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文自从将小学“国语”和中学“国文”统而一之称为“语文”开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对语文持有自己的观点,并对此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有人说语文课就是语言文学课:语文=语言+文学;有人说语文课是语言文章课:语文=语言+文章;也有人说语文是语言文字课:语文=语言+文字;传统的语文定义认为语文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总和。这些定义都有各自的特点,但也有各自无法克服的不足。
一、对传统语文定义的质疑
目前,关于语文定义最权威的说法是叶圣陶先生在1962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的: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1]这个定义听起来很好,似乎能够诠释语文的定义,但我们细细推敲,结合语文的性质,以及我们日常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来反思,好像又并不能全面概括语文的定义。
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教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掌握语文教育理论、进行语文教育实践的根本问题和首要任务。对语文的定义要符合语文的学科性质。叶圣陶先生定义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总称,即语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那么,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定义是否符合语文的性质呢?让我们来具体分析。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从语言的本质作用来看,语文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准确而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列宁也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学习语文,不可忽视语文的工具性功能。
叶圣陶先生定义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总和,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口头语言是指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是人类之间交流、传递信息的最主要的工具。书面语言是指以字和义结合而成,以写和读为传播方式的语言,是口头语言的文字符号形式等。学习了语文,能使人们将语文作为交流沟通的工具。《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关于教学目的有这样的描述:高中语文教学,应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因此,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定义完全符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体现出语言的应用性。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语文固然是认识交流、表情达意的工具,但是它作为一门学科,也带有人类的情感和文化,并非单单的工具。
什么是人文性?中国《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3]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规范(包括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则是文化主要内容。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而且其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则是指先进的规范。对于社会而言,主要指先进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而言尤其是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对于青少年来说,首先体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上。从文艺复兴的历史看,人文应该是重视人的文化。当然,从语文学科角度来说,语文也要体现人文性,传递人文。
对于叶圣陶先生的语文定义,我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其工具性的一面,但是其人文性的一面却无法凸显出来。语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强调了语文的应用性,可是文化层面的因素却被忽视了。我们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应用,更是为了传递中国的文化,及其精神瑰宝。比如,我们中国古代文化中包含儒道墨法等不同文化门派,每种文化门派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如果只以语文的传统定义为依据,教会学生口头语言、书面语言,那么即使教得再好,学生也不会了解其真实的文化特色。
二、对语文定义的完善
笔者认为,对语文的定义最起码的要求是要兼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个基本属性,因此,笔者认为:语文=语言+文化。
在这个定义中,语言已经包括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能够凸显出工具性特征,在此就不再详细解释了,而要详细的阐述语文是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语言+文化。文化,在此就代表着人文性。特指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儒道墨法等悠久流传的文化特质。比如,自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强调打倒孔家店,儒家文化莫名其妙地成了众矢之的,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你口号喊得再响亮,是无法真正打倒或者扫除儒家文化的,因为它已经渗入到我们骨子里去了。我们的语文也是如此。自从语文教育改革以来,我们往往只突出语文的工具性,而没有考虑到语文的文化元素,只是一味地把语文当工具,却忽视了语文的文化生命。所以,我们目前的语文是“死”语文,只是单单把它当做工具来看待,而不是真正出于对语文的爱。同样,我们在教授语文时,只是单单教会学生怎么去使用,而没有告诉他们如何去理解语文中的传统文化。
学习语文就是学习一种文化。以文化人,实质就是人文化、民族化。语言文化的陶冶是语文教育的灵魂,失去了灵魂,语文就只剩下个空壳。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就要知言养气,读书修身,塑造完美人格。学习语文就是塑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感情。此外,还要学习民族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自强务实的人生态度,乐善好施,见义勇为……通过语文将中国文化传承。
三、重新定义语文的意义
毫不客气地说,现在的语文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失根教育,与我们现在的文化寻根截然相反,若不早日改变这种现象,语文也将被人们淘汰。重新定义语文,将语文的人文性凸显出来,对我们来说,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一)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语文学习观
曾经,我国语文界一致认为学习语文要学会听、说、读、写,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发现,学习语文不仅要学会听说读写这几个基本技能,最重要的一项,却被我们忽视了,那就是悟。所以,正因为对语文的不科学定义,造成了我们语文学习观上的迷失,过分重视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中国的语文,不仅仅是语言,更是文化,但这种文化不是要求我们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一起去感悟。国学大师章太炎,非常厌恶这种灌输文化的教学行为,讥之为“专注耳学,遗弃眼学”。所谓“耳学”即指专听教师“讲授”,被动地接受灌输,结果只能得到一些常识;而“眼学”,即注重自修,强调悟性。在国学大师看来,许多“妙语不再多言”的“诗化”的东西是不能依赖“言传”的,必须用整个生命、直觉、灵悟直入文化的心底,这就是学习语文的感悟。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就会缺少学习语文的耐心和感悟。通过对语文的正确定义,我们能够形成正确的语文观,这正是我们目前严重缺乏的。endprint
(二)有利于培养正确的文化修养
我们学习语文,并不是仅仅要把语文当做一门工具,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语文,来加强我们的道德文化修养。
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来看,语文不仅是语言的继承,还有思想、文化的传承。而目前对语文的定义和理解只限于其工具性,而语文中所要传授的“道”却被我们忽视,尤其是传统文化、传统精神,更是被我们忽略。
语文教育化育人伦、经世致用的价值功能一直被中国社会所倚重。客观上,语文课程在培养人的性格方面也确实是多方面的,从语言技能掌握到文化智慧习得,再到人文精神的生成,都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接受过语文教育的人。[4]语文在某种程度上,还起着道德教化的作用。学习语文,不仅仅要求知识上增长,更要求在文化修养、思想道德上有所飞跃,因为语文是有生命的,会在人心中承担起道德唤醒的作用。
(三)有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目标
目前,学校在教授语文时,侧重于语文的工具性,要求学生们会正确使用,只要会听、说、读、写就万事大吉了。教师们是这样教的,学校是这样考的,一切似乎都很合理,但是只把语文当成教学的工具,这是教授语文最大的错误。教授语文,要先教授其工具性,这样学生才能看懂文章,才会准确用词,表达观点,学习传统和现代经典。学习其工具性是基本的阶段,之后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并要一以贯之,让学生感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再是一些知识的教授,还包括文化的传承、经典的传授,让学生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灿烂文化,形成自己正确的文化观念。
总之,对于传统语文的反思,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只有正确理解了语文的定义,并赋予语文正确的内涵,我们才不会在教授语文的过程中舍本逐末,学生才不会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4]邵盈午.清华四大导师[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5]周庆元.语文教育哲学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职通帅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 410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