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梅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信息化的浪潮冲击着现代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化、数据化、知识化已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动摇了传统会计理论的基本框架。网络会计是网络经济和财务会计发展的必然产物。网络会计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对促进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向更高层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时代;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安全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0-0222-02
一、网络时代多元化会计信息的特点
1.实时化。网络会计的大量数据通过网络直接采集,实现业务协同、在线管理、远程处理、实时跟踪、实时传递,直接生成会计信息。
2.电子化。网络会计用电子符号代替会计数据,磁介质代替纸介质,电子凭证代替书面凭证,用声音、图表和动态图象反映会计信息,实现了电子化、无纸化。
3.网络化。网络会计使企业内部会计数据实现了网上传递,企业外部和世界各地都能快速准确地双向式信息交流,资金支付和结算都在网络上实现,资金流动相应地变成信息流动。
4.多元化。网络会计在收集与提供信息、处理信息方法和提供信息空间等方面,都实现了多元化。
5.开放化。网络会计的大量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采集,会计信息使用者可随时通过网上访问获取最新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系统由封闭走向开放。
6.智能化。网络会计是人机交互作用的系统,既具有核算功能,又具有控制功能。
7.简捷化。由于电子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运算功能,系统由计算机来执行从会计凭证到财务报告全过程的信息处理,人工干预大大减少,客观上消除了手工方式下信息处理过程的诸多环节,如平行登记、错帐更正、过帐、结帐、对帐、试算平衡等。再者,计算机又承担起存货计价、成本计算和计提折旧等繁杂的核算工作。因此,相对于手工会计而言,会计电算化的技术性及其复杂程度也大幅度降低,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8.动态化。在网络环境下,企业主要在网上进行交易,出现了电子单据、电子货币,也使电子结算成为可能。各种数据实现在线输入,电子货币自动划转,业务信息实时转化,自动生成会计信息,省却了手工方式下将业务资料输入到会计账簿的过程,使得会计核算从事后核算变为实时核算,静态核算变为动态核算,财务管理实现在线管理。财务信息收集处理的动态化使得财务信息的发布和使用能够动态化。信息生成后,将通过财务软件实时反映到企业公共信息平台上,或直接送到有关用户的电子信箱中。这样,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时了解企业的信息,及时做出决策。
二、网络时代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1.中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程度不高,许多企业没有会计信息化的强烈要求。许多企业常常因为手工会计已经能够处理现有会计业务量,而且管理层对会计的要求也仅仅是一种事后核算而已,因此对会计信息化的需求很小甚至根本不存在。这样,选择单机系统或多机系统模式,在投资很小的前提下,既可以满足会计工作者改善办公条件的愿望,还能利用计算机做一些非会计业务的其他办公事务。
2.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低下,没有不同管理层次之间、不同管理部门之间数据交换的需求。虽然管理层已经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但是将信息作为一种资源进行管理却远未做到。他们不知道将必要的原始数据收集在一起,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数据生成有价值的信息,不能确保组织内部合适的个人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形式收到这些信息,更不知道如何更新信息。这样,在管理水平低下的企业中,以会计信息为核心的管理信息在不同层次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就成为空白。因而,选择单机系统或多机系统的会计信息化模式就成为这种企业管理的特定产物。
3.包括会计人员在内的管理人员所掌握的信息技术欠缺,是会计信息化远离网络的重要原因。计算机网络是一门较为复杂的技术,会计信息化网络系统模式的选择,不仅意味着会计信息系统组建时对企业高技术的要求,而且在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期间,还涉及到远程数据服务、网络系统管理等技术性问题。尽管有些工作可以交给信息技术专家来完成,但是会计人员的信息技术素养与这些要求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即使选择网络模式也难以有效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优势。因而,让会计信息化远离计算机网络,既可作为企业未来会计信息化发展目标的过渡,又不至于给会计人员过重的技术压力,就成为企业会计信息化硬件模式的一种当然选择。
4.计算机系统具有脆弱性,数据传输安全受到威胁。在网络时代,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一方面大大加快了处理会计数据的速度,另一方面由于技术上和管理上的缺陷,也造成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无法保证。除去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易受网络病毒感染外,系统间数据的大量流动还可能使企业的机密信息无形中向外开放,数据通过线路传输,某个环节即使出现微小的干扰或差错,都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另外,如果是在国际线路上传送的数据,在通信网中会计数据极有可能被改动、增删或窃取。随着电子计算机构造的日趋复杂化,计算机人员秘密改动数据和程序将会很难发现和核查。
