这些过程的结果包括与社会认知有关的知识、特质、情感、行为,它们既是社会认知和人际互动的结果也是条件。
由此可见,社会性至少应该包括社会性关系、社会性认知、社会性知识、社会性特质、社会性情感、社会性行为等。在个体毕生发展过程中,所有这些层面的发展规律与年龄特征就是社会性发展的内涵。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理解并遵守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指调整和规定社会成员各种行为的规矩和方式,包括政治制度、法律法规、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生活准则、宗教戒律等。大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理解并遵守社会规范,领悟自己的角色地位及相关的权利与义务。
二是习用社会技能。社会技能指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方法、知识与技能。如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情境中,学习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活动方式等。大学生社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其社会性发展的质量。
三是树立社会主导价值观念。每一种社会都有一种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正是这种体系,规定着整个社会的运作内容和方式、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规定着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辈青年中高文化、高素质群体,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理解并遵守社会规范,习用社会技能,自觉培养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必将起到引领社会的作用。
四是具备社会认知能力。社会认知一方面指大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内在心理过程或特征的认知,如对他人的态度、情绪、个性特征的知觉、判断、信念;另一方面指大学生对个人的外在社会行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组织的认知,如对友谊、道德、法律、社会制度的认识、理解和期望。
五是增强社会判断和有效参与社会的能力。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有效成员,他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增强了学习探索能力、民主参与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最终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2.社会性发展的基本内容
(1)大学生人格的发展;(2)大学生社会关系;(3)大学生情绪情感;(4)大学生婚恋观念及行为。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
1.大学生的社会性成长障碍决定了其需要社会实践
一是自我期望值过高,践行能力差。受到天之骄子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不少学生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对客观形势估计过于乐观,一般都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来回馈社会,自我期望值过高,践行能力差。这种眼高手低的情况会严重阻碍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也是造成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顺利实现大学生社会性发展,需要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二是交际能力差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矛盾。大学生普遍存在较强的独立意识与自主意识,再加上他们正处于关注自己内心世界的年龄阶段,面对陌生的环境、教师和同学,感到很难适应,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他们自身交际能力差的特征与其内心渴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一对矛盾。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社会性发展重要的一方面,形成同辈群体的认同感易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其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分析
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加社会实践能使学生为更好地适应社会角色,做好准备,能在了解社会中养成德性,在人际交往中健全人格,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大学生社会认同的前提。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存在对当今社会认识不正确或片面的问题,进而造成对现存社会不满或认同感不强。这其中除了社会自身的复杂性和存在的不良现象外,学生所处校园的相对封闭性、学生生活的相对单纯性是最重要的原因。学校环境和生活的封闭和单纯,造成大学生对社会缺乏正确、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社会的认同感不强。因此,开展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广阔的大社会,从而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增进对社会的认同,进而投身社会、服务人民。
校园与社会毕竟有着很大的差别,大学生社会化程度不高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毕业后不能较快适应社会,不少在校表现优秀的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工作。这些现象反映出我们的高等教育存在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学生缺乏从学生向社会人转化的必要准备。因此,要使学生尽快地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在校期间必须加强学生社会实践,通过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在校学生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在校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四、这一课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顺利实现社会性发展
当代大学生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经历的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日趋好转的过程,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尤其是现在大量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一直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优越的条件使他们形成了一切以我为中心的心态,顺利时骄傲自满,挫折时又垂头丧气。一些学生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从小到大几乎什么家务活都没有干过,更没有独立从事过社会活动,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恶习。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接触社会这个大课堂,了解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也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优点和缺点,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学生在总结自己参加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的感受时说到,“现在农民还吃着去年的土豆,看看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劳作,想想学校餐厅到处乱扔的馒头,遍地抛洒的饭菜使我们感到脸红”。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了解了广大农民劳作的艰辛,懂得了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改掉了浪费等恶习。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在学校教育当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开展广泛的实践活动教学,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
2.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克服心理弱点,增强社会适应性
有些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没有离开过父母,步入大学后,它们面对的是一个与中学时代根本不同的环境和群体,在这里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从中学时代被教师和同学宠着的尖子生一下子变成了大学校园里普通的一员,有些学生难以承受这个心理落差,就有可能导致种种心理疾病的产生,轻者影响日常的学习和生活,重者则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悲观厌世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
在实践中,透过社会这面镜子,大学生能够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较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并可以实现和他人的较好沟通,达到既能接受他人又能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的效果。于是性格就会逐渐开朗起来,社会关系就会变得融洽起来,相应地,心理也就能健康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发展良好的师源性资源,鼓励学生参加心理社团、心理剧等实践活动,建立同辈群体的认同感。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述课本里的知识,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
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服务、奉献意识。青年大学生在通过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过程中,能够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投身于社会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