5.网络时代的新型信息载体档案管理缺乏有效的安全与保密措施。会计信息的传递和利用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完成,载体与信息相辅相成。传统会计实行纸质档案管理,而在网络时代,新型磁介质载体将取代纸质档案管理成为新的管理方式。虽然磁介质载体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信息使用者的查阅,但此类载体信息具有可变性、可操作性和对系统的依赖性,而且计算机软硬件更新换代频繁,如果隔代兼容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档案的安全和保密会面临巨大威胁。
三、网络时代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1.会计人员必须深入实际业务过程中。为将实时的信息及时嵌入业务处理过程中,设计并实施信息处理系统,会计人员在设计、开发和实施相关信息应用时,应直接提供有意义的信息。为此,会计人员必须真正深入实际业务过程中。会计人员直接关注实际业务过程,有助于通过事前预防来控制业务处理风险。如果会计人员远离实际业务过程,他们就只能通过事后检查来控制风险。这样,会计人员实际上只是控制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处理风险,而不是实际业务处理本身的风险。endprint
2.会计人员要参与管理制定业务处理规则。会计人员要参与制定业务处理规则的过程,就必须关注企业的业务过程。现行财务会计系统与业务过程相分离,而且只处理业务过程发生的一个子集,这样就会导致会计人员与业务人员之间产生隔阂。业务管理人员可能在与会计人员缺乏沟通的情况下,改变业务过程的本质。实际上类似的情况也确有发生。这样会计工作也就变成了与业务过程相脱节的“秘密”工作。因为解决“业务问题”需要了解企业的战略、业务过程、组织结构、计量标准和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会计人员如果无法得到所需的信息,就会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会计问题”而不是“业务问题”。这种隔阂可能导致业务过程管理与会计工作脱节。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建立一种新的会计处理信息系统,使会计人员能参与制定和实施整个业务处理过程的处理规则。
3.加快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步伐。国家应借鉴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尽快制定符合国际标准、适合国情的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以及网络会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披露的法规、准则,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和核算行为。此外,为了应对计算机犯罪,保护信息使用者的权益,国家应制定计算机数据保护法律,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控制。
4.建立数据备份和数据档案管理制度。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是以电磁信号的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中的,很容易被删改或消失而不留下痕迹;另外,由于电磁介质容易变形、损坏,使得会计信息存在丢失或损坏的危险,所以,必须采取各种严格的措施加以控制。存取数据时,要设置口令、密码,验明用户身份;修改、删除数据时,随时留存操作日志,留下操作的痕迹以便日后核查;每次操作完成退出系统时,系统都应提示用户进行备份,使得数据一旦遭受破坏,可以直接从备份盘中恢复数据,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另外,为防止非法篡改,还可对一些重要的文件进行特殊定义,未经授权不得改动。数据资料备份要有专人负责,建立相应的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对任何非法伪造、涂改、变更,故意毁坏数据文件、账册、软盘等行为都要进行严肃处理。
5.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树立全新的信息安全理念,寻求最佳的安全解决方案,避免因网络安全防范失误而可能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影响系统安全的因素有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因素,也有利用计算机舞弊或犯罪的人为因素。系统的安全控制就是指防止这些因素危及系统安全,发现影响系统安全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使系统尽快恢复正常的所有措施。加强对电算化系统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控制,明确管理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尽可能选用安全等级高的操作系统产品,并经常进行版本升级。对计算机资源授权控制、会计数据资源控制、系统维护控制、防病毒、防“黑客”等多方面入手,设置多级保密措施,提高数据的标准接口技术,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在操作系统中建立数据保护机构,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加强对数据输入的管理。数据在输入系统前经过检验,数据、代码输入后进行必要的校对,把同类凭证按凭证号顺序分成几组进行输入。选择质量过硬的硬件系统,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加以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对病毒的预防采取防火墙技术,对访问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如口令控制、指纹识别、面容识别等。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如制定防火、防水、防盗、防鼠的措施及计算机安全保护措施。加强磁介质档案的保存及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安全管理,制订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
参考文献:
[1] 张继红.浅谈网络会计发展的问题和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6).
[2] 翟佩佩,郑美林.网络经济环境下网络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济,2014,(4).[责任编辑 仲 琪]endprint